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曆代的漢人政權,其百姓和帝王們在看到這段曆史時無不目眥欲裂,震驚到無以複加。


    百姓們在看到或聽到這些描述時,都是咬牙切齒,恨不能現在就參軍向那些異族複仇或提前根除隱患。


    李世民攥緊著拳頭,自語道:


    “上蒼,你可一定要將這些事件告知給所有朝代!一定要讓他們提前阻止五胡亂華再次發生!”


    ……


    “快!派人出使吳蜀兩國,孤要與他們和談!立即停下三國之間的一切紛爭!”


    曹操失態地與部下大喊下令。


    之後又命令道:“提前征召各州郡兵力和儲備糧草,再派使者去遼東麵見公孫氏,一旦三國和談達成,孤要即刻北上聯合公孫氏清剿那些異族!尤其是那些畜牲羯族!!”


    ……


    劉備罕見地沒有問詢諸葛亮的意思,直接與部下喝令道:


    “去信曹操和孫權,我要親自與他們盟誓和談!


    許諾絕不在他曹操征討異族期間攻打他,也絕不允許孫權在此期間毀約。


    比起天下一統,清剿外族確保我華夏根基才是最要緊之事!”


    ……


    孫權也幾乎是同時命人出使魏蜀兩國。


    “籌備糧草軍械,即刻送去魏蜀兩國!告訴他們,隻要他們出兵剿滅北方和西南的異族,我孫權就一直援助他們糧草軍械!


    若是他們兵力不足,我也可直接派兵支援他們剿滅五胡!天下決不能落入外族之手!”


    ……


    晉朝,司馬炎咬牙暴怒道:


    “一個個隻顧爭權奪利的混賬東西!!


    如此能打是吧,那就把能耐全部用到那些異族身上!


    傳朕旨意,詔各地藩王籌措兵馬糧草,於並州至幽州一線屯兵。


    先行杜絕胡人向邊城內遷,各地邊城所有成年胡人男子全部充軍,將他們混編分化成一個個胡人番軍,先克匈奴,再征鮮卑!


    若是有胡人膽敢抗命不從,立斬不饒!


    若是這些藩王征討那些與我晉朝有滔天血仇的異族都不得力,那也沒必要再做我大晉的藩王了。


    若是征戰立功,朕再考慮削藩時保留他們的藩王身份和食邑。”


    ……


    【曆時多年的八王之亂,致使晉朝國力和人口嚴重下降,有戰鬥力的精銳士兵絕大多數都死在了內戰之中,晉朝統治力量快速崩塌。


    從東漢南匈奴臣服以來,大量的外族人口便不斷向中原地區遷徙。


    到西晉時期,關中、涼州等地百萬戶口中,便有多達一半少數族裔與漢人混居。


    經過多年漢族文化影響,這些胡人也漸漸從遊牧生活轉變為農耕生活。


    而掌握有絕對統治權力的西晉官員和地主,對於內遷的外族胡人多以奴婢、佃農身份安置。


    低下的身份地位和剝削,讓這些內遷的胡人很難對西晉王朝有認同感,同樣也很難真正融入到漢人群體中。


    久而久之,他們對西晉官員和壓迫他們的漢人地主產生出極強的怨恨。


    在西晉國力強盛時期,他們難以掀起風浪,但等到八王之亂以後,胡人勢力沒有得到及時壓製,漸漸聯合起來,爆發出極強的反晉浪潮。


    反晉的外族勢力中,第一個在八王之亂時期打響反晉口號的是氐族。


    公元304年,氐族首領李雄攻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國號“成”,後來李雄的侄子李壽改國號為“漢”,史稱“成漢”。


    自稱繼承蜀漢正統,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建國。


    在戰亂時期氐族和漢人同為流民,建立成漢政權後對待漢人倒沒有太多差別。


    李雄時期任用頗具名望的巴蜀士人參與政權,以此來籠絡巴蜀人士,緩和國內矛盾。


    並積極學習中原文化,承襲漢魏舊製,效仿晉朝,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一套官僚體係和軍製體係,促進了漢族和氐族在文化上的交流與融合。


    但到了後來,因為後任帝王的昏庸,導致政治混亂腐敗,賦稅繁重,致使社會秩序崩塌,民族間的對立也開始加深。


    而與氐族同年建立反晉政權的,也是實力最強的是南匈奴。


    公元304年,在西晉朝廷中擔任過官職的匈奴貴族劉淵,在離石(山西呂梁)起兵。


    劉淵曾經在晉朝擔任過重要官職,


    曾被晉朝任命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並封其為漢光鄉侯。


    這讓劉淵能夠統領匈奴五部的軍事力量。


    這段經曆讓劉淵經過了深度漢化,並自詡為漢室宗親。


    因曾經的漢室公主和親至南匈奴,他為漢室公主之後,對大漢和漢文化的推崇,讓他的姓氏也取以劉姓。


    劉淵以“兄亡弟紹”為名義,追尊安樂公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漢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以漢室繼承者自居,建國號為漢,同樣以匡扶漢室為名試圖爭奪中原正統。


    後任皇帝改國號為趙,也稱漢趙。


    劉淵稱王後,漢趙勢力不斷擴張,其養子劉曜、羯族歸附者石勒等能征善戰之將為其東征西討。


    到公元308年時,劉淵正式稱帝。


    這是五胡之中的第二胡。


    而五胡其三的羯族本是匈奴控製的西域民族,跟隨匈奴內遷來到中原之後生活貧苦,大多身為奴婢和佃農,對晉朝怨恨最深。


    在跟隨匈奴反晉的過程中,羯族大肆劫掠並殘酷屠戮漢人。


    壯大之後,羯族首領石勒也在後來脫離出漢趙政權,建立自己的後趙政權。


    而五胡其四的羌人,與華夏族淵源更深,被認為是三苗後裔,在堯舜禹時期被華夏族驅逐,遷徙到了甘肅地區。


    在夏、商、周、秦、漢時期多有對抗與融合。


    到了三國時期,在魏蜀兩國都有分布,並以魏蜀子民的身份參與作戰。


    西晉後期朝廷統治力下降,羌人在後來的十六國時期開始建立政權,實力較為強大。


    五胡其五的鮮卑族,在漢朝時期與大漢一同驅逐過北匈奴,並歸入到大漢鮮卑大都護府治下。


    疆域頂峰時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抵陰山,北達貝加爾湖一帶,接管了幾乎整個蒙古高原。


    在東漢後期國家陷入到諸侯混戰後,鮮卑脫離漢朝建立了自己的聯盟政權。


    到西晉後期協同西晉藩王作戰,就此部分族裔內遷到中原。


    但因為與西晉朝廷有不少交集,在其它胡族紛紛建立反晉政權時,鮮卑沒有直接跟從。


    鮮卑有多個部族,其中以慕容鮮卑和拓跋鮮卑為主。


    慕容鮮卑是在晉朝南遷建立東晉時才開始建立獨立政權。


    拓跋鮮卑先後建立代國和北魏,並且最後是由北魏逐漸統一北方結束了五胡亂華。


    與東晉及其後續南方王朝形成南北對峙,史稱南北朝。


    紛亂複雜的政權和民族鬥爭,開啟了華夏文明最黑暗的一段曆史。


    而這段曆史要從晉朝的洛陽長安淪陷,北方漢人大規模衣冠南渡建立東晉開始說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二藝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二藝術並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