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範正已經很久沒見著魏衡了。心裏數落著這家夥實在是太不夠意思了,不就是當了個芝麻大的小官兒嗎,竟然連朋友都不理了。
嶽青離開後,三個人的小團體缺了主心骨,一下就散了。魏衡去了他叔父家借住,開始了循規蹈矩的職業生涯。範正則幹脆搬到了考生們居住的客棧,整日裏與之乎者也的學子們為伍,“專專心心”地準備大考。
也是他運氣不好,眼看著離考試沒多久了,邊境上竟然打起仗來。
舉國上下,朝野內外都因為南夏與西涼之間的這場戰爭而憂心忡忡,朝廷各部更是忙得腳不沾地,焦頭爛額。本來備受矚目的秋季大考反而被晾在一邊,備受冷落。
就連來都城參考的這些學子考生們,成天也隻惦記著邊境的形勢,每日裏聚在一起,互通打探消息,爭論敵情我勢,猜測戰爭勝負,哪裏還有心思學習。
打仗燒的是錢,幾十萬人的吃穿用度,兵甲利器,戰馬良車,豈止是個小數目?
朝廷裏大殿上各個部門的長官為了這些花銷吵得是不可開交。要錢的要錢,催糧的催糧,要人的要人,錢糧若是不足,武器製造、供應跟不上,前方的軍隊就可能受到影響。
誰也擔不起這個責,誰也不願背這個鍋。朝堂上整天談論的都是關於戰爭的軍國大事,其他的工作自然靠邊站,不受重視。
本來應是當年備受矚目的科考一事,竟然被這橫空冒出的戰亂給擠到了邊邊角角,隻草草的走了下形式。
而準備得並不很充分的範書呆,自然也沒考上。
按理秋考已經結束,沒考上的自然應該迴到原籍重新準備明年再考。
範正在巡陽呆了兩個多月,身上的錢花得也差不多了,也打算迴家去。臨行之前決定去找魏衡好歹跟他道個別。
他記得魏衡說過叔父給他謀的差事是在巡陽府衙。於是跑去府衙找他,卻被告知魏衡早被調到戶部去了。
難怪魏衡最近都不來找他了,原來是升了官。範正心裏有些醋溜溜的想,自己如今不過是個落了榜的考生,哪裏能高攀得起戶部的大人。
正打算抬腳走人,轉念又一想,憑什麽呀,你魏衡就算當了戶部郎官,不還是我範正的朋友?難道你真是那種薄情寡義的人?
不行,他範正這麽多年來就交了嶽青和魏衡這麽兩個朋友,嶽青已經不告而別,魏衡可不能再這麽不明不白的就沒了,他必須要親自確認一下才行。
範正又跑到戶部去打聽,可是魏衡不過是個戶部下麵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倉廩,根本沒有幾個人認識他。範正打聽的結果竟是沒有此人。
不可能,範正不相信,府衙那邊明明說他來了戶部。範正不信邪,天天堵在戶部門口等,可是一連好幾天都沒見著魏衡的人影,若他真在戶部做事,不可能好幾天都不上職吧?
範正於是改為逢人便問認不認識魏衡這個人,他若真在戶部呆過,總有一兩個人認識他吧?
這天他終於逮到了一個認識魏衡的人。誰呢?正是當初裝病讓魏衡去頂差的那位。
“誰?魏衡?”那人道,“你不知道啊,他上通匯關去了。”
“他去通匯關幹什麽?”
“送糧唄。”
“什麽時候的事啊?”
那人翻著白眼算了算:“有一個月了吧,一直沒迴來,估計交待在那兒了。”說這話時,竟很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
“什麽!”範正聞言心中一震,腦子裏不停的重複那人的話“一個月了……一直沒迴來……沒迴來……交待在那兒了……”
不可能,不可能……範正不相信魏衡會就這樣折在邊境上。他不過是個押運糧草的,又不會上戰場,怎麽可能?不可能!
可是,他不過就是個運送糧草的,怎麽可能一個月了還不迴來?難道?難道……
範正不敢想下去,不會的,不可能!他決定呆在都城,直到他打聽到魏衡的消息為止。
是生是死,總要弄個清楚明白!
