第67章 太初
拔兒子奶嘴,他哇哇哭我哈哈笑 作者:米糖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可以!”
顧諾寫的東西本來就不是自己的,是上輩子的知識方法,如果能幫到更多的人再好不過。
賀昕霖:“母後你想清楚,以後會更加麻煩的。”
“我想得很清楚。”顧諾獎勵地又拿了一碟點心給他,“太子,你的想法很不錯!我很讚同,給我提供了一條不錯的思路。”
賀昕霖被誇嘴角微微勾起,但他還是抓住了顧諾想在他腦袋上作亂的手,
不要弄亂他的頭發!
“母後,此事交給別人我不放心,我親自來辦。”
賀昕霖迴憶,“我上次出宮路過一個村子,那裏的小孩其實很想把書念好,可他們沒有縣城裏的環境,
就算爹娘給他們買了書,也大多看不懂,更請不起夫子天天給他們講課,偶爾蹲在學堂門外偷聽一兩節就可以迴味一個月,如果母後的書能傳到他們手裏,他們自己靜下心多看看就會有所成就!”
晟國現在的狀況並非所有地方都欣欣向榮,賀昕霖帶著賀珩修的命令去過富饒的城鎮,也去過貧瘠的村落,懂得有人日日大魚大肉,一切資源手到擒來,也明白還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那一畝土地裏耕種直到老死。
顧諾寫的方法隻要有心學就能帶來不少益處,假以時日村裏的孩子長大除了耕地,也能因為這個去城縣討生活,他們會擁有更多的選擇。
這件事非常有意義,不是簡單的把東西裝訂成冊傳出去那麽簡單,賀昕霖自己親自做才放心。
這個想法在他第一眼看見顧諾書寫時就萌芽,當時除了不想打擾她的思緒,更多的是驚歎她所寫的東西。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辦!”顧諾和賀昕霖的想法不謀而合,她原本想停筆歇會,現在充滿幹勁,覺得自己還能再多寫幾張。
*
顧諾熬了幾個通宵,眼睛都熬紅了,她迅速把東西整理寫好交給賀昕霖,
賀昕霖的辦事速度也非常快,他兩天就裝訂成冊把最初稿書拿給顧諾看,
顧諾又更改了部分細節,還將更基礎的識字認句偏旁部首加上去。
她有想過再配點圖,上輩子的書就有各種各樣的圖畫,後來仔細思考決定不配圖,
雖然配圖會更加直接明了,但會占據版麵,一頁的紙變成兩頁,到手的書更貴價格也更高昂,而且現在印畫上去很麻煩,會增加成本,她的目標是那些窮苦百姓,顧諾盡可能用最簡潔幹淨的語言寫這本書冊。
“母後,你想好給它取什麽名字嗎?”
“就叫《太初》吧!”
“好。”
賀昕霖擅長各種朝廷官府的辦事流程,第五天皇城的書肆中就多了本名叫《太初》的書籍,這本簡單的開蒙書,沒能在權貴雲集的皇城掀起多大的風浪。
第八天,晟國各州府的書肆有售。
第十一天,下級各縣城掀起熱議,《太初》在各個書肆售空,書貨供不應求,每個家裏有點小錢可以買得起書的,都會給自家兒子、孫子、曾孫買一冊。
第二十二天,有衙役提著書,趕著牛車去到轄區的各個村落,每戶免費發兩本。
“朝廷送的書,老鄉,真的不要錢,我還能騙你不成?”
“這位大爺,你別光顧揣兜裏帶迴去,你自己放牛放羊的路上也可以看看,上頭說了,隻要有心想學,誰都可以看,誰都能看懂!”
“你問這本書誰寫的,叫顧諾,顧諾是誰?我也不認識,我就認識這兩字。”
偏遠村落不知道當今皇後叫什麽名字,那對他們來說太遙遠,會知道皇帝叫賀珩修都是因為他是為君者還有功績在身,或者是為了方便避諱,告誡別把這個名字說出口。
像各州府繁華的地方,有人知道皇後叫顧諾,但不會把《太初》書與宮裏那位聯係在一起,因為覺得不可能,那位閑得吃飽了沒事幹嗎,寫書也不至於寫這麽簡單的東西吧?當廢紙放家裏都嫌礙事。
家中有人當官或者有門路的了解《太初》是皇後所寫,並且有太子在後麵推波助瀾,但他們同樣不以為意,覺得是顧諾鬧得好玩,太子給她麵子罷了。
皇城的朝臣倒是會在每天上下朝的時候掛在嘴邊提起,但那也是看見賀昕霖在場,吹捧兩句哄哄太子高興。
“皇上,我們需要為皇後娘娘證明嗎?”
