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窪村的人早就聽到了後山傳來的槍聲,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一直龜縮在村子中,進出村子的路口都有人拿槍警戒。


    當值守的人看到馬小樹一行人,還是有點吃驚,雖說兵強過土匪,但肯花力氣剿滅土匪的還是比較少的,更多的是人情世故,掙錢為主。


    “歡迎歡迎,敝村感激長官們的奮勇殺敵,村裏已經備好飯菜,請賞臉入席。“


    “好、好“


    馬小樹心裏想這是誰他媽的贏了就能來吃席,這個村長是個奸猾的老油條。


    “山上還有幾個土匪的屍體,村長安排幾個人去挖坑埋了吧,天氣熱,容易出瘟,對咱們村也不好啊。”


    “是、是,俺這就安排人去幹活。”


    衣服髒破不緊要,村民估計會把他們剝得精光,不會浪費的。


    進入村長家裏,飯菜已經熱好,還有一壺酒,有土豆燉雞、燒茄子、炒芸豆、韭菜雞蛋、拍黃瓜,幾頭大蒜丟在桌子上,黑色的陶盤上幾把嫩綠的小蔥,見人來了,婦女開始熱水下麵條,新麥磨成的麵粉,手工擀製的麵條勁道十足,麥香味四溢,把雞湯做澆頭澆在麵上,一口蒜一口麵,就著菜整一口小酒,吃的那是一個爽利,村長都咽了很多次口水,饞得慌。


    村長在旁邊小心翼翼地陪著伺候著,還幫他們剝蒜皮,擔心當兵的說他們通匪,演變成明搶,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馬小樹沒有說話,大家夥風卷雲殘般把飯菜消滅光,打了個飽嗝。


    陳耀祖嘴裏叼了根細小木條,說不上來是剔牙還是故意增顯吊兒郎當的氛圍,越正經就顯得人越不正常,規規矩矩的別人不怕,做個清流不容於時代,別人不會怕恁,因為感覺將來付出的會更多,大丈夫隨遇而安,有所為有所不為矣。


    “村長貴姓啊?”


    “小人姓賈,俺們這個村都姓賈,同祖的“


    “土匪怎麽會在恁們莊前埋伏俺們呢,是不是恁報的信?說“


    陳耀祖態度一變,語氣也兇狠起來,眼神狠狠的瞪著賈村長。


    “長官明鑒啊,俺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莊戶人家,就靠種地喂養牲畜過日子,土匪俺們是躲都都不及,誰還敢去聯係他們,惹上了都脫不了身,不敢主動去招惹土匪,長官明鑒啊“


    “聽說恁村還和土匪做買賣,這是通匪,知道不”


    “沒辦法,俺們糊弄他們的,打不過啊”


    “恁們村裏幾家壯年男子不在家的?“


    “都在家,沒有少人。“


    馬小樹近期同陳耀祖等人說過,在目前的生產技術下,買辦、地主、政府的征糧納捐已經透支了農民的支撐力和希望。


    土匪是剿不絕的,活不下去的時候素性搏一把,賭上命是正常的事,快活幾天是幾天,做好當下該做的就好了。


    還有各地軍閥養寇自重的毛病存在,借機來搜刮民間的錢糧,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列強也在經濟劫掠黃金白銀,經濟物資,連古董都不放過。


    進村的時候,一行人就發現村裏養的雞鴨比較多,路邊的笨雞扒土尋找蟲子,忙的不亦樂乎,咩咩的叫聲,摻雜有嗯昂嗯昂的驢叫,噅噅的馬聲,養的大小牲畜都不少,村裏應該有錢。


    “賈村長,今天的夥食不錯,俺們就不付錢了,畢竟俺們幫恁們趕跑土匪,還打死好幾個。“


    “長官們威武,厲害“


    “廢話少說,恁們身上的嫌疑是少不了的,這樣吧,俺給恁們一個自證的機會,收繳的土匪步槍5支,俺看了下,成色還是不錯的,等下讓陳排長他們教下恁們擦下槍,以後恁們再多買點子彈,做好警戒防衛,有了槍有了底氣,土匪就不敢來恁們這裏了。“


    賈村長和後來的保長互相看了一眼,肯定要得罪土匪,麵色悻悻的說:“長官,哪多少大洋一支?”


