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臉嚴肅地看著朱見深,鄭重地說道:“陛下,我既然決定前來,便是已經知曉大明麵臨著危難。我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問題,因此無需如此客氣。走吧,先帶我進入皇宮,詳細說明一下事情的原委!”
朱見深連忙點頭應道:“好,華陽王請上龍輦,朕騎馬跟隨即可。”
我擺了擺手,拒絕道:“不必了,我對龍攆實在不習慣,還是乘坐馬車更為舒適。”
隨後,西廠、禁衛軍以及大內侍衛們紛紛讓路,我們徑直朝著皇宮內部進發。抵達尚書房後,朱見深將我迎至主座,並說道:“這些日子以來,朕因這些煩心事已數夜未眠,整日焦慮不安。如今華陽王的到來,令朕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微笑著點了點頭,感慨道:“見深啊,你確實成長了許多,與幾年前相比,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然而,與那兩個假扮你的皇帝相比,你在陰謀詭計方麵仍稍顯遜色。不過,作為一名帝王,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帝王之策。”
朱見深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說:“華陽王的話,朕已銘記於心。當初朱家福竟敢冒充朕,朕真是無能為力啊!朕怎麽也想不到,他們的手段如此高明,竟能迷惑人心,把好好的人變成行屍走肉。但如今的情況與當初相比,還不算太兇險。朕相信,有您的幫助,定能化險為夷,一切都能順利擺平。”
我沒有半句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快說吧!現在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朱見深眉頭緊皺,語氣沉重地迴答道:“是這樣的,關外的女真族在前些日子頻繁侵犯我大明邊境。時間一長,他們似乎完全不把我天朝放在眼裏。於是,朕決定派遣五大營的兵力出關攻打他們,希望能迅速解決問題,以免夜長夢多。然而,就在大批人馬剛剛抵達東北,準備出關時,廣西、廣東的少數民族卻突然爆發了民變!”
然後朱見深繼續說道:“朕原以為這些少數民族的戰力不過爾爾,因此將大明精銳的重心全都放在了關外,僅僅派遣了一支臨時拚湊而成的五千人部隊去鎮壓這些少數民族。然而,朕終究還是低估了他們的實力。僅僅七日時間,這五千人的軍隊就被徹底剿滅。此時京城已無可用之兵,無奈之下,朕隻能從關外調集三萬精英前來鎮壓這些叛亂之人。但此時,關外的女真族卻突然派出大量精銳騎兵,使得前往關外的大明精銳分身乏術。與此同時,廣西、廣東的少數民族不知為何竟然能夠與整整三萬精銳打得難解難分。此外,由於大明精銳長期在關內作戰,對關外寒冷的氣候極為不適,逐漸顯露出兵敗如山倒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朕不得不派遣京師神機營以及各地錦衣衛前往增援,方才勉強與敵軍打成平手。然而,如今局勢愈發緊張,朕已無人可派,情況實在令人擔憂啊!”
聽完了朱見深的敘述,我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別廢話了,直接告訴我,如今大明朝能夠調動的兵力有哪些?具體人數又是多少?”
朱見深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猶豫了一下才迴答道:“額……實不相瞞,目前大明朝能用之人已經不多了,除了順天府的東廠和西廠的人馬以及部分錦衣衛之外,其他地區的官兵都已經前往這兩處支援了!總共大約能湊出兩萬左右的兵馬吧!”
聽到這個數字,我的心情瞬間跌入穀底,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麵對這樣的情況,我感到一陣無力感襲來,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對他說:“好吧!既然如此,那麽除了東廠和西廠的人以外,其他人你全都交由我指揮,剩下的事情我會想辦法解決!”
朱見深聽後,臉上露出驚喜之色,立刻向我道謝:“見深在此多謝華陽王,您依舊是我們大明朝的救星啊!”
