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這件事,古今帝王都沒忘記過。
也不隻是帝王,十個人裏大概至少有八個都想,尤其是日子過得不錯的人,王侯將相,權貴豪強,更是格外有力氣為之折騰。
白玉薔從來沒動過這種念頭,但她可以理解為什麽他們孜孜以求,也親眼目睹過這種癲狂。所以,她可以用這事來當籌碼。
人隻能利用自己沒那麽在乎的東西。
山頭被挖開的時候,她提前閉了氣。高度腐敗的龍屍暴露天幕之下,發綠的湖水滲入泥中,數不清的殼蟲蜂擁而出,又在日光照射下迅速死去。韋弘機當場就差點暈了,但對長生的渴望,那種貪欲、野心,讓他硬生生地保持住了清醒。
聞不到任何味道,並且也已經對這畫麵習以為常的白玉薔挑了挑眉毛,問道:“你看,什麽時候迴長安好?”
在這種惡臭之中,人不太容易講話,一張嘴就要吐,韋弘機也一樣。白玉薔對這狀況非常滿意,當和一群她不喜歡的人站在一起的時候,她傾向於設法讓自己成為唯一的聲音,其他人,隻要長著耳朵聽她講就可以了,她不在乎他們的意見。
於是她自說自話地迴答了,“嗯,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啟程好了,天黑之前出交城還是可以的。”
韋弘機的意思,當然不是這樣,這才剛剛把長生之秘挖出來,他怎麽舍得這麽快就迴長安?他當然要先確保自己可以長生才行。
然而,能多年來始終受李治的愛重,也說明他是個富有聰明才智的人,他很快就品嚐到了白玉薔言語中惡意的戲謔,他意識到,自己過度的自信和興奮,或許使他漏掉了什麽關鍵的東西,導致他落入了白玉薔的陷阱……
想要立刻開始防備,也來不及了。
蘇令瑜沒走出太遠,在靠近山腳的一塊平地上坐著休息。奔勞一夜,身上衣服至今還是濕的,傷口似乎有點不妙,她也沒吭聲,也沒急著求醫問藥,就坐在這兒,慢慢恢複氣力,冷漠地等著身後爆發出一些動靜。
沒叫她白等,騷亂一陣接一陣,林鳥亂飛。
那麽多人挖出了那麽驚世駭俗的東西,動靜大一點,持續一點,都是正常的,但此時的動靜,已經超出了那個範疇。
蘇令瑜就知道白玉薔是動手了。
雖然她對白玉薔做的事一無所知,但猜也可以猜到一點。山公下令卸她的權,要她的命,這種情況如果可以完全翻轉,那隻能說明她設法取得了山公那邊的信任。李治人在皇城,不可能跑到這兒來寬赦她,勢必是有個親信人物在辦這件事。這山裏的秘密,白玉薔必定知道得比她多,以之為條件,讓那個親信給她放了權。
但白玉薔這個人,絕對不是個和善的人,她麵對能隨時威脅她性命的權力,會做的不是屈服,而是奪取。
蘇令瑜無比確信,白玉薔今天是要奪權的。
那個親信來都來了,就別想走了。
等估摸著那邊忙得差不多了,蘇令瑜撐著起身,慢慢走了迴去,便看見林子裏的人少了一些,原先帶著另一撥人來的那位山公親信,被打暈了扭在地上。
白玉薔心情頗好地再次拍拍蘇令瑜的肩膀。
“很順利,這邊沒事了,咱們走吧。”
她成為並州大頭領的事,還沒來得及走遍整個並州黑道,她也還沒有完全利用山公的力量站穩腳跟,當天,她就啟程往長安去。蘇令瑜半句話沒問,白玉薔給蘇令瑜安排了最好的一駕馬車,又好說歹說花了一筆錢拜托一位擅治紅傷的大夫跟著蘇令瑜,再把玉熱多和劉氏母女也妥善安排進車隊裏。全程親曆親為,進進出出不停,忙得不亦樂乎。
白玉薔沒急著趕路,走得還算慢,抵達的時間比預計的還多拖了一天,但即便是連蘇令瑜自己,最初也沒想到自己會這麽快就迴到長安。
慧清來接她時也神色複雜。
聽說天皇的病又不好了,天後娘娘陪著他去環境更華美舒適的洛陽宮修養,還沒迴來。
李治病得再厲害,也是皇帝,蘇令瑜知道天後在這種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陪在天皇身邊,因為一個搞不好,就會有那些蠢蠢欲動的宗室之人接近皇帝,對她不利。
得看緊。
所以蘇令瑜想了想,決定不等,也去洛陽好了。何況有些事,確實還得天皇在場才行。她讓慧清托了太平公主往洛陽傳信,等太平公主迴出話來,她便準備去洛陽見駕了。
然而城門還沒出,她眼尖地看見了一個熟人——蘇細薇!