    “媽的,不要掉臉子給老子看,要懂得珍惜機會,俺們排長是心善,要不把恁們都抓起來帶迴去,恁敢說與土匪沒有牽扯。”


    陳耀祖拔出駁殼槍晃了晃,紅臉的角色代入其中,分外絲滑,沒有一絲違和。


    老天給人們分配了好多角色,需要隨時隨地的扮演,都在努力的演著,主角、配角、龍套時刻轉換,沒有固定的劇本,時間是唯一的導演,都不想下線。


    “吭”馬小樹幹咳一聲,注意力吸引過來:“俺看恁們村還是有些家底的,這樣吧,不為難恁們,5杆舊槍,每杆槍40塊大洋,給恁們配2個漏夾、10發子彈,刀和紅纓槍做添頭就送給恁們了,也好讓恁們護村保民,以後的子彈也可以找俺買,隨行就市!”


    “長官,這槍價?”


    “哼,有想法?不要忘了俺的人還會教恁們擦槍,價格俺都感覺低了,要不再漲點”


    “長官,價格可以了,俺們這就去湊錢,過日子嗎,俺們就是習慣了討價還價,能省點是一點,恕罪恕罪。”


    200塊大洋還是拿得出的,賈家窪村前有好地,後有山丘,動植物很多,風水寶地,隻是從部隊買槍容易給土匪造成誤解,特別是槍還是繳獲的,土匪可能會認為他們做過通風報信,從而帶來土匪的血腥報複。


    而馬小樹把收繳的槍械賣給他們,既可以變現錢也可以把他們推到土匪的對立麵,來的路上與陳耀祖商議過。


    村裏之前是買過老套筒的,還有民間造的土槍土統,沒有一點自保力,早就被吃幹抹淨了。


    大洋拿到手,馬小樹每人發了30塊大洋,告誡他們不能賭博和吸大煙,否則調職離開,自己拿了42塊大洋,安排大家出去收拾東西,讓廚娘烙麵餅備路上吃,切了點鹹菜疙瘩。


    悄悄地用2個大洋買了100斤新麥麵粉,帶迴去給爹娘嚐嚐新麥,無人時把大洋和麵粉收入酒吧吧台,村長雖感到疑惑但不敢出聲,神鬼之說浮於世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況當兵的付錢也是稀罕事。


    賈家窪村剿滅土匪的事情就不上報了,報了也沒有什麽好處,悄悄的發財就行了。


    至於消耗的子彈,馬小樹從挎包裏拿出酒吧轉移出的子彈和剩餘的23發土匪子彈,核對差額,把大家的子彈基數補足50發,迴去後休沐交槍就不會出現差異。


    其它人從村裏購買了些麵粉、玉蜀黍(玉米)、黃豆,計劃迴營休沐迴老家帶給父母,順路接上泉城道。


    被土匪襲擊按照現場判斷應該是隨機,倒不存在有人通風報信提前埋伏,大家這一次沒有做任何停留,直接迴到鎮上休息,槍支要做保養,等打仗結束後身心疲憊,休息好才能緩過勁來。


    大家用餐後邊迴程邊複盤昨日的戰鬥,馬小樹有意識地培養和引導,雖然自己也是半桶水,但信息來源和豐富度超過此世間絕大部分人,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前世無數被反複驗證總結萃取的結論、經驗和方法,都是經過科學研判的,是行之有效的。


    隻要馬小樹不作,穩穩地前進,不做內部清洗,就能積蓄力量,努力的活著,越活越好。


    至於說未來要走到哪一步,不是現在能預測的,選擇大過努力,而且馬小樹從沒有想過割據一方,目標攢錢練兵衛民打鬼子,自保活下去。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的口號,那是傻不拉幾的喊法,不是列強代理人,沒有背景也沒有人選你支持你,憑啥,早就被幹掉了,有能耐的人海了去了,為什麽隻有少數人成功,要做人間清醒。


    路上吃了幹糧充饑,大家精神煥發,有錢可以申請休沐,把父母親戚帶來泉城道生活是一種希望,顧不上路上辛苦,風塵仆仆的奔向軍隊駐紮地,申請迴泉城道休整,準備招兵和休沐。


    連長和營長很快批複,陳營長期望馬小樹迅速招人練出一支強兵,提高自己在團長和旅長心中的比重,現在來看馬小樹還是不錯的,大家都有升官發財的小目標,先搞他個一萬大洋。


    迴到泉城道的駐點軍營,天已經很黑了,城門已經關閉,好在天上掛著多半塊月亮,映著一路的奔波。


    驢車跟著迴來,已經編入他們這個排,算是以後的輜重運輸主力。


    叫開城門,在值班士兵、警察的不滿和抱怨中迴到了軍營,簡單捯飭下,洗洗腳就上了大通鋪睡覺,趕路是辛苦的,此起彼伏的唿嚕聲陸續響起,震得空氣中殘留的煤油燈煙氣四散開來,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馬小樹等人身體都有些酸痛,身體歇過來緩過勁,就剩下肌肉中堆積的乳酸慢慢排出去。


