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曆代對七孔灶大為節省燃料的功能都大感興趣。


    即便是發明七孔灶的明朝,也受限於信息流通沒能普及開來。


    森林樹木的減少,對於曆朝曆代都是一個大難題。


    秦漢之前,可能因為人口數量還沒有那麽多,國土麵積也足夠大,森林砍伐可能還沒有那麽嚴重。


    但是從唐宋開始,城市的木柴供應就需要花不少錢購買了。


    到了明清時期人口劇增,更是導致森林大麵積消失,農村砍柴都需要走很遠的地方。


    森林減少野生很多動物就會消失,本就珍稀的動物更是慘遭滅絕。


    就像河南的大象,在漢朝時期就因為大規模開墾耕地和捕殺,徹底在河南絕跡。


    在天幕的幫助下,七孔灶瞬間就普及到曆朝曆代所有百姓。


    燃料緊缺的情況將會有所改善,森林也有望得到更好的保存和恢複。


    漢武帝看著已經命人完整畫下來的七孔灶,說道:


    “雖然我大漢不怎麽缺柴,但不能不為子孫後代著想。


    等到人口增長多了,也肯定會麵臨這樣的問題,倒不如未雨綢繆現在就將這七孔灶推行整個大漢。”


    衛子夫這時開口道:


    “臣妾鬥膽想進言幾句,隻是怕涉及朝政……”


    劉徹擺了擺手:“你是朕的皇後,朕當然知曉你沒有幹政的心思,但說無妨。”


    衛子夫說道:


    “臣妾出身寒微,體會過民間百姓疾苦。


    百姓們平時為能吃上一口肉食,多要靠下河捕撈,上山打獵。


    時日一長,河中的魚蝦越發少了,山中狩獵的獵人們也越來越難以打到獵物。


    但這是可以避免的。


    像是魚蝦如果不論大小一網打盡的話,要不了多少年魚蝦就會絕跡。


    野獸總在春天發情懷子,如果不論季節,不論公母都獵殺的話,要不了多久山中就很難打到獵物了。


    而一隻公獸可以讓很多母獸懷子。”


    衛子夫沒有說具體實施哪些政令可以避免,如果說了,那就是幹政。


    不過有這些就夠了,劉徹自己也能想到避免措施。


    “皇後是說,如果限製漁民網眼的大小,就能避免大小魚全部撈絕?


    如果限製獵人不準狩獵母獸,隻狩獵公獸,便可避免走獸絕跡?


    好,好啊。


    未想皇後還有如此才能,當真是一條延續千秋惠及天下的好政策。


    不過還得細細補充一番。


    畢竟狩獵時走獸公母難以區分,網眼大小如何規定也需要細致考慮。


    或許按四時季節限製比較好管理,規定一年中哪些時日可以狩獵,哪些時日可以捕魚。


    規定哪個山頭可以砍伐,哪個山頭需要種上多少年的樹以後才可以砍伐。


    妙極,朕現在就讓人去擬定細則,更要立皇後你一個大功,興許還能借此流芳百世。”


    ……


    另一邊。


    霍去病一改得知自己死期時的心慌無措,而是大笑道:


    “上蒼待我,待我大漢當真是不薄。


    不僅如此詳細地保我不會因病早死,還教會我大漢可以應對那無人可製的瘟疫了,這在以前可是被視作天譴,需要祭祀三牲求得上蒼寬恕的。


    如今再看,這瘟疫也不過是個肉眼不可見,卻可以被殺死的活物。


    我大漢軍民再無需懼怕瘟疫。


    而且匈奴投屍破壞水源的問題也輕易被破解了。


    我們不需要消耗大量民力和馬車運送水源,也無需擔心因運水拖慢行軍。


    隻要在軍中推行這七孔灶,再攜帶遠少於以往的柴炭便可解決用水和烹煮食物的問題。


    這北匈奴上次沒能追殺全殲他們,下一次我定要探查清楚他們藏身何處,一舉將他們全部剿滅!”


