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鬼子兵的8個太郎雜物包打開,找到幾包香煙、火柴(洋火),十幾雙襪子,剃須刀、木梳、肥皂等生活用品,125塊日元,剩下的是些信件、照片、記事本等雜物,把收集來的被子被褥、衣服、雜物包等物資全部堆在酒吧角落,有一天終可以用上,等清點完畢後就把日元香煙火柴肥皂放到了吧台上。


    吧台上留118塊大洋,日元150元,十幾包香煙火柴,明天的交易銀票共拿出3張放在吧台上,以後外麵口袋隻帶3塊大洋,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


    吧台上多了兩把7.65mm花口擼子,還有700發子彈,迴到魯省可以實彈練槍,用東洋刀給鬼子放了血,砍了頭,讓他們爽起來,嗨起來,想想就很興奮。


    下午楊子豪帶著馬小樹去日已落租界看房,馬小樹立即決定付款購買,反正以後是暴漲的,何苦挑來挑去,付了定金,就找人換鎖把鑰匙留下一套,托付給楊子豪。


    3:10pm和房主、楊子豪三人一起到了工部局,倉庫的房主也已經到了,支付完房費,繳納各種稅捐,辦理了房契,收起剩餘的6000大洋銀票,送別兩位房主。


    房子和土地是華人烙印在血脈中的追求,落地生根,可惜前世太聽話,受了言語誘惑,忘記了官員磚家都是說一套做一套的,錯失諸多機會,更怪自己膽小怕事。


    現在的要求很簡單,讓楊子豪慢慢購買幾套洋樓,有需要電報匯報,並承諾他的月薪將升為每月35塊大洋,負責統一管理出租。


    負責租費的隨行就市製定以及繳納稅捐,同時他的月薪也由租金中支付,每年也會有花紅分發,留下了電報接收地址。


    馬小樹告誡他不能吸食煙土和賭博,如發現就會解除雙方的約定,如果帶來損失,就要送他全家去黃浦江裏去看魚,至於其它的沒有要求,男人都懂也會都犯。


    同時讓他把租金存入花旗銀行的賬戶,做好房屋出租明細,每半年左右會來人核賬,水至清則無魚,些許就算作是火耗了。


    此時的滬上司機月薪20塊大洋,政府的一般科員月薪30塊大洋,李管理員在北大才8塊大洋,馬小樹給出的月薪算是高薪了,畢竟還是兼職。


    楊子豪喜出望外,這步棋走對了,自己等於多拿了錢,不影響自己做其它的工作,估計三年後的機會還會更好,要抱緊抱實。


    “老板,您放心,我會按照您的要求,遠離大煙和賭博,您交代的我一定會做好,您看我的表現。“


    本來計劃晚上去黃浦江走走,丟掉保險櫃,但現在氣氛太緊張,還是在飯店練槍、鍛煉,不斷的拆卸槍支加上舉槍空瞄,經前世的實戰測試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實彈射擊還是要練的,準確性有待提高,迴去以後要加強,前期還是要靠槍法身手博得機會。


    10月31日6:30,馬小樹睡到自然醒,伸伸懶腰,起身做了幾個熱身動作,窮文富武,營養跟的上,身體變得強壯很多,肌肉開始有隆起。


    起床後6:58分剛剛趕到碼頭倉庫,剛剛打開倉庫門,一行車隊就到了門前,普魯士國人的嚴謹準時是出名的,工業製造和發明的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隻是現在是一戰末期,他們國內已經貨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的厲害。


    馬小樹取出協議,與帶隊的普魯士國人按照約定完成交接,意味著滬上的目標已全部完成。


    有些物資可以到琴島出手一批用處不大的,比如羊毛、豬鬃、生絲、棉紗、綢緞等物品,盡量換成黃金,也騰出空間。


    走出碼頭倉庫,邊走邊尋找附近的花旗和匯豐銀行辦理處,要用銀票購買金磚或者老美金塊,隨著各國轉為金本位國家,黃金才是硬通貨一直沒有變化,世界公認,價值永恆。


    滬上是遠東地區最大的黃金交易所,此時的一兩黃金大約20塊大洋,隨著時局和經濟發展,金貴銀賤是趨勢,後續到抗戰初期升值3倍有多。


    民國抗戰前黃金均為金磚(標金),小條為10市兩(500克),大條為出口的標金重70兩,七條熔在一起的,成色為97.8%。


    滬上通行標金和大黃魚(312.5克,舊製1斤16兩)不同,是10市兩一條(漕平一兩合1.盎司),長約2寸,寬厚各約5分,形態為長方形,每條標金印有金號名稱及熔製年號,並標有‘標金“字樣,成色為千分之九七八,也叫“九七八標金”,有大小條之分,出口外國的是7小條熔在一起,叫大條。


