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宏到了玉林殿,便忙起了政事。沒多久,晉福便來通傳,說是殷侯爺來了。
「殷侯爺」說的是皇上的嶽父,殷皇後與殷搖光的父親,殷海生。這位殷侯爺從老父的手裏承襲了爵位,但他更出名的官銜乃是帝師,因此常人多喚他帝師大人,更勝於侯爺。
因著皇後殷流珠的緣故,李源宏對殷海生頗為敬重。
「微臣參見皇上。」殷海生給李源宏行禮。
「嶽父是自家人,不必拘泥於虛禮。」李源宏虛扶一下。
殷海生當然不敢真的拿自己當皇帝的自家人,還是恭恭敬敬的。他掛著一道薄汗,有些為難地開口,道:「皇上,聽聞您之前允諾魏王殿下,隻要小女搖光答應出嫁,便為她與魏王殿下指婚……」
李源宏思忖一下,終於想起了這件事,道:「好像確實是有這麽一迴事。不過嶽父放心,朕也知道朕這個四弟不成器,終日遊手好閑,配不得你家的小女兒。嶽父若是為難,朕自會去開口,叫老四收斂一些。」
「這……」殷海生愈發為難了。
他覺得自己的話很難出口,一出口可能就招來大禍。但是想到家中二女悶悶不樂、終日求死的模樣,他又不能不說。
「嶽父可是有什麽話要講?」李源宏察覺到他的為難,問道。
「皇上仁厚,微臣不敢不直言。」殷海生擦一擦額角的汗,顫聲道,「小女搖光,與魏王殿下兩情相悅。聽聞皇上願意賜婚,殷家上下很是感激。」
這話一出,殿中一片安靜。
李源宏掩去眼底的詫異,麵色冷硬,道:「殷愛卿,你說的這是什麽話?朕那四弟不成器,殷卿這是要拿搖光小姐的一生做賭了?」
這一個「賭」字,真是叫殷海生心驚肉跳。
賭什麽?
賭權勢地位,賭江山誰主!皇上這意思,已然是在猜忌他有不臣之心,因此才預謀將二女分別嫁予皇帝和魏王,以求萬事皆保。
「皇上明鑒,微臣並無不臣之心。隻是這男女情愛之事,實在不是微臣可以預料的。」殷海生跪了下來,老淚縱橫,哭道,「微臣家中無子,後繼無人,膝下隻有兩個女兒,還望皇上體恤微臣為父之情呐!」
經殷海生一提醒,李源宏想起來,殷海生沒兒子,這家業無人能繼承。
「就算朕能體量,可這事未免也荒謬。」李源宏壓下怒氣,不悅道,「朕確實是一氣之下,說出了賜婚這事。可這……這……」
他現在無比懊惱,自己怎麽嘴上沒個把門兒的,竟真讓他二人看對了眼。殷家勢大,魏王保不準便是存了借殷家東風的心思,想要扶搖直上。
那殷家搖心性這麽高,怎麽會喜歡上李皓澤那個酒囊飯袋?他從不沾半點政務,書也沒讀過幾本。白日裏要麽喝酒打牌、要麽聽曲遛鳥,紈絝得不成模樣。
「皇上,微臣已穩妥考慮過了。橫豎微臣這家業無人繼承,與其從族中挑一個不成器的子嗣過繼,倒不如將爵位還給皇上。」殷海生深深地趴伏下去,話語誠懇。
這話說的,殷海生自己都肉痛不已。可殷搖光都上吊兩迴了,他這個做父親的,還能怎麽辦?自然是想盡辦法答應愛女的請求了。連夫人都放話了,若是搖光有個一萬萬一的,她也不活了,一定會跟著去的。
眼下之計,也隻能先退讓一些,消了皇上的疑心再說。
李源宏聽罷,眉頭微跳,陷入沉思。
殷海生的頭銜,可不止侯爺這一個。交了爵位,他殷家照舊是大富大貴的高門望族。隻要殷流珠還是皇後,殷家就不會倒。可沒了這爵位,殷家便始終差了那麽一層。更何況,瞧這殷海生的意思,是不指望族人來過繼家業了。
他思忖再三,冷漠道:「既如此,那朕也不可棒打鴛鴦了。搖光小姐和四弟兩情相悅,朕恩準他二人成婚便是。嶽父倒也不必交還爵位,殷家沒了爵位,皇後定備受打擊。朕隻有一個條件,嶽父與魏王若是答應,朕便鬆口。」
聽到李源宏的話,殷海生已是大舒一口氣,此刻隻忙不迭道:「微臣定赴湯蹈火。」
