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樹趕緊說道:“老總老總,俺有孝敬,恁們辛苦啦,俺曉得咋做“


    人在槍口的逼視下慢慢走到床邊,把行李箱打開,準備取出那封大洋,手一哆嗦,大洋掉在了地上,清脆的響聲響起,散落一地,趕緊雙手合十。


    “老總,對不住,對不住,太緊張了,能不能把家夥什收起來,俺馬上撿。”


    二鬼子踢了馬小樹一腳,“媽的,恁咋這麽笨,還他媽做買賣,跟黑瞎子一樣,打地鋪都能摔死。”


    兩個二鬼子對視一眼,一個端著槍盯著馬小樹,一個把駁殼槍收起來也附身去撿地上的大洋。


    馬小樹捧著一捧大洋到拿槍的二鬼子跟前“老總,恁看怎麽裝,裝哪裏,俺接著去撿。”


    “媽的,恁先給俺,剩下的撿在布裏,包裏不就行了。”


    二鬼子收起槍,雙手接過大洋,示意馬小樹去拿床單過來,這是準備一把打包走的節奏。


    馬小樹瞄了下地上撿錢的二鬼子,迴身突然說了句:”太君,恁怎麽也來了“


    別看二鬼子人五人六的,得瑟得很,那是在同胞麵前,在小鬼子麵前,得使勁彎下腰低頭,原因是小鬼子太他媽的矮了,很多人低下頭也高過它們。


    對鬼子的懼怕已經深入二鬼子的心神,迴頭往後一看,剩下的全是寂寞了,軍刺已經從脖頸刺穿,一收迴,立即向地上的二鬼子撲去.


    地上的二鬼子還沉浸在撿錢的快樂中,聽到動靜剛剛抬頭,馬小樹速度太快了,軍刺從左眼捅了進入,啊的一聲隻出來半句,就撲通一聲倒在了地上.


    白花花的大洋有些已經染上血,趕緊把兩個二鬼子丟入酒吧,拿出幾塊毛巾把地麵上血漬擦洗幹淨,把大洋擦幹淨,這次隻留了10塊大洋在行李箱內,其餘的放在吧台上。


    看了下表,時間8:10分,還有時間,進入酒吧,把洋行的浪人和二鬼子摸屍,東洋刀兩把(具體的打刀、太刀、脅差、短刀不述,大家都知道),浪人身上沒有找到錢,駁殼槍帶槍套兩把,兩個彈夾,子彈60多發,銀票五張共1000大洋,現大洋兩褡褳,合計260塊大洋,香煙四包,火柴(洋火)三盒,金鎦子兩個,今天兩二鬼子沒少整啊,送財小鬼,嗯,得挖坑讓恁們入土,有始有終,斷了這份因果,正好把所有有用的衣服脫下來,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走,何況鬼呢。


    收拾好行李去退了房,拎上行李直接去火車站,萬一趕上好事的就麻煩了,路上買了煎餅、包子、火燒一大堆,抽空放入了酒吧吧台,抽空得把酒吧的鬼清理下,蒙上了彩條布,站地方不說,影響食欲。


    終於上了火車,再見琴島,這裏還有咱沒有搞到的藥品,俺一定還會迴來的,馬小樹暗暗的想著。


    火車哐當哐當的到了泉城道,中午在一等座裏,馬小樹在餐車點餐吃飯,車上全是大菜(西餐),要了一份炸豬排,一份土豆沙拉,一杯檸檬水,餐具都是歐式,花費2塊大洋,是真的貴。


    路途中很安靜,現在的交通慢悠悠,除了不方便還有危險,情和愛的追求隻流轉在社會的上層,溫飽思淫欲,下層沒有這個檔次和資格。


    火車餐車的主流基本為西餐,因為製作方便,也講究衛生,但價格昂貴,按照鐵路規定,三等座乘客不能進進餐車,就算進去也是多數吃不起。


    三等車座的人一般是自帶幹糧,或者向沿途站台的小販購買,小販成為了國立鐵路線上的風景,雖然食物便宜和方便,可以品嚐不同地方的風味小吃,但食品安全與衛生就很難保證,沒有科技與狠活。


    下了火車,馬小樹叫了洋車(黃包車)迴家,自從見麵後,這一趟走的也挺久的,想這世的父母了,有些掛念,心情還是挺好的,畢竟父母在就有歸途,心裏才會有錨點。


    到了自家的馬記雜貨店,看到人流進進出出,一副生意昌盛的興旺樣子,馬小樹也很高興。


    “達“


    “樹迴來了“


    “恁娘在後麵院裏呢,趕緊過去,可想恁哩。“


    “哦“


    父母的臉色都紅潤了很多,隻要飲食跟上,身體很快就能恢複,現在才是“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時代,前世很多人是營養過剩,這世吃飽是多數人的執念。