範正往家寄了一封書信,告訴家裏自己要在都城呆一段時間,讓家裏給他寄點錢過來。
範正他爹昌河首富範老爺聽說兒子還要呆在都城,歡喜得很,認為他定是找到了什麽門路,光宗耀祖指日可待。錢什麽的都是身外之物,家裏唯一不缺的就是銀子,趕緊托人給範正送了一千兩銀票,叮囑他用這筆錢好好活動活動。
範正的老娘聽說兒子還要在都城呆一陣子,心裏這擔心的,怕他吃不好、穿不暖,在外麵受委屈,從自己的私房錢裏拿了三百兩,托人給他帶過去。
範正又在都城呆了半個多月。通匯關大捷的消息傳了迴來,西涼戰敗,禦西軍不日將班師迴朝。
他聽說這個消息高興得不得了,等到禦西軍迴城的時候,說不定就能得到魏衡的消息。
跟他一起參加秋考的考生都已經各自迴了老家,巡陽城裏他也沒有什麽熟人。在孤獨寂寞焦急難耐中又度過了七天,終於等到了軍隊迴城的日子。
這一天,聽說整個巡陽城三分之二的人都來到城外十裏相迎。
通匯關一戰的勝利,不僅是保住了通匯關一城,也是護佑了整個南夏。所有的南夏人都感激他們,尤其是從界河、通匯關一帶避難來的百姓,更是感激涕零,一大清早就出城等候,夾道歡迎。
今天,巡陽城萬人空巷,所有人都匯到了城門內外,等候禦西軍的凱旋而歸。
今天,據說受南夏王的委托,端王皇甫逸明將親自出城,迎接凱旋的英雄們迴歸故裏。
聚集在城門口的百姓們,除了來迎接禦西軍的英雄,一覽勝利之師的雄姿,更想親眼一睹傳說中的南夏第一天才端王皇甫逸明的風采。
禦西軍離城已經很近了,為了不讓端王久等,每接近巡陽二十裏,禦西軍便會派出一人快馬加鞭趕迴巡陽報信。
“報,大軍離城還有二十裏。”剛剛趕到的禦西軍士兵,一人一馬衝到城下,大聲播報著大軍的進程。
城外自然有人得了消息,立即小跑到門外停著的一輛轎攆前,單膝下跪,向轎內之人稟報大軍的位置。
嶽青離開後,三個人的小團體缺了主心骨,一下就散了。魏衡去了他叔父家借住,開始了循規蹈矩的職業生涯。範正則幹脆搬到了考生們居住的客棧,整日裏與之乎者也的學子們為伍,“專專心心”地準備大考。
也是他運氣不好,眼看著離考試沒多久了,邊境上竟然打起仗來。
舉國上下,朝野內外都因為南夏與西涼之間的這場戰爭而憂心忡忡,朝廷各部更是忙得腳不沾地,焦頭爛額。本來備受矚目的秋季大考反而被晾在一邊,備受冷落。
就連來都城參考的這些學子考生們,成天也隻惦記著邊境的形勢,每日裏聚在一起,互通打探消息,爭論敵情我勢,猜測戰爭勝負,哪裏還有心思學習。
打仗燒的是錢,幾十萬人的吃穿用度,兵甲利器,戰馬良車,豈止是個小數目?
朝廷裏大殿上各個部門的長官為了這些花銷吵得是不可開交。要錢的要錢,催糧的催糧,要人的要人,錢糧若是不足,武器製造、供應跟不上,前方的軍隊就可能受到影響。
誰也擔不起這個責,誰也不願背這個鍋。朝堂上整天談論的都是關於戰爭的軍國大事,其他的工作自然靠邊站,不受重視。
本來應是當年備受矚目的科考一事,竟然被這橫空冒出的戰亂給擠到了邊邊角角,隻草草的走了下形式。
而準備得並不很充分的範書呆,自然也沒考上。
按理秋考已經結束,沒考上的自然應該迴到原籍重新準備明年再考。
範正在巡陽呆了兩個多月,身上的錢花得也差不多了,也打算迴家去。臨行之前決定去找魏衡好歹跟他道個別。
他記得魏衡說過叔父給他謀的差事是在巡陽府衙。於是跑去府衙找他,卻被告知魏衡早被調到戶部去了。
難怪魏衡最近都不來找他了,原來是升了官。範正心裏有些醋溜溜的想,自己如今不過是個落了榜的考生,哪裏能高攀得起戶部的大人。
正打算抬腳走人,轉念又一想,憑什麽呀,你魏衡就算當了戶部郎官,不還是我範正的朋友?難道你真是那種薄情寡義的人?