「朕的兄長,燕王李逸成,前幾日已自辭朝政政務,打算迴封地去做個富貴閑王了。趁著燕王妃的身子還輕,他二人過了中秋便走。」李逸成拿手指敲打著桌麵,眼睛斜斜地瞟過去,「朕也會給魏王一個封地,魏王與搖光小姐成親後,隻去封地快活便是。京中的事,便不用管了。」
殷海生愣了下,冷汗涔涔。但他不敢表露出猶豫,連忙扣首謝恩。
不可猶豫,萬萬不可猶豫。若是稍稍表現出希望魏王留京的意思,那皇上的疑心,便會卷土重來。
他知道,皇上這是要將魏王李皓澤也趕出京城。皇上的這些個兄弟們,個個都去了南天北地,遠離權利中心,對宮中龍椅上的事,是想伸手也碰不到;如此,便再也妨礙不到李源宏。
譬如那三王,被發落昆川那麽多年,真是碰也碰不到皇宮裏的事。雖有人傳言他在昆川擁兵自重,可做昆川的頭兒,哪有做京城的臣子順心如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鄉下的霸王再橫,也橫不過城裏的員外郎。
李源宏見殷海生戰戰兢兢地謝恩了,流露出滿意之色。旋即他道:「若朝中接連有兩個王爺離京,朝臣難免說朕寡情,不顧兄弟手足情誼。這件事得先保密,不得伸張;待燕王走後,再將此事告知天下。」
殷海生哪敢不應下?句句都稱皇上聖明。旋即,他便老實地告退了。
待殷海生離開後,李源宏又披了會兒奏折,武安長公主來了。
已是初秋了,天氣卻還有些悶熱。武安長公主親自提著一道食盒,慢慢地踏了進來。
「武安,你怎麽來了?」李源宏擱下奏折。
「馬上出暑了,想著皇兄愛吃夏天的綠豆糕,武安便親自下廚做了些。」她說著,聲音有些羸弱。語罷,小咳一聲。
「這些自有宮人去做,你何必親自下廚?」李源宏很是心疼,「叫母後知道了,又要責怪哥哥。」
「宮人做的,哪會有武安親自做的用心?」長公主笑了笑,麵上有一縷病氣。她先前在夜裏跪久了,迴去便發了高燒,又是大病一場。本就羸弱的身子,哪裏經得起這樣折騰,如今更是病歪歪的,叫李源宏根本不舍得重了語氣。
她從紅漆食盒裏拿出一小碟綠豆糕,又擺好一雙筷子,笑道:「皇兄嚐嚐,味道好不好?」
「武安做的,當然是好的。」李源宏心疼她的身子,催促道,「你身子弱,不可見風,還是少來探望我,免得染了風寒。你趕緊迴去歇著養身體,若是想見哥哥了,叫人來請便是。」
「殷侯爺」說的是皇上的嶽父,殷皇後與殷搖光的父親,殷海生。這位殷侯爺從老父的手裏承襲了爵位,但他更出名的官銜乃是帝師,因此常人多喚他帝師大人,更勝於侯爺。
因著皇後殷流珠的緣故,李源宏對殷海生頗為敬重。
「微臣參見皇上。」殷海生給李源宏行禮。
「嶽父是自家人,不必拘泥於虛禮。」李源宏虛扶一下。
殷海生當然不敢真的拿自己當皇帝的自家人,還是恭恭敬敬的。他掛著一道薄汗,有些為難地開口,道:「皇上,聽聞您之前允諾魏王殿下,隻要小女搖光答應出嫁,便為她與魏王殿下指婚……」
李源宏思忖一下,終於想起了這件事,道:「好像確實是有這麽一迴事。不過嶽父放心,朕也知道朕這個四弟不成器,終日遊手好閑,配不得你家的小女兒。嶽父若是為難,朕自會去開口,叫老四收斂一些。」
「這……」殷海生愈發為難了。
他覺得自己的話很難出口,一出口可能就招來大禍。但是想到家中二女悶悶不樂、終日求死的模樣,他又不能不說。
「嶽父可是有什麽話要講?」李源宏察覺到他的為難,問道。
「皇上仁厚,微臣不敢不直言。」殷海生擦一擦額角的汗,顫聲道,「小女搖光,與魏王殿下兩情相悅。聽聞皇上願意賜婚,殷家上下很是感激。」
這話一出,殿中一片安靜。
李源宏掩去眼底的詫異,麵色冷硬,道:「殷愛卿,你說的這是什麽話?朕那四弟不成器,殷卿這是要拿搖光小姐的一生做賭了?」
這一個「賭」字,真是叫殷海生心驚肉跳。
賭什麽?
