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帝司馬衷,終於又迴到了,洛陽皇宮。
但因為司馬衷連續的展轉,身體越來越虛弱了,於是將朝政,委托給東海王和楚王,共同處理。
不過馮瑋,沒有心情,處理繁瑣的政務。
他現在可是心事重重。
當馮瑋迴到重新修建好的洛陽楚王府,心中百感交集。
爭,到底在爭什麽?
死了這麽多人,又爭到了什麽?
此時,令狐不歸,和拓跋文濱走了過來。
拓跋文濱對馮瑋說道:“楚王殿下,如今叛亂已經平定,文濱,想迴草原了。”
令狐不歸沒有說話,馮瑋知道,他們兩個一起來,肯定,也是一個意思。
“你們,就要走了嗎?”
令狐不歸說道:“楚王殿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江湖有路,我們一定還會再聚,就此,別過了。”
“那這樣,本王晚上設宴,算是給你們餞行。”
拓跋文濱拒絕道:“楚王殿下,我爺爺身體抱恙,我得盡快趕迴去。”
馮瑋聽到拓跋文濱,說他爺爺身體不適,就自然不好再留他了。
“既然這樣,那本王就不強留了,你們一路保重!”
令狐不歸,拓跋文濱,一起向馮瑋行了個禮後,齊聲說道:“楚王殿下,我們後會有期。”
令狐不歸,拓跋文濱走了之後,石起走過來說道:“王爺,陛下的龍體,還好吧?”
“石將軍,你問這個幹什麽?”
“王爺,東海王搶先一步進入長安城,末將以為,必有蹊蹺。”
馮瑋緩緩看著石起,問道:“石將軍,想說什麽話,就直說吧。”
“王爺,末將覺得,東海王似乎有意,與王爺一爭長短,眼下,論戰功,論威望,王爺都要比東海王,稍高一籌。”
“石將軍,本王與東海王,沒什麽可爭的,都是為朝廷辦事。”
石起四處望了望,然後更靠近馮瑋,小聲說道:“王爺,東海王可能要與王爺,爭奪將來的皇位。”
“石將軍,你想多了,東海王是旁係遠支,如果陛下要傳皇位,也應該先傳,近支嫡係。東海王是不可能,也沒有資格,與本王爭大位的。”
石起卻是皺起眉頭,提醒道:“王爺,東海王能在諸王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此人城府之深,王爺不可不防啊。”
馮瑋還是一點都不在意,自己本來就沒有想過當皇帝。更何況,東海王根本就爭不過他。
“那又有什麽關係呢,本王隻想樂個清靜,石將軍,要是沒有其他事了,本王,得進宮,看看陛下了。”
石起表情有些異樣,他想不明白,馮瑋怎麽對這種大事,一點都不上心。
“王爺,可能是末將多心了,末將,告退。”
馮瑋進了皇宮,見到了在亭子中,躺在椅子上的惠帝司馬衷。
這把躺椅很長,坡度很緩,用的是古藤木製成,非常適合司馬衷現在的狀況。
現在是初冬,風有點寒,可能,因為惠帝司馬衷中的《醉紅塵》的毒,陽性剛烈。所以,寒風,並沒有讓他臉上的紅潤褪去。
馮瑋行完大禮後,惠帝司馬衷揮手示意,旁邊的宮女,侍從,全部退下了。
亭子內,隻剩下馮瑋和惠帝司馬衷兩個人了。
惠帝司馬衷說道:“皇弟,,,幫聯,,看看,,這池子裏,,還有沒有蟲蛙了。”
馮瑋看了看池中,枯萎的荷葉,現在可是初冬,哪裏還有什麽蛙?早冬眠了。
“陛下,現在沒有蟲蛙了。”
“難怪,,,難怪,,,聯,,聽不到蛙聲了。”
“陛下,現在青蛙都冬眠了,等到,明年春夏,又可以聽到蛙聲了。”
惠帝司馬衷對馮瑋的迴話,不太滿意。
“皇弟,你可還記得,聯剛剛即位的時候,,,,聯,,也是在這個亭子,,聽著蛙聲,,就把權臣,,給按下了。”
馮瑋當然記得了,司馬衷當時,用一片蛙聲,是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就把那權臣給哢嚓了。
那時候的司馬衷,神采奕奕,談笑間,就掌控了朝堂。
“臣弟,記得。”
“那皇弟,,可還記得,,聯殺汝南王的事?”
