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末世悲軍,乞活軍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五胡十六國混亂廝殺的修羅場上,無數漢人們被紛亂複雜的胡人政權殘忍屠戮。
在這樣絕望的環境下,卻有著這樣一支被曆史遺忘的悲軍——乞活軍。
八王之亂中期,劉淵率領的南匈奴侵入中原,裂土稱王。
以漢趙麾下的匈奴人和羯人,在並州大肆搶掠和屠戮漢人為背景。
時任並州刺史的司馬騰,派兵與漢趙交戰抵禦外族,救援百姓。
但因兵力懸殊大敗。
此時的並州因為胡人的大肆屠殺劫掠,嚴重的饑荒籠罩了並州大地,流民遍布。
兵力折損嚴重,糧草緊缺,城池已注定無法堅守。
不得已之下,司馬騰為了能讓百姓活命。
帶領兩萬餘戶並州百姓開始逃難求食,前往冀州,之後形成名為“乞活”的難民武裝集團。
乞活,即亂世之中隻為乞求活命自保,其處境極為悲壯淒慘。
而此時的乞活軍還屬於官方領導之下的流民武裝,尚未脫離晉朝控製成為獨立集團,但是司馬騰即是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代乞活帥。
乞活軍成立後,與胡人勢力不斷發生衝突。
他們為了生存,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不過因為成立初期,百姓尚未經過足夠的廝殺形成戰鬥力。
與漢趙的匈奴人和羯人多次交戰,但四戰四敗。
之後乞活軍一路流亡至冀州鄴城。
司馬騰被西晉朝廷任命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守鄴城。
一年後,司馬穎原來的部將公師藩和汲桑等人結夥為強盜,與征虜將軍張泓原來的將領李豐攻打鄴城。
司馬騰兵敗,被李豐所殺。
自此之後,被擊潰的乞活軍徹底淪為沒有政權管轄的流民武裝。
乞活軍開始流亡分化,一部分人繼續堅持與胡人對抗。
另一部分人則為了活命,或為了爭取發展環境選擇了投降羯人首領石勒。
隨著時間的推移,乞活軍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加入。
很多是單純無法活命的漢人流民,有的是地主豪強領導百姓自保的各個小團體。
乞活軍的隊伍不斷壯大,戰鬥力也在不斷地與胡人廝殺中變得越來越強,成為當時北方地區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陳留方麵的乞活軍也在這時迎來了他們的第二代乞活帥,陳午。
陳午領導下的乞活軍強勁悍勇,善於作戰。
他以浚儀、陳留等地做為根據地,與石勒激烈對抗,雙方在蓬關、肥澤等地多次交戰。
(相關史料太少,雙方死傷人數不知。)
因其堅決抵禦胡人,救亡漢民的事跡,受東晉冊封為振武將軍、陳留內史。
陳午盤踞浚儀、陳留一帶近十年,始終與石勒等胡人頑強作戰,實為司馬氏之外圍,抵禦胡人南下第一道屏障。
公元319年,陳午病重。
臨終前給乞活軍留下了“勿事胡”的命令,體現出其堅決抵抗胡人的立場。
陳午死後,陳午的兒子陳赤特年歲尚幼。
於是乞活軍的將領們推舉了陳午的部下陳川為下一任乞活帥。
陳川沒有得到東晉冊封,遂自號寧朔將軍、陳留內史。
但是後來心胸狹隘的陳川,因為擔心有軍功於東晉的另一個乞活軍將領李頭,會被東晉冊封取代他的地位。
於是陳川殺死了李頭。
陳川殺李頭的行為導致其部眾離心,李頭的餘部紛紛投奔東晉。
陳川因此與東晉結怨,並感到害怕,於是叛出了東晉,違背了陳午“勿事胡”的遺言,投降了漢人最痛恨的仇敵石勒。
雖然陳川率領部分乞活軍投降了石勒,但陳川之降乃出於他個人的卑鄙無恥,實非乞活軍一貫主旨。
另外,乞活軍部眾中有一人名叫冉良,他的兒子便是冉閔。
冉閔在漢族百姓及李農所部乞活軍的支持下,於350年滅後趙,建立冉魏。
冉閔雖然出於某些原因誅殺了李農,但乞活軍在冉閔頒布殺胡令後,依然獲得了眾多漢人的擁護,與乞活軍一起對抗北方大地的眾多胡人。
後續的曆史經過就如同此前所述。
冉閔和乞活軍在此期間殺胡無數,以極為強悍的戰力,屢屢以少勝多大敗各方胡人勢力。
極大振奮了北方的漢人們,為他們反抗胡人看到了希望,並團結在一起。
但是最後的結果充滿遺憾。
經過兩年多毫無喘息的戰鬥,乞活軍傷亡慘重。
冉閔最終也不敵,戰敗被殺。
此後乞活軍所剩無幾,力量被極大削弱,再也沒能夠組織起大規模反抗胡人的戰事,轉而進行騷擾和襲擊。
冉閔也就成了實際上的最後一任乞活帥。
但是乞活軍並沒有就此消亡。
直到東晉末年的幾十年間,仍有乞活軍的餘部在奮力抗擊羌胡、前秦等勢力。
直至沒有支援,沒有補給,孤軍奮戰的乞活軍抗擊胡人的活動越來越少,最終才消亡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乞活軍從誕生到終結,一共曆經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間,他們為了求活,為了延續漢家的血脈,始終奮戰在中原的大地上。
最終全軍盡沒,也還是沒能實現他們在百年間無數次魂牽夢縈的安寧生活。
如此悲壯的乞活軍,也是構成華夏文明精神的重要部分……】
劉邦看著這段乞活軍的曆史,越看越惱怒。
“這晉朝他娘的越看越叫人痛恨!
