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槍械進化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燧發槍使用燧石和擊錘代替了火繩。
擊錘上夾有燧石,扣動扳機時,擊錘在彈簧的帶動下快速敲擊,使燧石與藥池旁的鐵砧撞擊產生火星,進而引燃發射藥。
將擊錘扳迴卡扣位置,彈簧重新蓄力便可等待下一次激發。
這種點火方式擺脫了火繩槍對火繩的依賴,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也能正常使用,而且準備射擊的時間更短,熟練的士兵每分鍾能進行2至3次射擊。
同時取消了頻繁調整火繩位置,射擊效率提高,梯隊射擊的隊次減少。
同樣的槍手數量下,燧發槍比火繩槍有更高的火力密度。
最早期的定裝彈,也就是紙殼彈在不久後誕生出來。
將定量的火藥和彈丸用紙張包裹起來,紙張一般是比較厚且堅韌的,像羊皮紙等材料就比較常用。
包裹時,先把火藥放在中間,彈丸在火藥的一端,然後將紙張緊密地卷起來,形成類似一個長筒的形狀。
紙殼彈還帶有一個小尾巴,這個小尾巴是由紙張延伸出來的,裏麵裝有引火藥。
這個小尾巴可以減少發射藥室的暴露空間,使得氣密性提高,射程增加。
在裝填彈藥時,士兵直接將紙殼彈從槍口裝入槍管。
對於前裝槍來說,原本需要分別添加火藥和彈丸的複雜過程,通過使用紙殼彈得到簡化,節省了裝填時間,提高了射擊效率。
同時紙殼彈內的火藥量是預先確定好的,減少了因火藥量過多或過少而導致的槍械炸膛或威力不足等問題。
保證了每次射擊時火藥量相對穩定,從而使槍械的射程、威力等性能也更加穩定。
射擊的準備步驟減少,射擊效率進一步提高。
這一時期的槍管膛線也誕生了出來。
人們發現子彈被膛線賦予旋轉的動力時,在飛行過程中能保持較為穩定的飛行姿態。
這使得膛線槍的射擊精度大大提高,有效射程也相應增加。
槍管的膛線製作和上文提到的炮管膛線相似。
拉刻膛線的刀具形狀和膛線的形狀相匹配。
在槍管毛坯固定好後,通過機械裝置使刀具沿著槍管的軸向前進,同時繞著槍管的中心軸做螺旋運動,刀具就會在槍管內部一點一點切削出膛線。
這一步驟人工進行也可以,隻是精度不好把控。
具備膛線和紙殼彈以後的燧發槍,有效射擊距離相較此前增加至兩百到三百米。
雖然燧發槍的射擊距離上限不止三百米,但僅靠肉眼瞄準已難以看清更遠處的敵人,且子彈也會開始嚴重下墜,射擊精度已不足以算作有效射擊。
繼燧發槍之後的下一代重大發明,並不是槍械,而是子彈底火。
在成熟可靠的化學底火出現之前,燧石雖然也能作為發火裝置,可具有偶然性。
燧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因為硬度高,不易變形。
當受到足夠外力撞擊或摩擦時,晶體之間的化學鍵會發生斷裂和重組,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足夠的熱量變成火星。
受燧石品質、晶體結構、以及濕度影響,並非每一次撞擊和摩擦都能保證成功發火。
就像燧石打火機,就算燧石純度足夠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點火成功。
於是人們開始不斷尋找更好的替代品。
但是自然界中無法再找到比燧石更可靠的發火物質,槍械的根本性進步陷入了漫長的停滯。
直到距離燧發槍誕生的兩百多年後,人們用化學合成出了一種自然界並不存在的物質,雷酸汞。
人們在長期對火藥的開發中,企圖通過提純硝石和硫磺,以增加火藥的威力。
在這過程中無意發現,燃燒後的硫磺所產生的有毒煙霧會被水吸收。
當水吸收的二氧化硫足夠多,與氧氣接觸的時間足夠長以後,水便擁有了劇烈的腐蝕性,這便是硫酸。