    洗漱後,開個小會做下分工,馬小樹和陳耀祖先到銀行把繳獲的5000大洋銀票兌換小額銀票,把錢分發下去,按照馬小樹2000塊,陳耀祖1000塊,其餘四人每人500塊發下去。先樹立獎賞分成的規矩,慢慢就會養成利益分配的習慣,而楊富貴的份子錢,正所謂死者為大,每人出100塊大洋,湊出600塊大洋,由馬小樹負責保管,田有聲按10年分批次領取給到楊富貴父母做生活所用。


    馬小樹負責購買4把十響駁殼槍,配50發子彈和槍套,預計每把需要100塊大洋,說辭已經是提前捎信通知別人購買,預計晚上就能拿到槍。


    探親來迴途中穿軍裝佩戴駁殼槍,返鄉途中安全係數會提高很多,陳耀祖則主動要求支付100塊大洋購買手中的駁殼槍,此槍原本為馬小樹的戰功獎勵,此人真他媽的懂事。


    總體算下來,需要支付陳耀祖800塊大洋,剩餘四人每人300塊大洋,事務初步分工,馬小樹立即帶著陳耀祖到銀行兌換成小額銀票,把銀票給到陳耀祖讓他去拿給其他兄弟,接下來跟進招兵,自己則是以去取槍的借口離開,3000塊大洋的小額銀票放入酒吧。


    等到傍黑天的時候,馬小樹背著一個包袱迴到軍營,在營房內的桌子上打開包袱,眾人圍過來,小小的桌子上方瞬間擠滿腦袋,看著包袱中的駁殼槍.


    褐色牛皮的掛套和肩帶,暗紅色的木頭槍盒,槍盒上有一點刮痕,看起來很新,灰黑色的槍身,小環型擊錘(麻雀頭擊錘),140毫米的槍管(二把盒子),布滿細密防滑紋的大握把,像漩渦一樣吸引了幾個人的目光.


    槍早已被馬小樹保養擦過,槍油味道刺激眾人的心跳加速,恨不得立刻拿在手中,好好的撫摸一陣。


    九龍帶馬小樹沒有拿出來,因為隻有滬上的4把槍配有九龍帶,濟陽和琴島的4把則沒有,滬上的槍支保養要好過本地的,而且隻有兩把槍的槍盒上配了通條,所以這次把滬上的4把槍帶槍盒拿了出來,隻剩下3把本地得到的,備用通條兩根,口徑7.63毫米子彈30多發。


    最後配有通條的兩把駁殼槍給到了吳正保和李前進,小額銀票也分發下去。


    陳耀祖留下來主導招兵,招兵的要求必須嚴格,參考小站練兵時的招兵標準,寧缺毋濫,風氣和習慣從一開始就要打好底子,營連應該也會派人招兵。


    不過馬小樹告誡4人不能在軍營等公開場合佩戴駁殼槍,要苟起來。


    現在佩戴有點打眼,讓別人懷疑資金來源,惹來長官注意和審查,在外出執行軍務時可以偷偷的用,平時打包在背包中,花銷及飲食以前咋樣現在還要咋樣,一定要收斂,以後日子還很長。


    因陳耀祖的家最近,吳正保、李前進、牛大力、田有聲則先迴鄉接父母親屬上來,上場打仗父子兵嘛。


    計劃等親屬接上來後,大家聚集居住,馬小樹尋找合適的臨街房子,準備開車馬店,目前的勢力隻能覆蓋這些,再大點的買賣就罩不住,總有巧取豪奪的手在尋找目標。


    突然想起來,房價的變化按照軌跡發展,金陵(江寧府,民國16年才析置江寧縣定名南京,為方便書中統稱金陵)的政治地位在10年後發生變化,房價現在還很便宜,看來要先在金陵購買一些地產.


    抗戰時的陪都山城也在價格低窪處,15年後才能下手,主要是現在的川軍閥橫征暴斂,成本太高,稅捐都收到100年後了。


    把握住發展軌跡,提前拋掉就可以,把銀票全部買成房子,前世沒有趕上房價的騰飛,不論什麽年代太忠厚聽別人的話就是吃大虧,最終埋怨自己,腸子都悔斷,吃虧是福變成吃虧是負,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選擇:炮灰?牛馬?槍在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打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打海並收藏民國選擇:炮灰?牛馬?槍在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