她打扮了一身珠光寶氣的,在街邊上和一個年輕男子談笑。要死了,她怎麽會在這裏?
說實在的,蘇細薇現在對蘇令瑜構不成什麽威脅,但她多年來已經養成一種直覺,那就是一看就蘇細薇,就覺得晦氣。
肯定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在發生。
蘇令瑜就當自己沒看見,淡漠地放下車簾。
去洛陽的這一路上她也沒著意做什麽準備,剛離開長安那會兒,她以為迴來之後會忙得焦頭爛額,但真迴來了,才發現這次其實是白玉薔的主場,她發揮的作用並不大,這舟車勞頓的,她反而因為不用耗費心力,可以休息一下了。
白玉薔看起來天天都挺開心的,也沒有要跟蘇令瑜多解釋什麽的意思,蘇令瑜懶得高興管她,也就不問。
等到洛陽見駕,宮外等候傳召的時候,白玉薔卻忽然問了蘇令瑜一個問題,“你想長生嗎?”
蘇令瑜不假思索地冷笑一聲,“完全不想。”
“為什麽?”白玉薔饒有興味。
“活著是什麽好事嗎,又不是沒活過。”
蘇令瑜對這事很冷漠,她連多活幾年都從沒考慮過,她這輩子的理想就是轟轟烈烈幹一場大的,把所有人她看不順眼的人攪個天翻地覆,再把該享受的享受了,然後趁著年輕快點死。
白玉薔笑起來,“嗯,那太好了,這次我們又可以一起贏。”
也不隻是帝王,十個人裏大概至少有八個都想,尤其是日子過得不錯的人,王侯將相,權貴豪強,更是格外有力氣為之折騰。
白玉薔從來沒動過這種念頭,但她可以理解為什麽他們孜孜以求,也親眼目睹過這種癲狂。所以,她可以用這事來當籌碼。
人隻能利用自己沒那麽在乎的東西。
山頭被挖開的時候,她提前閉了氣。高度腐敗的龍屍暴露天幕之下,發綠的湖水滲入泥中,數不清的殼蟲蜂擁而出,又在日光照射下迅速死去。韋弘機當場就差點暈了,但對長生的渴望,那種貪欲、野心,讓他硬生生地保持住了清醒。
聞不到任何味道,並且也已經對這畫麵習以為常的白玉薔挑了挑眉毛,問道:“你看,什麽時候迴長安好?”