“臣弟也記得。”
說起殺汝南王,馮瑋現在還替惠帝司馬衷,背著這口黑鍋。
“那皇弟,,現在,,明白聯當初,為什麽要殺,,汝南王了嗎?”
經曆了這麽多事,馮瑋也漸漸理解,惠帝司馬衷,殺汝南王的用意了。
那些看起來老實,看起來忠厚的藩王,說反就反了。
比如趙王司馬倫,成都王,河澗王。馮瑋第一次見他們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反叛朝廷。
馮瑋還一度以為,趙王司馬倫是最大的忠臣。
“臣弟明白了,殺一個擁有造反能力的藩王,也許可以救下,千千萬萬人的性命。”
惠帝司馬衷笑了,他仿佛從馮瑋迴話的神態中,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皇弟,,聯,,時日無多了,這大晉的江山,,就靠你了。”
“臣弟,,恐怕,擔不起這個重任。”
惠帝司馬衷聽了不太高興,閉上眼睛,養養神後,輕聲問道:“皇弟,難道不想,你的胡漢新政,,,早日落實嗎?”
馮瑋聽到胡漢新政,之前在草原上,心中勾勒出的,民族大融合的藍圖,再次閃現。
“臣弟,當然想,臣弟做夢都想,早日推行胡漢新政,早日消除胡漢隔閡,早日實現胡漢一家親。”
惠帝司馬衷,微微睜開眼睛,望著馮瑋,正聲說道:“那你就得,,當皇帝。”
又來,馮瑋不明白,自己身上倒底有什麽優點,怎麽這麽多人,覺得自己這個廢柴,可以做一國之君。
“臣弟,,臣弟覺得,不當皇帝,應該也可以,推行胡漢新政。”
惠帝司馬衷,嘴角一抹笑,像是在笑,馮瑋的天真和無知。
“皇弟啊,你不當皇帝,,就無法推行,,胡漢新政。”
“為什麽?”
看著馮瑋疑惑不解的樣子,惠帝司馬衷歎了一口氣,問道:“皇弟,你當過皇帝嗎?”
馮瑋不明白,司馬衷為什麽會明知故問。
自己從來都沒有當過皇帝,想都沒想過。
“陛下,臣弟,沒有當過。”
“皇弟,正因為你沒有,,當過皇帝,,,所以,,你不懂一個新政的推行,,,它會遇到多少阻力。”
“不管多大的阻力,臣弟都不怕。”
“那你,,為什麽,卻怕當皇帝?”
馮瑋不是怕當皇帝,而是明白自己,不是當皇帝的料。
因為皇帝,可是責任最大的一個人。
千鈞社稷的重擔,萬民的福祉,全在皇帝一個人身上。
可當馮瑋望著,虛弱的司馬衷時,心生憐意,又想起自己的胡漢新政。
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為什麽自己不能,先接受皇位,落實胡漢新政後,再把皇位讓給賢能的人呢?
想到這層,馮瑋有了決定。
“臣弟,願意一試。”
惠帝司馬衷微笑道:“這就對了,,你的胡漢新政,,,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而朝廷的官員,,大都出自於世家大族,,這些個官員,,又豈能輕易,同意你的新政,,,”
胡漢新政,確實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允許胡人內遷,讓世家大族將閑置的土地,交給胡人耕種,這是割世家大族的肉。
允許胡漢學堂的人,進入朝廷為官,這是開創一條新的官吏通道。
要知道,此時的官吏選撥,世家大族的舉薦,占比非常大。
馮瑋聽到司馬衷,都這麽說了,看來胡漢新政的推行,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陛下,那如果臣弟,當上皇帝後,大臣們仍然不同意,推行胡漢新政,臣弟,又該怎麽辦呢?”