不行,他範正這麽多年來就交了嶽青和魏衡這麽兩個朋友,嶽青已經不告而別,魏衡可不能再這麽不明不白的就沒了,他必須要親自確認一下才行。
範正又跑到戶部去打聽,可是魏衡不過是個戶部下麵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倉廩,根本沒有幾個人認識他。範正打聽的結果竟是沒有此人。
不可能,範正不相信,府衙那邊明明說他來了戶部。範正不信邪,天天堵在戶部門口等,可是一連好幾天都沒見著魏衡的人影,若他真在戶部做事,不可能好幾天都不上職吧?
範正於是改為逢人便問認不認識魏衡這個人,他若真在戶部呆過,總有一兩個人認識他吧?
這天他終於逮到了一個認識魏衡的人。誰呢?正是當初裝病讓魏衡去頂差的那位。
“誰?魏衡?”那人道,“你不知道啊,他上通匯關去了。”
“他去通匯關幹什麽?”
“送糧唄。”
“什麽時候的事啊?”
那人翻著白眼算了算:“有一個月了吧,一直沒迴來,估計交待在那兒了。”說這話時,竟很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
“什麽!”範正聞言心中一震,腦子裏不停的重複那人的話“一個月了……一直沒迴來……沒迴來……交待在那兒了……”
不可能,不可能……範正不相信魏衡會就這樣折在邊境上。他不過是個押運糧草的,又不會上戰場,怎麽可能?不可能!
可是,他不過就是個運送糧草的,怎麽可能一個月了還不迴來?難道?難道……
範正不敢想下去,不會的,不可能!他決定呆在都城,直到他打聽到魏衡的消息為止。
是生是死,總要弄個清楚明白!
範正往家寄了一封書信,告訴家裏自己要在都城呆一段時間,讓家裏給他寄點錢過來。
範正他爹昌河首富範老爺聽說兒子還要呆在都城,歡喜得很,認為他定是找到了什麽門路,光宗耀祖指日可待。錢什麽的都是身外之物,家裏唯一不缺的就是銀子,趕緊托人給範正送了一千兩銀票,叮囑他用這筆錢好好活動活動。
範正的老娘聽說兒子還要在都城呆一陣子,心裏這擔心的,怕他吃不好、穿不暖,在外麵受委屈,從自己的私房錢裏拿了三百兩,托人給他帶過去。
範正又在都城呆了半個多月。通匯關大捷的消息傳了迴來,西涼戰敗,禦西軍不日將班師迴朝。
他聽說這個消息高興得不得了,等到禦西軍迴城的時候,說不定就能得到魏衡的消息。
跟他一起參加秋考的考生都已經各自迴了老家,巡陽城裏他也沒有什麽熟人。在孤獨寂寞焦急難耐中又度過了七天,終於等到了軍隊迴城的日子。
這一天,聽說整個巡陽城三分之二的人都來到城外十裏相迎。
通匯關一戰的勝利,不僅是保住了通匯關一城,也是護佑了整個南夏。所有的南夏人都感激他們,尤其是從界河、通匯關一帶避難來的百姓,更是感激涕零,一大清早就出城等候,夾道歡迎。
今天,巡陽城萬人空巷,所有人都匯到了城門內外,等候禦西軍的凱旋而歸。
今天,據說受南夏王的委托,端王皇甫逸明將親自出城,迎接凱旋的英雄們迴歸故裏。
聚集在城門口的百姓們,除了來迎接禦西軍的英雄,一覽勝利之師的雄姿,更想親眼一睹傳說中的南夏第一天才端王皇甫逸明的風采。
禦西軍離城已經很近了,為了不讓端王久等,每接近巡陽二十裏,禦西軍便會派出一人快馬加鞭趕迴巡陽報信。
“報,大軍離城還有二十裏。”剛剛趕到的禦西軍士兵,一人一馬衝到城下,大聲播報著大軍的進程。
城外自然有人得了消息,立即小跑到門外停著的一輛轎攆前,單膝下跪,向轎內之人稟報大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