    衛青不再擔心侄兒的生死了,心情也是大好。


    拍著他的肩膀,端起酒道:


    “來,為慶賀上蒼眷顧我大漢,諸位同飲此杯。”


    霍去病看著這酒水,頓了頓,與諸將軍們問道:


    “這酒要不要也燒一下?”


    眾將軍們相視一眼,大笑不止……


    ……


    【霍去病死後,劉徹傷心不已。


    以極高規格將霍去病葬在了茂陵附近,那本是他劉徹的帝王陵墓,以期死後還能再和自己的冠軍侯以及其他功臣們相會。


    並將霍去病的陵墓建造成了祁連山的模樣,以讓冠軍侯的功績可以為世人所知,流傳萬世。


    霍去病死後十一年,劉徹在位第三十六年,衛青也病逝離去。


    漢武帝同樣將衛青葬在了茂陵,將陵墓修建成陰山形狀。


    自此,武帝早年親手提拔上來的老臣們一個個都已離世,劉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落寞。


    身邊的大臣們很多都換成了年輕一輩。


    有霍去病的弟弟霍光。


    甚至還有霍去病當年抓來的匈奴王子金日磾,而今卻也為大漢盡忠盡力。


    也代表著南匈奴漸漸融入了漢朝,成為大漢的子民。


    失去衛青和霍去病後,大漢該打的仗仍然要打。


    隨著衛滿chaoxian的逐步壯大,並且不再向大漢稱臣,漢武帝決定發兵解決這個潛在威脅。


    而衛滿chaoxian的由來,要追溯至劉邦攻打他親自冊封的燕王,也是昔日從沛縣一同起義的兄弟盧綰說起。


    遭到劉邦無情進攻的盧綰逃亡去了匈奴地界,而身為燕國人的衛滿也一路逃亡到了箕子chaoxian。


    在這裏衛滿受到了箕子的後人優待,因為同樣來自中原故土,箕子後人還任命衛滿為官,分封給他土地。


    而漸漸羽翼豐滿的衛滿,掉頭就反咬了收留他的箕子後人,並篡奪他們的國家,建立了衛滿xhaoxian。


    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衛滿xhaoxian不肯再向大漢稱臣,並阻止其它大漢附屬國向大漢朝貢通商。


    於是劉徹發兵進攻,衛滿chaoxian就此覆滅,納入到了大漢版圖。


    漢武帝的功績也在此刻達到了巔峰。


    大漢,一個以強盛而聞名的華夏朝代。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世間的自信,他的國號也成為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對於上蒼給予大漢如此之高的評價,也使得大漢子民們的自豪感達到了頂峰。


    無論大漢的哪一個朝代,哪一個郡縣,所有的漢人們都爆發出最為徹底的高唿和情感流露。


    穿越了時空和地域,以天幕為紐係發出著振奮人心的共鳴。


    大漢的先帝和後代的帝王們,也對大漢這位武帝劉徹深以為榮。


    劉徹自己此刻的心情也自不必說的驕傲。


    ……


    三國時期。


    麵臨國家分裂,三國割據的東漢百姓們有悲也有喜。


    哪怕此時的大漢已經分裂成了三個國家,但隻要大漢還沒有真正的倒下,那他們就永遠都是共同的漢人,又或者隻要天下的漢人都有如此的歸屬感,那麽大漢永遠都不會亡。


    ……


    唐朝。


    李世民:“哪怕時至今日,我大唐也仍然會以漢族這個名字,來區分同樣生活在大唐的鮮卑、突厥、迴紇、靺鞨等族的子民。


    今天以後,大漢這個名字會更深入民心,不過我大唐也絕不會差。


    隻要給我大唐時間,無論是哪個民族隻要生活在我大唐的疆域,隻要視我大唐為故國,我定要讓所有子民都能以身為大唐人而自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二藝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二藝術並收藏璀璨華夏:挽千古意難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