    陪著父母兩天,酒吧裏的物資沒有拿出來給父母賣,正規的生意還是正規做,不要找麻煩。


    最後一天馬小樹出了趟捎遠的門,在偏僻的地方,用一把洋鍬在樹下挖一個深坑,把兩個死去的二鬼子丟在裏邊,又把太郎包內的無用品一起丟入坑中,希望他們來世可以做個好人吧。


    用洋鍬填土,等填完土,把旁邊的枯草帶根挪過來一些,明年開春定是大樹枝繁茂盛草綠花紅,美得一批,擱前世一定會成為網紅打卡點。


    晚上加班把保險櫃打開,一個櫃內放有金銀首飾珠寶玉器,鎦子鐲子鏈子各種各樣,估計值個十多萬的樣子,另一個裏麵則有銀票二十一萬大洋,現大洋6000塊,整封整封的,一支帶槍套的花口擼子(fn m1910),子彈10盒,有500發,單據一類的不是馬小樹的菜,還是留一下吧,萬一有房契之類的,櫃破壞了還是要丟掉。


    這下酒吧又鼓起來了,銀票23萬大洋,現大洋6600塊,和2459塊金塊(標金)一起放在辦公室中,吧台上大洋43塊,日元150圓,身上3塊現大洋不變,銀票還是要抽空換成黃金719塊標金或者買成滬上租界的房子才保值。


    武器多了兩支琴島漢奸的駁殼槍,一支帶槍套的花口擼子,全部做個保養退出子彈放好,兩把東洋刀。


    民國6年11月11日,馬小樹辭別父母,來到了設置在第五師九旅十八團駐地軍營門口的募兵點,灰色的軍裝,小腿打著綁腿,穿著布鞋,戴著硬殼大簷帽,背著漢陽造步槍的幾個哨兵看起來還挺有精神的,一名少尉排長佩帶駁殼槍,坐在桌子後麵,還有一名司書生負責登記人員信息,沒有人排隊,不過一直在募兵。


    這時的人們還在說著好男不當兵好女不嫁丁的俚語,市井百姓都是迫不得已才會當兵,或者是活不下去走投無路參軍,也是後來軍紀較差的原因之一。


    兵不如匪的歲月還有幾年,胡亂拉壯丁湊數當兵還在後麵,世人還沒有品嚐更艱辛的苦,天災人禍,軍閥混戰,各種稅捐,苦,苦,苦!


    馬小樹現在身高1.70米,標準的高個,在吃不飽飯的年代超過了北方的平均身高,以後不知還會不會再長些,前世有句老話:“二十三,竄一竄;二十五,鼓一鼓”,身體通過加餐已經沒有那麽單薄,身體壯實了很多,也有了明顯的肌肉塊,不過橫向發展後縱向基本結束。


    等走到桌前,少尉打量一番,“咦,這小子不錯啊。”


    典型的國字臉,濃眉大眼,有精氣神,這第一印象就很好。


    “報告長官,俺想當兵。“


    “姓名“


    “馬小樹“


    “年齡“


    “17(虛歲)“


    “哪裏人“


    “濟陽太平鎮“


    “為啥當兵?“


    “當兵吃糧“


    “好“


    “李開山“


    “到“


    “帶這位兄弟到新兵排報到。“


    “是,長官“


    “兄弟,跟俺來“


    馬小樹趕緊跟上去,到了一排新營房前,一群新兵正在站隊列,一共站了3排,第三排剛好缺了一個。


    “馬小樹,恁去那裏入列。’


    “是,長官“


    補缺後,馬小樹迅速融入了隊伍中,畢竟前世看過的類似訓練視頻多了去了,軍事題材的影視劇也是也是心中所愛,雖然有點假,但軍人禮節有所不同,舉手禮、舉槍禮是現在要學的,還有成為軍官後才能用到的撇刀禮。


    中午休息的時候去領了一套灰色的冬季棉軍服和軍大衣,兩件襯衣襯褲,發了布鞋和黑色高幫皮鞋、草鞋各一,兩雙襪子和一副綁腿,護耳一副,灰色布製手套一副,一條行軍毯,一個背包、一件雨衣(配了鬥笠),水壺、斜挎式帆布子彈袋(步槍彈藥裝具,最多容納100發子彈,成本低廉,屬於部隊高配)和幹糧袋各一,一頂帶有五色帽徽的硬殼大簷帽,一根帆布的叉腰帶,一根背包帶,當兵人最後的好日子,以後配置會越來越差。


