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五伐曹魏,終不得誌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 作者:第二藝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節選,可認為天幕播放全篇,記得上學時可是要求全文背誦的╥﹏╥)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某個時空的劉禪,看著一段段相父為他苦心寫就的出師表,再結合天幕對相父一心為國的肯定,劉禪早已是淚流滿麵。
……
劉備拉著諸葛亮的手,看著天幕沉痛道:
“我這一生曆經頓挫,直到遇見了軍師,才有如今乃至將來的基業,雖終未能興複大漢,但能成就這般,備對軍師感激涕零。”
諸葛亮卻是握著劉備的手笑道:
“若我等未知曉未來,欲得天下自是困難,但如今上蒼告知了我等未來,如今又有荊州和益州在手,關張二位將軍尚在,夷陵大敗也未發生。
如此再欲一統天下,中興漢室,豈不比之天上所言的曆史輕易十倍?”
關羽張飛兩人相視一眼,興奮地上前,關羽率先說道:
“是啊兄長,即是東吳偷襲益州才致使我落敗身死,那隻要我們北伐襄樊之前增兵守備好荊州和益州各個隘口,那東吳就休想再靠偷襲竊取益州了。”
張飛也迫不及待道:
“孫權看了上蒼的警示以後,定然不會再輕易毀掉聯盟,行此自取滅亡之道讓曹魏坐享其成。
待到我們和東吳一塊討伐完曹魏,那時再與東吳那群鼠輩爭天下,豈不輕易的很!”
四人暢談著將來會與曆史大為不同的未來,連同蜀漢的將士們也是歡欣振奮。
……
【諸葛亮前後共五次北伐,第一次北伐由於曹魏方麵毫無準備,初期進展尤為順利。
公元228年,諸葛亮先行策反了曹魏新城太守,原蜀漢叛將孟達,引誘魏荊州方麵指揮官司馬懿率軍平叛,使司馬懿的荊州軍團主力陷於上庸山地,解除了荊州方向對雍涼可能的增援。
同時命趙雲率偏師從箕穀出兵,揚言出斜穀襲擊長安,吸引鉗製魏關中兵力,而自己則率主力從漢中西北經隴南山地突然出現在祁山。
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反叛響應諸葛亮,一時間魏國上下震怖。
諸葛亮完成了戰役的第一步目標,形勢對蜀軍極為有利。
也是在這期間,原曹魏天水郡參軍薑維,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被諸葛亮看重並收服。
並在之後對其極為器重,將自己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他。
使得薑維在未來繼諸葛亮之後,成為肩扛起貧弱蜀漢的頂梁柱,甚至在蜀漢淪陷後仍竭盡一切努力,以死報答諸葛丞相的知遇之恩。
但是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部署,導致街亭失守,致使魏軍可以源源不斷從隴右增兵。
諸葛亮進不可攻,退不可守,無奈之下隻好退兵。
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有可能借此擴大戰果克複關中的機會,最終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北伐距離上一次僅相隔半年時間,諸葛亮再次發兵北上。
這時的曹魏派遣重兵囤聚在了討伐東吳的戰線上,在西部戰區的兵力相對空虛。
諸葛亮選擇在魏明帝曹睿發動兩路大軍攻吳時,趁機發起第二次北伐行動。
諸葛亮的目標是先行攻下陳倉,切斷關中與隴右的聯係,進而圍攻隴右。
然而曹真準確判斷出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先行增兵固守陳倉。
久攻不下的蜀漢軍隊受限於糧草不濟,隻能無功而返。
第三次北伐與第二次北伐相隔也僅僅數月。
