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完探子來報以後,立即下令讓全體人馬加快速度前進。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結束南明這場小小的鬧劇,然後帶領眾人迴到屬於我們的時代。


    又行軍了五六天,沿途經過的每一座城池都會有一些人加入我們的隊伍。如今,我們的兵力已達十六萬之多。然而,正當一切進展順利之時,探子突然再次前來報告:“大人,闖軍在山海關與吳三桂的關寧軍交戰時,吳三桂實力不濟,敗退迴城。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吳三桂竟然將清兵放入關內。由多爾袞和豪格率領的八旗精兵僅用短短半天時間,便將闖軍打得七零八落,狼狽逃竄。闖軍將領劉宗敏和高一宗被吳三桂親手射死。李自成則帶著寥寥數十人不知逃往何處,而殘餘的闖軍部隊則由將領劉芳亮率領著撤迴關中。”


    我聽完他的匯報後,不禁無奈歎息:“果真是一群毫無組織紀律的農民起義軍,簡直就是烏合之眾!滿清八旗的兵力又有多少?他們入關之後,幾十萬闖軍居然連一天都無法堅守,實在是可笑至極!”我對這些闖軍感到失望和鄙夷,他們缺乏有效的領導和戰鬥素質,麵對強敵輕易落敗。這種情況讓我對未來的局勢產生了一絲擔憂。同時,我也意識到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更加謹慎和努力。”


    王九蛋、王汝才以及張存猛等一眾華陽軍的將領紛紛湊上前詢問我道:“大人,接下來咱們應當如何行事呢?是否還要繼續攻打南明小朝廷呢?”


    我略微沉思片刻後迴應道:“清兵已然入關,這本就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過多幹預也是無濟於事。依我之見,我們隻需按照原定計劃,持續進攻南明即可。”


    就在這時,李俊瑤與長平公主跨步走來,開口說道:“清兵此番入關,恐怕老百姓又要陷入苦難之中了啊!”


    我轉身瞧了瞧華陽軍幾位將領的神色,發現他們的麵色同樣凝重,想必心中正思考著,如果聽任清兵入關,而我又選擇率軍離去,那麽留守在此地的華陽軍隊或許會步李自成軍隊的後塵。


    鑒於此種情形,我當機立斷地宣布:“諸位兄弟,南明之事暫且擱置一旁。當前首要任務是前往山海關,將清兵驅逐出關外!”


    眾人聞言,皆顯露出興奮之色,並齊聲應道:“遵命!”


    多羅在得知我即將改變計劃時,不滿地凝視著我,質問道:“你為何如此善變?眨眼間便將矛頭對準了大清?你不是打算離開嗎?”


    我注視著她,堅定地迴應道:“清兵入關將會導致無數百姓喪生,你難道不清楚嗎?況且,如果我離去,那留在這裏的人們該如何是好?清兵入關後會放過他們嗎?”


    多羅沉默片刻,她深知多爾袞的個性決不會留下任何後患。


    我們繼續朝著山海關前行,隨著距離的拉近,越來越多逃避戰亂的百姓映入眼簾。我們竭盡所能地提供援助,隻要有能力,便絕不袖手旁觀。又過去了兩三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竟與劉芳亮率領的闖王軍隊殘餘部隊相遇。這支隊伍規模不大,大約僅剩下不到兩萬士兵。他們看到我,宛如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欣喜若狂地說道:“華陽王啊,見到您真是太好了!您這是要去攻打清兵嗎?”


    “正是如此,李自成現在身在何處?”我詢問道。


    劉芳亮淚流滿麵,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和歲月的痕跡。他悲痛欲絕地說道:“我們闖軍一路廝殺,好不容易打進了京師,但卻在勝利之後心生懈怠。誰能料到,僅僅十萬清兵就能將我們打得落花流水、狼狽不堪!闖王也在與吳三桂的激戰中,被擊退至山坡下方,至今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其他的兄弟們都已壯烈犧牲,華陽王啊,請允許我們加入你們吧!”


    “哦?那麽清兵是否仍在追擊你們呢?”


    劉芳亮搖搖頭,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並不是,追殺我們的並非清兵主力,而是吳三桂率領的關寧軍。此時此刻,多爾袞正率領一部分清兵前往南京,企圖剿滅由朱由崧所建立的南明小朝廷;而豪格則帶著另一部分人馬奔赴杭州,妄圖剿滅潞王朱翊鏐所創立的南明政權。”


    “唉!要是早知如此,我們當初就不該改變行軍路線。那樣一來,不但能夠成功逼退清兵,更有可能一舉殲滅那兩個苟延殘喘的明朝小朝廷啊!”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既然已經抵達此地,那就先協助他們鏟除這位背叛大明的奸賊吳三桂吧!


    吳三桂本來帶著關寧軍如狂風驟雨般地追了上來,但當快要到達時,卻突然發現前方多出了這麽多人,嚇得他急忙拉緊韁繩,停下馬來。待看清那飄揚的旗幟竟是華陽軍後,他立刻高聲喊道:“華陽王可在!在下乃是前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我坐在馬車裏,從人群後方緩緩駛向前方,看著眼前的吳三桂,淡淡的說道:“別來無恙啊,吳大人。”


    直到這時,吳三桂方才看到我,他的臉色變得有些不自然起來,開口說道:“華陽王,這群人正是天下頭號叛逆李自成的手下,您與大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為何要庇護這群反賊?”


    長平公主聽到這話從後方傳來,吳三桂不禁大驚失色,聲音顫抖地說道:“公……公主?”


    長平公主怒目圓睜,眼神充滿了鄙夷和憤怒,她咬牙切齒地罵道:“呸,你不配叫我公主,你這個大明的賣國賊!當初我父皇連下十二道聖旨召你入京救駕,你卻接二連三地尋找各種借口推脫,遲遲不肯進京勤王。正因如此,才導致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京師,我的父皇也被迫在煤山自縊殉國!而你現在竟然又放任清兵入關,你就是整個大明的千古罪人!”


    吳三桂聽後,不僅毫無愧疚之意,反而仰頭大笑起來,他的笑聲中透露出一絲悲涼和無奈。他辯駁道:“長平公主,在下並未虧欠過大明朝廷半分。這麽多年來,我一直在山海關浴血奮戰,苦苦堅守,可謂勞苦功高啊!然而,如今大明已然灰飛煙滅,不複存在,我又何必再對那李自成表示忠心呢?他不僅搶走了我的愛妾陳圓圓,還殘忍地將我父親絞殺,此等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他竟敢率軍前來征討我,我若不放清兵入關,又如何能親手斬殺這個惡貫滿盈的狗賊,以報殺父奪妻之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現代來迴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於十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於十三郎並收藏大明現代來迴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