“好了,不用說那麽多了,我去華陽王府等你,你直接讓能指揮的人馬前往廣西一帶!我這就帶我的人馬也去廣西方向走。”
朱見深聽完欣喜若狂地說道:“華陽王今日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出發,明天我讓兵部給他們準備好糧草上路!”說完,他立刻轉身向後跑去,不一會兒便從後麵拿出來一塊金燦燦的令牌,雙手遞給我,激動地說道:“華陽王,這塊令牌就是調動大軍的虎符。拿到此符,大明境內所有能用的軍隊都可以調動。”
我接過虎符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然後平靜地說道:“行,我知道了。我先迴去休息了。”
隨後,我帶著宸俊等人緩緩離開皇宮,向王府走去。迴到王府後,我坐在椅子上,對宸俊和其他人說:“你們看,朱見深看起來挺大方的,把大明的兵權都交給我了,但實際上,這隻是一個空殼子,什麽都沒有。最多隻有兩萬兵馬可用,還都是些老弱病殘。不過沒關係,我們收拾一下行李,休息一晚,明天我會穿越到大華朝,調派一些我們自己的人馬過來支援。”
在華陽王府住下後,我躺在了我以前的那個房間,但卻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感覺,一切都變得那麽陌生。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直到半夜也無法入睡。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以後,我起身獨自迴到了大華朝。
迴到大華朝後,我立刻叫來王九蛋,告訴他:“你去給我調齊五萬火槍隊,帶上三十門大炮和十門大型彈弓,還有各種武器,然後跟我一起返迴大明!”
王九蛋聽後,激動地迴答道:“好好好,王爺,我這就去準備,一個時辰以後我帶他們去東華門等您。”
我點頭表示同意,然後讓他快去準備。一個時辰後,我們在東華門相見。
在皇宮裏,我先對兒女和娘子們交代了一番。娘子們的臉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宋楠楠,她皺著眉頭抱怨道:“都說了多少遍,這些事情就讓你兒子們去幹,你都這麽大年紀了!每次這些事還要親自出馬。”
我無奈地歎了口氣,解釋道:“哎,那也沒辦法啊,南老九那個王八蛋非要讓我去,他還威脅我說,如果我不去就要搞我全家。我也是被逼無奈啊。”
娘子們雖然心疼,但也明白我的難處,隻能囑咐道:“那你一定要小心啊,盡快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我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前往東華門。到了之後,我對眾人說道:“兄弟們,你們現在全部拿出最好的狀態跟我一起去大明朝辦事情!這次事情緊急,我們這次要速戰速決,不要像上次那件事一樣拖拖拉拉,耽誤時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明白。大家都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必須全力以赴,不能有絲毫懈怠。於是,我們一行人迅速出發,向著大明朝的方向前進。
我帶領著眾人穿越迴到了大明朝,於海濤和張宸俊等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整齊地站成一排,等待著出發的命令。當他們看到我再次帶來了大華朝的精銳部隊時,心中充滿了信心。隨著我的一聲令下:“出發~”眾人滿懷信心地跟隨著我一同踏上了前往廣西的征程。
我們從順天府出發,駕駛著各種各樣的卡車,穿過了一座座城市。無論遇到的是普通百姓還是官員,他們都對我們敬而遠之,紛紛避讓。這僅僅是因為我們的車輛上全都插上了華陽王府的旗幟。
然而,大明境內的百姓卻依然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他們安居樂業,仿佛並沒有受到關外女真人的戰亂以及廣西、廣東地區的民變所影響。迴想起我曾在大明末年目睹的那些悲慘場景,如今的大明確實比那時要強大得多。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到了廣西的邊緣。此時,大明的兩萬官兵已在此等候多時。他們神情疲憊,麵容蒼白,仿佛失去了所有希望。這幾個月來,他們一直被廣西的少數民族壓製,盡管兵力占優,但仍節節敗退。然而,當他們看到我率領著氣勢如虹、一臉殺氣的華陽軍時,眼中重新燃起了勝利的渴望。
我跳下馬車,走到士兵們麵前,大聲說道:“你們不必感到幸運,因為我的到來並非隻為救你們,而是為了拯救整個大明!現在,我們將直接進入城中,加入戰場!”
士兵們齊聲迴應道:“是!”
我們進入廣西後,便看見許多大明官兵正在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他們堅守城池,拚死保衛家園。當他們看到身後湧來大批援軍時,不禁警覺起來,緊閉城門,並高聲唿喊:“什麽人?”
