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數百米的距離對風馳電掣的良駒駿馬來說不過是電光火石間的事情,不過刹那,兩軍戰馬便已衝到了對方的陣營之中。不過由於出場的隊形有所不同,西涼呈羽翼包抄之勢,而南夏卻被圍在當中。
但是這也算不得什麽,駿馬一刻不停地跑動著,雙方的隊形隨時都在變換,一旦兩者交上手,便很難再去理會其他的事情,隊形在騎戰中並不是關鍵的因素。
隨著雙方騎兵的廝殺,兩軍的盾步兵陣也在緩慢移動,漸漸逼近場中,縮小範圍,將雙方交戰的騎兵囿於方圓之中。
西涼一共才十萬人,騎兵不過萬餘人,而南夏二十萬大軍,整個驍箭營所有的士兵都可為騎射手,僅人數上就是西涼的數倍。不過此次驍箭營五萬人也沒有全部上場,兩萬騎兵,已經足以傲視對手。
驍箭營的神射手,怎麽能隻有一種用途呢?
在雙方騎兵混戰的時候,南夏一支射手部隊悄悄上前,藏在了盾兵身後。盾兵蹲下,以人為壘,以盾為牆,射手在後,彎弓搭箭,紛紛瞄準敵軍的戰馬,射出手中的箭矢。
為什麽隻射敵軍戰馬呢?那是為了防止誤傷。交戰的時候雙方都在不停的移動,這就給射手的攻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為距離較遠,馬上的士兵身形較小並且在戰鬥中打鬥激烈,誤傷的可能性極大。而戰馬相對來說體積較大,更容易瞄準,而且位置靠下,即便誤傷,也不至於傷到自己人。
在南夏射手的助力之下,本來就人多勢眾的南夏騎兵對西涼騎兵可謂是單方麵的剿殺。
眼看西涼騎兵岌岌可危,快要敗下陣來,栗正明再次發出指令,盾步兵出擊。而南夏也在對方行動的同時,作出相應的舉動。
剛開始緩慢移動的盾步兵,接收到指令後,起盾快速向場中衝刺。
盾兵的作用是以堅實的強盾抗擊敵人的攻擊,為己方士兵作掩護。但訓練有素的盾兵也可以作為進攻型兵種來使用。鐵盾的加持大大增強了盾兵的防禦力,在抗擊敵人的攻擊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在近身作戰時相當有利。
盾步兵的加入使得場間陷入了混戰,高高在上的騎兵不僅要與勢均力敵的敵方騎兵作戰,還要隨時注意腳下的盾步兵的攻擊。而盾兵在對抗騎兵的攻擊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下而上的盾牌有效遮擋了來自上方的攻擊,而盾兵則可趁機攻擊對方的戰馬。
西涼人少勢弱,此一戰是抱定了不成功便承認的必死之心,士兵們心中更多的是拚死一戰的想法,橫豎都是一死,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栗正明看著眼前的戰鬥,說不出心中是何滋味。他抬眼看了看天,又迴身看了看後方,像是在默默對天傾訴,又像是在向某人道別。
他雖然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卻不忍心讓自己唯一的兒子為自己的孤傲陪葬。昨夜下令準備今日決戰之後,他便命身邊的親信秘密將長子栗定祥護送迴國。
臨行前,栗定祥跪在老父身前,不願離開“父親,讓我和你一起戰鬥吧!”
“不,”栗正明駁迴了他的請求,囑托栗定祥道:“此番迴國,必定會遭政敵的詆毀和攻擊,但既然我已身死殉國,他們便也不能再拿你如何。但你須記住今日我們遭受的一切恥辱,勵精圖治,忍辱負重、奮發圖強,他日為我,為定祀,一雪前恥,報仇雪恨,重振我栗家軍威!”
“父親!”栗定祥將頭深深地埋在地上,跪謝父親的教誨。
“好好照顧你祖母和母親,替我在你祖母麵前盡孝。”栗正明說這句話時,分明聲音已經顫抖。
栗定祥終於還是被送走了,這是他栗家唯一的希望,絕不能斷送在異國他鄉。栗正明深深地看了一眼旁邊負責護送栗定祥的侍衛,一切盡在不言中。
對方領會了他的意思,對他深鞠一躬,帶著栗定祥,轉身隱入了黑暗之中。
栗定祥的離開,定然是悄無聲息的。如果讓士兵們知道大戰之前,主帥將自己的子嗣送走,必定會擾亂軍心,影響第二天的戰鬥。
而一旦當戰鬥打響後,誰還會去留意十萬大軍中,少了一個某某某?
