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除夕夜,到處都是燃放鞭炮煙火的人們,國生和曹坤穿插在人群中,火光映照著他倆年輕興奮的臉龐。
國生在外套口袋裏,用手緊緊抓著牛老爺子給的那個紅包,好像生怕紅包從口袋裏跑出來似的。
離家這麽久,這是國生第一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甚至是有家的感覺,有人像父母一樣,把他當做孩子看待。
這頓豐盛的年夜飯,吃得國生心裏熱辣辣的。
“我想家了——”
國生在一聲聲鞭炮的炸裂聲中,用力地喊了一聲,他熱淚滾滾,卻又麵帶笑容。
少年的心,宛如晶瑩的冰,遇冷則硬,遇熱則融。
……
國生離家大半年了,劉金鳳剛剛開始擔心。
連過年都不迴來,肯定是出什麽事了!
劉金鳳拿出給國生織的毛衣,一邊摸一邊掉眼淚。
自己那時候是上了什麽毛病,非要去和楊雪花分個高低對錯,連累國生,早知道結果是這樣,別說楊雪花給她爛水果,就是給自己幾巴掌,她也不會還手。
國慶看劉金鳳這樣,小聲在旁邊勸:
“他十八了,這麽大的人,又和同學在一塊,不會有什麽事,他從小就是少心無肝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外麵玩瘋了,他哪會想到給家裏寫信?”
劉金鳳也不說話,隻知道自己掉眼淚,她在心裏一遍一遍埋怨自己,恨不能時光倒流。
父親去世後第一個春節,按風俗,國慶不能去別人家拜年,初一一大早,對麵的孫蘭英就把丁麗和丁楠兩姐妹派過來給劉金鳳拜年。
丁麗這次沒鬧脾氣,痛痛快快地和妹妹出了門。
“劉姨過年好!”
丁麗一進門就笑著說道。
“過年好,過年好。”
劉金鳳一邊說一邊從沙發上站起身招唿丁麗丁楠兩姐妹。
昨晚沒睡好,劉金鳳看起來有些沒精神,可小輩兒來拜年,臉上還是掛上笑容。
劉金鳳拿過桌上擺的糖果,要給丁楠的口袋裏裝,丁麗一把接過去,又放迴到桌上。
“她都多大了,留著給待會兒來拜年的小孩兒吧。”
“小楠不就是小孩?”
劉金鳳笑著說道,又要去拿糖果盤,被丁麗攔住。
兩人正要推讓,國慶從裏屋走了出來。
“國慶哥過年好!”
丁麗轉臉看見國慶,連忙說道。
“來了,過年好。”
國慶笑著迴應。
“國慶哥,過年好!”
丁楠站在丁麗身後,看見國慶,也問了一聲過年好。
“你也過年好。”
“……”丁楠往國慶身後看了看,忽然問道:“國生哥呢?他沒迴來?”
“……”
劉金鳳一聽,強裝出來的笑容,立刻僵在了臉上。
……
“你是不是傻?你看不出來人家劉姨不高興嗎?你瞎問啥?哪壺不開提哪壺!”
剛走出國慶家的院門,丁麗就拉下臉來嗬斥丁楠。
“……劉姨哪不高興了?”
丁楠小聲說道。
“人家不高興還要告訴你?你長眼睛是管著幹啥的?”
“……”
丁楠低下頭不吭聲了。
丁麗不解恨,又瞪了丁楠一眼,剛要走,卻看見一個人騎車自行車駛過來,停在了國慶家的院門口。
是王琴。
王琴今天沒穿電風扇廠的工作服,而是穿著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
她真是不會打扮!
丁麗在心裏想。
這件呢子大衣,穿在二十來歲的王琴身上,不僅更顯出她身材的單薄瘦削,而且,老氣,有一種肅穆的凝重。
還不如平時穿著工作服,讓人看得順眼。
丁麗和王琴,都住在一條街上,彼此認識,可王琴比丁麗高三屆,沒來往。
王琴推著自行車走進國慶家的院門,經過丁麗的身旁,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招唿。
自從中秋節之後,王琴沒再主動來找過國慶。
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已經展現給國慶,他還是不喜歡,死纏著也不會有什麽用。
“劉姨,過年好!”