惠帝司馬衷緩了緩,細細說道:“皇弟,,你要知道,,皇帝的權力,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橫掃寶劍,用力太猛,就可能傷到自己,,倘若,找到關鍵一點,,一刺,既能破局,又不會傷到自己。”
“陛下的意思是,如果臣弟,推行胡漢新政時,遇到大臣們集體抵製,不要急於使用皇權壓製,而是因勢利導,分清主次,找到關鍵人物,再用皇權,創造胡漢新政,推行的條件。”
惠帝司馬衷用手托起身子,想站起來。
馮瑋趕緊過去扶起他。
“皇弟,,,你能領悟到這一層,聯心甚慰,,,。”
“全靠陛下的指點和開導,臣弟才能看得更深,更遠。”
惠帝司馬衷,看著池中枯萎的荷葉,緩緩問道:“皇弟,,你說,百年之後,,,,聯在史官的筆下,會不會是一個昏君?”
馮瑋想了想後說道:“陛下,一心為民,應該可以說是,比肩堯舜的一代聖君。”
當然得說是聖君了,難道傻到當麵說他,不行。
“臣弟,,你就不要逗聯開心了。自聯登基以來,,,四方戰亂不斷,,百姓們,連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都沒有,聯又怎能稱得上,是一代聖君呢。”
馮瑋知道,司馬衷一開始,就在極力削弱藩王的權力。
可惜,司馬炎埋下的雷,實在太多了。掃了這個藩王,另一個藩王又冒頭了。
“陛下,其實你已經盡力了,如果不是先皇,大封宗室,就不可能有這麽多藩王。”
惠帝司馬衷感覺有點體力不支,又扶著躺椅邊沿,慢慢靠上去,躺下了。
“皇弟,,你不懂,,先皇大封宗室,,也是無奈之舉。前魏是怎麽亡的?,,就是宗室太弱,,,如果非要為這禍亂,,找一個原因,,聯,,聯以為,,,是曹操的那句,挾天子以令諸侯。”
馮瑋記得,史書上記載,就是封王太多,才導致天下大亂的。
可能司馬衷,不斷被這些藩王挾持,所以才對這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深惡痛絕吧。
“陛下,臣弟以為,曹操到死,都是漢臣,是曹丕曲解了曹操的心意,廢漢自立,才種下讓天下,動亂的禍根。”
惠帝司馬衷沉默了一陣,才緩緩說道:“若無,,,曹丕廢漢自立,又豈有,,,我們司馬家的萬裏江山?”
說了一圈,又迴到原點。
隻能說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致使每個人的看法,也就不一樣了。
“陛下說的是,臣弟失言了。”
馮瑋這叫無意中,打了司馬家的臉。
曹丕是廢漢自立,司馬炎又何嚐不是,廢魏自立。
惠帝司馬衷望了馮瑋一眼,淡淡的說道:“皇弟,,,聯有些累了,,,你退下吧。”
“諾,臣弟先行告退。”
馮瑋出皇宮的時候,又碰上了東海王司馬越。
“皇叔,你怎不進去,在皇宮門口,幹什麽?”
東海王司馬越迴道:“楚王,陛下召你,有什麽旨意嗎?”
“皇叔,是小王自己來找的陛下,並沒有什麽旨意。”
“那楚王與陛下,談了些什麽事?”
馮瑋心裏轉了轉,東海王問這些,想幹什麽?
“沒什麽,陛下就是和小王,討論了一下,胡漢新政的事。”
馮瑋多了個心眼,沒有把司馬衷,有意傳位的事說出來,隻講,討論了胡漢新政的事。
東海王之前,就了解過,馮瑋的胡漢新政。
“那陛下,支持你的胡漢新政嗎?”
馮瑋想了想,東海王現在的威望很高,如果能讓東海王也支持胡漢新政,那將來推行新政的阻力,肯定會小很多。
“支持,陛下也覺得胡漢新政很好。皇叔,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您應該也會支持吧。”
東海王司馬越,沒有迴答,而是問起了,聽另一件事。
“楚王,聽說你在滎陽,綁了滎陽主將郭奉,是不是真的?”