為什麽晉朝不反攻五胡收複失地?哪怕受限於此前西晉滅亡的實力受損,那至少也該援助一下乞活軍吧?
那都是我漢人百姓在絕境中好不容易才誕生出來的軍隊!如此不作為豈不叫人寒心?晉朝真就不在乎北方的子民嗎?
尤其冉閔大殺胡人的時候,東晉就絲毫看不出那是北伐收複失地的最好時機嗎?”
張良搖了搖頭道:
“冉閔的政權太短暫了,僅僅才兩年時間。
尤其他是從後趙這個曾經東晉最大的敵對政權中誕生出來的。
如果冉閔沒有提前看透戰略局勢,在奪權之後第一時間向東晉稱臣,恐怕東晉就算知曉冉閔是反抗胡人的,也會對他抱有很大的提防。
以免扶持了冉閔後,冉閔又反叛東晉自立,建立一個更強大的,收攏了眾多漢人百姓民心,可以真正與東晉爭奪中原正統的王朝。
隻是冉魏滅亡後,東晉仍然沒有趁著北方胡人兵力被極大消耗時出兵北伐,而是眼睜睜看著前燕占據冉魏政權的廣大疆域,這其中的原因恐怕並不簡單。
比如上蒼此前提到過的,晉朝南遷後被世家大族把持軍政大權,甚至還發生了王氏叛亂的變故。
東晉如此偏安不思進取的內情,還是得等上蒼繼續陳述下去。
五胡眾多國家的曆史已經鋪墊好了,接下來應該也快要講到東晉了。”
在這樣絕望的環境下,卻有著這樣一支被曆史遺忘的悲軍——乞活軍。
八王之亂中期,劉淵率領的南匈奴侵入中原,裂土稱王。
以漢趙麾下的匈奴人和羯人,在並州大肆搶掠和屠戮漢人為背景。
時任並州刺史的司馬騰,派兵與漢趙交戰抵禦外族,救援百姓。
但因兵力懸殊大敗。
此時的並州因為胡人的大肆屠殺劫掠,嚴重的饑荒籠罩了並州大地,流民遍布。
兵力折損嚴重,糧草緊缺,城池已注定無法堅守。
不得已之下,司馬騰為了能讓百姓活命。
帶領兩萬餘戶並州百姓開始逃難求食,前往冀州,之後形成名為“乞活”的難民武裝集團。
乞活,即亂世之中隻為乞求活命自保,其處境極為悲壯淒慘。
而此時的乞活軍還屬於官方領導之下的流民武裝,尚未脫離晉朝控製成為獨立集團,但是司馬騰即是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代乞活帥。
乞活軍成立後,與胡人勢力不斷發生衝突。
他們為了生存,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不過因為成立初期,百姓尚未經過足夠的廝殺形成戰鬥力。
與漢趙的匈奴人和羯人多次交戰,但四戰四敗。
之後乞活軍一路流亡至冀州鄴城。
司馬騰被西晉朝廷任命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守鄴城。
一年後,司馬穎原來的部將公師藩和汲桑等人結夥為強盜,與征虜將軍張泓原來的將領李豐攻打鄴城。
司馬騰兵敗,被李豐所殺。
自此之後,被擊潰的乞活軍徹底淪為沒有政權管轄的流民武裝。
乞活軍開始流亡分化,一部分人繼續堅持與胡人對抗。
另一部分人則為了活命,或為了爭取發展環境選擇了投降羯人首領石勒。
隨著時間的推移,乞活軍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加入。
很多是單純無法活命的漢人流民,有的是地主豪強領導百姓自保的各個小團體。
乞活軍的隊伍不斷壯大,戰鬥力也在不斷地與胡人廝殺中變得越來越強,成為當時北方地區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陳留方麵的乞活軍也在這時迎來了他們的第二代乞活帥,陳午。
陳午領導下的乞活軍強勁悍勇,善於作戰。
他以浚儀、陳留等地做為根據地,與石勒激烈對抗,雙方在蓬關、肥澤等地多次交戰。
(相關史料太少,雙方死傷人數不知。)
