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佳音抿了抿唇,“正如公主所言,那六皇子不過是個區區不得勢的皇子,不足為懼,調查起來必然束手束腳,此事反而會不得而終,可若將他除掉,聖上也會安排其他人調查此事,若是再選之人是個權利極大的人,對四殿下來說反而會更加不利。”
澤清點頭,頗為讚同道:“大人所言極是。”
澤蘭想了想,卻也覺得有理,於是道:“可我們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不做些什麽?任老六查下去?”
佳音搖頭,“也不可,此次聖上重新調查廢太子之事,四殿下能收到消息,想必皇後娘娘定然也能收到,普天之下,想必沒有誰會比皇後更加希望那位翻身了,這六皇子若是得了皇後的支持,那實力自然也不可小覷。”
提起此事,澤清便怒氣填胸,咬牙道:“大人說的極是,不瞞大人說,我剛剛得到消息,那老六剛從父皇那裏迴來沒多久便被皇後身邊的人給召走了!這個女人,還真是迫不及待!”
澤蘭沒了耐心煩躁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可如何是好?”
佳音抿了抿唇,“公主稍安勿躁,臣有一法,不知殿下可否願意一試。”
澤清眼睛一亮,出聲道:“大人請說。”
“所謂尋其源,探其根,若是故人已去,就算那個六皇子能查到什麽,又有何意義,到那時候四殿下便是真正的一人獨大,再對他恩威並施,若是他還想在這皇庭之中生存下去,就是有那個念頭,為求自保,也定然會被掐死在萌芽之中。”
話一出口,澤蘭和澤清均是一怔,卻看佳音麵無半點懼色,平淡如常,宛若說了一件小事,雖然二人心底也有存此念頭,卻斷然不敢這般堂而皇之的說出口。
“這…….”澤清麵帶猶豫
“殿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澤清起身慢慢的來迴踱步,似乎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佳音看了他一眼,開口道:“若是殿下與公主覺得不妥,就當下官從未說過吧。”
本來澤蘭也帶些猶豫,被佳音如此一激,倒也狠心勸道:“皇兄,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佳音師傅說的有理,切不可行婦人之仁!”
澤清停下腳步,歎了口氣,迴道:“話雖如此,想做此事又談何容易?那恕苑重兵把守,就算我派死士也未必能全身而退,隻怕到時候不但殺不了那人,反而會引起猜忌。”
佳音卻不慌不忙,上前道:“殿下日理萬機,自然不會知道恕苑的那位主子最近染了風寒需日日服藥的事。”
澤清一頓,“大人的意思………”
佳音袖中拳頭緊握,心知如今走到這一步,便是不可迴頭了,開口道:“這藥可治病,若是放多了,放錯了,也可致命。”
一時殿內靜無可靜,能聞銀針落地之聲,不過片刻,澤清仰頭大笑,讚道:“好!好!大人果然是智者,一語道破夢中人!好啊!好妹妹,你可真是替為自己找了一位好師傅!”
澤蘭看皇兄臉上的陰霾早一掃而空,心知他已經認可了佳音的主意,倒也輕鬆了幾分,也挽袖掩唇輕笑了起來,“多謝皇兄誇獎。”
佳音輕扯唇角,似也是淡笑,卻知自己此刻已是強顏歡笑罷了,這雙手已滿是血腥,又同他們有何區別?心中消寂,那女子,終是逼自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天空忽然卷起了一陣寒風,將樂殿的門窗吹得唿唿作響,宮人紛紛急忙起身關窗,卻依舊未能阻止這邪風將樂譜房的整齊的樂譜吹得散落一地,當然,也吹散了桌上油燈旁那小小的被燃盡的紙灰,像是抹掉了最後一絲痕跡。
不過三日,便傳來廢太子暴斃於恕苑的消息,皇帝大怒,皇後在得知此消息時立刻昏厥了過去,看守恕苑的將領及奴婢一夜之間全部被處死,京城風變,朝中更是人人自危。
議事廳內,皇帝麵色陰沉,雖極力想控製情緒,卻依舊可以從微顫的身體,看得出此刻心中必然怒火中天,殿內皆是皇帝的親信,伏身跪了一地,卻各懷心思。
“好啊!很好!真是朕的好兒子!手腳這般利落!這個逆子!他皇兄擋了他的路,他便殺了他的皇兄,是不是哪天朕擋了他的路,他還要殺了朕!來人,去將這逆子給真綁來,朕要親手宰了這個逆子!”