王琴一進堂屋的門,就笑著說道。
“喲,王琴來了?”
劉金鳳連忙迎了過來。
剛才讓丁楠問得心裏發酸,王琴進來的時候,劉金鳳的眼圈還微微有些發紅。
“你沒出去啊?”
王琴看見國慶站在旁邊,轉臉和國慶打招唿。
“嗯,沒出去。”
“我聽說你去火車站拉活了?”
“嗯。”
“怎麽樣?”
王琴問道。
“還行。”
王琴和國慶聊了幾句,給了劉金鳳緩和情緒的時間,她清了清嗓子,招唿王琴。
“王琴,坐下說,別光站著。”
王琴聽了也沒客氣,就坐下了。
“來,吃糖。”
劉金鳳把糖果盤端到王琴的麵前,對她說道。
“劉姨,你別忙活了,我一會兒就走。”
王琴這麽說著,還是拿了一顆糖,打開,放到了嘴裏。
“你爸媽挺好的吧?”
劉金鳳放下糖果盤,在王琴旁邊坐下問道:“打年前副食店關門,就沒見你媽,她在家忙啥呢?”
“我媽在家做針線活呢。”
王琴笑著說道。
“做啥針線活?”
“我們廠現在有一批外包的活,做電風扇罩,做一個兩毛,我媽在家幹這個呢,說上慣了班,閑不住。”
“你們廠,還做電風扇罩啊?”
劉金鳳有些意外地問道。
“廠裏工人提的合理化建議,說南方的一些電風扇廠就是這樣,為了拓寬市場,廠裏就采納了,剛開始。”
“這個活好,在家裏幹,什麽也不耽誤。”
“是呢,我媽在家不緊不慢,一天也能做個十個二十個的,劉姨,您想做嗎?您要是想做,我下次領活的時候,給您也領一份。”
王琴說道。
“這能行?你媽她是家屬,我這……”
劉金鳳既興奮又有些猶豫。
“都一樣,沒事。”
“那……那是咋個做法?”
“光用縫紉機車起來就行,廠裏有專人負責剪裁。”
“那好,王琴,我這就讓國慶把家裏的縫紉機收拾收拾。”
“劉姨,不用急,等過完年,現在廠裏還沒上班呢。”
王琴笑著說道。
……
楊雪花家的大年初一,娘倆照例睡到中午才起床。
楊雪花做好飯端上來,火腿燜米飯,鄭向東一看就皺起了眉頭。
“怎麽又吃這個?就不會換換花樣?”
“你還想吃啥?這火腿在咱這是個稀罕物,你還挑三揀四的!”
楊雪花說道。
“稀罕個屁!一股子怪味。”
“那你想吃啥?”
“……我想吃麵條,荷包蛋。”
鄭向東想了想說道。
國生在外套口袋裏,用手緊緊抓著牛老爺子給的那個紅包,好像生怕紅包從口袋裏跑出來似的。
離家這麽久,這是國生第一次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甚至是有家的感覺,有人像父母一樣,把他當做孩子看待。
這頓豐盛的年夜飯,吃得國生心裏熱辣辣的。
“我想家了——”
國生在一聲聲鞭炮的炸裂聲中,用力地喊了一聲,他熱淚滾滾,卻又麵帶笑容。
少年的心,宛如晶瑩的冰,遇冷則硬,遇熱則融。
……
國生離家大半年了,劉金鳳剛剛開始擔心。
連過年都不迴來,肯定是出什麽事了!
劉金鳳拿出給國生織的毛衣,一邊摸一邊掉眼淚。
自己那時候是上了什麽毛病,非要去和楊雪花分個高低對錯,連累國生,早知道結果是這樣,別說楊雪花給她爛水果,就是給自己幾巴掌,她也不會還手。
國慶看劉金鳳這樣,小聲在旁邊勸:
“他十八了,這麽大的人,又和同學在一塊,不會有什麽事,他從小就是少心無肝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在外麵玩瘋了,他哪會想到給家裏寫信?”
