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天幕中那句名言,曹操以為關羽在臨終之前還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時之間巨大的惋惜悲傷之情流露而出。


    “雲長……何其憾也~”


    ……


    殺起兄弟毫不手軟的劉邦不能理解道:


    “這關羽和劉備的情誼是有多深?連一統天下的機會都不要了?身邊也沒個謀士將領什麽的勸阻他嗎?


    還有這關羽的為人何等忠義?連曹操這樣的大敵都能對他如此敬重。”


    韓信感概道:


    “從劉備失徐州開始,被呂布兩次打敗,到關羽在下邳被曹操俘獲,到後來劉備輾轉去到新野,又被曹操打得潰逃。


    四次淪落到妻兒都被人擒獲的地步,關羽卻始終不離不棄,仍是那般堅定地跟隨劉備。


    尤其是在曹營受到曹操那般禮遇,還要拜他為將軍,關羽都不為所動,仍一心要帶著兩個嫂嫂去與大哥劉備相見。


    如此忠義堅定之人,縱觀上蒼陳述曆史至此,也不見得有一人能比得過關羽啊。


    不止武力和領兵才能都是非凡,忠義到青史都必定會有他的名字,也難怪曹操會如此敬重他。


    隻是如果關羽真的動搖投靠了曹操,怕是他在曹操心裏的份量難免會輕上不少,也可能就不會芳名流傳千古了。


    有如此兄弟,劉備甘願為其放棄天下而複仇,也就情有可原了。


    難怪這段三國曆史上蒼會講得如此細致,曆史能有如此可歌可泣的過往,那是曆史的可貴,也是後世之人能借此傳承其精神的有幸。


    不知這三國在關羽之後,還會不會有如這般珍貴的情誼和故事?”


    張良這時也說道:


    “如此要說劉備衝動,倒不如說東吳孫權過於短視。


    既然他們擔心劉備依靠荊州、益州、漢中等大片領地成強敵之勢,那東吳隻取荊州便好,何必非要殺了關羽?


    荊州一地本就是東吳借出去的,收迴來劉備也沒有妥當理由放棄天下而大舉進攻他們。


    我大漢沒能借此複興,當真是千古憾事啊。”


    ……


    在更早的時空裏,劉關張三人剛在涿郡的桃園中結義。


    此時看到關羽身死的這段曆史,劉備潸然淚下道:


    “二弟三弟跟隨哥哥,將來不僅沒能興複大漢,二弟還落得個身死的下場。


    已知如此,二弟三弟還願意跟隨哥哥為大漢……”


    關羽抓住大哥劉備的手,打斷道:


    “能跟隨哥哥成就如此盛名,二弟雖死也絕不後悔!”


    劉備落著淚握住關羽的手。


    張飛也大為感動地將手搭上來:“大哥,二哥,俺也一樣!”


    ……


    【關羽身死,荊州淪陷後,東吳占據荊州六郡大部分地區。


    劉備籌措大批物資和軍隊預備向東吳進攻,期間也有很多謀士武將勸阻劉備要以天下大局為重,但劉備伐吳的決心已然不可阻擋。


    籌備期間時間也來到了公元220年,這一年曹操病逝,終年六十六歲,曹操臨終傳位給兒子曹丕。


    曹丕繼位成為魏王後,同年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於他,改大漢國號為魏。


    東漢自此正式滅亡。


    曹操雖然至死都沒有稱帝,但被曹丕追尊為了魏武帝,廟號太祖。


    曹丕沒有像演義上那樣殺死曾經的漢獻帝劉協,而是封他為山陽公,一直到公元234劉協才去世。


    劉備一直以興複漢室為目標,自然不能讓大漢就此滅亡。


    於是時年六十歲的劉備,在公元221年於成都稱帝,繼承大漢國號,建元章武,後世也稱季漢或蜀漢。


    此時的孫權擔心劉備的複仇的大軍,於是不顧屈辱地向曹魏稱臣,意圖避免被曹魏和劉備兩麵進攻以至亡國。


    同時劉備的大軍也已籌備完成,蜀漢大軍開拔,正式向東吳討伐問罪。


    期間劉備讓駐軍閬中的張飛出兵至江州會合。


    然而還未來得及動身,因為張飛急於為二哥關羽報仇,以軍令逼迫部下趕製盔甲,未能在倉促期限內完成趕製任務的範強(演義中稱範疆)、張達,被張飛鞭打一番後又被威脅再完不成任務便要處死他們。


    於是不堪張飛暴戾的二人,趁夜割下了張飛的頭顱投奔去了東吳。


    得知消息的劉備悲憤大怒,加速向東吳進軍。


    蜀漢大軍初戰告捷,攻破吳軍占領了巫縣(今重慶巫山縣)。


    繼而進軍秭歸(今屬湖北),此地的武陵蠻夷,也都遣使請兵助戰,共計增援蜀軍一萬餘人。


    東吳派遣陸遜率領大軍抵達夷陵時,蜀漢大軍也已經進軍至夷陵地界。


    初期吳軍避戰不出,放任蜀漢軍隊進駐至夷道縣猇亭。


    之後兩軍開始在夷陵地區陷入曠日持久的相持階段,不論蜀漢如何辱罵挑釁,東吳始終不予理睬,堅守防禦。


    一直從公元222年三月僵持到六月。


    最終吳軍靠持久戰消耗蜀軍糧草、士氣、戒備心,以及利用地形、精銳水軍、巧用計謀等戰術,大敗蜀軍。


    蜀漢喪失約五萬至八萬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的精銳,劉備隻能一路退到了白帝城。


    東吳為提防曹魏南下偷襲,遂停止的追擊。


    此戰蜀漢元氣大傷,不僅損失了大量兵力,還麵臨著國內叛亂四起的局麵。


    再也無力討伐東吳不說,還為日後諸葛亮的北伐帶來極大困難。


    既損兵折將,又未能給關羽、張飛兩位兄弟報仇的劉備傷心病重。


    當然此戰也給東吳造成了一定傷亡,唯有隔岸觀火的曹魏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沒過多久,劉備便於公元223年去世了,其子劉禪繼位。


    臨終前,劉備基於蜀漢主力喪失大半,外有東吳、曹魏大敵威脅,內有蜀漢統治力動搖叛亂漸起,又喪失了富饒的荊州,隻靠土地貧瘠人口稀少的益州難以發展提升國力,劉禪又才能平平難當大任,蜀漢自保都已成難題。


    基於上述如此多的困境,劉備甚至對諸葛亮說出了: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可想蜀漢已經到了何等艱難境地。


    但是諸葛亮仍然盡心盡力輔佐劉禪,餘生所有精力都耗盡在蜀漢生存之上。


    公元223年劉禪繼位,蜀漢軍國大事全權交由諸葛亮執掌。


    蜀漢群臣為劉備上諡號昭烈,是為漢昭烈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二藝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二藝術並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