六皇子澤臨急忙阻止道:“父皇息怒,此事萬萬不可!”
皇帝怒道:“有何不可!他栽贓自己的親兄在前,弑兄在後,朕定要這個逆子碎屍萬段。”
澤臨蹙眉道:“父皇,四哥如今手握重兵,若是將他逼急了,怕他……..”
皇帝一掌拍在鑾椅的扶背上,“這個逆子,他還反了不成!”
澤臨苦口婆心勸道:“父皇,兒臣以為還是小心為妙!如今大哥已去,父皇九五之尊,切不可以身犯險!不如先封鎖消息慢慢奪了四哥的兵權,再作打算,再者此事牽涉甚廣,兒臣也隻是調查出一些皮毛,說不定此事四哥並不知情,都是手下人所為!”
此話一出,跪在殿內皇帝的親信紛紛附和,“是啊,聖上,六殿子說的極是,事關皇家子弟,還需小心行事。”
皇帝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剛才一時怒火攻心,一心想著將這逆子捉來懲罰,卻忘了其中的利害關係,自己常年偏愛這逆子,將他放在軍營,跟隨朝中大將打過幾次勝仗,一喜之下給了他不少賞賜,其中不乏兵權!如今想來倒也是養虎為患!
慢慢的將目光放到殿內跪著的人,最終停留在六子澤臨的身上,眸光一閃,緩聲道:“如今你還為他求情!”隨即又慢慢的歎了口氣,“罷了,都起來吧。”
眾人皆唿:“謝聖上。”才慢慢起身。
皇帝細細打量站在自己眼前的墨衣少年,細看眉眼之下,倒也有幾絲自己的神韻,若不是那次在花園巧遇,自己真是有些忘了這孩子的模樣,如今一眨眼,已經這般大了,平日裏默默無聞,在朝堂之上也隻是站在皇子中不起眼的角落,不爭不搶,不像那兩個不孝子一般爭權奪利,常常為了一點點利益在朝上爭論不休,他還記得他母親出身不高,是皇後的陪嫁宮女,姿色尚可,才智卻極為平庸,終日裏冷冷清清,並不如其他妃子般見他總是柔情似骨,笑臉相迎,他過了那陣新鮮就未怎麽臨幸過她,後來她生了皇子,才將她升為答應,後來他母親病逝,看他年幼,於是將他過繼到皇後那裏教養,他一度以為這孩子隨了他母親的品性,唯唯諾諾,資質平庸,難成大器,如今看來,這孩子不僅文武雙全,做事一絲不苟,井井有條,心思細膩,最難得的品德都可數的上一二,聽身邊的公公說,皇後得知太子暴斃的消息後,一度暈厥,是這孩子叫人速傳太醫,不眠不休的在皇後病床旁盡孝,如今又不惜冒著惹怒自己風險,也要為自己的兄弟求情,若是平日裏放在那兩個逆子身上,早就將對方貶得一文不值,甚者不惜踩上一腳!想到這兒,皇帝的心裏也還好過了些,自己悉心培養的兩個不成氣候,眼前的無心插柳卻成蔭,長大成材,說起來上天也算對他皇家不薄。
殿內一時安靜至極,皇帝沉默不語,也無人敢答話,澤臨低頭站在一旁,目光雖毫無波瀾,心中卻在慢慢計量,忽然殿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眾人皆是疑惑的像殿口看去,誰也沒注意在那一瞬間,平淡恭敬的六皇子的唇角勾起一抹弧度,又快速消失,像是出現的錯覺一般,該來的,終於來了!
隻見殿門被打開,一個宮人渾身帶血連滾帶爬的進入殿內,“陛下……陛下,不好了,四皇子反了!帶兵已經打到皇宮了”
“什麽!”皇帝猛然站起,僵硬的表情在臉上來迴變換,震驚,不敢相信,忽然覺得頭一陣眩暈,眼前一黑,又重新坐迴了龍椅,一旁的大監急忙上前扶住,“皇上,保重龍體啊!”