    北洋政府擴軍導致後期的軍隊訓練其實是缺乏的,部隊的體力差,戰鬥力更是非常差,曾經創造部隊交火2~3個小時未傷一人的奇跡,浪費無數子彈,一摟火,砰砰邦邦一陣熱鬧,打完收工,深吸一口氣,舉手投降,而且槍械的保養和維護非常差,槍膛的清理基本不做,過得是無驚無險又一天的逍遙日子,東家打工西家做活輪流跑混飯吃的生計。


    經過行軍訓練,體能訓練,內務檢查,熟悉武器,步槍的瞄準訓練、野外演習等新兵課程,45天的訓練結束了,練著練著就跨過了國立7年。


    北洋政府舉辦的新年元旦慶典,跨年演藝、展覽、遊樂,大頭兵是沒機會參與的,老百姓骨子裏認為元旦是洋節,洋新年,不是很接受,也有抵製。


    新兵排列隊站在訓練場上,總共新兵30人,3個中士老兵做班長,副班長下來的,等分完兵,估計會升成上士班長,那就加錢漲餉了。


    馬小樹背著分到的漢陽造,一人隻有十發子彈,一個漏夾,槍是老槍,老兵淘換下來的,膛線還有,畢竟是主力部隊。


    “立正”


    “第一排,向前7步走!”


    “立定”


    “退迴來,退迴來,那個誰,說恁呢,傻不啦嘰的,口令聽不懂,還他媽往前走,趕著迴娘胎,媽的……“


    班長罵罵咧咧的,7步走聽成齊步走了,過去踢了幾腳。


    隊列練完練射擊。


    “全體都有“


    “立姿射擊”


    “裝彈”


    一陣嘩嘩的拉槍栓聲音,有個別槍栓拉的磕磕巴巴的,慢半拍,


    “預備,舉槍”


    “瞄準”


    “放“


    砰砰砰一陣青煙竄起,收槍立定。


    “跪姿射擊“


    “預備,舉槍”


    “瞄準”


    “放“


    砰砰砰一陣青煙竄起,收槍立定。


    “臥姿射擊“


    “預備,握槍”


    “瞄準”


    “放“


    砰砰砰一陣青煙竄起,收槍立定。


    中靶者十之一,這是現實,開槍不瞄準,辮子朝傳下來的手藝,很多當兵都是混碗飯吃,打不過就投降,繼續混飯吃,帶著家夥直接入夥,妥妥的職業經理人,而且穩定,就是偶爾有點費命,怕大炮。


    第二排射靶結束,還不如第一排呢,就0人中靶,就這準頭放在前世,婦產科的醫生多高興,直接降低工作量,那排隊的小姑娘都在醫院外開心的敞開心扉,盡情的浪,說不中就不中。氣的杜蕾斯直接改名改姓,叫蕾絲,起個小名叫rose。


    第三排上前,馬小樹打起精神,聽從口令舉起槍,前世也了解過,三點一線嘛,經驗都淬取提煉了。


    砰,立式應該?人生第一槍通常都是空槍,沒啥遺憾。


    砰,跪姿沒中,人生第二槍跪著也沒用,難言之隱,不是槍不行,肯定是姿勢不得勁。


    砰,臥姿中了,馬小樹估計自己能得九環,傳統姿勢還是有優勢的,欣慰的笑了笑。加強鍛煉,立誌天天至少九連環。


    射靶結束連長訓話後,隊列前站出來兩個中靶的,一個叫陳得誌,一個叫馬小樹,一人獎勵了一塊大洋便開始分班。


    馬小樹成了第五師九旅十八團第二營的一名一等兵,餉銀8塊大洋,當然能到手多少具體還不知道,喝兵血吃空餉是常態,還要扣除固定的夥食費,扣除長官的克扣,扣除槍械子彈的費用,欠餉更是家常便飯,索餉是當兵嘩變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五師還是精銳部隊,餉銀初期還是有保障的。


    當兵是發不了財的,隻有當官,越大越有錢,自古至今未變,古人誠不欺俺也。


    還有十幾天就到春節,民國7年(1918)2月10日是除夕,今年也是北洋政府放開管製,不再強製要求百姓廢除農曆新年的一年,開始放假,但當兵的不會放假,春節後有一天可以出軍營。


    天很冷,下了幾天雪,想去大明湖遛遛,可惜結了冰,保險櫃扔不下去,夏天可以去遊覽,也想遇到某某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選擇:炮灰?牛馬?槍在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打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打海並收藏民國選擇:炮灰?牛馬?槍在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