“唉!小王把這事,給忘了,小王馬上讓人去傳令,把他放了。”
東海王笑說道:“不必了,本王已經下令,讓他迴滎陽複職了。”
“謝謝皇叔,小王因為洛陽楚王府的事,這段時間,一直沒有空。”
東海王沒有再說,轉身,進了皇宮。
但因為司馬衷連續的展轉,身體越來越虛弱了,於是將朝政,委托給東海王和楚王,共同處理。
不過馮瑋,沒有心情,處理繁瑣的政務。
他現在可是心事重重。
當馮瑋迴到重新修建好的洛陽楚王府,心中百感交集。
爭,到底在爭什麽?
死了這麽多人,又爭到了什麽?
此時,令狐不歸,和拓跋文濱走了過來。
拓跋文濱對馮瑋說道:“楚王殿下,如今叛亂已經平定,文濱,想迴草原了。”
令狐不歸沒有說話,馮瑋知道,他們兩個一起來,肯定,也是一個意思。
“你們,就要走了嗎?”
令狐不歸說道:“楚王殿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江湖有路,我們一定還會再聚,就此,別過了。”
“那這樣,本王晚上設宴,算是給你們餞行。”
拓跋文濱拒絕道:“楚王殿下,我爺爺身體抱恙,我得盡快趕迴去。”
馮瑋聽到拓跋文濱,說他爺爺身體不適,就自然不好再留他了。
“既然這樣,那本王就不強留了,你們一路保重!”
令狐不歸,拓跋文濱,一起向馮瑋行了個禮後,齊聲說道:“楚王殿下,我們後會有期。”
令狐不歸,拓跋文濱走了之後,石起走過來說道:“王爺,陛下的龍體,還好吧?”
“石將軍,你問這個幹什麽?”
“王爺,東海王搶先一步進入長安城,末將以為,必有蹊蹺。”
馮瑋緩緩看著石起,問道:“石將軍,想說什麽話,就直說吧。”
“王爺,末將覺得,東海王似乎有意,與王爺一爭長短,眼下,論戰功,論威望,王爺都要比東海王,稍高一籌。”
“石將軍,本王與東海王,沒什麽可爭的,都是為朝廷辦事。”
石起四處望了望,然後更靠近馮瑋,小聲說道:“王爺,東海王可能要與王爺,爭奪將來的皇位。”
“石將軍,你想多了,東海王是旁係遠支,如果陛下要傳皇位,也應該先傳,近支嫡係。東海王是不可能,也沒有資格,與本王爭大位的。”
石起卻是皺起眉頭,提醒道:“王爺,東海王能在諸王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此人城府之深,王爺不可不防啊。”
馮瑋還是一點都不在意,自己本來就沒有想過當皇帝。更何況,東海王根本就爭不過他。
“那又有什麽關係呢,本王隻想樂個清靜,石將軍,要是沒有其他事了,本王,得進宮,看看陛下了。”
石起表情有些異樣,他想不明白,馮瑋怎麽對這種大事,一點都不上心。
“王爺,可能是末將多心了,末將,告退。”
馮瑋進了皇宮,見到了在亭子中,躺在椅子上的惠帝司馬衷。
這把躺椅很長,坡度很緩,用的是古藤木製成,非常適合司馬衷現在的狀況。
現在是初冬,風有點寒,可能,因為惠帝司馬衷中的《醉紅塵》的毒,陽性剛烈。所以,寒風,並沒有讓他臉上的紅潤褪去。
馮瑋行完大禮後,惠帝司馬衷揮手示意,旁邊的宮女,侍從,全部退下了。
亭子內,隻剩下馮瑋和惠帝司馬衷兩個人了。
惠帝司馬衷說道:“皇弟,,,幫聯,,看看,,這池子裏,,還有沒有蟲蛙了。”
馮瑋看了看池中,枯萎的荷葉,現在可是初冬,哪裏還有什麽蛙?早冬眠了。
“陛下,現在沒有蟲蛙了。”
“難怪,,,難怪,,,聯,,聽不到蛙聲了。”
“陛下,現在青蛙都冬眠了,等到,明年春夏,又可以聽到蛙聲了。”
惠帝司馬衷對馮瑋的迴話,不太滿意。
“皇弟,你可還記得,聯剛剛即位的時候,,,,聯,,也是在這個亭子,,聽著蛙聲,,就把權臣,,給按下了。”
馮瑋當然記得了,司馬衷當時,用一片蛙聲,是為官家叫,還是為私家叫,就把那權臣給哢嚓了。
那時候的司馬衷,神采奕奕,談笑間,就掌控了朝堂。
“臣弟,記得。”
“那皇弟,,可還記得,,聯殺汝南王的事?”