栗正明收迴目光,深吸一口氣,舉起手中的劍,發出了最後的衝鋒號令。隨即他一馬當先,率先衝了出去,身先士卒,一展他馳騁疆場的老將雄風!
見栗正明已出手,衛守信也發動了最後總攻的命令。出於對栗正明的敬意,他親自出馬,迎戰這位西涼國曆史上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他也非常渴望與對方來一場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名將之戰!
這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戰鬥!
隨著雙方主帥都投入了戰鬥,兩軍所有士兵都進入了混戰之中。
雖然西涼人數比南夏少,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和豁出命去的死意,使得西涼士兵的戰鬥力前所未有的強悍。
可惜,這終究還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西涼在先前的戰鬥中已經折損了數位將領,而南夏軍中卻加入了驍箭營的諸多精兵強將。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涼漸漸呈現出敗勢。
嶽青的判斷是正確的。當時她要求軍隊到西城門前待命,還受到了手下將領的質疑,她力排異議,當機立斷,主動抗下責任,下令朝西而去。結果證明,擔一點風險是值得的。
雖然驍九營的位置離西城門稍遠了一點,過去需要一定的時間,好在嶽青下令及時,沒有任何耽擱,直接趕往西城門。正碰上衛守信點兵出發,便將迎頭趕來的驍九營一齊納入了出城迎戰的隊伍。而那些原本趕往東城門待命的隊伍,接到消息後再趕往西城門,隻能望著出發的部隊的背影,悲催地留在原地待命,留守城中。
“嶽校尉,你怎麽能斷定走西門?”隨著大軍出城之際,段朝飛衝到嶽青身邊問她。
嶽青看了看他,又瞟了眼他身後另外幾個雖然沒有明說,但明顯支著耳朵偷聽的,淺笑道:“西涼幾場戰鬥下來,總共就隻剩了十來萬人。此次進攻,不可能兵分兩路,隻能集中兵力攻擊一處,當然不會舍近求遠,繞到東門去,所以戰鬥隻能是在西門。”
“嗯。”眾人紛紛點頭,認為她說的有理,心中自然也對她十分佩服。
隻有一旁的都應德,神色有些不自在。
“而且,我猜測,”嶽青接著說道,“此次西涼一反常態發動攻擊,和昨天的戰鬥有極大的關係。”嶽青一邊說著,一邊深以為然地點頭,自我肯定的樣子,閃光中帶點蠢萌。
但是這也算不得什麽,駿馬一刻不停地跑動著,雙方的隊形隨時都在變換,一旦兩者交上手,便很難再去理會其他的事情,隊形在騎戰中並不是關鍵的因素。
隨著雙方騎兵的廝殺,兩軍的盾步兵陣也在緩慢移動,漸漸逼近場中,縮小範圍,將雙方交戰的騎兵囿於方圓之中。
西涼一共才十萬人,騎兵不過萬餘人,而南夏二十萬大軍,整個驍箭營所有的士兵都可為騎射手,僅人數上就是西涼的數倍。不過此次驍箭營五萬人也沒有全部上場,兩萬騎兵,已經足以傲視對手。
驍箭營的神射手,怎麽能隻有一種用途呢?
在雙方騎兵混戰的時候,南夏一支射手部隊悄悄上前,藏在了盾兵身後。盾兵蹲下,以人為壘,以盾為牆,射手在後,彎弓搭箭,紛紛瞄準敵軍的戰馬,射出手中的箭矢。
為什麽隻射敵軍戰馬呢?那是為了防止誤傷。交戰的時候雙方都在不停的移動,這就給射手的攻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為距離較遠,馬上的士兵身形較小並且在戰鬥中打鬥激烈,誤傷的可能性極大。而戰馬相對來說體積較大,更容易瞄準,而且位置靠下,即便誤傷,也不至於傷到自己人。
在南夏射手的助力之下,本來就人多勢眾的南夏騎兵對西涼騎兵可謂是單方麵的剿殺。
眼看西涼騎兵岌岌可危,快要敗下陣來,栗正明再次發出指令,盾步兵出擊。而南夏也在對方行動的同時,作出相應的舉動。
剛開始緩慢移動的盾步兵,接收到指令後,起盾快速向場中衝刺。
盾兵的作用是以堅實的強盾抗擊敵人的攻擊,為己方士兵作掩護。但訓練有素的盾兵也可以作為進攻型兵種來使用。鐵盾的加持大大增強了盾兵的防禦力,在抗擊敵人的攻擊時,給對方致命一擊,在近身作戰時相當有利。
盾步兵的加入使得場間陷入了混戰,高高在上的騎兵不僅要與勢均力敵的敵方騎兵作戰,還要隨時注意腳下的盾步兵的攻擊。而盾兵在對抗騎兵的攻擊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由下而上的盾牌有效遮擋了來自上方的攻擊,而盾兵則可趁機攻擊對方的戰馬。
西涼人少勢弱,此一戰是抱定了不成功便承認的必死之心,士兵們心中更多的是拚死一戰的想法,橫豎都是一死,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栗正明看著眼前的戰鬥,說不出心中是何滋味。他抬眼看了看天,又迴身看了看後方,像是在默默對天傾訴,又像是在向某人道別。
他雖然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卻不忍心讓自己唯一的兒子為自己的孤傲陪葬。昨夜下令準備今日決戰之後,他便命身邊的親信秘密將長子栗定祥護送迴國。
臨行前,栗定祥跪在老父身前,不願離開“父親,讓我和你一起戰鬥吧!”
