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眉頭皺成了個川字。


    “五代十國,光聽名字就又是一場大亂,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才會重新統一,這其中又該有多少百姓死於非命。


    華夏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強盛,又得迎來一場倒退。”


    【皇帝不識字,奏折和諸事便不得不依賴親信大臣。


    大臣如果忠心耿耿,安安分分地輔政,那不識字也就罷了,還出不了太大的問題。


    可如果大臣有心假傳聖旨或捏造皇帝的旨意為自己謀權謀利,那勢必就會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安重誨就是這樣的人。


    起初還能兢兢業業地為皇帝辦事,念奏折,後來漸漸嚐到了權力的滋味,變得剛愎自用不通禮數且專權。


    為了掌握更大的權力,以職務之便,連宰相都被他假傳聖旨賜死。


    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如法炮製趕出了京城。


    最終這種行為被李嗣源查了出來,皇權淪為了奸臣作亂的工具,李嗣源自然無法容忍。


    誅殺安重誨後,李嗣源對大臣們的信任降到冰點。


    一些大臣結黨營私,與地方勢力勾結私自擴兵。


    出於鞏固皇權,消除政治威脅種種目的,再加之皇帝與大臣彼此間難以再互相信任,這讓李嗣源在這一過程中誅殺了不少大臣。


    就連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嗣源的兒子李從榮,也因為自己遲遲沒有被立為太子,擔心父親心中另有人選,於是發動了兵變。


    不過李從榮最終兵敗被殺。


    君臣離心,父子反目,這讓後唐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李從榮死後不久,李嗣源病情加重死去。


    李嗣源第三子李從厚繼位。


    由於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一直以來跟隨李嗣源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極高。


    繼位後的李從厚首先就將李從珂視作了威脅。


    先是解除李從珂兒子的禁軍職務,又將李從珂調離開他的勢力範圍。


    最終李從珂被逼造反,以清君側為名從鳳翔起兵,成功打進了洛陽,李從厚出逃,李從珂登上了皇位。


    以武力上位的李從珂,也極為忌憚掌握重兵的石敬瑭。


    便將石敬瑭調離了其經營多年的河東地區。


    於是相似的曆史再度上演。


    石敬瑭自知實力不足,為了與李從珂抗衡,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割讓幽雲十六州、年年進貢,並以兒國稱契丹為父國等屈辱代價,引狼入室讓契丹人幫助他造反。


    耶律德光一直窺伺著中原,正愁南下無門的他聽聞消息,自然大為高興。


    便出兵幫助石敬瑭擊敗後唐軍隊。


    公元937年,契丹冊封石敬瑭為皇帝,建國號晉,史稱後晉,後唐就此滅亡。


    後晉是五代第三個政權。


    而石敬瑭賣國求榮,割地俸主的行為,讓中原王朝失去了北部屏障,門戶大開,北上變得極為困難的同時,北方異族也極容易南下進犯中原。


    石敬瑭也因此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被稱為兒皇帝。


    盡管石敬瑭年年如約向契丹進貢,近乎百依百順,但強盜的胃口又怎麽可能填地滿?尤其還是麵對一個向自己稱兒的國家。


    此後契丹果然大舉進犯中原。


    公元947年,契丹攻陷後晉京師開封,後晉滅亡。


    不過後晉有一手握兵馬的將領劉知遠,其早就看不慣石敬瑭屈辱至極的作為了。


    契丹占據中原後,隻知燒殺搶掠,對百姓極為殘暴,中原百姓們紛紛起義發起抗爭,劉知遠看準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組織起各地武裝向契丹人大舉進攻,後晉舊臣和百姓們紛紛擁護劉知遠。