說話間,剛剛還滿身是血虛弱之極跪在地上的宮人忽然目露厲色,騰身而起,抽出袖中的刀刃,直衝皇帝而來,皇帝僵住,反應過來卻為時已晚,眼看刀鋒直衝自己而來,忙用手遮擋,疼痛卻未而至,再看時,隻見六皇子澤臨不知何時早已擋在前麵空手接住刀鋒,一掌打在了那刺客的胸前,那刺客落在地上滾了兩圈,口吐鮮血而亡。
澤臨扔下匕首,急忙上前跪下道:“剛才一時未能料到這歹人竟是奸細,讓父皇受驚了!兒臣罪該萬死,請父皇責罰!”
皇帝看了一眼他血流不止的左手,忙道:“我兒護駕有功,何罪之有,快宣太醫替六皇子診治!”
澤臨撕了衣角,將手簡單纏住止血,道:“父皇,兒臣的傷沒事,當務之急,還請父皇與母後移駕安全的之地,想來消息外泄,皇兄也是受奸人挑唆,兒臣前去勸說,必能帶皇兄前來向父皇認錯!”
皇帝皺起眉頭,大怒:“這個逆子!還有什麽好說的!竟敢謀逆犯上,朕抓住他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一位大臣拱手上前急忙道:“皇上,為今之計還是請皇上快快賜兵符與六殿下,讓他盡快帶城外的大軍趕來護駕!。”
皇帝微微一怔,這兵自然是要賜,隻是賜多少,賜少了,定然不敵那逆子手中的三十萬大軍,若是將兵符都賜予他,事後若是其拒不交還,並以此為要挾,自己豈不是又養了一頭猛虎?正當皇帝猶豫不決時,禁軍首領祁將軍闖入殿內,盔甲上滿是血詬,單膝跪地道:“皇上,還請速速移駕,四皇子人多勢眾,禁軍的數量不及其半,快要抵抗不住了,叛軍已經殺進了皇後娘娘的寢宮,馬上就要殺到大殿來了!”
竟來的如此之快!皇帝問道:“皇後呢?皇後如何了?”
“迴皇上,好在六殿下留在皇後娘娘的伺候的宮女會些武藝替皇後娘娘擋了一箭,讓我等有時間將皇後娘娘送去密道逃走!”
皇帝一頓,看向澤臨,隻見澤臨不卑不亢,拱手道:“兒臣身邊有一婢女從小伴兒臣左右,跟隨兒臣習武練劍,倒是會一些拳腳功夫,此次母後病重,兒臣怕其他宮人照顧不周,就將她留在了母後身邊伺候,沒想到誤打誤撞,巧合之下救了母後!”
皇帝有所動容,“定是我兒的孝心感動上蒼,才讓皇後逃過一劫!”
眾位大臣們紛紛附和,“六殿子孝心蒼天可鑒,還請皇上快快賜兵符,讓六殿下帶兵平亂!”
皇帝定了定神,吩咐大監取來一華麗錦盒,此錦盒表麵平平卻暗藏玄機,皇帝取出兵符走下龍椅,親自交給澤臨,滿懷期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望我兒盡快帶援兵歸來救父皇與你母後於水火之中。”
澤臨雙手接過兵符,半跪道:“兒臣遵旨,定不負父皇厚望。”
臨走前,澤臨不卑不亢的朝禁軍將領祁將軍作了一揖,“在我帶援兵歸來之前,還望將軍帶兵頂住,一定要護我父皇母妃周全,澤臨在此謝過!”
祁將軍急忙迴禮,義正言辭道:“六殿下折煞下官了,守衛皇上和皇後娘娘安全本就是身為禁軍首領的責任!我等拚死也會護皇上皇後娘娘周全,一路兇險,六殿下還請多多保重,我定帶領禁軍撐到六殿下歸來!”短短一句話,祁將軍卻對這位皇子生出幾分好感來,軍人自是錚錚鐵骨,胸懷坦蕩,雙肩擔負大任,從事禁軍多年,早就厭煩了宮廷之爭,看倦太子的目中無人,四皇子的詭計多端,二人隻會躲在別人身後耍著手段,若是讓他們二人其中一人繼承皇位,將來必定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如今這六皇子在危難時刻卻能挺身而出,毫無退縮之意,身為皇子卻絲毫沒有半分架子,甚至不惜對自己一個小小的將軍行禮,如此氣量,到讓自己刮目相看!