因其堅決抵禦胡人,救亡漢民的事跡,受東晉冊封為振武將軍、陳留內史。
陳午盤踞浚儀、陳留一帶近十年,始終與石勒等胡人頑強作戰,實為司馬氏之外圍,抵禦胡人南下第一道屏障。
公元319年,陳午病重。
臨終前給乞活軍留下了“勿事胡”的命令,體現出其堅決抵抗胡人的立場。
陳午死後,陳午的兒子陳赤特年歲尚幼。
於是乞活軍的將領們推舉了陳午的部下陳川為下一任乞活帥。
陳川沒有得到東晉冊封,遂自號寧朔將軍、陳留內史。
但是後來心胸狹隘的陳川,因為擔心有軍功於東晉的另一個乞活軍將領李頭,會被東晉冊封取代他的地位。
於是陳川殺死了李頭。
陳川殺李頭的行為導致其部眾離心,李頭的餘部紛紛投奔東晉。
陳川因此與東晉結怨,並感到害怕,於是叛出了東晉,違背了陳午“勿事胡”的遺言,投降了漢人最痛恨的仇敵石勒。
雖然陳川率領部分乞活軍投降了石勒,但陳川之降乃出於他個人的卑鄙無恥,實非乞活軍一貫主旨。
另外,乞活軍部眾中有一人名叫冉良,他的兒子便是冉閔。
冉閔在漢族百姓及李農所部乞活軍的支持下,於350年滅後趙,建立冉魏。
冉閔雖然出於某些原因誅殺了李農,但乞活軍在冉閔頒布殺胡令後,依然獲得了眾多漢人的擁護,與乞活軍一起對抗北方大地的眾多胡人。
後續的曆史經過就如同此前所述。
冉閔和乞活軍在此期間殺胡無數,以極為強悍的戰力,屢屢以少勝多大敗各方胡人勢力。
極大振奮了北方的漢人們,為他們反抗胡人看到了希望,並團結在一起。
但是最後的結果充滿遺憾。
經過兩年多毫無喘息的戰鬥,乞活軍傷亡慘重。
冉閔最終也不敵,戰敗被殺。
此後乞活軍所剩無幾,力量被極大削弱,再也沒能夠組織起大規模反抗胡人的戰事,轉而進行騷擾和襲擊。
冉閔也就成了實際上的最後一任乞活帥。
但是乞活軍並沒有就此消亡。
直到東晉末年的幾十年間,仍有乞活軍的餘部在奮力抗擊羌胡、前秦等勢力。
直至沒有支援,沒有補給,孤軍奮戰的乞活軍抗擊胡人的活動越來越少,最終才消亡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乞活軍從誕生到終結,一共曆經了一百多年,在此期間,他們為了求活,為了延續漢家的血脈,始終奮戰在中原的大地上。
最終全軍盡沒,也還是沒能實現他們在百年間無數次魂牽夢縈的安寧生活。
如此悲壯的乞活軍,也是構成華夏文明精神的重要部分……】
劉邦看著這段乞活軍的曆史,越看越惱怒。
“這晉朝他娘的越看越叫人痛恨!
為什麽晉朝不反攻五胡收複失地?哪怕受限於此前西晉滅亡的實力受損,那至少也該援助一下乞活軍吧?
那都是我漢人百姓在絕境中好不容易才誕生出來的軍隊!如此不作為豈不叫人寒心?晉朝真就不在乎北方的子民嗎?
尤其冉閔大殺胡人的時候,東晉就絲毫看不出那是北伐收複失地的最好時機嗎?”
張良搖了搖頭道:
“冉閔的政權太短暫了,僅僅才兩年時間。
尤其他是從後趙這個曾經東晉最大的敵對政權中誕生出來的。
如果冉閔沒有提前看透戰略局勢,在奪權之後第一時間向東晉稱臣,恐怕東晉就算知曉冉閔是反抗胡人的,也會對他抱有很大的提防。
以免扶持了冉閔後,冉閔又反叛東晉自立,建立一個更強大的,收攏了眾多漢人百姓民心,可以真正與東晉爭奪中原正統的王朝。
隻是冉魏滅亡後,東晉仍然沒有趁著北方胡人兵力被極大消耗時出兵北伐,而是眼睜睜看著前燕占據冉魏政權的廣大疆域,這其中的原因恐怕並不簡單。
比如上蒼此前提到過的,晉朝南遷後被世家大族把持軍政大權,甚至還發生了王氏叛亂的變故。
東晉如此偏安不思進取的內情,還是得等上蒼繼續陳述下去。
五胡眾多國家的曆史已經鋪墊好了,接下來應該也快要講到東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