兩萬明軍齊聲高唿:“快開門,我們是京師來的援軍!這位是華陽王,他特意從海外趕來幫助我們。這裏還有皇上親賜的虎符!”
城牆上的人聽到是援軍來了,根本顧不上思考太多,欣喜若狂地打開城門迎接我們進入。一進城,我立刻察覺到他們的精神狀態與正常情況截然不同,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一種失敗者的神情。我忍不住好奇地詢問道:“廣西這邊的瑤族到底有多少人?竟然能夠把你們逼成這樣?”
明朝將領聽到我的問題後,顯得有些尷尬和難為情,他緩緩迴答說:“其實對方隻有區區兩萬人,但我們這邊原本有三萬五千人的兵力,如今卻隻剩下兩萬多人了。”
聽完這番話,我氣得差點笑出聲來。我憤怒地質問他:“你們的人數比對方整整多出一倍啊!而且你們可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大明軍隊啊!他們不過是一群山野村民罷了!按照常理來說,哪怕你們兩個人對付一個敵人,也應該能夠輕易地將他們全部殲滅掉。可結果呢?僅僅過了短短數月時間,你們居然被打得不敢出城應戰,隻能蜷縮在城內瑟瑟發抖。就算你們一個個排好隊,讓他們肆意殺戮,那一萬五千人殺到最後,起碼也得有一半人累得虛脫吧!可現實卻是如此令人瞠目結舌!”
他們被我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頭領趕忙解釋道:“大人,您誤會了,華陽王並不是像您說的那樣無能,隻是廣西這個地方地勢險要,那些亂民又占據了地理優勢,我們的人馬對這裏的地形並不熟悉,所以才會屢屢碰壁,被他們算計!而且廣東那邊的僮族如果知道我們要攻打廣西,肯定會派援兵過來,他們對這裏的氣候和地形非常熟悉,所以這才是導致我們這次大敗的原因啊!”
我冷笑一聲說道:“哼,不要給自己找借口了,失敗就是失敗,不要說什麽地理氣候的問題,真正的原因就是你們太懦弱了,這些廣西、廣東的外族根本沒把你們放在眼裏,你們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不堪一擊!尤其是現在,你們和敵人的人數相當,可人家敢來攻打你們,而你們呢?作為朝廷的精銳部隊,居然隻敢躲在城裏偷偷享樂,不敢出去迎戰!”
幾句話說得他們麵紅耳赤,一個個都低下頭來,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最後還是有個將領忍不住了,站出來說道:“王爺,您這麽說可就冤枉我們了,我們雖然戰敗,但並不是沒有盡力啊!”
我冷笑一聲道:“哦?是嗎?那你們倒是給本王解釋一下,這仗究竟是怎麽打的?”
那個將領支支吾吾地說道:“不是的華陽王,不是這樣,我們真的是不占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才輸的。”
我聞言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大聲斥責道:“屁話!天時地利人和?難道廣西的地形是今天才形成的嗎?太祖、高祖、仁宗、宣宗時期為何能鎮壓住當地的叛亂,而如今卻不行?難道他們遇到的敵人比你們遇到的更強大?”
那將領被我的氣勢嚇到了,結結巴巴地迴答道:“王爺息怒……這、這廣西的地勢確實複雜,我軍難以施展兵力……”
我打斷他的話,厲聲道:“胡說八道!地勢複雜就能成為失敗的借口嗎?那當年的戚家軍是如何在南方平定倭寇之亂的?他們麵臨的地勢不比你們艱難嗎?”
將領們聽後啞口無言,紛紛低下了頭。這時,我又繼續說道:“還有你們所謂的天時和人和,難道這些都是老天爺決定的嗎?難道百姓們天生就要跟朝廷作對嗎?”
眾將低頭不語,我見狀更加氣憤,指著他們罵道:“你們這些家夥,平時吃喝玩樂,疏於訓練,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這難道也是老天爺造成的嗎?你們自己想想,你們有沒有盡到軍人應有的責任?”