後來人們又將硫酸和硝石混合在一起加熱,又會都到另一種有毒氣體,該氣體通過冷凝變成液體後,便成了硝酸。
當人們利用化學不斷創造新物質,並用這些新物質達成各種作用而興奮時,某位化學家嚐試將硝酸與汞混合在了一起。
再將這一混合液體與酒精混合後,便產生了一種固體結晶。
該結晶對撞擊和摩擦非常敏感,極容易發生爆炸,這便是雷酸汞。
雷酸汞隻需要極小劑量的爆炸,就能成功引爆火藥,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優良發火物質就此誕生。
並很快將之應用到了定裝彈藥上。
由發火砧和少量雷酸汞作為底火。
發火砧是一個堅硬的小金屬塊,位於底火底部,用於在擊針撞擊時提供支撐,壓迫雷酸汞發生爆炸,並起到防止彈藥泄露的作用。
由銅製金屬作為子彈外殼。
子彈中部為發射藥。
前端為彈頭。
彈頭被彈殼緊固住,防止脫落。
當得到彈簧施加力量的撞針撞擊底火時,底火發生微弱爆炸引爆發射藥,發射藥在密封優良的環境中激發出最大推力,將彈頭炸出槍膛。
因為激發過程完全在密封環境中進行,所以此時的常規槍械已經能將子彈射出上千米外。
不過因為子彈下墜和瞄準原因,步槍的有效射程依然在四百米左右。
要是提高整體槍管的強度,增加發射藥,並延長槍管長度,便能再延長子彈的射程。
如此形製的子彈一直被沿用到了後世的今天。
優良的定裝彈藥出現以後,槍械的連續發射便不再隻是設想。
率先實現這一理想的,是栓動步槍。
(天幕以較為出名的毛瑟98k作為演示參考。)
栓動步槍增加了槍機栓、彈倉,以及撞針。
槍機栓是該槍械的核心部件。
其構造較為複雜,主體包括有:栓頭、栓身、閉鎖凸筍、開鎖斜麵、抽殼鉤、拋殼挺,以及拉柄。
第一步向上撥動槍栓並往後拉。
這時的撞針會跟著向後,並拉動彈簧蓄力。
再往前推動槍栓,栓頭便會推動彈倉內的子彈向前進入槍膛,槍栓再往下撥,
槍栓的閉鎖凸筍會與膛管鎖定,將子彈牢牢固定住。
而後麵的撞針會因為與扳機聯動的螺栓卡住,撞針便於扳機、彈簧一起進入了待激發狀態。
扣動扳機,撞針被彈簧帶動撞擊底火,子彈被激發出去。
彈殼因為被凸筍和槍栓鎖定,保持在原處。
這時再將槍栓上撥,子彈的尾部底槽就會被槍栓的抽殼鉤抓住。
往後拉動槍栓,槍機側方的擋塊就會在壓縮簧片的壓力下將彈殼彈出。
同時沒了槍栓阻擋,彈倉下方的彈簧就會推動下一枚子彈向上就位等待上膛。
如此再重複拉栓上彈動作,就能完成下一步開火準備。
這樣的栓動步槍可在十數秒內進行多次射擊。
(毛瑟98k彈倉裝彈量為五發。)
槍擊完畢後重新裝彈也較為快速。
借助事先準備好的橋夾可在數秒內完成裝彈。
一發一發子彈壓填也可在十餘秒內完成裝彈。
栓動步槍出現以後,憑借其碾壓冷兵器和簡陋燧發槍的優勢,快速成為了戰場上士兵們的標配。
無需士兵多麽強壯,無需經過太多訓練,隻需經過短時間的培訓,甚至隻要看過幾遍演示,就能讓普通百姓立即成為能夠殺敵的戰士。
世界因為火器的進步,在這一時期分別迎來了兩次驚天動地的大戰。
曆史分別稱之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直接因為戰爭導致的傷亡分別為:
一戰3000餘萬人;二戰9000餘萬人。
其中華夏因二戰(即抗日戰爭)導致的傷亡人數為3500萬。
華夏的曆史也從公元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止,在這段時期內經曆了嚴重衰落和無數屈辱。
這段充滿華夏人血淚的屈辱史,也被稱為百年屈辱史。
而二戰之所以對中國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也正是因為這段長達百年的衰落給了倭寇入侵的機會。
華夏作為發明火藥的文明,卻成為了受火藥傷害最慘重的國家。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滿人對華夏的統治,以及為了防止漢人顛覆統治而對火器采取的封鎖策略。