“臣弟也記得。”
說起殺汝南王,馮瑋現在還替惠帝司馬衷,背著這口黑鍋。
“那皇弟,,現在,,明白聯當初,為什麽要殺,,汝南王了嗎?”
經曆了這麽多事,馮瑋也漸漸理解,惠帝司馬衷,殺汝南王的用意了。
那些看起來老實,看起來忠厚的藩王,說反就反了。
比如趙王司馬倫,成都王,河澗王。馮瑋第一次見他們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會反叛朝廷。
馮瑋還一度以為,趙王司馬倫是最大的忠臣。
“臣弟明白了,殺一個擁有造反能力的藩王,也許可以救下,千千萬萬人的性命。”
惠帝司馬衷笑了,他仿佛從馮瑋迴話的神態中,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皇弟,,聯,,時日無多了,這大晉的江山,,就靠你了。”
“臣弟,,恐怕,擔不起這個重任。”
惠帝司馬衷聽了不太高興,閉上眼睛,養養神後,輕聲問道:“皇弟,難道不想,你的胡漢新政,,,早日落實嗎?”
馮瑋聽到胡漢新政,之前在草原上,心中勾勒出的,民族大融合的藍圖,再次閃現。
“臣弟,當然想,臣弟做夢都想,早日推行胡漢新政,早日消除胡漢隔閡,早日實現胡漢一家親。”
惠帝司馬衷,微微睜開眼睛,望著馮瑋,正聲說道:“那你就得,,當皇帝。”
又來,馮瑋不明白,自己身上倒底有什麽優點,怎麽這麽多人,覺得自己這個廢柴,可以做一國之君。
“臣弟,,臣弟覺得,不當皇帝,應該也可以,推行胡漢新政。”
惠帝司馬衷,嘴角一抹笑,像是在笑,馮瑋的天真和無知。
“皇弟啊,你不當皇帝,,就無法推行,,胡漢新政。”
“為什麽?”
看著馮瑋疑惑不解的樣子,惠帝司馬衷歎了一口氣,問道:“皇弟,你當過皇帝嗎?”
馮瑋不明白,司馬衷為什麽會明知故問。
自己從來都沒有當過皇帝,想都沒想過。
“陛下,臣弟,沒有當過。”
“皇弟,正因為你沒有,,當過皇帝,,,所以,,你不懂一個新政的推行,,,它會遇到多少阻力。”
“不管多大的阻力,臣弟都不怕。”
“那你,,為什麽,卻怕當皇帝?”
馮瑋不是怕當皇帝,而是明白自己,不是當皇帝的料。
因為皇帝,可是責任最大的一個人。
千鈞社稷的重擔,萬民的福祉,全在皇帝一個人身上。
可當馮瑋望著,虛弱的司馬衷時,心生憐意,又想起自己的胡漢新政。
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為什麽自己不能,先接受皇位,落實胡漢新政後,再把皇位讓給賢能的人呢?
想到這層,馮瑋有了決定。
“臣弟,願意一試。”
惠帝司馬衷微笑道:“這就對了,,你的胡漢新政,,,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而朝廷的官員,,大都出自於世家大族,,這些個官員,,又豈能輕易,同意你的新政,,,”
胡漢新政,確實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允許胡人內遷,讓世家大族將閑置的土地,交給胡人耕種,這是割世家大族的肉。
允許胡漢學堂的人,進入朝廷為官,這是開創一條新的官吏通道。
要知道,此時的官吏選撥,世家大族的舉薦,占比非常大。
馮瑋聽到司馬衷,都這麽說了,看來胡漢新政的推行,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陛下,那如果臣弟,當上皇帝後,大臣們仍然不同意,推行胡漢新政,臣弟,又該怎麽辦呢?”