    俗稱的大小黃魚,目前市麵上還沒有,主要是西曆1945到1949年間流通,是作為抗戰時期特別用處的存在,主要是硬通貨銀元(大洋)太重,不方便攜帶,不利於敵後工作,1封大洋100塊5斤重,其它的地方貨幣局限性強不通用。


    在花旗銀行各處共兌換日元得293條金磚(標金),大洋銀票加現大洋兌換878條標金,在匯豐銀行各處共兌換大洋銀票加400現大洋兌換1170條標金。


    為了兌換黃金,租賃黃包車和汽車都快坐吐了,沿著租界到處跑,好在分別兌換沒有引起較大的注意,因為本身滬上的黃金交易就很活躍。


    辦公室內一共存有2443塊標金,大洋銀票,5700塊現大洋。


    跑完銀行,現在的氛圍不適合購買漢陽造的子彈,隻能等下次就沒有時間再去買,漢陽造的子彈,看來暫時無緣,有待以後。


    當月的月薪已經給到楊子豪,該交代的已交代,次月的月薪就要從租金支出,也不用擔心背叛,畢竟目前沒有大的利益誘惑,三年後已經成長起來,威懾力肯定大於現在,背叛了隻要找到,就讓他全家老老少少齊齊整整去看魚。


    馬小樹把酒吧的槍支整理一遍,把馬牌擼子和4把駁殼槍用槍油保養後,退出子彈空槍放入槍套和九龍帶一起放在沙發上,兩把花口擼子、最早的兩把駁殼槍擦拭保養裝上子彈上膛,7.65毫米口徑子彈及7.63毫米口徑子彈都放在吧台上,當然駁殼槍的兩個配套彈夾還是裝了子彈的,在鬼子營房的雜物中找到了兩個子彈袋,正好裝駁殼槍的子彈。


    56衝和56半也做好保養,子彈裝填後,隨時可以使用。


    12把三八式步槍退出子彈保養後,和工作帶等裝備一起放在了茶幾上,有阪6.5mm子彈1260發。


    這些槍都成色非常新,開槍的次數很少,膛線都沒有多少磨損,接著退掉飯店房間,早早到碼頭等坐上晚上7:00pm的船先迴琴島,處理物資後,轉乘火車迴泉城。


    滬上到琴島比起津衛到滬上近的多,少了300公裏,航程47個小時就到了,耗費的時間主要是上船和下船時的等待時間太長,當然沒有安檢,把人當敵人一樣的看待,有的隻是想撈錢的辦事員。


    船的速度擺在那裏,故技重施,早上一大早就把廢棄的保險櫃扔入了海中,清理出一小塊地方。


    琴島的地名名稱從明朝開始,舊稱膠州,坐落於魯半島的南麵,黃海的西岸。


    西曆1898年10月12 日,普魯士皇威廉二世借用“琴島”這個名稱來命名膠澳租借地的新市區。


    國立3年(西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1月扶桑侵占琴島,取代普魯士國對琴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巴黎和會承認扶桑接受普魯士國在琴島和膠東地區的權益。


    扶桑通過控製琴島港和膠濟鐵路,掌握了琴島及其腹地地區經濟貿易的門戶和大動脈,進而控製琴島港及其腹地的各種資源。


    扶桑人的洋行很多,辦理的紡織工廠更多,日已落和老美的洋行也不少,普魯士國的大部分撤出。


    馬小樹要找一家華夏人自己的商行,像羊毛、豬鬃等是用來出口的,留在國內用不上,再者物資來源於滬上的洋行,貨物的分級整理打包各有各自的規格特點,萬一不認出來,就會帶來一定的風險。


    琴島的經濟還是很發達的,在普魯士國多年的建設下,不亞於上海的繁華,也是魯省和華北土產品出口的主要港口。


    民國6年11月2日9:00pm,輪船晚了一個小時才到琴島,臥於夜幕中的城市輪廓隱隱暗暗,睡覺休息恢複體力是最主要的。


    去火車站預買到泉城的火車票,二等座9塊大洋,頭等座要12塊大洋,三等座隻要5塊大洋,接著尋找有實力的華資商行,還要租賃個臨時倉庫存放物資,計劃在琴島最多4天,然後一天的路程迴到泉城,3天時間陪父母。