    迅速收複被契丹攻占的河南、河北諸州,並號召各地百姓和武裝,處死所有還在中原的契丹人。


    公元947年,劉知遠建都開封,因為姓劉,所以建國號漢,史稱後漢。


    是五代第四個政權。


    但是劉知遠不長命,建國第二年便去世了。


    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劉承佑,並讓郭威等人成為托孤重臣。


    但是劉承佑十分忌憚掌握兵權的郭威等權臣,企圖誅殺他們。


    先是趁著郭威出兵平叛,將郭威在京師的家屬全都殺了,又派人去殺郭威。


    郭威怒極之下起兵反抗,順利攻入開封,劉承佑逃亡途中被殺。


    之後不甘心後漢滅亡的劉知遠弟弟劉崇,恢複了後漢政權,為做區分,史稱北漢。


    郭威為了穩定局勢,假意遙尊劉崇之子劉贇為帝,劉崇也天真地讓兒子去了開封,但沒來得及真正登基就被郭威囚禁了起來。


    郭威進軍討伐北漢途中,手下將黃色的旗幟披在他的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之後雙方徹底決裂。


    郭威正式建國號周,史稱後周。


    劉崇自知實力不足,於是效仿石敬瑭,向契丹稱臣,借助契丹的力量對付後周。


    不過勝少輸多,並沒有動搖後周的政權。


    郭威建國後,關注百姓民生、改革稅製、減輕百姓負擔、鼓勵農耕、重用賢明、整頓吏治。


    國家和百姓得以在連年的戰事中得以喘息。


    公元954年,郭威病重,由於子嗣都被劉承佑殺了,便將皇位傳給了養子柴榮。


    柴榮此前是郭威的侄子。


    當初劉承佑殺郭威家眷時,柴榮的家眷也被卷入了那場浩劫,出於同病相憐或愧疚,郭威一直將柴榮帶在身邊重用。


    這讓柴榮也擁有不俗的領兵和治國才能。


    柴榮繼位後,立下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誌。


    他也的確是這麽做的。


    繼位後澄清吏治、選才納諫、鼓勵農耕、修訂刑法、抑製寺院、興修水利、恢複漕運、收集失散的文獻書籍,保存文化延續。


    後周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並力排眾議親自率軍擊敗與契丹勾結的北漢,穩固邊疆。


    公元955年,西征後蜀,將秦、階、成、鳳四州之地納入版圖。


    公元955至958年,三次親征南唐,奪取長江以北的淮南之地。


    公元959年,北征遼國,接連收服三關三州十七縣的土地。


    可惜柴榮英年早逝,公元959年病逝於開封,在位六年,年僅三十九歲。


    此後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


    次年契丹和北漢勾結進犯後周,掌管禁軍的趙匡胤奉命前往禦敵。


    軍隊行至陳橋驛時,士兵將預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史稱陳橋兵變。


    與郭威的黃旗加身如出一轍。


    但是明顯趙匡胤麵對的局勢,遠沒有郭威那般黃旗加身來的必要。


    欺負孤兒寡母的趙匡胤,輕而易舉地奪取了政權。


    不過最少還是善待了柴宗訓母子,隻是將他降俸為了鄭王,並賜予他丹書鐵券,永保柴氏子孫免於除造反之外的所有死罪。


    隨後趙匡胤以發跡之地宋州為國號,由此建立了宋朝,後周宣告滅亡。


    此後宋朝用了十九年的時間,先後吞並南平、消滅盤踞湖南的武平節度使、滅亡後蜀、南漢、南唐。


    最後於公元979年消滅北漢,中原地區基本實現統一。


    自此持續了73年的五代十國宣告終結。


    但是幽雲十六州依然在契丹的手裏。


    大唐損失的遼闊疆域,也在相當漫長的時間裏未能被中原王朝收複。


    如果從唐朝巔峰人口9000萬開始算起,在經曆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吐蕃入侵、五代十國等等動亂,到宋朝建立前人口下降至約3000萬為止。


    那麽這些動亂讓中原總人口下降了約足足6000萬。


    如果從唐朝末年的5291萬計算,那麽人口總數便下降了2000多萬。


    這裏指的是總人口數下降,如果計算的是死亡人數,這麽多年裏死亡的人口恐怕已是極為恐怖的數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二藝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二藝術並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