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五月節就進入陽曆八月份了,徐嘉敏張春和悄悄的問常不為:這都八月份了中央文件咋還不下來呢?


    常不為還是真的忽略了這個問題,馬上迴想了一下。


    原來,在自己剛剛重生迴來的時候,記憶並不是十分的清晰,隻記得是八月份定下來的恢複高考,至於是不是下發了文件,並沒有想起來。


    現在經過了身體體能的突破之後,上輩子的一切記憶就都特別的清晰了。於是又仔細的迴憶了一下,才全部想起來了。


    對於恢複高考的這件事情,中央確實是在八月份開始開會,而且在會上對於恢複高考這件事爭論非常的激烈。


    一部分人認為,恢複高考雖然勢在必行,但是若在今年年底前就進行高考的話時間太過緊張,很多事情來不及準備好,建議到明年夏秋之際與應屆畢業生一起參加高考。


    但是,這個提議,被那位起起伏伏上上下下三起三落的“總設計師”強硬的否決了!


    “從今年開始就改進招生辦法。一定要當機立斷,今年能辦的就不要拖到明年去辦。”


    不行,不能等,尤其不能等到明年與應屆畢業生同時參加高考!因為這些知識青年已經喪失了十年的大好時光,人的一生又有幾個十年呢?“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這次高考本來就是為這些“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量身打造的,用老話兒講,就是特開的一場“恩科”。


    從大風雨開始之後的十幾年,也就是從“老三屆”讀中學開始,已經有十幾屆“初高中”畢業生連續的“上山下鄉”了,國家知識儲備、人才斷檔這事咱先不說,就說這上百萬知識青年的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就這麽白白浪費,這對國家對民族都是犯罪。


    那麽現在既然決定了要恢複高考,就必須首先要把已經在“風雨”中鍛煉了十幾年的上千萬人中的出類拔萃的大好青年召迴國家後備人才的儲備當中來。


    然後,再一點一點、陸陸續續的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讓這批嚐盡酸甜苦辣,閱盡人情冷暖的人才進入國家幹部,人民教師,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隊伍裏,成為以後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主力軍。


    如果現在還不恢複高考的話,還是按照“群眾評議,基層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審核”的十六字方針招收工農兵學員的話,據說,今年的招生還沒開始呢,就已經有人在請客、送禮、走後門了。


    現在甚至連小學生都知道:今後上大學不需要學文化,隻要有個好爸爸!


    所以,一定要在正確的時間、在正確的環境下、做正確的事。


    “總設計師”便霸氣無比的向當時的教育部的人問道:“你到底能不能搞好這次高考?你如果不能,有人能搞好”。


    所以,開會當時就沒有下發文件,隻有會議精神,隻有確切消息傳出來了,因為這次會議一直就這麽開了六七十天。


    中央確切的告知全社會恢複高考則是十月中下旬才在人民日報上公開發布的消息,不過那時候,距離開始考試已經不足兩個月了,這還沒算正式高考之前進行的一次淘汰性的普考呢。


    所以,當年參加高考的人,幾乎都是沒有什麽複習時間的,差不多都是臨陣磨槍,倉促上陣的。


    常不為坦然自信的對徐嘉敏張春和說道:“這個中央文件吧,是隻發到一定的級別的,不是基層單位都能看到的,所以現在我們還看不到這個文件,但是你們放心,這件事是絕對準的,如果誰能有官員的親戚朋友啥的,就肯定能夠打聽到的。”


    “你們也知道,咱們國家都十幾年沒有進行高考了,現在一下子就恢複了,那影響麵得多大啊?那得有多少工作要做啊?”


    “所以,中央得把方方麵麵的事情都考慮周全了才能向社會公布中央的決定的,要不然引起混亂那不就麻煩了?”


    常不為知道,這個事情肯定是正在進行著的,中央開會,而且是決定這麽重要、涉及這麽廣泛的事情,參加會議的人肯定會很多,領導是一定知道的。所以,常不為說的也是實話。


    而且,常不為一直所“假托”的消息來源,第一,在堊城縣境內確有其人。第二,這個人也確實是燕京人,而且這個人的家庭也是有相當的社會地位的。


    這個人就是常不為上輩子在工廠另一個單位、一起工作了好幾年的同事於連如,別看名字,看名字像個女人,其實是個男人。


    於連如家是燕京的,他的哥哥是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於連仲,十二歲拜著名相聲大師郭啟儒先生為師。一九五二年入伍,加入部隊專業藝術團體從事相聲藝術表演。是我國資深的軍旅藝術家,相聲作家。


    於連如的其他幾個哥哥姐姐雖然沒有於連仲那麽出名,但人家畢竟是傳統“世家”出身的啊,所以,雖然沒在廣播電台上出名,在自己的圈內那也都是大有名氣之人,所以,於連如真的就是如假包換的“大院子弟”。


    可是,不知道為什麽,這於連如卻一直到退休,也沒有把工作辦迴燕京,隻是後來於連如的孩子考大學,一個去了燕京,一個去了桑海,工作還有前程就都是於連茹的哥哥姐姐們負責了。


    於連如在“百萬知青”奔赴北大荒的時候“上山下鄉”到了生產建設兵團,幹了幾年之後,兵團不但苦,而且要求嚴。


    於連茹一個遊蕩慣了的公子哥就忍受不下去了,但那時候,直接迴燕京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於是,於連如就拐彎抹角的,先後逐次的由兵團轉到農村,再由農村轉到堊城縣的郊區,再由郊區轉入機電器廠做臨時工,再後來就轉成了正式工。


    燕京人的嘴本來碎,就像侯寶林那相聲裏說的:“一個字的事能給你叨叨出三五十個字來”。


    於連茹本來就是相聲世家出身,隻是機緣不對命中有劫該著吃苦罷了,但是,那嘴是上天注定的,隻要睜開眼睛,嘴就不閑著,見什麽說什麽,還啥事都知道,誰讓人家的家在燕京來著。


    所以,上輩子常不為就沒少在於連茹那兒聽到這樣那樣的各種消息,當然了,這裏肯定有這小子的超級“藝術加工”,估計有一個就能說出十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恢複高考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常不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常不為並收藏從恢複高考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