馮公公替顧諾覺得可惜,明明是一件好事,怎麽老是要帶著各種目的呢?就不能純粹幹淨點嗎?
賀珩修禦案上也放著一本《太初》,他盯著書名旋即搖頭,“不用,這本書不是給他們看的。”
開蒙的書籍對他們來說實在太簡單,太常見,會輕視正常,賀珩修雖有意但會讓自己忍住。
“不要說朕看過這本書,也別讓消息傳出去說朕有暗中幫太子推行書冊。”
太子的能力不需要質疑,但賀珩修在其中也有手筆。
馮公公不懂,“為什麽?有皇上您在,他們不是不敢造次嗎?”
賀珩修抬起頭望向窗外,那是比皇宮更加遙遠的地方,“正是有朕在,才會毀掉這件事!”
到時候傳出去不是寫出這本書的顧諾,而是為了吹捧賀珩修。
他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是助力,是毒藥!
“等著吧,她有這個心就不會隻就寫這一本,總有一天會有人知道她的做法、她的行為,在這之前朕不能有任何動作,她會用自己寫的東西,給她自己證明!”
此時,一處山清水秀的湖泊,一艘高三層的畫舫中傳來悠閑愜意的絲竹之聲。
一名穿著仆從衣服的下人,雙手捧著一本書匆匆登船,離得近了可以見到那本書冊上寫著《太初》二字。
“爺,有消息傳來。”
下人穿過正在彈奏琵琶的歌姬,跪在最前麵正中央一名錦衣華服之人的身側。
那人沉浸在歌聲中,慢悠悠睜開眼睛,接過書翻了翻,問,“這是什麽東西,本王用得著看這個嗎?”
“爺,您注意看旁邊的小字。”
下人指了指書名左側的兩個小字。
那人看了之後說,“嗬嗬~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真的是她嗎?”
下人恭敬彎腰,“小的不敢欺瞞爺。”
“好,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錦衣華服之人凝神翻了兩下,沒過多久手伸出窗外,鬆開手,書冊咕咚一聲落入水中,逐漸被水淹沒消失不見……
顧諾寫的東西本來就不是自己的,是上輩子的知識方法,如果能幫到更多的人再好不過。
賀昕霖:“母後你想清楚,以後會更加麻煩的。”
“我想得很清楚。”顧諾獎勵地又拿了一碟點心給他,“太子,你的想法很不錯!我很讚同,給我提供了一條不錯的思路。”
賀昕霖被誇嘴角微微勾起,但他還是抓住了顧諾想在他腦袋上作亂的手,
不要弄亂他的頭發!
“母後,此事交給別人我不放心,我親自來辦。”
賀昕霖迴憶,“我上次出宮路過一個村子,那裏的小孩其實很想把書念好,可他們沒有縣城裏的環境,
就算爹娘給他們買了書,也大多看不懂,更請不起夫子天天給他們講課,偶爾蹲在學堂門外偷聽一兩節就可以迴味一個月,如果母後的書能傳到他們手裏,他們自己靜下心多看看就會有所成就!”
晟國現在的狀況並非所有地方都欣欣向榮,賀昕霖帶著賀珩修的命令去過富饒的城鎮,也去過貧瘠的村落,懂得有人日日大魚大肉,一切資源手到擒來,也明白還有些人窮極一生都在那一畝土地裏耕種直到老死。
顧諾寫的方法隻要有心學就能帶來不少益處,假以時日村裏的孩子長大除了耕地,也能因為這個去城縣討生活,他們會擁有更多的選擇。
這件事非常有意義,不是簡單的把東西裝訂成冊傳出去那麽簡單,賀昕霖自己親自做才放心。
這個想法在他第一眼看見顧諾書寫時就萌芽,當時除了不想打擾她的思緒,更多的是驚歎她所寫的東西。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辦!”顧諾和賀昕霖的想法不謀而合,她原本想停筆歇會,現在充滿幹勁,覺得自己還能再多寫幾張。
*
顧諾熬了幾個通宵,眼睛都熬紅了,她迅速把東西整理寫好交給賀昕霖,
賀昕霖的辦事速度也非常快,他兩天就裝訂成冊把最初稿書拿給顧諾看,
顧諾又更改了部分細節,還將更基礎的識字認句偏旁部首加上去。
她有想過再配點圖,上輩子的書就有各種各樣的圖畫,後來仔細思考決定不配圖,
雖然配圖會更加直接明了,但會占據版麵,一頁的紙變成兩頁,到手的書更貴價格也更高昂,而且現在印畫上去很麻煩,會增加成本,她的目標是那些窮苦百姓,顧諾盡可能用最簡潔幹淨的語言寫這本書冊。
“母後,你想好給它取什麽名字嗎?”