而滿人,即明朝時期的建州女真族,也曾被明朝蔑稱為建奴。】
擊錘上夾有燧石,扣動扳機時,擊錘在彈簧的帶動下快速敲擊,使燧石與藥池旁的鐵砧撞擊產生火星,進而引燃發射藥。
將擊錘扳迴卡扣位置,彈簧重新蓄力便可等待下一次激發。
這種點火方式擺脫了火繩槍對火繩的依賴,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也能正常使用,而且準備射擊的時間更短,熟練的士兵每分鍾能進行2至3次射擊。
同時取消了頻繁調整火繩位置,射擊效率提高,梯隊射擊的隊次減少。
同樣的槍手數量下,燧發槍比火繩槍有更高的火力密度。
最早期的定裝彈,也就是紙殼彈在不久後誕生出來。
將定量的火藥和彈丸用紙張包裹起來,紙張一般是比較厚且堅韌的,像羊皮紙等材料就比較常用。
包裹時,先把火藥放在中間,彈丸在火藥的一端,然後將紙張緊密地卷起來,形成類似一個長筒的形狀。
紙殼彈還帶有一個小尾巴,這個小尾巴是由紙張延伸出來的,裏麵裝有引火藥。
這個小尾巴可以減少發射藥室的暴露空間,使得氣密性提高,射程增加。
在裝填彈藥時,士兵直接將紙殼彈從槍口裝入槍管。
對於前裝槍來說,原本需要分別添加火藥和彈丸的複雜過程,通過使用紙殼彈得到簡化,節省了裝填時間,提高了射擊效率。
同時紙殼彈內的火藥量是預先確定好的,減少了因火藥量過多或過少而導致的槍械炸膛或威力不足等問題。
保證了每次射擊時火藥量相對穩定,從而使槍械的射程、威力等性能也更加穩定。
射擊的準備步驟減少,射擊效率進一步提高。
這一時期的槍管膛線也誕生了出來。
人們發現子彈被膛線賦予旋轉的動力時,在飛行過程中能保持較為穩定的飛行姿態。
這使得膛線槍的射擊精度大大提高,有效射程也相應增加。
槍管的膛線製作和上文提到的炮管膛線相似。
拉刻膛線的刀具形狀和膛線的形狀相匹配。
在槍管毛坯固定好後,通過機械裝置使刀具沿著槍管的軸向前進,同時繞著槍管的中心軸做螺旋運動,刀具就會在槍管內部一點一點切削出膛線。
這一步驟人工進行也可以,隻是精度不好把控。
具備膛線和紙殼彈以後的燧發槍,有效射擊距離相較此前增加至兩百到三百米。
雖然燧發槍的射擊距離上限不止三百米,但僅靠肉眼瞄準已難以看清更遠處的敵人,且子彈也會開始嚴重下墜,射擊精度已不足以算作有效射擊。
繼燧發槍之後的下一代重大發明,並不是槍械,而是子彈底火。
在成熟可靠的化學底火出現之前,燧石雖然也能作為發火裝置,可具有偶然性。
燧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因為硬度高,不易變形。
當受到足夠外力撞擊或摩擦時,晶體之間的化學鍵會發生斷裂和重組,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足夠的熱量變成火星。
受燧石品質、晶體結構、以及濕度影響,並非每一次撞擊和摩擦都能保證成功發火。
就像燧石打火機,就算燧石純度足夠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點火成功。
於是人們開始不斷尋找更好的替代品。
但是自然界中無法再找到比燧石更可靠的發火物質,槍械的根本性進步陷入了漫長的停滯。
直到距離燧發槍誕生的兩百多年後,人們用化學合成出了一種自然界並不存在的物質,雷酸汞。
人們在長期對火藥的開發中,企圖通過提純硝石和硫磺,以增加火藥的威力。
在這過程中無意發現,燃燒後的硫磺所產生的有毒煙霧會被水吸收。
當水吸收的二氧化硫足夠多,與氧氣接觸的時間足夠長以後,水便擁有了劇烈的腐蝕性,這便是硫酸。
後來人們又將硫酸和硝石混合在一起加熱,又會都到另一種有毒氣體,該氣體通過冷凝變成液體後,便成了硝酸。
當人們利用化學不斷創造新物質,並用這些新物質達成各種作用而興奮時,某位化學家嚐試將硝酸與汞混合在了一起。