將領們被罵得狗血淋頭,一個個無地自容。我見他們態度有所轉變,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說道:“這次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們不知道反思,不知道吸取教訓。如果你們再這樣下去,不僅會失去民心,還會讓國家陷入危機。希望你們能夠牢記這次教訓,努力提升自身素質,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朱見深連忙點頭應道:“好,華陽王請上龍輦,朕騎馬跟隨即可。”
我擺了擺手,拒絕道:“不必了,我對龍攆實在不習慣,還是乘坐馬車更為舒適。”
隨後,西廠、禁衛軍以及大內侍衛們紛紛讓路,我們徑直朝著皇宮內部進發。抵達尚書房後,朱見深將我迎至主座,並說道:“這些日子以來,朕因這些煩心事已數夜未眠,整日焦慮不安。如今華陽王的到來,令朕重新燃起了希望。”
我微笑著點了點頭,感慨道:“見深啊,你確實成長了許多,與幾年前相比,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然而,與那兩個假扮你的皇帝相比,你在陰謀詭計方麵仍稍顯遜色。不過,作為一名帝王,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帝王之策。”
朱見深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說:“華陽王的話,朕已銘記於心。當初朱家福竟敢冒充朕,朕真是無能為力啊!朕怎麽也想不到,他們的手段如此高明,竟能迷惑人心,把好好的人變成行屍走肉。但如今的情況與當初相比,還不算太兇險。朕相信,有您的幫助,定能化險為夷,一切都能順利擺平。”
我沒有半句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你快說吧!現在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朱見深眉頭緊皺,語氣沉重地迴答道:“是這樣的,關外的女真族在前些日子頻繁侵犯我大明邊境。時間一長,他們似乎完全不把我天朝放在眼裏。於是,朕決定派遣五大營的兵力出關攻打他們,希望能迅速解決問題,以免夜長夢多。然而,就在大批人馬剛剛抵達東北,準備出關時,廣西、廣東的少數民族卻突然爆發了民變!”
然後朱見深繼續說道:“朕原以為這些少數民族的戰力不過爾爾,因此將大明精銳的重心全都放在了關外,僅僅派遣了一支臨時拚湊而成的五千人部隊去鎮壓這些少數民族。然而,朕終究還是低估了他們的實力。僅僅七日時間,這五千人的軍隊就被徹底剿滅。此時京城已無可用之兵,無奈之下,朕隻能從關外調集三萬精英前來鎮壓這些叛亂之人。但此時,關外的女真族卻突然派出大量精銳騎兵,使得前往關外的大明精銳分身乏術。與此同時,廣西、廣東的少數民族不知為何竟然能夠與整整三萬精銳打得難解難分。此外,由於大明精銳長期在關內作戰,對關外寒冷的氣候極為不適,逐漸顯露出兵敗如山倒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朕不得不派遣京師神機營以及各地錦衣衛前往增援,方才勉強與敵軍打成平手。然而,如今局勢愈發緊張,朕已無人可派,情況實在令人擔憂啊!”
聽完了朱見深的敘述,我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別廢話了,直接告訴我,如今大明朝能夠調動的兵力有哪些?具體人數又是多少?”
朱見深臉色變得凝重起來,猶豫了一下才迴答道:“額……實不相瞞,目前大明朝能用之人已經不多了,除了順天府的東廠和西廠的人馬以及部分錦衣衛之外,其他地區的官兵都已經前往這兩處支援了!總共大約能湊出兩萬左右的兵馬吧!”
聽到這個數字,我的心情瞬間跌入穀底,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麵對這樣的情況,我感到一陣無力感襲來,但還是強打起精神,對他說:“好吧!既然如此,那麽除了東廠和西廠的人以外,其他人你全都交由我指揮,剩下的事情我會想辦法解決!”
朱見深聽後,臉上露出驚喜之色,立刻向我道謝:“見深在此多謝華陽王,您依舊是我們大明朝的救星啊!”