惠帝司馬衷緩了緩,細細說道:“皇弟,,你要知道,,皇帝的權力,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橫掃寶劍,用力太猛,就可能傷到自己,,倘若,找到關鍵一點,,一刺,既能破局,又不會傷到自己。”
“陛下的意思是,如果臣弟,推行胡漢新政時,遇到大臣們集體抵製,不要急於使用皇權壓製,而是因勢利導,分清主次,找到關鍵人物,再用皇權,創造胡漢新政,推行的條件。”
惠帝司馬衷用手托起身子,想站起來。
馮瑋趕緊過去扶起他。
“皇弟,,,你能領悟到這一層,聯心甚慰,,,。”
“全靠陛下的指點和開導,臣弟才能看得更深,更遠。”
惠帝司馬衷,看著池中枯萎的荷葉,緩緩問道:“皇弟,,你說,百年之後,,,,聯在史官的筆下,會不會是一個昏君?”
馮瑋想了想後說道:“陛下,一心為民,應該可以說是,比肩堯舜的一代聖君。”
當然得說是聖君了,難道傻到當麵說他,不行。
“臣弟,,你就不要逗聯開心了。自聯登基以來,,,四方戰亂不斷,,百姓們,連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都沒有,聯又怎能稱得上,是一代聖君呢。”
馮瑋知道,司馬衷一開始,就在極力削弱藩王的權力。
可惜,司馬炎埋下的雷,實在太多了。掃了這個藩王,另一個藩王又冒頭了。
“陛下,其實你已經盡力了,如果不是先皇,大封宗室,就不可能有這麽多藩王。”
惠帝司馬衷感覺有點體力不支,又扶著躺椅邊沿,慢慢靠上去,躺下了。
“皇弟,,你不懂,,先皇大封宗室,,也是無奈之舉。前魏是怎麽亡的?,,就是宗室太弱,,,如果非要為這禍亂,,找一個原因,,聯,,聯以為,,,是曹操的那句,挾天子以令諸侯。”
馮瑋記得,史書上記載,就是封王太多,才導致天下大亂的。
可能司馬衷,不斷被這些藩王挾持,所以才對這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深惡痛絕吧。
“陛下,臣弟以為,曹操到死,都是漢臣,是曹丕曲解了曹操的心意,廢漢自立,才種下讓天下,動亂的禍根。”
惠帝司馬衷沉默了一陣,才緩緩說道:“若無,,,曹丕廢漢自立,又豈有,,,我們司馬家的萬裏江山?”
說了一圈,又迴到原點。
隻能說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致使每個人的看法,也就不一樣了。
“陛下說的是,臣弟失言了。”
馮瑋這叫無意中,打了司馬家的臉。
曹丕是廢漢自立,司馬炎又何嚐不是,廢魏自立。
惠帝司馬衷望了馮瑋一眼,淡淡的說道:“皇弟,,,聯有些累了,,,你退下吧。”
“諾,臣弟先行告退。”
馮瑋出皇宮的時候,又碰上了東海王司馬越。
“皇叔,你怎不進去,在皇宮門口,幹什麽?”
東海王司馬越迴道:“楚王,陛下召你,有什麽旨意嗎?”
“皇叔,是小王自己來找的陛下,並沒有什麽旨意。”
“那楚王與陛下,談了些什麽事?”
馮瑋心裏轉了轉,東海王問這些,想幹什麽?
“沒什麽,陛下就是和小王,討論了一下,胡漢新政的事。”
馮瑋多了個心眼,沒有把司馬衷,有意傳位的事說出來,隻講,討論了胡漢新政的事。
東海王之前,就了解過,馮瑋的胡漢新政。
“那陛下,支持你的胡漢新政嗎?”
馮瑋想了想,東海王現在的威望很高,如果能讓東海王也支持胡漢新政,那將來推行新政的阻力,肯定會小很多。
“支持,陛下也覺得胡漢新政很好。皇叔,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您應該也會支持吧。”
東海王司馬越,沒有迴答,而是問起了,聽另一件事。
“楚王,聽說你在滎陽,綁了滎陽主將郭奉,是不是真的?”
“唉!小王把這事,給忘了,小王馬上讓人去傳令,把他放了。”
東海王笑說道:“不必了,本王已經下令,讓他迴滎陽複職了。”
“謝謝皇叔,小王因為洛陽楚王府的事,這段時間,一直沒有空。”
東海王沒有再說,轉身,進了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