再將這一混合液體與酒精混合後,便產生了一種固體結晶。
該結晶對撞擊和摩擦非常敏感,極容易發生爆炸,這便是雷酸汞。
雷酸汞隻需要極小劑量的爆炸,就能成功引爆火藥,科學家們夢寐以求的優良發火物質就此誕生。
並很快將之應用到了定裝彈藥上。
由發火砧和少量雷酸汞作為底火。
發火砧是一個堅硬的小金屬塊,位於底火底部,用於在擊針撞擊時提供支撐,壓迫雷酸汞發生爆炸,並起到防止彈藥泄露的作用。
由銅製金屬作為子彈外殼。
子彈中部為發射藥。
前端為彈頭。
彈頭被彈殼緊固住,防止脫落。
當得到彈簧施加力量的撞針撞擊底火時,底火發生微弱爆炸引爆發射藥,發射藥在密封優良的環境中激發出最大推力,將彈頭炸出槍膛。
因為激發過程完全在密封環境中進行,所以此時的常規槍械已經能將子彈射出上千米外。
不過因為子彈下墜和瞄準原因,步槍的有效射程依然在四百米左右。
要是提高整體槍管的強度,增加發射藥,並延長槍管長度,便能再延長子彈的射程。
如此形製的子彈一直被沿用到了後世的今天。
優良的定裝彈藥出現以後,槍械的連續發射便不再隻是設想。
率先實現這一理想的,是栓動步槍。
(天幕以較為出名的毛瑟98k作為演示參考。)
栓動步槍增加了槍機栓、彈倉,以及撞針。
槍機栓是該槍械的核心部件。
其構造較為複雜,主體包括有:栓頭、栓身、閉鎖凸筍、開鎖斜麵、抽殼鉤、拋殼挺,以及拉柄。
第一步向上撥動槍栓並往後拉。
這時的撞針會跟著向後,並拉動彈簧蓄力。
再往前推動槍栓,栓頭便會推動彈倉內的子彈向前進入槍膛,槍栓再往下撥,
槍栓的閉鎖凸筍會與膛管鎖定,將子彈牢牢固定住。
而後麵的撞針會因為與扳機聯動的螺栓卡住,撞針便於扳機、彈簧一起進入了待激發狀態。
扣動扳機,撞針被彈簧帶動撞擊底火,子彈被激發出去。
彈殼因為被凸筍和槍栓鎖定,保持在原處。
這時再將槍栓上撥,子彈的尾部底槽就會被槍栓的抽殼鉤抓住。
往後拉動槍栓,槍機側方的擋塊就會在壓縮簧片的壓力下將彈殼彈出。
同時沒了槍栓阻擋,彈倉下方的彈簧就會推動下一枚子彈向上就位等待上膛。
如此再重複拉栓上彈動作,就能完成下一步開火準備。
這樣的栓動步槍可在十數秒內進行多次射擊。
(毛瑟98k彈倉裝彈量為五發。)
槍擊完畢後重新裝彈也較為快速。
借助事先準備好的橋夾可在數秒內完成裝彈。
一發一發子彈壓填也可在十餘秒內完成裝彈。
栓動步槍出現以後,憑借其碾壓冷兵器和簡陋燧發槍的優勢,快速成為了戰場上士兵們的標配。
無需士兵多麽強壯,無需經過太多訓練,隻需經過短時間的培訓,甚至隻要看過幾遍演示,就能讓普通百姓立即成為能夠殺敵的戰士。
世界因為火器的進步,在這一時期分別迎來了兩次驚天動地的大戰。
曆史分別稱之為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直接因為戰爭導致的傷亡分別為:
一戰3000餘萬人;二戰9000餘萬人。
其中華夏因二戰(即抗日戰爭)導致的傷亡人數為3500萬。
華夏的曆史也從公元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止,在這段時期內經曆了嚴重衰落和無數屈辱。
這段充滿華夏人血淚的屈辱史,也被稱為百年屈辱史。
而二戰之所以對中國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也正是因為這段長達百年的衰落給了倭寇入侵的機會。
華夏作為發明火藥的文明,卻成為了受火藥傷害最慘重的國家。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滿人對華夏的統治,以及為了防止漢人顛覆統治而對火器采取的封鎖策略。
而滿人,即明朝時期的建州女真族,也曾被明朝蔑稱為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