“好了,不用說那麽多了,我去華陽王府等你,你直接讓能指揮的人馬前往廣西一帶!我這就帶我的人馬也去廣西方向走。”
朱見深聽完欣喜若狂地說道:“華陽王今日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出發,明天我讓兵部給他們準備好糧草上路!”說完,他立刻轉身向後跑去,不一會兒便從後麵拿出來一塊金燦燦的令牌,雙手遞給我,激動地說道:“華陽王,這塊令牌就是調動大軍的虎符。拿到此符,大明境內所有能用的軍隊都可以調動。”
我接過虎符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然後平靜地說道:“行,我知道了。我先迴去休息了。”
隨後,我帶著宸俊等人緩緩離開皇宮,向王府走去。迴到王府後,我坐在椅子上,對宸俊和其他人說:“你們看,朱見深看起來挺大方的,把大明的兵權都交給我了,但實際上,這隻是一個空殼子,什麽都沒有。最多隻有兩萬兵馬可用,還都是些老弱病殘。不過沒關係,我們收拾一下行李,休息一晚,明天我會穿越到大華朝,調派一些我們自己的人馬過來支援。”
在華陽王府住下後,我躺在了我以前的那個房間,但卻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感覺,一切都變得那麽陌生。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直到半夜也無法入睡。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以後,我起身獨自迴到了大華朝。
迴到大華朝後,我立刻叫來王九蛋,告訴他:“你去給我調齊五萬火槍隊,帶上三十門大炮和十門大型彈弓,還有各種武器,然後跟我一起返迴大明!”
王九蛋聽後,激動地迴答道:“好好好,王爺,我這就去準備,一個時辰以後我帶他們去東華門等您。”
我點頭表示同意,然後讓他快去準備。一個時辰後,我們在東華門相見。
在皇宮裏,我先對兒女和娘子們交代了一番。娘子們的臉色都不太好看,尤其是宋楠楠,她皺著眉頭抱怨道:“都說了多少遍,這些事情就讓你兒子們去幹,你都這麽大年紀了!每次這些事還要親自出馬。”
我無奈地歎了口氣,解釋道:“哎,那也沒辦法啊,南老九那個王八蛋非要讓我去,他還威脅我說,如果我不去就要搞我全家。我也是被逼無奈啊。”
娘子們雖然心疼,但也明白我的難處,隻能囑咐道:“那你一定要小心啊,盡快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我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前往東華門。到了之後,我對眾人說道:“兄弟們,你們現在全部拿出最好的狀態跟我一起去大明朝辦事情!這次事情緊急,我們這次要速戰速決,不要像上次那件事一樣拖拖拉拉,耽誤時間。”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明白。大家都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必須全力以赴,不能有絲毫懈怠。於是,我們一行人迅速出發,向著大明朝的方向前進。
我帶領著眾人穿越迴到了大明朝,於海濤和張宸俊等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整齊地站成一排,等待著出發的命令。當他們看到我再次帶來了大華朝的精銳部隊時,心中充滿了信心。隨著我的一聲令下:“出發~”眾人滿懷信心地跟隨著我一同踏上了前往廣西的征程。
我們從順天府出發,駕駛著各種各樣的卡車,穿過了一座座城市。無論遇到的是普通百姓還是官員,他們都對我們敬而遠之,紛紛避讓。這僅僅是因為我們的車輛上全都插上了華陽王府的旗幟。
然而,大明境內的百姓卻依然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他們安居樂業,仿佛並沒有受到關外女真人的戰亂以及廣西、廣東地區的民變所影響。迴想起我曾在大明末年目睹的那些悲慘場景,如今的大明確實比那時要強大得多。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到了廣西的邊緣。此時,大明的兩萬官兵已在此等候多時。他們神情疲憊,麵容蒼白,仿佛失去了所有希望。這幾個月來,他們一直被廣西的少數民族壓製,盡管兵力占優,但仍節節敗退。然而,當他們看到我率領著氣勢如虹、一臉殺氣的華陽軍時,眼中重新燃起了勝利的渴望。
我跳下馬車,走到士兵們麵前,大聲說道:“你們不必感到幸運,因為我的到來並非隻為救你們,而是為了拯救整個大明!現在,我們將直接進入城中,加入戰場!”
士兵們齊聲迴應道:“是!”
我們進入廣西後,便看見許多大明官兵正在頑強抵抗敵人的進攻。他們堅守城池,拚死保衛家園。當他們看到身後湧來大批援軍時,不禁警覺起來,緊閉城門,並高聲唿喊:“什麽人?”
兩萬明軍齊聲高唿:“快開門,我們是京師來的援軍!這位是華陽王,他特意從海外趕來幫助我們。這裏還有皇上親賜的虎符!”