    碼頭外的客棧還是有很多的,畢竟夜裏輪船也有到港的,隨便找了個客棧,琴島的物價低過滬上,要了一間普通房,付出一塊半圓(半開),把行李箱收入酒吧,簡單收拾下就早早睡下。


    隨著太陽伸著懶腰,小步躍出地平線,馬小樹也醒了,洗漱完退房就在附近走走,要找牙人租賃短期一個月的倉庫,雖然隻用幾天,安全起見還是要通過牙行。


    街麵上找個早餐攤墊吧了兩口,牙行類似今天的中介,經濟好的時候遍地開花,差的時候閉店收縮,很輕易的就找到一家牙行,提出要求,而自己實際使用5天,餘下的時間由牙行處理。


    倉庫找到的也很快,付了5個大洋租金和一個半圓的傭金,拿到協議和鑰匙的馬小樹,立即把羊毛、豬鬃、生絲、棉紗、綢緞等物品連貨架(4米高)都拿出來擺好,這些平鋪開來,堆滿了這個1100多平方米的倉庫。


    在酒吧不起眼,是貨架疊了3層,上方也塞的滿滿的,看起來有點高,估計占用不到300平方米。


    招了輛洋車(黃包車)要去往商行較多的地方去,給拉洋車2個大子的辛苦費,他們對街麵上的事情熟悉,這個算是前世諮詢費。


    很快到了明顯華夏風的商行,店號名稱為源富祥商行,目及行內人員皆為長衫,付了洋車錢,就抬腳進入商行。


    一個男子立即起身笑著迎了上來:“恁好,先生,歡迎到源富祥商行,商行經營土產品出口以及華資企業生產的布匹,棉布等物資,也做洋行的其它物資批發兼零售,俺姓李,先生貴姓?恁看俺們有什麽可以幫的上您的”


    馬小樹說:”免貴姓牛,俺有一批物資想出手,從魯西收購迴來的?


    “牛先生,恁這批物資數量估計有多少,啥東西?“


    “數量不少,得有幾萬大洋的貨,主要是羊毛、豬鬃、生絲等”


    “哦,數量不少,恁稍坐一下,俺通知掌櫃的來,,恁先喝茶“


    泡了杯茶過來,就走往後麵的房間去通知掌櫃的。


    馬小樹左手端起茶盞,右手拿起茶蓋輕輕摸了一下漂浮的茶葉,抿了一口,茉莉花茶,挺香的,前世今生都是北方漢子的最愛,該茶源於宋朝,始於明朝,成於清朝,穩穩的綠茶。


    過了三四分鍾,一個1.7米高的胖胖男人從後堂走出來,剛才的接待男子跟在身後,向馬小樹走來。


    人還沒有到跟前,姿態已做出,雙手做抱拳禮,滿臉笑容,嘴中說到:“牛先生貴臨敝號,有失遠迎,海涵海涵。“


    “掌櫃的,不敢當不敢當,您客氣了”


    雙方寒暄幾句,就直接步入主題,趙掌櫃的給馬小樹介紹,羊毛、豬鬃是要分等級的,生絲、綢緞看產地和織工織法,價位是不同的,一句話總結就是“一分貨一分錢“。


    這些馬小樹都不懂,現在華資的日子不好過,扶桑人一直在打壓,強行發行他們的軍票,橫征暴斂的,民族工商業過得艱難,人家有槍炮有實力,說多少就是多少,不服不重要,唯一的途徑是向閻王爺、判官們去哭訴。


    秉著幫一把是一把的想法,也想結個善緣,雙方直接去倉庫現場驗貨,商行的是專業的,一眼就看出貨物的好壞,而且是分級整理好的,省了時間和人力,雖然有疑惑,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琴島沒有聽說有大事發生。


    貨物清點匯總後,豬鬃一擔收400塊大洋,羊毛一包分等級平均62大洋,合計價值4萬3千塊大洋,沒有做討價還價,雙方都幹淨利索,商行開始安排人拉貨幹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選擇:炮灰?牛馬?槍在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炮打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炮打海並收藏民國選擇:炮灰?牛馬?槍在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