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四嶽抄了兩份試卷,一份自然是帶迴《〈邸報〉增刊》編輯部,供內侍刻版用,而另一份則交給一名太監,讓他貼在皇宮門口張貼布告的位置——那裏張貼的大小公告是《邸報》的內容來源。


    張貼朱由誠的試卷是魏忠賢的主意。魏公公是個很愛出風頭的人物,否則後來也不會創出九千九百九十九歲這一冠絕大明的稱號。外孫的答卷做得如此精彩,一定要讓全大明——至少北京是街知巷聞。當然,魏公公還吩咐徐四嶽把前十名的試卷都貼出來,好文章是比出來的,沒有榜眼等人的襯托,怎麽顯出朱由誠的狀元之才呢?


    皇宮裏,朱由誠越坐越不耐煩,便到觀戰的信王那裏拿了一本書出來看,是淩濛初寫的《初刻拍案驚奇》。這個時候,淩濛初隻寫了四十卷,匯成一本,原定名字為《拍案驚奇》,不過朱由誠知道他在曆史上寫了八十卷,匯成兩本書,便勸他把書名改為“初刻拍案驚奇”,並且勉勵他寫出一百二十卷,編成三本書,不讓馮夢龍專美於前。


    朱由誠展開書卷,不一會兒便沉入書籍的世界中。


    眾考官暗暗記住朱由誠看的書名,準備散朝後——那肯定是來不贏了,還是等明天吧,去書店買上幾本。狀元郎愛看的書,那還差得了嗎?朱由誠不知道他為淩濛初做了一次活廣告。正因為他在殿試中看這本書,從此以後,這本書便暢銷大明,淩濛初狂收了一大筆稿費。


    ------------------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提前交卷,剌激了許多考生,午時前便有許多考生也交了卷。不過他們和朱由誠一樣,交了卷也不許離開考場,要等成績出來以後方可離開。他們可沒有朱由誠那樣的好運,沒有兄弟為他們帶消閑的書,隻能坐在位置上發呆,不時抓耳撓腮,可沒有朱由誠坐得那樣端正。


    認真的男兒最英俊,朱由誠本來就是個美男子,又在認真看書,真是有說不出的風情。許多考官不由想到,朱由誠才貌雙全,這次恐怕又是狀元,實在是個佳婿呀。本來應該輪到皇上先選,不過皇上已經賜他姓朱,而且入了皇家族譜。同姓不得婚配,公主們還是留在家裏吧。自己的女兒、孫女倒是有點希望,過兩天得找媒人上門說合說合,爭取提前把婚事定下。


    大明有“捉皇榜”的慣例,就是富貴人家派人守在皇榜前,等候前來看榜的舉子,如果考中的是年青俊才,便拉進家裏,與自己的女兒成親。當然得問明情況,萬一碰到已經成親的,那就晦氣了。因此,大臣們這樣想,也不足為奇。


    午時已到,禦膳房端來午餐,在場的官員和考生人人都有份。午餐很豐盛,三菜一湯,外加幾個白麵大饅頭。不這內容豐富,不代表味道不錯。八百多人的飯菜,要禦膳房一上午準備出來,確實有點緊張。因此,菜都是大鍋煮出來的,青菜葉子都黃了。


    官員平時都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主兒,這等粗糲的食物怎能下咽,隻好安慰自己,這也算是皇上賜筵了,光宗耀祖的事兒,得記入族譜,便咬牙硬咽。


    有人眼尖,看見朱由誠的桌案上居然放著六菜二湯。嗯?這小子吃獨食,看來皇上對他真有天高地厚之寵啊,竟在大庭廣眾下給他加菜。看看三位內閣閣老,他們都沒有菜加,憑什麽給這小子加菜?不過眾人心中不平,卻沒人說出來。說到底,龍椅上坐著的是皇帝,他愛給誰加菜,就給誰加菜,誰敢說什麽,誰又能說什麽?


    很快,大家就發現這些菜不是給朱由誠一個人吃的。一名內侍搬了一個凳子過去,另一個穿著蟒袍的少年也跟了過去。有人認識,他正是信王爺朱由檢。看來朱由誠和信王兩人真是像傳說中的那樣,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啊。


    朱由誠拿起一個饅頭,輕輕掰開,用筷子夾了一筷子青菜,又夾了一片燒得軟爛的肉片,再夾了一樣蔬菜,然後把饅頭合起來遞給信王。有人認識這種吃法,這不是河北的火燒嗎?


