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瑋聽了,一頭霧水,忙問道:“審先生的意思是?”


    審績不慌不忙的說道:“王爺,九部聯軍,分三路而來。東路是慕容部,拓跋部,大約3萬騎兵。南路是兇奴五部,大約5萬騎兵。西路是吐穀渾部,若羌部,大約2萬騎兵。”


    “審先生並沒有參加大帳議事,怎麽也會知道的這麽清楚。”馮瑋不解的問道。


    “王爺,審績這些年,一直是和勃爾濟濟部的賬薄文書打交道,這草原上的各個部落的人丁,兵馬,能調出多少,審績基本心中有數。再從他們各部的出戰意願,出戰距離,一估算,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審先生真是高瞻遠矚。”


    “王爺見笑了,這些都是為將為帥者,該了解的基本常識。王爺沒來之前,要破這三路大軍,說實話,審績也沒把握。”


    “審先生的意思,本王來了,反而有了破局的希望了。”馮瑋有些驚喜的說道。


    “沒錯,這三路大軍中,南路的兇奴五部,兵力最多,戰力最強,距離最近,對鐵勒的威脅也是最大的。不過好在,兇奴五部並不是這次聯合進軍的發起人,所以他們會等,等慕容部到了,才會動手。這就會有一個時間窗口,隻要把握好這個時間窗口,令兇奴五部退兵,那南路的危機就自然解除了。”


    “審先生,有什麽良策,可以讓兇奴五部退兵呢?”


    “審績,沒有辦法。”審績雙手一甩,麵露微笑的說道。


    “既然審先生沒辦法,那怎麽可能讓兇奴五部罷兵,這不等於沒說嗎?”馮瑋焦慮的說道。


    “審績是沒有辦法,可是王爺卻有。”


    審績接著說道:“這兇奴五部,自漢時起,就南遷至此,其部族首領,多改為劉姓。兇奴五部甚至對外宣稱,是大漢的外?。本朝開國後,沿襲前朝舊製,對兇奴五部恩威並施,因此,兇奴五部一直與朝廷交好。”


    “審先生的意思是,讓本王以朝廷的名義,讓兇奴五部退兵?”


    “如果去朝廷請旨,再送到兇奴五部,那在時間上就來不及了。隻要王爺以楚王的名義,修書一封,再讓鐵勒破費些財物。那兇奴五部忌憚楚王殿下的威名,害怕因此得罪朝廷。且又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財物,必然會選擇退兵罷手。”


    “審先生果然好辦法,那東路和西路,又該怎麽化解呢?”


    “西路的吐穀渾部,若羌部,距離這裏太遠。他們是來這裏壯聲勢,分點好處的。如果他們知道兇奴五部已經退兵,這一仗已經沒有勝算,那就沒必要來了。不過,為求穩妥,可讓鐵勒派一支3千人的散騎去襲擾,遲緩他們行軍的速度。”


    “那東路的慕容部,拓跋部,又該怎麽化解呢?”


    “這東路,有兩種化解方式。一種是硬打一場。憑鐵勒的2萬騎兵,對付慕容部,拓跋部的3萬聯軍,兵力上沒有太大問題。兩部聯軍未必齊心,隻要鐵勒戰術應用得當,完全可以打贏,但這樣,即使贏了,也是慘勝。”


    “那會有什麽後果?”


    “這消息一但傳出去,不僅是勃爾濟濟部,甚至慕容部,拓跋部,都可能會有滅頂之災。之前罷兵的兇奴五部,以及西邊的吐穀渾部,若羌部,肯定都會聞著血腥味撲過來。所以硬打一場,對雙方都沒有好外。”


    “都沒有好處,那就勸他們別打了。”


    “王爺說的對,這就是審績想說的第二種化解方式,可是,卻還有一個難點。”


    “還有什麽難點?”


    “王爺可知,這次慕容部為什麽要號召九部,聯合攻擊鐵勒嗎?”


    “好像是,為了搶親的事。”馮瑋說話間,有些心虛,因為這事他也有摻和過的。


    “如果隻是慕容部的普通女子被搶親,慕容部絕不會如此大動幹戈的。”


    “不是普通女子?”


    明明就是普通女子,還有點野蠻,自己都見過了。


    “不是。”


    “那被搶親的女子是什麽身份?”馮瑋好奇的問道。


    “慕容部最璀璨的明珠,慕容將軍的獨女,慕容晴。”


    “她是慕容將軍的掌上明珠?”馮瑋很是驚訝,一點大家閨秀的樣子都沒有。


    “沒錯,如果勃爾濟濟部搶親成功,那兩部之間就是姻親關係,可偏偏搶親失敗了,慕容晴又不知去向,”


    “所以,找到慕容晴是兩家和解的關鍵。”這還不容易,人就是自己救的,自己藏起來的。


    “隻是第一步,慕容晴出嫁,夫家卻被鐵勒滅族,慕容晴就是迴到慕容部,慕容將軍也臉上無光。如果當初搶親成功,慕容將軍的掌上明珠,轉嫁給鐵勒鐵將軍的兒子,就不會有這麽多事了。”


    正當兩人還想交談時,鐵勒騎著馬,跑了過來。


    “馮公子,有如此雅興,來這坡地賞景。”鐵勒說完又看向了審績,說道:“審文書也在。”


    馮瑋趕緊說道:“聽說審文書對附近情況,比較了解,便請他來為在下引路。”


    “審文書,牛羊馬匹,清點不易,早早迴去吧。”鐵勒示意審績,該迴去了。


    “將軍說的是,小人這就迴去。”審績走了,連招唿都沒有和馮瑋打了。因為鐵勒在這裏,兩人要顯得比較生疏。


    等審績走後,鐵勒大笑一聲後說道:“馮公子剛才在大帳所言,本將軍,資質愚鈍,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還請馮公子,詳細說來。”


    馮瑋還以為什麽事,原來鐵勒是來,求自己解惑的。剛好,聽了審績的謀略,於是故作高深的說道:“鐵將軍,軍機大事,最重要的,你說是什麽?”


    “本將軍以為,治軍嚴謹,賞罰分明,戰術得當,將士英勇,都是極為重要的。”


    “這些當然重要了,不過,最最重要的還是,要保秘。知道嗎?剛才在大帳,那麽多人,誰能保證,沒有人泄秘。”


    馮瑋一副經驗豐富的表情,說起話來也有幾分謀士的樣子了。


    “馮公子,請放心,剛才在大帳中的,都是本將軍的親信之人,絕對不會泄露軍機大事。”


    “小心駛得萬年船,鐵將軍當然信得過了,不過你的那些部將,在下,就不得不,小心一點了。”


    “馮公子說的是,本將軍忽略了,馮公子初到大帳,小心一點,是正常的。”鐵勒似乎能理解到,馮瑋剛才在營帳內,失常的表現了。


    “其實剛才,在大帳之中,在下是故意,說出一個假的退兵方略。你們聽不明白也沒關係。萬一有人泄露軍機大事,敵人就更聽不明白了。”


    “馮公子,高見,高見!”


    “真實的退敵方略,其實是這樣的。”馮瑋輕聲對鐵勒說道:“就是這樣,,然後,,”


    馮瑋把剛才審績說的退敵方略,稍加改動,又重複了一遍給鐵勒聽。


    鐵勒聽後,豁然開朗,大聲稱讚道:“馮公子,真乃神人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晉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活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活期並收藏天晉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