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謝謝,不過真的想把那些亂寫的文人拉出來斃了!


    “我覺得那些文人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編排祖宗到底是誰生的,這有什麽影響嗎?”


    “那影響可就大了,沒看宋朝的那群人天天在說李世民有胡人血統,不承認他是千古一帝嗎?在這群注重血統的人眼中,你沒有高貴的血統,就什麽都沒有,所以他們敢大言不慚的說‘李世民就是一個蠻夷之輩’。”


    “可是那是他們明朝的祖宗啊,傳出這種流言,難道對明朝的統治有用?”


    “誰知道呢,說不定隻是文人胡編亂造出來的!”


    “雖然知道這個謠言是假的,但我還是很想知道他們傳的謠言裏,朱棣的母妃是誰?”


    “隨便找一個後妃掛著不就可以了,朱元璋女人那麽多,生兒育女的也不少,這多好找!”


    “那還真不一定!”杜蘇蘇笑了,眼睛裏閃著莫名的興奮的光芒:“在這本所謂的史料中,朱棣為碽妃所生,而這位碽妃是何許人也呢?雖然《南京太常寺誌》已經散佚了,但其中關於明成祖非嫡子的記載,被明末有諸多文人所引用,這裏麵說這位碽妃乃是朝鮮進貢的外邦女子。不過到這兒我就不理解了,要知道朝鮮是一個事大成癡的奇葩國度,把向中央王朝進貢女子視為榮耀,但凡進貢的女子能在後宮出人頭地,必然會在本國史書上大書特書一筆,詳細記載其家世。比如元順帝的皇後奇氏,為朱元璋生下含山公主的高麗韓妃,永樂朝的權妃、任順妃等,皆能在朝鮮史籍中找到其詳細記錄,如果真的生出了一位皇子,在朝鮮的史書裏怎麽一點兒都找不到這位碽妃的痕跡?”


    “總不可能這麽大一個人活生生的在曆史上消失了吧!當然也有人說朱棣是被記在馬皇後的名下,充作嫡子,但馬皇後自己又不是沒有兒子,幹嘛非要在這裏給自己多記一個孩子,這不是多此一舉嗎?而且這裏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血統不純的皇子如何在文官的眼皮子底下登上皇位?信不信如果朱棣真的有外邦血統,那群文官能直接撞柱,也絕對不會讓朱棣登上皇位!”


    “這麽說起來,這個謠言真的是毫無根據,那這些人亂傳謠言到底是幹什麽呀!”


    “這些人為什麽亂傳謠言我不知道,我隻覺得朱棣真的好慘,跟秦始皇、漢武帝一樣,明明幹了好多事兒,卻硬生生的被流言蜚語纏身!”


    “朱棣真的好慘,剛好我要去長陵那邊兒旅遊,到時候在他墳前上兩杯酒,安慰他一下吧!”


    “羨慕,這個時間點還能去旅遊,打工人不配擁有假期!”


    “不過流言這麽多,那個時候的朝廷就不想著管一管嗎?”


    “明朝後期皇帝好像都不太行,管不過來也是可以理解的。”


    “確實,明朝後期對書籍和文風的管控程度都有所下降,所以那些文人才會膽子那麽大,啥都敢亂編排吧!”


    杜蘇蘇搖了搖頭:“這是一個原因,但不全是。明成祖朱棣的身世本來毫無疑問,會出現這個謠言,主要是因為江南地區的文人非常討厭明成祖朱棣!那為什麽江南地區的文人會討厭朱棣呢,根源還是出現在‘南北之爭’上。明初的南北榜案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當時科舉考試上,北方文人無一上榜,其主要原因不過是為了利益之爭,南方士人打壓北方士人罷了。”


    “不過朱元璋的眼光很超前,知道不能任由南方打壓北方,畢竟旁邊還有一個蒙古在虎視眈眈,萬一北方是人受不了,直接投了北元該怎麽辦,所以他才會大開殺戒,殺的血流成河!但朱元璋的眼光好,不代表他的繼任者建文帝眼光好,當初建文帝想要削蕃,手段還那麽激烈,少不了文官的挑唆,仔細看一看就能發現,建文帝身邊的文官大多跟江南那邊有點兒關係,也就是說建文帝的上位代表了江南士人,甚至是南方士人的利益。”