    畢竟是天家子弟,信王的吃相非常文雅,但朱由誠的吃相就非常兇猛了。大家看著朱由誠吃饅頭,就像看到猛虎在“啊嗚啊嗚”地吃獵物,真的,連聲音也像,三兩下一個饅頭就不見了。


    說來也怪,看到朱由誠吃得那麽香,大家不由得口中生津。有幾個大臣偷偷地學朱由誠的吃法,果然饅頭好吃了不少。


    不管好不好吃,反正這一頓大家算是對付過去了。內侍上來將殘羹撤去,信王也退迴原位,朱由誠依然是一個人在場中看書。


    在沉悶的考生答卷中,時間一刻一刻地過去。傍晚,禦膳房準時送來晚餐,晚餐是燴麵。燴麵是河南美食,一些河南籍官員看到燴麵上來,不由食指大動——宮廷禦廚做的燴麵味道自然不錯。而非河南籍官員卻心生抱怨,心道,這天啟皇帝當真小氣,在陝西,路已經快修好了,大家看得真真的,日進鬥金。可是他宴請大明精英卻隻是饅頭、燴麵。


    朱由誠雖然是滄州人,但不喜麵食,除了早點之外,頓頓都要吃白米飯,先帝和當今聖上每次留他在宮中就餐,都要備下米飯。天啟皇帝今天忘了吩咐禦膳房,結果中餐和晚餐兩頓都是北方人喜食的麵點。


    不過朱由誠的口很糙,燴麵就燴麵,照樣“唏哩唿嚕”,吃得那叫一個香啊。弄得被朱由誠影響得不喜歡吃麵食的信王,也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飯,大部分士子的答卷已經上交,考官也是收一份試卷批閱一份試卷。不過放在天啟皇帝麵前的試卷仍然隻有朱由誠的那一份,因為後麵的試卷因為各位考官的品味不同,再沒有得到十個圈圈的試卷。


    當皇宮內燃起燈火時,最後一名士子交卷了。


    各個已經交卷的考生都是大喜,他們沒法帶閑書進來,枯坐大半天,已經是極度不耐煩了。


    考官們交頭接耳一陣後,把九份試卷放在天啟皇帝麵前,加上開始放在他麵前的朱由誠的試卷,一共是十份,由他決定本科殿試的前十名。


    天啟皇帝決定前十名的時候,眾考官也把剩下的試卷排好了順序。沒辦法,家中的嬌|妻美妾還在等著他們迴去,不加快速度怎麽行呢?


    天啟皇帝站起身來,他要親自宣布前三名的人選。


    “狀元,順天府考生朱由誠;榜眼,江蘇長洲府考生文震孟;探花,江西南昌府考生傅冠。”


    接著,內閣次輔孫承宗便宣布了第二甲士子的名次,內閣次輔文東來宣布了第三甲士子的名次,這些名次基本上與貢士的名次相差無幾——實力擺在那裏,考多少次都是一樣的。內閣首輔顧秉謙代表天啟皇帝發表了一篇熱情洋溢的講話。他特地強調,考中的士子已經是朝廷的命官,但職務未定,要到大明行政學院學習為官之道後,才可以奔赴各地為官。


    考生們一個個麵麵相覷,大明行政學院是什麽東東,沒人知道,至少沒有人在北京城內看到過有掛著類似牌子的機構。


    眾考生散朝後,少不得四處打聽,但都得不到準確消息。有個太監收了重金後透露了一點,據說大明行政學院的祭酒是天啟皇帝。士子們大喜,雖說中了進士以後,有資格被稱為天子門生,但真正讓天子教育的門生又有幾個呢?他們這些人真是趕上了好時代,有些人迫不及待地把消息傳迴家,讓家人把這件事記入族譜裏。


    等顧秉謙發表完講話,已經是月明星稀。眾考生由內侍帶領著從皇極門出宮。


    天啟皇帝命魏忠賢通知朱由誠,明天進宮,商量一下武科考的事情。


    “不會吧,明目張膽地舞弊?皇帝哥哥也未免太照顧自己了吧。”朱由誠有點無奈地想——他根本不用舞弊,鐵板釘釘的武狀元。


    (求收藏,求推薦票,下章預告:第一百一十四章獨占鼇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方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方陽並收藏明朝第一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