澤臨領命而去,皇帝和幾位大臣在祁將軍的護送下急忙從密道逃出大殿。
佳音抿了抿唇,“正如公主所言,那六皇子不過是個區區不得勢的皇子,不足為懼,調查起來必然束手束腳,此事反而會不得而終,可若將他除掉,聖上也會安排其他人調查此事,若是再選之人是個權利極大的人,對四殿下來說反而會更加不利。”
澤清點頭,頗為讚同道:“大人所言極是。”
澤蘭想了想,卻也覺得有理,於是道:“可我們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不做些什麽?任老六查下去?”
佳音搖頭,“也不可,此次聖上重新調查廢太子之事,四殿下能收到消息,想必皇後娘娘定然也能收到,普天之下,想必沒有誰會比皇後更加希望那位翻身了,這六皇子若是得了皇後的支持,那實力自然也不可小覷。”
提起此事,澤清便怒氣填胸,咬牙道:“大人說的極是,不瞞大人說,我剛剛得到消息,那老六剛從父皇那裏迴來沒多久便被皇後身邊的人給召走了!這個女人,還真是迫不及待!”
澤蘭沒了耐心煩躁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可如何是好?”
佳音抿了抿唇,“公主稍安勿躁,臣有一法,不知殿下可否願意一試。”
澤清眼睛一亮,出聲道:“大人請說。”
“所謂尋其源,探其根,若是故人已去,就算那個六皇子能查到什麽,又有何意義,到那時候四殿下便是真正的一人獨大,再對他恩威並施,若是他還想在這皇庭之中生存下去,就是有那個念頭,為求自保,也定然會被掐死在萌芽之中。”
話一出口,澤蘭和澤清均是一怔,卻看佳音麵無半點懼色,平淡如常,宛若說了一件小事,雖然二人心底也有存此念頭,卻斷然不敢這般堂而皇之的說出口。
“這…….”澤清麵帶猶豫
“殿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澤清起身慢慢的來迴踱步,似乎在思考此事的可行性。
佳音看了他一眼,開口道:“若是殿下與公主覺得不妥,就當下官從未說過吧。”
本來澤蘭也帶些猶豫,被佳音如此一激,倒也狠心勸道:“皇兄,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佳音師傅說的有理,切不可行婦人之仁!”
澤清停下腳步,歎了口氣,迴道:“話雖如此,想做此事又談何容易?那恕苑重兵把守,就算我派死士也未必能全身而退,隻怕到時候不但殺不了那人,反而會引起猜忌。”
佳音卻不慌不忙,上前道:“殿下日理萬機,自然不會知道恕苑的那位主子最近染了風寒需日日服藥的事。”
澤清一頓,“大人的意思………”
佳音袖中拳頭緊握,心知如今走到這一步,便是不可迴頭了,開口道:“這藥可治病,若是放多了,放錯了,也可致命。”
一時殿內靜無可靜,能聞銀針落地之聲,不過片刻,澤清仰頭大笑,讚道:“好!好!大人果然是智者,一語道破夢中人!好啊!好妹妹,你可真是替為自己找了一位好師傅!”
澤蘭看皇兄臉上的陰霾早一掃而空,心知他已經認可了佳音的主意,倒也輕鬆了幾分,也挽袖掩唇輕笑了起來,“多謝皇兄誇獎。”
佳音輕扯唇角,似也是淡笑,卻知自己此刻已是強顏歡笑罷了,這雙手已滿是血腥,又同他們有何區別?心中消寂,那女子,終是逼自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天空忽然卷起了一陣寒風,將樂殿的門窗吹得唿唿作響,宮人紛紛急忙起身關窗,卻依舊未能阻止這邪風將樂譜房的整齊的樂譜吹得散落一地,當然,也吹散了桌上油燈旁那小小的被燃盡的紙灰,像是抹掉了最後一絲痕跡。
不過三日,便傳來廢太子暴斃於恕苑的消息,皇帝大怒,皇後在得知此消息時立刻昏厥了過去,看守恕苑的將領及奴婢一夜之間全部被處死,京城風變,朝中更是人人自危。
議事廳內,皇帝麵色陰沉,雖極力想控製情緒,卻依舊可以從微顫的身體,看得出此刻心中必然怒火中天,殿內皆是皇帝的親信,伏身跪了一地,卻各懷心思。
“好啊!很好!真是朕的好兒子!手腳這般利落!這個逆子!他皇兄擋了他的路,他便殺了他的皇兄,是不是哪天朕擋了他的路,他還要殺了朕!來人,去將這逆子給真綁來,朕要親手宰了這個逆子!”