賭權勢地位,賭江山誰主!皇上這意思,已然是在猜忌他有不臣之心,因此才預謀將二女分別嫁予皇帝和魏王,以求萬事皆保。
「皇上明鑒,微臣並無不臣之心。隻是這男女情愛之事,實在不是微臣可以預料的。」殷海生跪了下來,老淚縱橫,哭道,「微臣家中無子,後繼無人,膝下隻有兩個女兒,還望皇上體恤微臣為父之情呐!」
經殷海生一提醒,李源宏想起來,殷海生沒兒子,這家業無人能繼承。
「就算朕能體量,可這事未免也荒謬。」李源宏壓下怒氣,不悅道,「朕確實是一氣之下,說出了賜婚這事。可這……這……」
他現在無比懊惱,自己怎麽嘴上沒個把門兒的,竟真讓他二人看對了眼。殷家勢大,魏王保不準便是存了借殷家東風的心思,想要扶搖直上。
那殷家搖心性這麽高,怎麽會喜歡上李皓澤那個酒囊飯袋?他從不沾半點政務,書也沒讀過幾本。白日裏要麽喝酒打牌、要麽聽曲遛鳥,紈絝得不成模樣。
「皇上,微臣已穩妥考慮過了。橫豎微臣這家業無人繼承,與其從族中挑一個不成器的子嗣過繼,倒不如將爵位還給皇上。」殷海生深深地趴伏下去,話語誠懇。
這話說的,殷海生自己都肉痛不已。可殷搖光都上吊兩迴了,他這個做父親的,還能怎麽辦?自然是想盡辦法答應愛女的請求了。連夫人都放話了,若是搖光有個一萬萬一的,她也不活了,一定會跟著去的。
眼下之計,也隻能先退讓一些,消了皇上的疑心再說。
李源宏聽罷,眉頭微跳,陷入沉思。
殷海生的頭銜,可不止侯爺這一個。交了爵位,他殷家照舊是大富大貴的高門望族。隻要殷流珠還是皇後,殷家就不會倒。可沒了這爵位,殷家便始終差了那麽一層。更何況,瞧這殷海生的意思,是不指望族人來過繼家業了。
他思忖再三,冷漠道:「既如此,那朕也不可棒打鴛鴦了。搖光小姐和四弟兩情相悅,朕恩準他二人成婚便是。嶽父倒也不必交還爵位,殷家沒了爵位,皇後定備受打擊。朕隻有一個條件,嶽父與魏王若是答應,朕便鬆口。」
聽到李源宏的話,殷海生已是大舒一口氣,此刻隻忙不迭道:「微臣定赴湯蹈火。」
「朕的兄長,燕王李逸成,前幾日已自辭朝政政務,打算迴封地去做個富貴閑王了。趁著燕王妃的身子還輕,他二人過了中秋便走。」李逸成拿手指敲打著桌麵,眼睛斜斜地瞟過去,「朕也會給魏王一個封地,魏王與搖光小姐成親後,隻去封地快活便是。京中的事,便不用管了。」
殷海生愣了下,冷汗涔涔。但他不敢表露出猶豫,連忙扣首謝恩。
不可猶豫,萬萬不可猶豫。若是稍稍表現出希望魏王留京的意思,那皇上的疑心,便會卷土重來。
他知道,皇上這是要將魏王李皓澤也趕出京城。皇上的這些個兄弟們,個個都去了南天北地,遠離權利中心,對宮中龍椅上的事,是想伸手也碰不到;如此,便再也妨礙不到李源宏。
譬如那三王,被發落昆川那麽多年,真是碰也碰不到皇宮裏的事。雖有人傳言他在昆川擁兵自重,可做昆川的頭兒,哪有做京城的臣子順心如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鄉下的霸王再橫,也橫不過城裏的員外郎。
李源宏見殷海生戰戰兢兢地謝恩了,流露出滿意之色。旋即他道:「若朝中接連有兩個王爺離京,朝臣難免說朕寡情,不顧兄弟手足情誼。這件事得先保密,不得伸張;待燕王走後,再將此事告知天下。」
殷海生哪敢不應下?句句都稱皇上聖明。旋即,他便老實地告退了。
待殷海生離開後,李源宏又披了會兒奏折,武安長公主來了。
已是初秋了,天氣卻還有些悶熱。武安長公主親自提著一道食盒,慢慢地踏了進來。
「武安,你怎麽來了?」李源宏擱下奏折。
「馬上出暑了,想著皇兄愛吃夏天的綠豆糕,武安便親自下廚做了些。」她說著,聲音有些羸弱。語罷,小咳一聲。
「這些自有宮人去做,你何必親自下廚?」李源宏很是心疼,「叫母後知道了,又要責怪哥哥。」
「宮人做的,哪會有武安親自做的用心?」長公主笑了笑,麵上有一縷病氣。她先前在夜裏跪久了,迴去便發了高燒,又是大病一場。本就羸弱的身子,哪裏經得起這樣折騰,如今更是病歪歪的,叫李源宏根本不舍得重了語氣。
她從紅漆食盒裏拿出一小碟綠豆糕,又擺好一雙筷子,笑道:「皇兄嚐嚐,味道好不好?」
「武安做的,當然是好的。」李源宏心疼她的身子,催促道,「你身子弱,不可見風,還是少來探望我,免得染了風寒。你趕緊迴去歇著養身體,若是想見哥哥了,叫人來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