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擦著汗,開始組織語言。
“哎,說起來這要提到另外一個人了,你們也都看到了,紅旗村就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不僅是紅旗村,周邊山裏的村子也都一樣,而幾十年前,紅旗村出了一位教書先生,他教書育人,分文不取,他也不挑學生,不管男女老少,隻要想學的他都教,這一片山區幾乎七八成的人都是他的學生,他這一教就是三十年呐!”
“這三十年裏,讀書識字的人漸漸多了,從書裏長了見識,就該走出去了,走出去的人多了,帶迴來的東西也就多了,人們的日子這才慢慢好了起來。你們現在看到的雖然依舊是窮鄉僻壤,但是要知道,三十年前這裏的人可是連飯都吃不上的。現在有文化的人多了,大家就都有了讀書的意識,就知道娃娃是應該上學的,孩子們在讀書,年輕些的在外頭打工掙錢,年紀大些的留在這裏種菜、養家禽,賣到外頭都有不錯的收成,這些都是從學了知識才有的,所以在我們這兒,這位老師就是聖人。”
“他叫張大年,紅姑是他的第一個學生,也是他的妻子。紅姑是帶著豆腐坊嫁給他的,他經常幫助吃不飽飯的學生,這其中紅姑和豆腐坊幫了很大的忙,他也非常感激紅姑的支持,夫妻二人多年來都非常恩愛,隻是可惜這麽多年都沒有留下一兒半女。”
“直到十年前,村裏來了一個女人,她叫陳秋萍,她看起來大概三十歲的樣子,長得極其漂亮,跟電視上的女明星一樣,說是張大年的遠房親戚,而張大年也給她安排了住處。”
“自從這個女人來了之後,就傳出一些風言風語,都說紅姑無所出,這女人是張大年討的小老婆。”
“還有人說看見他們出雙入對的,孤男寡女從山林裏出來的……”
“後來紅姑就鬧起來了,又是上吊,喝農藥,又是跳河,醜事鬧得人盡皆知,張大年名聲掃地,連累紅旗村也被人恥笑。有一次紅姑是真的跳河了,大冬天的,張大年把她救上來了,紅姑倒是沒啥事,可是卻把自己搭進去了,人就這樣沒了。”
“一個大聖人,卻因為情事而死,這事在我們這兒成了一樁醜聞,大家都不太願意提起。”
“出了這麽大的事,陳秋萍還跟個沒事人一樣,每天該幹嘛幹嘛,也很少跟鄉親們打招唿,喊她也不說話,成天悶在自己屋裏。”
“不過說來也奇怪,這個陳秋萍剛來紅旗村的時候也就二十來歲的樣子,可是後來大家都發現她老得特別快,過一年仿佛就老了十歲,所以人家都給她起了個花名叫陳婆婆,她知道是叫她呢,也就應一聲。張大年死了之後,她老得更快了,人們都在說她是不是得了什麽病。”
“而紅姑看她一個人生著病,孤零零地怪可憐的,還時常帶著東西去看她,人沒了,紅姑也看開了,算是仗義的。”
“就在上個月,紅姑發現陳秋萍在家裏斷了氣,還急吼吼地去請大夫呢,最後也沒救迴來,我去看了一眼,她頭發全白了,全身都幹巴巴的,就像活過了一百歲的樣子。”
“最後還是紅姑出錢出力把後事給辦了,是她親自給陳秋萍收殮的遺體,村裏人都誇紅姑人好,是個難得的大善人呐!”