城牆上的人聽到是援軍來了,根本顧不上思考太多,欣喜若狂地打開城門迎接我們進入。一進城,我立刻察覺到他們的精神狀態與正常情況截然不同,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一種失敗者的神情。我忍不住好奇地詢問道:“廣西這邊的瑤族到底有多少人?竟然能夠把你們逼成這樣?”
明朝將領聽到我的問題後,顯得有些尷尬和難為情,他緩緩迴答說:“其實對方隻有區區兩萬人,但我們這邊原本有三萬五千人的兵力,如今卻隻剩下兩萬多人了。”
聽完這番話,我氣得差點笑出聲來。我憤怒地質問他:“你們的人數比對方整整多出一倍啊!而且你們可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大明軍隊啊!他們不過是一群山野村民罷了!按照常理來說,哪怕你們兩個人對付一個敵人,也應該能夠輕易地將他們全部殲滅掉。可結果呢?僅僅過了短短數月時間,你們居然被打得不敢出城應戰,隻能蜷縮在城內瑟瑟發抖。就算你們一個個排好隊,讓他們肆意殺戮,那一萬五千人殺到最後,起碼也得有一半人累得虛脫吧!可現實卻是如此令人瞠目結舌!”
他們被我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頭領趕忙解釋道:“大人,您誤會了,華陽王並不是像您說的那樣無能,隻是廣西這個地方地勢險要,那些亂民又占據了地理優勢,我們的人馬對這裏的地形並不熟悉,所以才會屢屢碰壁,被他們算計!而且廣東那邊的僮族如果知道我們要攻打廣西,肯定會派援兵過來,他們對這裏的氣候和地形非常熟悉,所以這才是導致我們這次大敗的原因啊!”
我冷笑一聲說道:“哼,不要給自己找借口了,失敗就是失敗,不要說什麽地理氣候的問題,真正的原因就是你們太懦弱了,這些廣西、廣東的外族根本沒把你們放在眼裏,你們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不堪一擊!尤其是現在,你們和敵人的人數相當,可人家敢來攻打你們,而你們呢?作為朝廷的精銳部隊,居然隻敢躲在城裏偷偷享樂,不敢出去迎戰!”
幾句話說得他們麵紅耳赤,一個個都低下頭來,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最後還是有個將領忍不住了,站出來說道:“王爺,您這麽說可就冤枉我們了,我們雖然戰敗,但並不是沒有盡力啊!”
我冷笑一聲道:“哦?是嗎?那你們倒是給本王解釋一下,這仗究竟是怎麽打的?”
那個將領支支吾吾地說道:“不是的華陽王,不是這樣,我們真的是不占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才輸的。”
我聞言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大聲斥責道:“屁話!天時地利人和?難道廣西的地形是今天才形成的嗎?太祖、高祖、仁宗、宣宗時期為何能鎮壓住當地的叛亂,而如今卻不行?難道他們遇到的敵人比你們遇到的更強大?”
那將領被我的氣勢嚇到了,結結巴巴地迴答道:“王爺息怒……這、這廣西的地勢確實複雜,我軍難以施展兵力……”
我打斷他的話,厲聲道:“胡說八道!地勢複雜就能成為失敗的借口嗎?那當年的戚家軍是如何在南方平定倭寇之亂的?他們麵臨的地勢不比你們艱難嗎?”
將領們聽後啞口無言,紛紛低下了頭。這時,我又繼續說道:“還有你們所謂的天時和人和,難道這些都是老天爺決定的嗎?難道百姓們天生就要跟朝廷作對嗎?”
眾將低頭不語,我見狀更加氣憤,指著他們罵道:“你們這些家夥,平時吃喝玩樂,疏於訓練,導致軍隊戰鬥力下降,這難道也是老天爺造成的嗎?你們自己想想,你們有沒有盡到軍人應有的責任?”
將領們被罵得狗血淋頭,一個個無地自容。我見他們態度有所轉變,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說道:“這次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們不知道反思,不知道吸取教訓。如果你們再這樣下去,不僅會失去民心,還會讓國家陷入危機。希望你們能夠牢記這次教訓,努力提升自身素質,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