    “但後來我們都知道了,建文帝壓根兒就不行,被他的叔叔朱棣打的落花流水。而朱棣呢,他主要勢力是在北方,跟南方天然就不對付,而且他還是武將出身,跟文人更不對付,簡直是buff疊滿了。所以在朱棣上位以後,南方的文人對朱棣的感官一直不怎麽好!而朱棣對那些總愛挑撥是非的文官感官也不好,加上他延續了他老爹朱元璋對文官的壓榨,堅決反對貪汙,這些南方的世人就更加想念寬和人厚的建文帝了。”


    “於是乎南方士林中頗有一股同情朱允炆,批判朱棣的勢力存在。待到朱棣去世一個多甲子後的弘治朝,政治風向變得寬鬆,建文帝的同情者為其著書立傳者開始往外冒,也是這個時候 關於朱棣不是馬皇後親生子的謠言就開始流傳了!而且說實話,文人真的是相當的記仇,正德十五年(1520年),廣東香山縣荔山(今屬廣東珠海)人黃佐著成《革除遺事》,這是目前所能獲知的最早否定朱棣為馬皇後之子的資料,所以可以想象到明朝南方文人對朱棣的厭惡了!”


    朱棣看著天幕上的後世之人解釋他為什麽會被抹黑,看到跟南方地區的文人有關係時,心中甚至升不起一點兒波瀾,看來他早就知道自己在文人中的名聲不好這件事!


    朱棣還沒有什麽表示,倒是他的嫡係武將對旁邊的文官怒目而視,在他們看來,這個能帶著自己升官發財,名留青史的上司實在好的不能再好了,怎麽可以讓這些文官隨意抹黑呢!


    看見自家文武大臣之間氣氛越來越緊張,朱棣下來了,隨便指著一個文官問道:“這件事情愛卿怎麽看呢?”


    被朱棣隨手指著的這個文臣恰好是江南 那邊的人,本來天幕上的後世之人說的話已經讓他很害怕了,現在被朱棣指著,汗珠刷一下的就冒了出來,但又不能不迴答,隻能小心翼翼的迴道:“依臣之見,應該加強文人之間的管理,禁止他們亂傳播謠言!”


    “說的不錯!”朱棣說完這句話後就不再有什麽動作,隻是望著天幕不出聲!


    徒留下迴答的文官不知所措。


    太子朱高熾倒是對自己的父皇很了解,知道自己的父皇應該是生氣了,恐怕江南地區的文人要遭殃了!


    ……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他們要是想批評朱棣,往他的政策上批評不好嗎,非要搞這些無關緊要的事?”


    “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朱棣的政策 沒什麽好指責的呀!看看他幹的那些事兒吧,征漠北、下西洋、收安南,修《永樂大典》,這些功績有足以令他傲立於帝王之林,名垂青史,讓他們這些屁事兒不幹的文人從哪兒指責呢?”


    “其他不說下西洋那件事是真的強,要不是當時的人更重視什麽宣揚國威,不重視經濟,但凡順著鄭和開辟的航道出去做生意,大明恐怕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


    “沒辦法,誰讓明朝或者說所有朝代都不太重視商人。”


    “可是就算如此,那個時候的海商還是賺了很多錢,個個都付的流油!”


    “可不是嘛,沿海一圈兒的大商人個個都有錢,皇帝如果朝他們開刀,估計一年的稅收都有了!”


    “可不能這麽幹,皇帝要是真的這麽幹了,當心這些商人幹出些其他事兒來,比如資助某位龍子鳳孫,要知道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有錢可以解決世界上的大部分問題,養兵練兵最困難的就是人和錢,而這些商人恰恰都能解決!”


    “這麽幹的皇帝,估計今年這麽幹了,明年就得下台吧!”


    “還是好遺憾,當時鄭和下西洋要是走遠點兒,到歐洲那邊轉一圈,說不定就能讓這些人開開眼,之後也不會陷入百年低穀!”