六皇子澤臨急忙阻止道:“父皇息怒,此事萬萬不可!”
皇帝怒道:“有何不可!他栽贓自己的親兄在前,弑兄在後,朕定要這個逆子碎屍萬段。”
澤臨蹙眉道:“父皇,四哥如今手握重兵,若是將他逼急了,怕他……..”
皇帝一掌拍在鑾椅的扶背上,“這個逆子,他還反了不成!”
澤臨苦口婆心勸道:“父皇,兒臣以為還是小心為妙!如今大哥已去,父皇九五之尊,切不可以身犯險!不如先封鎖消息慢慢奪了四哥的兵權,再作打算,再者此事牽涉甚廣,兒臣也隻是調查出一些皮毛,說不定此事四哥並不知情,都是手下人所為!”
此話一出,跪在殿內皇帝的親信紛紛附和,“是啊,聖上,六殿子說的極是,事關皇家子弟,還需小心行事。”
皇帝也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剛才一時怒火攻心,一心想著將這逆子捉來懲罰,卻忘了其中的利害關係,自己常年偏愛這逆子,將他放在軍營,跟隨朝中大將打過幾次勝仗,一喜之下給了他不少賞賜,其中不乏兵權!如今想來倒也是養虎為患!
慢慢的將目光放到殿內跪著的人,最終停留在六子澤臨的身上,眸光一閃,緩聲道:“如今你還為他求情!”隨即又慢慢的歎了口氣,“罷了,都起來吧。”
眾人皆唿:“謝聖上。”才慢慢起身。
皇帝細細打量站在自己眼前的墨衣少年,細看眉眼之下,倒也有幾絲自己的神韻,若不是那次在花園巧遇,自己真是有些忘了這孩子的模樣,如今一眨眼,已經這般大了,平日裏默默無聞,在朝堂之上也隻是站在皇子中不起眼的角落,不爭不搶,不像那兩個不孝子一般爭權奪利,常常為了一點點利益在朝上爭論不休,他還記得他母親出身不高,是皇後的陪嫁宮女,姿色尚可,才智卻極為平庸,終日裏冷冷清清,並不如其他妃子般見他總是柔情似骨,笑臉相迎,他過了那陣新鮮就未怎麽臨幸過她,後來她生了皇子,才將她升為答應,後來他母親病逝,看他年幼,於是將他過繼到皇後那裏教養,他一度以為這孩子隨了他母親的品性,唯唯諾諾,資質平庸,難成大器,如今看來,這孩子不僅文武雙全,做事一絲不苟,井井有條,心思細膩,最難得的品德都可數的上一二,聽身邊的公公說,皇後得知太子暴斃的消息後,一度暈厥,是這孩子叫人速傳太醫,不眠不休的在皇後病床旁盡孝,如今又不惜冒著惹怒自己風險,也要為自己的兄弟求情,若是平日裏放在那兩個逆子身上,早就將對方貶得一文不值,甚者不惜踩上一腳!想到這兒,皇帝的心裏也還好過了些,自己悉心培養的兩個不成氣候,眼前的無心插柳卻成蔭,長大成材,說起來上天也算對他皇家不薄。
殿內一時安靜至極,皇帝沉默不語,也無人敢答話,澤臨低頭站在一旁,目光雖毫無波瀾,心中卻在慢慢計量,忽然殿外傳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眾人皆是疑惑的像殿口看去,誰也沒注意在那一瞬間,平淡恭敬的六皇子的唇角勾起一抹弧度,又快速消失,像是出現的錯覺一般,該來的,終於來了!
隻見殿門被打開,一個宮人渾身帶血連滾帶爬的進入殿內,“陛下……陛下,不好了,四皇子反了!帶兵已經打到皇宮了”
“什麽!”皇帝猛然站起,僵硬的表情在臉上來迴變換,震驚,不敢相信,忽然覺得頭一陣眩暈,眼前一黑,又重新坐迴了龍椅,一旁的大監急忙上前扶住,“皇上,保重龍體啊!”