公元229年,諸葛亮親自指揮蜀漢主力軍攻克了武都、陰平。
武都、陰平二郡再次成為蜀漢的領土,成為日後蜀漢北伐的前進基地。
經過兩年的休整籌備,公元231年,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
采取圍點打援戰術,先行包圍祁山,意圖與司馬懿進行戰略決戰。
魏軍援兵初期被擊敗後,司馬懿選擇了堅守不出,戰事陷入了僵持。
而在這時,蜀漢內部勢力發生了分裂,出於各種複雜原因,負責押運糧草的李嚴選擇了謊報糧草不足,導致諸葛亮被迫退兵,第四次北伐功敗垂成。
諸葛亮事後徹查李嚴,坐實他謊報後勤之罪後,將之貶為庶民,流放梓潼。
為了維係蜀漢派係的穩定,諸葛亮沒能選擇斬殺李嚴。
到了公元234年,這也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
雖然此時的諸葛亮隻有54歲,可因為常年的殫精竭慮,憂思操勞過度,無論是軍事、國事都需要他親自處理,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多種疾病纏身,甚至出現吐血昏厥。
行軍打仗都隻能依靠乘坐四輪車出行。
諸葛亮也預感到了這或許會是自己最後一次北伐,也是他最後一次為蜀漢爭取存活下去的機會。
所以此次準備了三年時間,軍械糧草兵馬籌措足備。
率領十萬大軍出斜穀,另派使者到東吳邀約出兵共同伐魏。
孫權親率大軍攻擊合肥,兩國合力討伐曹魏。
諸葛亮的大軍進駐渭河南岸,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對峙。
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的厲害,采取堅守不出的策略,無論諸葛亮如何挑釁、羞辱,他都不為所動。
對峙期間,諸葛亮積勞成疾,最終病逝於五丈原。
蜀軍在諸葛亮去世後,按照他的遺命撤迴漢中,第五次北伐就此結束。
蜀漢失去了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丞相,也失去了在三國大勢之下長久存續下去的機會。
而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這一戰被稱為上方穀之戰,戰役過程也更為傳奇和極具悲情色彩。
後世之人每每看見諸葛丞相用火攻立即將要全殲司馬懿大軍時,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宛若上蒼不佑的大雨,使得蜀漢失去最後一次成功的機會,諸葛丞相站在雨中悲痛無言,閉眼落淚時,後世之人無不痛心鼻酸。】
天幕開始播放上方穀之戰,那場上天似要收迴諸葛丞相借東風之債的雨,以及秋風五丈原上,諸葛丞相最終抱憾離世的畫麵……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某個時空的劉禪,看著一段段相父為他苦心寫就的出師表,再結合天幕對相父一心為國的肯定,劉禪早已是淚流滿麵。
……
劉備拉著諸葛亮的手,看著天幕沉痛道:
“我這一生曆經頓挫,直到遇見了軍師,才有如今乃至將來的基業,雖終未能興複大漢,但能成就這般,備對軍師感激涕零。”
諸葛亮卻是握著劉備的手笑道:
“若我等未知曉未來,欲得天下自是困難,但如今上蒼告知了我等未來,如今又有荊州和益州在手,關張二位將軍尚在,夷陵大敗也未發生。
如此再欲一統天下,中興漢室,豈不比之天上所言的曆史輕易十倍?”
關羽張飛兩人相視一眼,興奮地上前,關羽率先說道:
“是啊兄長,即是東吳偷襲益州才致使我落敗身死,那隻要我們北伐襄樊之前增兵守備好荊州和益州各個隘口,那東吳就休想再靠偷襲竊取益州了。”
張飛也迫不及待道:
“孫權看了上蒼的警示以後,定然不會再輕易毀掉聯盟,行此自取滅亡之道讓曹魏坐享其成。
待到我們和東吳一塊討伐完曹魏,那時再與東吳那群鼠輩爭天下,豈不輕易的很!”