三人吃了一肚子瓜,有些撐著了。
王沐陽:“陳婆婆就算變成了沒什麽智商的行屍也要找到玄音鈴,它對陳婆婆來說一定非常重要,有很大可能玄音鈴都是貼身放的,那麽最有可能拿走玄音鈴的就是這位紅姑了。”
他們立馬轉去豆腐坊找紅姑,雖然有點晚了,但是還是要盡快解決這件事。
豆腐坊的門口放著好幾塊形狀各異的石頭,村長說,是因為每天都很多人來買豆腐,熟人碰見了免不了聚在這裏家長裏短地閑聊,這些石塊就是給人坐的。
這些石頭看著雜亂無章沒有什麽規則,但是整體看去,王沐陽卻懷疑這是個陣法,特別是配上屋簷上掛著的鏡子,不是對人的,而是針對邪物的。
王沐陽一把揭了陳婆婆腦門上的符紙,將她推進石塊中,隻見陳婆婆在裏麵轉了一圈,又走出來了。
“果然如此,是個迷魂陣。”王沐陽又把符紙貼了迴去,然後支使杜海洋,“杜警官,麻煩你去敲門吧!”
“你不說這是迷魂陣嗎?”
“迷鬼又不迷人,沒事的,去吧!”說著一腳將他踹進去了。
李雙雙:“真的不迷人嗎?”
“當然是真的,隻是有些不確定嘛……”看到杜海洋徑直走到了門口,“現在確定了,確實不迷人。”說著也走了過去。
杜海洋用力拍了拍門,拍了好幾下都沒動靜。
村長喊道:“紅姑,快開下門!”
無人應答。
李雙雙道:“屋裏沒人。”
幾人強行進屋,檢查一番,確定紅姑是帶著行李走了,至於是什麽時候走的還得去打聽一下。
杜海洋:“這是……跑了?”
李雙雙:“不是大善人嗎,跑什麽?”
王沐陽:“心虛吧!”
村長:“……可能是出門有事吧!”
李雙雙:“你們信嗎?”
杜海洋搖頭:“以我做警察的直覺……”
王沐陽:“現在不是吐槽的時候。”
找到紅姑的事就交給杜海洋了。他們還有其它的麻煩。
陳秋萍雖然身上綁著縛靈索,頭上的符籙也能讓她行動和意識遲緩,但是自從她被帶進豆腐坊之後,一直在劇烈地掙紮,整個身體都在顫抖,眼看著她額頭上的符籙就燒起來了,然後她變得異常暴躁。
“玄,音,鈴……”
這一次,這幾個字從她的喉嚨裏蹦出來,無比清晰。
“哎,說起來這要提到另外一個人了,你們也都看到了,紅旗村就是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不僅是紅旗村,周邊山裏的村子也都一樣,而幾十年前,紅旗村出了一位教書先生,他教書育人,分文不取,他也不挑學生,不管男女老少,隻要想學的他都教,這一片山區幾乎七八成的人都是他的學生,他這一教就是三十年呐!”
“這三十年裏,讀書識字的人漸漸多了,從書裏長了見識,就該走出去了,走出去的人多了,帶迴來的東西也就多了,人們的日子這才慢慢好了起來。你們現在看到的雖然依舊是窮鄉僻壤,但是要知道,三十年前這裏的人可是連飯都吃不上的。現在有文化的人多了,大家就都有了讀書的意識,就知道娃娃是應該上學的,孩子們在讀書,年輕些的在外頭打工掙錢,年紀大些的留在這裏種菜、養家禽,賣到外頭都有不錯的收成,這些都是從學了知識才有的,所以在我們這兒,這位老師就是聖人。”
“他叫張大年,紅姑是他的第一個學生,也是他的妻子。紅姑是帶著豆腐坊嫁給他的,他經常幫助吃不飽飯的學生,這其中紅姑和豆腐坊幫了很大的忙,他也非常感激紅姑的支持,夫妻二人多年來都非常恩愛,隻是可惜這麽多年都沒有留下一兒半女。”
“直到十年前,村裏來了一個女人,她叫陳秋萍,她看起來大概三十歲的樣子,長得極其漂亮,跟電視上的女明星一樣,說是張大年的遠房親戚,而張大年也給她安排了住處。”