“就叫《太初》吧!”
“好。”
賀昕霖擅長各種朝廷官府的辦事流程,第五天皇城的書肆中就多了本名叫《太初》的書籍,這本簡單的開蒙書,沒能在權貴雲集的皇城掀起多大的風浪。
第八天,晟國各州府的書肆有售。
第十一天,下級各縣城掀起熱議,《太初》在各個書肆售空,書貨供不應求,每個家裏有點小錢可以買得起書的,都會給自家兒子、孫子、曾孫買一冊。
第二十二天,有衙役提著書,趕著牛車去到轄區的各個村落,每戶免費發兩本。
“朝廷送的書,老鄉,真的不要錢,我還能騙你不成?”
“這位大爺,你別光顧揣兜裏帶迴去,你自己放牛放羊的路上也可以看看,上頭說了,隻要有心想學,誰都可以看,誰都能看懂!”
“你問這本書誰寫的,叫顧諾,顧諾是誰?我也不認識,我就認識這兩字。”
偏遠村落不知道當今皇後叫什麽名字,那對他們來說太遙遠,會知道皇帝叫賀珩修都是因為他是為君者還有功績在身,或者是為了方便避諱,告誡別把這個名字說出口。
像各州府繁華的地方,有人知道皇後叫顧諾,但不會把《太初》書與宮裏那位聯係在一起,因為覺得不可能,那位閑得吃飽了沒事幹嗎,寫書也不至於寫這麽簡單的東西吧?當廢紙放家裏都嫌礙事。
家中有人當官或者有門路的了解《太初》是皇後所寫,並且有太子在後麵推波助瀾,但他們同樣不以為意,覺得是顧諾鬧得好玩,太子給她麵子罷了。
皇城的朝臣倒是會在每天上下朝的時候掛在嘴邊提起,但那也是看見賀昕霖在場,吹捧兩句哄哄太子高興。
“皇上,我們需要為皇後娘娘證明嗎?”
馮公公替顧諾覺得可惜,明明是一件好事,怎麽老是要帶著各種目的呢?就不能純粹幹淨點嗎?
賀珩修禦案上也放著一本《太初》,他盯著書名旋即搖頭,“不用,這本書不是給他們看的。”
開蒙的書籍對他們來說實在太簡單,太常見,會輕視正常,賀珩修雖有意但會讓自己忍住。
“不要說朕看過這本書,也別讓消息傳出去說朕有暗中幫太子推行書冊。”
太子的能力不需要質疑,但賀珩修在其中也有手筆。
馮公公不懂,“為什麽?有皇上您在,他們不是不敢造次嗎?”
賀珩修抬起頭望向窗外,那是比皇宮更加遙遠的地方,“正是有朕在,才會毀掉這件事!”
到時候傳出去不是寫出這本書的顧諾,而是為了吹捧賀珩修。
他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是助力,是毒藥!
“等著吧,她有這個心就不會隻就寫這一本,總有一天會有人知道她的做法、她的行為,在這之前朕不能有任何動作,她會用自己寫的東西,給她自己證明!”
此時,一處山清水秀的湖泊,一艘高三層的畫舫中傳來悠閑愜意的絲竹之聲。
一名穿著仆從衣服的下人,雙手捧著一本書匆匆登船,離得近了可以見到那本書冊上寫著《太初》二字。
“爺,有消息傳來。”
下人穿過正在彈奏琵琶的歌姬,跪在最前麵正中央一名錦衣華服之人的身側。
那人沉浸在歌聲中,慢悠悠睜開眼睛,接過書翻了翻,問,“這是什麽東西,本王用得著看這個嗎?”
“爺,您注意看旁邊的小字。”
下人指了指書名左側的兩個小字。
那人看了之後說,“嗬嗬~有意思,太有意思了,真的是她嗎?”
下人恭敬彎腰,“小的不敢欺瞞爺。”
“好,本王知道了,你退下吧。”
錦衣華服之人凝神翻了兩下,沒過多久手伸出窗外,鬆開手,書冊咕咚一聲落入水中,逐漸被水淹沒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