    “沒用的,是製度問題,封建政治製度注定不可能發展出完整的資本主義製度,沒看明朝的時候已經有資本主義萌芽了嗎,結果一兩百年過去了,還在萌芽中!”


    “難道明朝的商人真的沒有在絲綢之路上賺到錢嗎?”


    杜蘇蘇對這個問題還挺感興趣的,迴答了一下:“其實大明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要知道海上絲綢之路的威力遠遠大於陸上絲綢之路,如果海上絲綢之路上沒有中國,說不定世界的曆史都將會被改寫!”


    “不要覺得我是在誇大喲!14世紀到17世紀,正好是第一次全球化,這個時候的歐洲經濟整體欣欣向榮,但是世界經濟中心還是在華夏。為什麽會這樣呢?還是因為華夏的東西在海上貿易上太容易賺錢了,就比如現在英國喜歡的紅茶,瓷器,絲綢,通通都是中國特有的東西,那個時候的歐洲人為了這些東西,真的是願意拿金子來換的,更何況華夏還有十分穩定的貨源,畢竟人多,生產什麽都很迅速!這就導致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出產的金銀礦石,幾乎全都通過商品貿易流向了明朝,而這個時候的明朝因為朱元璋發行的寶鈔經濟極不穩定,需要大量的實體貨幣。”


    “於是雙方幹脆通力合作,你要貨物,我要貨幣,咱們一起發財!海上貿易中大明賺了多少錢呢,我舉一個小例子:十五至十六世紀時,率先掀起海上貿易的西班牙人與葡萄牙人,在新大陸美洲發現了數額至為驚人的金礦與銀礦,儲量豐沛,要知道當時的美洲還處於石器時代,對金銀等礦產的消耗量幾乎為零。具體有多少呢?僅僅波托西銀礦一地的白銀產量便約等於除美洲以外全世界產能的總和了,這可是總和呀!”


    “而海上貿易為中國帶來了多少收益呢?其他國家暫且不說,僅以西班牙為例,西班牙人在美洲花費了100多年開采而出的所有金銀,三分之一以上都經由所謂的“馬尼拉大船”運至澳門,通過絲綢之路輾轉到了明朝商人的手中。大家也知道明朝中後期有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這個方法就是將白銀化作本位貨幣,稅收直接收白銀。問題是中國是個貧銀國,我們根本不怎麽產銀礦,那可以讓整個中國使用的銀子從哪裏來的呢,就是從海上絲綢之路上而來。現在大家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海上貿易帶來驚人利潤了吧!”


    直播間的網友們沒感受到海上貿易帶來的利潤,不清楚。但觀看直播的皇帝們是真切的感受到了!


    現在還沒有富裕起來的唐太宗李世民,國庫空的都能跑馬了,聽到這兒本來不在意的態度瞬間改變,注視著天幕,生怕聽漏了一個字。


    在聽到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利潤時,李世民的瞳孔中仿佛都印上了錢幣,散發著金色的光芒。戶部尚書也是如此,戶部就是管錢財的,每一個部門都催著他拿錢,拿不出來還要遭受同僚們的埋怨,總覺得是自己貪汙了,天知道他可不敢貪汙,國庫現在窮得很,他出門總要擔心自己被套麻袋。


    一聽到海上絲綢之路可以賺那麽多錢,戶部尚書恨不得現在就造船出去賺錢。


    明朝朱棣也是如此,天知道他為了能出去多打幾次仗,每次都得從自己那個摳門的兒子裏扣錢出來,可憋屈死他了!


    反正之前就已經準備讓鄭和下西洋了,現在隻不過是賺錢為主,宣揚國威為輔罷了!


    之前並不理解海上貿易到底能賺多少錢,朱棣也不看重,畢竟對商人的輕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消除的,現在知道了,朱棣恨不得自己下西洋!


    這個時候天幕上的主播又說話了:“雖然大明因為海上貿易賺了數不盡的財富,但這批財富的使用也帶來的詛咒,大明的亡國甚至跟這些財富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八卦後,皇帝們都想殺了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穩定大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穩定大學生並收藏直播八卦後,皇帝們都想殺了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