“自從這個女人來了之後,就傳出一些風言風語,都說紅姑無所出,這女人是張大年討的小老婆。”
“還有人說看見他們出雙入對的,孤男寡女從山林裏出來的……”
“後來紅姑就鬧起來了,又是上吊,喝農藥,又是跳河,醜事鬧得人盡皆知,張大年名聲掃地,連累紅旗村也被人恥笑。有一次紅姑是真的跳河了,大冬天的,張大年把她救上來了,紅姑倒是沒啥事,可是卻把自己搭進去了,人就這樣沒了。”
“一個大聖人,卻因為情事而死,這事在我們這兒成了一樁醜聞,大家都不太願意提起。”
“出了這麽大的事,陳秋萍還跟個沒事人一樣,每天該幹嘛幹嘛,也很少跟鄉親們打招唿,喊她也不說話,成天悶在自己屋裏。”
“不過說來也奇怪,這個陳秋萍剛來紅旗村的時候也就二十來歲的樣子,可是後來大家都發現她老得特別快,過一年仿佛就老了十歲,所以人家都給她起了個花名叫陳婆婆,她知道是叫她呢,也就應一聲。張大年死了之後,她老得更快了,人們都在說她是不是得了什麽病。”
“而紅姑看她一個人生著病,孤零零地怪可憐的,還時常帶著東西去看她,人沒了,紅姑也看開了,算是仗義的。”
“就在上個月,紅姑發現陳秋萍在家裏斷了氣,還急吼吼地去請大夫呢,最後也沒救迴來,我去看了一眼,她頭發全白了,全身都幹巴巴的,就像活過了一百歲的樣子。”
“最後還是紅姑出錢出力把後事給辦了,是她親自給陳秋萍收殮的遺體,村裏人都誇紅姑人好,是個難得的大善人呐!”
三人吃了一肚子瓜,有些撐著了。
王沐陽:“陳婆婆就算變成了沒什麽智商的行屍也要找到玄音鈴,它對陳婆婆來說一定非常重要,有很大可能玄音鈴都是貼身放的,那麽最有可能拿走玄音鈴的就是這位紅姑了。”
他們立馬轉去豆腐坊找紅姑,雖然有點晚了,但是還是要盡快解決這件事。
豆腐坊的門口放著好幾塊形狀各異的石頭,村長說,是因為每天都很多人來買豆腐,熟人碰見了免不了聚在這裏家長裏短地閑聊,這些石塊就是給人坐的。
這些石頭看著雜亂無章沒有什麽規則,但是整體看去,王沐陽卻懷疑這是個陣法,特別是配上屋簷上掛著的鏡子,不是對人的,而是針對邪物的。
王沐陽一把揭了陳婆婆腦門上的符紙,將她推進石塊中,隻見陳婆婆在裏麵轉了一圈,又走出來了。
“果然如此,是個迷魂陣。”王沐陽又把符紙貼了迴去,然後支使杜海洋,“杜警官,麻煩你去敲門吧!”
“你不說這是迷魂陣嗎?”
“迷鬼又不迷人,沒事的,去吧!”說著一腳將他踹進去了。
李雙雙:“真的不迷人嗎?”
“當然是真的,隻是有些不確定嘛……”看到杜海洋徑直走到了門口,“現在確定了,確實不迷人。”說著也走了過去。
杜海洋用力拍了拍門,拍了好幾下都沒動靜。
村長喊道:“紅姑,快開下門!”
無人應答。
李雙雙道:“屋裏沒人。”
幾人強行進屋,檢查一番,確定紅姑是帶著行李走了,至於是什麽時候走的還得去打聽一下。
杜海洋:“這是……跑了?”
李雙雙:“不是大善人嗎,跑什麽?”
王沐陽:“心虛吧!”
村長:“……可能是出門有事吧!”
李雙雙:“你們信嗎?”
杜海洋搖頭:“以我做警察的直覺……”
王沐陽:“現在不是吐槽的時候。”
找到紅姑的事就交給杜海洋了。他們還有其它的麻煩。
陳秋萍雖然身上綁著縛靈索,頭上的符籙也能讓她行動和意識遲緩,但是自從她被帶進豆腐坊之後,一直在劇烈地掙紮,整個身體都在顫抖,眼看著她額頭上的符籙就燒起來了,然後她變得異常暴躁。
“玄,音,鈴……”
這一次,這幾個字從她的喉嚨裏蹦出來,無比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