“不,”栗正明駁迴了他的請求,囑托栗定祥道:“此番迴國,必定會遭政敵的詆毀和攻擊,但既然我已身死殉國,他們便也不能再拿你如何。但你須記住今日我們遭受的一切恥辱,勵精圖治,忍辱負重、奮發圖強,他日為我,為定祀,一雪前恥,報仇雪恨,重振我栗家軍威!”
“父親!”栗定祥將頭深深地埋在地上,跪謝父親的教誨。
“好好照顧你祖母和母親,替我在你祖母麵前盡孝。”栗正明說這句話時,分明聲音已經顫抖。
栗定祥終於還是被送走了,這是他栗家唯一的希望,絕不能斷送在異國他鄉。栗正明深深地看了一眼旁邊負責護送栗定祥的侍衛,一切盡在不言中。
對方領會了他的意思,對他深鞠一躬,帶著栗定祥,轉身隱入了黑暗之中。
栗定祥的離開,定然是悄無聲息的。如果讓士兵們知道大戰之前,主帥將自己的子嗣送走,必定會擾亂軍心,影響第二天的戰鬥。
而一旦當戰鬥打響後,誰還會去留意十萬大軍中,少了一個某某某?
栗正明收迴目光,深吸一口氣,舉起手中的劍,發出了最後的衝鋒號令。隨即他一馬當先,率先衝了出去,身先士卒,一展他馳騁疆場的老將雄風!
見栗正明已出手,衛守信也發動了最後總攻的命令。出於對栗正明的敬意,他親自出馬,迎戰這位西涼國曆史上戰功赫赫的一代名將。他也非常渴望與對方來一場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名將之戰!
這將是一場載入史冊的戰鬥!
隨著雙方主帥都投入了戰鬥,兩軍所有士兵都進入了混戰之中。
雖然西涼人數比南夏少,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和豁出命去的死意,使得西涼士兵的戰鬥力前所未有的強悍。
可惜,這終究還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西涼在先前的戰鬥中已經折損了數位將領,而南夏軍中卻加入了驍箭營的諸多精兵強將。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涼漸漸呈現出敗勢。
嶽青的判斷是正確的。當時她要求軍隊到西城門前待命,還受到了手下將領的質疑,她力排異議,當機立斷,主動抗下責任,下令朝西而去。結果證明,擔一點風險是值得的。
雖然驍九營的位置離西城門稍遠了一點,過去需要一定的時間,好在嶽青下令及時,沒有任何耽擱,直接趕往西城門。正碰上衛守信點兵出發,便將迎頭趕來的驍九營一齊納入了出城迎戰的隊伍。而那些原本趕往東城門待命的隊伍,接到消息後再趕往西城門,隻能望著出發的部隊的背影,悲催地留在原地待命,留守城中。
“嶽校尉,你怎麽能斷定走西門?”隨著大軍出城之際,段朝飛衝到嶽青身邊問她。
嶽青看了看他,又瞟了眼他身後另外幾個雖然沒有明說,但明顯支著耳朵偷聽的,淺笑道:“西涼幾場戰鬥下來,總共就隻剩了十來萬人。此次進攻,不可能兵分兩路,隻能集中兵力攻擊一處,當然不會舍近求遠,繞到東門去,所以戰鬥隻能是在西門。”
“嗯。”眾人紛紛點頭,認為她說的有理,心中自然也對她十分佩服。
隻有一旁的都應德,神色有些不自在。
“而且,我猜測,”嶽青接著說道,“此次西涼一反常態發動攻擊,和昨天的戰鬥有極大的關係。”嶽青一邊說著,一邊深以為然地點頭,自我肯定的樣子,閃光中帶點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