在這種惡臭之中,人不太容易講話,一張嘴就要吐,韋弘機也一樣。白玉薔對這狀況非常滿意,當和一群她不喜歡的人站在一起的時候,她傾向於設法讓自己成為唯一的聲音,其他人,隻要長著耳朵聽她講就可以了,她不在乎他們的意見。
於是她自說自話地迴答了,“嗯,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啟程好了,天黑之前出交城還是可以的。”
韋弘機的意思,當然不是這樣,這才剛剛把長生之秘挖出來,他怎麽舍得這麽快就迴長安?他當然要先確保自己可以長生才行。
然而,能多年來始終受李治的愛重,也說明他是個富有聰明才智的人,他很快就品嚐到了白玉薔言語中惡意的戲謔,他意識到,自己過度的自信和興奮,或許使他漏掉了什麽關鍵的東西,導致他落入了白玉薔的陷阱……
想要立刻開始防備,也來不及了。
蘇令瑜沒走出太遠,在靠近山腳的一塊平地上坐著休息。奔勞一夜,身上衣服至今還是濕的,傷口似乎有點不妙,她也沒吭聲,也沒急著求醫問藥,就坐在這兒,慢慢恢複氣力,冷漠地等著身後爆發出一些動靜。
沒叫她白等,騷亂一陣接一陣,林鳥亂飛。
那麽多人挖出了那麽驚世駭俗的東西,動靜大一點,持續一點,都是正常的,但此時的動靜,已經超出了那個範疇。
蘇令瑜就知道白玉薔是動手了。
雖然她對白玉薔做的事一無所知,但猜也可以猜到一點。山公下令卸她的權,要她的命,這種情況如果可以完全翻轉,那隻能說明她設法取得了山公那邊的信任。李治人在皇城,不可能跑到這兒來寬赦她,勢必是有個親信人物在辦這件事。這山裏的秘密,白玉薔必定知道得比她多,以之為條件,讓那個親信給她放了權。
但白玉薔這個人,絕對不是個和善的人,她麵對能隨時威脅她性命的權力,會做的不是屈服,而是奪取。
蘇令瑜無比確信,白玉薔今天是要奪權的。
那個親信來都來了,就別想走了。
等估摸著那邊忙得差不多了,蘇令瑜撐著起身,慢慢走了迴去,便看見林子裏的人少了一些,原先帶著另一撥人來的那位山公親信,被打暈了扭在地上。
白玉薔心情頗好地再次拍拍蘇令瑜的肩膀。
“很順利,這邊沒事了,咱們走吧。”
她成為並州大頭領的事,還沒來得及走遍整個並州黑道,她也還沒有完全利用山公的力量站穩腳跟,當天,她就啟程往長安去。蘇令瑜半句話沒問,白玉薔給蘇令瑜安排了最好的一駕馬車,又好說歹說花了一筆錢拜托一位擅治紅傷的大夫跟著蘇令瑜,再把玉熱多和劉氏母女也妥善安排進車隊裏。全程親曆親為,進進出出不停,忙得不亦樂乎。
白玉薔沒急著趕路,走得還算慢,抵達的時間比預計的還多拖了一天,但即便是連蘇令瑜自己,最初也沒想到自己會這麽快就迴到長安。
慧清來接她時也神色複雜。
聽說天皇的病又不好了,天後娘娘陪著他去環境更華美舒適的洛陽宮修養,還沒迴來。
李治病得再厲害,也是皇帝,蘇令瑜知道天後在這種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陪在天皇身邊,因為一個搞不好,就會有那些蠢蠢欲動的宗室之人接近皇帝,對她不利。
得看緊。
所以蘇令瑜想了想,決定不等,也去洛陽好了。何況有些事,確實還得天皇在場才行。她讓慧清托了太平公主往洛陽傳信,等太平公主迴出話來,她便準備去洛陽見駕了。
然而城門還沒出,她眼尖地看見了一個熟人——蘇細薇!
她打扮了一身珠光寶氣的,在街邊上和一個年輕男子談笑。要死了,她怎麽會在這裏?
說實在的,蘇細薇現在對蘇令瑜構不成什麽威脅,但她多年來已經養成一種直覺,那就是一看就蘇細薇,就覺得晦氣。
肯定有什麽亂七八糟的事在發生。
蘇令瑜就當自己沒看見,淡漠地放下車簾。
去洛陽的這一路上她也沒著意做什麽準備,剛離開長安那會兒,她以為迴來之後會忙得焦頭爛額,但真迴來了,才發現這次其實是白玉薔的主場,她發揮的作用並不大,這舟車勞頓的,她反而因為不用耗費心力,可以休息一下了。
白玉薔看起來天天都挺開心的,也沒有要跟蘇令瑜多解釋什麽的意思,蘇令瑜懶得高興管她,也就不問。
等到洛陽見駕,宮外等候傳召的時候,白玉薔卻忽然問了蘇令瑜一個問題,“你想長生嗎?”
蘇令瑜不假思索地冷笑一聲,“完全不想。”
“為什麽?”白玉薔饒有興味。
“活著是什麽好事嗎,又不是沒活過。”
蘇令瑜對這事很冷漠,她連多活幾年都從沒考慮過,她這輩子的理想就是轟轟烈烈幹一場大的,把所有人她看不順眼的人攪個天翻地覆,再把該享受的享受了,然後趁著年輕快點死。
白玉薔笑起來,“嗯,那太好了,這次我們又可以一起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