說話間,剛剛還滿身是血虛弱之極跪在地上的宮人忽然目露厲色,騰身而起,抽出袖中的刀刃,直衝皇帝而來,皇帝僵住,反應過來卻為時已晚,眼看刀鋒直衝自己而來,忙用手遮擋,疼痛卻未而至,再看時,隻見六皇子澤臨不知何時早已擋在前麵空手接住刀鋒,一掌打在了那刺客的胸前,那刺客落在地上滾了兩圈,口吐鮮血而亡。
澤臨扔下匕首,急忙上前跪下道:“剛才一時未能料到這歹人竟是奸細,讓父皇受驚了!兒臣罪該萬死,請父皇責罰!”
皇帝看了一眼他血流不止的左手,忙道:“我兒護駕有功,何罪之有,快宣太醫替六皇子診治!”
澤臨撕了衣角,將手簡單纏住止血,道:“父皇,兒臣的傷沒事,當務之急,還請父皇與母後移駕安全的之地,想來消息外泄,皇兄也是受奸人挑唆,兒臣前去勸說,必能帶皇兄前來向父皇認錯!”
皇帝皺起眉頭,大怒:“這個逆子!還有什麽好說的!竟敢謀逆犯上,朕抓住他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一位大臣拱手上前急忙道:“皇上,為今之計還是請皇上快快賜兵符與六殿下,讓他盡快帶城外的大軍趕來護駕!。”
皇帝微微一怔,這兵自然是要賜,隻是賜多少,賜少了,定然不敵那逆子手中的三十萬大軍,若是將兵符都賜予他,事後若是其拒不交還,並以此為要挾,自己豈不是又養了一頭猛虎?正當皇帝猶豫不決時,禁軍首領祁將軍闖入殿內,盔甲上滿是血詬,單膝跪地道:“皇上,還請速速移駕,四皇子人多勢眾,禁軍的數量不及其半,快要抵抗不住了,叛軍已經殺進了皇後娘娘的寢宮,馬上就要殺到大殿來了!”
竟來的如此之快!皇帝問道:“皇後呢?皇後如何了?”
“迴皇上,好在六殿下留在皇後娘娘的伺候的宮女會些武藝替皇後娘娘擋了一箭,讓我等有時間將皇後娘娘送去密道逃走!”
皇帝一頓,看向澤臨,隻見澤臨不卑不亢,拱手道:“兒臣身邊有一婢女從小伴兒臣左右,跟隨兒臣習武練劍,倒是會一些拳腳功夫,此次母後病重,兒臣怕其他宮人照顧不周,就將她留在了母後身邊伺候,沒想到誤打誤撞,巧合之下救了母後!”
皇帝有所動容,“定是我兒的孝心感動上蒼,才讓皇後逃過一劫!”
眾位大臣們紛紛附和,“六殿子孝心蒼天可鑒,還請皇上快快賜兵符,讓六殿下帶兵平亂!”
皇帝定了定神,吩咐大監取來一華麗錦盒,此錦盒表麵平平卻暗藏玄機,皇帝取出兵符走下龍椅,親自交給澤臨,滿懷期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望我兒盡快帶援兵歸來救父皇與你母後於水火之中。”
澤臨雙手接過兵符,半跪道:“兒臣遵旨,定不負父皇厚望。”
臨走前,澤臨不卑不亢的朝禁軍將領祁將軍作了一揖,“在我帶援兵歸來之前,還望將軍帶兵頂住,一定要護我父皇母妃周全,澤臨在此謝過!”
祁將軍急忙迴禮,義正言辭道:“六殿下折煞下官了,守衛皇上和皇後娘娘安全本就是身為禁軍首領的責任!我等拚死也會護皇上皇後娘娘周全,一路兇險,六殿下還請多多保重,我定帶領禁軍撐到六殿下歸來!”短短一句話,祁將軍卻對這位皇子生出幾分好感來,軍人自是錚錚鐵骨,胸懷坦蕩,雙肩擔負大任,從事禁軍多年,早就厭煩了宮廷之爭,看倦太子的目中無人,四皇子的詭計多端,二人隻會躲在別人身後耍著手段,若是讓他們二人其中一人繼承皇位,將來必定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如今這六皇子在危難時刻卻能挺身而出,毫無退縮之意,身為皇子卻絲毫沒有半分架子,甚至不惜對自己一個小小的將軍行禮,如此氣量,到讓自己刮目相看!
澤臨領命而去,皇帝和幾位大臣在祁將軍的護送下急忙從密道逃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