四人暢談著將來會與曆史大為不同的未來,連同蜀漢的將士們也是歡欣振奮。
……
【諸葛亮前後共五次北伐,第一次北伐由於曹魏方麵毫無準備,初期進展尤為順利。
公元228年,諸葛亮先行策反了曹魏新城太守,原蜀漢叛將孟達,引誘魏荊州方麵指揮官司馬懿率軍平叛,使司馬懿的荊州軍團主力陷於上庸山地,解除了荊州方向對雍涼可能的增援。
同時命趙雲率偏師從箕穀出兵,揚言出斜穀襲擊長安,吸引鉗製魏關中兵力,而自己則率主力從漢中西北經隴南山地突然出現在祁山。
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皆反叛響應諸葛亮,一時間魏國上下震怖。
諸葛亮完成了戰役的第一步目標,形勢對蜀軍極為有利。
也是在這期間,原曹魏天水郡參軍薑維,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被諸葛亮看重並收服。
並在之後對其極為器重,將自己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他。
使得薑維在未來繼諸葛亮之後,成為肩扛起貧弱蜀漢的頂梁柱,甚至在蜀漢淪陷後仍竭盡一切努力,以死報答諸葛丞相的知遇之恩。
但是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違背了諸葛亮的部署,導致街亭失守,致使魏軍可以源源不斷從隴右增兵。
諸葛亮進不可攻,退不可守,無奈之下隻好退兵。
第一次北伐,也是最有可能借此擴大戰果克複關中的機會,最終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北伐距離上一次僅相隔半年時間,諸葛亮再次發兵北上。
這時的曹魏派遣重兵囤聚在了討伐東吳的戰線上,在西部戰區的兵力相對空虛。
諸葛亮選擇在魏明帝曹睿發動兩路大軍攻吳時,趁機發起第二次北伐行動。
諸葛亮的目標是先行攻下陳倉,切斷關中與隴右的聯係,進而圍攻隴右。
然而曹真準確判斷出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先行增兵固守陳倉。
久攻不下的蜀漢軍隊受限於糧草不濟,隻能無功而返。
第三次北伐與第二次北伐相隔也僅僅數月。
公元229年,諸葛亮親自指揮蜀漢主力軍攻克了武都、陰平。
武都、陰平二郡再次成為蜀漢的領土,成為日後蜀漢北伐的前進基地。
經過兩年的休整籌備,公元231年,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
采取圍點打援戰術,先行包圍祁山,意圖與司馬懿進行戰略決戰。
魏軍援兵初期被擊敗後,司馬懿選擇了堅守不出,戰事陷入了僵持。
而在這時,蜀漢內部勢力發生了分裂,出於各種複雜原因,負責押運糧草的李嚴選擇了謊報糧草不足,導致諸葛亮被迫退兵,第四次北伐功敗垂成。
諸葛亮事後徹查李嚴,坐實他謊報後勤之罪後,將之貶為庶民,流放梓潼。
為了維係蜀漢派係的穩定,諸葛亮沒能選擇斬殺李嚴。
到了公元234年,這也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
雖然此時的諸葛亮隻有54歲,可因為常年的殫精竭慮,憂思操勞過度,無論是軍事、國事都需要他親自處理,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多種疾病纏身,甚至出現吐血昏厥。
行軍打仗都隻能依靠乘坐四輪車出行。
諸葛亮也預感到了這或許會是自己最後一次北伐,也是他最後一次為蜀漢爭取存活下去的機會。
所以此次準備了三年時間,軍械糧草兵馬籌措足備。
率領十萬大軍出斜穀,另派使者到東吳邀約出兵共同伐魏。
孫權親率大軍攻擊合肥,兩國合力討伐曹魏。
諸葛亮的大軍進駐渭河南岸,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對峙。
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的厲害,采取堅守不出的策略,無論諸葛亮如何挑釁、羞辱,他都不為所動。
對峙期間,諸葛亮積勞成疾,最終病逝於五丈原。
蜀軍在諸葛亮去世後,按照他的遺命撤迴漢中,第五次北伐就此結束。
蜀漢失去了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千古丞相,也失去了在三國大勢之下長久存續下去的機會。
而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這一戰被稱為上方穀之戰,戰役過程也更為傳奇和極具悲情色彩。
後世之人每每看見諸葛丞相用火攻立即將要全殲司馬懿大軍時,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宛若上蒼不佑的大雨,使得蜀漢失去最後一次成功的機會,諸葛丞相站在雨中悲痛無言,閉眼落淚時,後世之人無不痛心鼻酸。】
天幕開始播放上方穀之戰,那場上天似要收迴諸葛丞相借東風之債的雨,以及秋風五丈原上,諸葛丞相最終抱憾離世的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