劉金鳳也不說話,隻知道自己掉眼淚,她在心裏一遍一遍埋怨自己,恨不能時光倒流。
父親去世後第一個春節,按風俗,國慶不能去別人家拜年,初一一大早,對麵的孫蘭英就把丁麗和丁楠兩姐妹派過來給劉金鳳拜年。
丁麗這次沒鬧脾氣,痛痛快快地和妹妹出了門。
“劉姨過年好!”
丁麗一進門就笑著說道。
“過年好,過年好。”
劉金鳳一邊說一邊從沙發上站起身招唿丁麗丁楠兩姐妹。
昨晚沒睡好,劉金鳳看起來有些沒精神,可小輩兒來拜年,臉上還是掛上笑容。
劉金鳳拿過桌上擺的糖果,要給丁楠的口袋裏裝,丁麗一把接過去,又放迴到桌上。
“她都多大了,留著給待會兒來拜年的小孩兒吧。”
“小楠不就是小孩?”
劉金鳳笑著說道,又要去拿糖果盤,被丁麗攔住。
兩人正要推讓,國慶從裏屋走了出來。
“國慶哥過年好!”
丁麗轉臉看見國慶,連忙說道。
“來了,過年好。”
國慶笑著迴應。
“國慶哥,過年好!”
丁楠站在丁麗身後,看見國慶,也問了一聲過年好。
“你也過年好。”
“……”丁楠往國慶身後看了看,忽然問道:“國生哥呢?他沒迴來?”
“……”
劉金鳳一聽,強裝出來的笑容,立刻僵在了臉上。
……
“你是不是傻?你看不出來人家劉姨不高興嗎?你瞎問啥?哪壺不開提哪壺!”
剛走出國慶家的院門,丁麗就拉下臉來嗬斥丁楠。
“……劉姨哪不高興了?”
丁楠小聲說道。
“人家不高興還要告訴你?你長眼睛是管著幹啥的?”
“……”
丁楠低下頭不吭聲了。
丁麗不解恨,又瞪了丁楠一眼,剛要走,卻看見一個人騎車自行車駛過來,停在了國慶家的院門口。
是王琴。
王琴今天沒穿電風扇廠的工作服,而是穿著一件黑色的呢子大衣。
她真是不會打扮!
丁麗在心裏想。
這件呢子大衣,穿在二十來歲的王琴身上,不僅更顯出她身材的單薄瘦削,而且,老氣,有一種肅穆的凝重。
還不如平時穿著工作服,讓人看得順眼。
丁麗和王琴,都住在一條街上,彼此認識,可王琴比丁麗高三屆,沒來往。
王琴推著自行車走進國慶家的院門,經過丁麗的身旁,笑著點了點頭,算是招唿。
自從中秋節之後,王琴沒再主動來找過國慶。
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已經展現給國慶,他還是不喜歡,死纏著也不會有什麽用。
“劉姨,過年好!”
王琴一進堂屋的門,就笑著說道。
“喲,王琴來了?”
劉金鳳連忙迎了過來。
剛才讓丁楠問得心裏發酸,王琴進來的時候,劉金鳳的眼圈還微微有些發紅。
“你沒出去啊?”
王琴看見國慶站在旁邊,轉臉和國慶打招唿。
“嗯,沒出去。”
“我聽說你去火車站拉活了?”
“嗯。”
“怎麽樣?”
王琴問道。
“還行。”
王琴和國慶聊了幾句,給了劉金鳳緩和情緒的時間,她清了清嗓子,招唿王琴。
“王琴,坐下說,別光站著。”
王琴聽了也沒客氣,就坐下了。
“來,吃糖。”
劉金鳳把糖果盤端到王琴的麵前,對她說道。
“劉姨,你別忙活了,我一會兒就走。”
王琴這麽說著,還是拿了一顆糖,打開,放到了嘴裏。
“你爸媽挺好的吧?”
劉金鳳放下糖果盤,在王琴旁邊坐下問道:“打年前副食店關門,就沒見你媽,她在家忙啥呢?”
“我媽在家做針線活呢。”
王琴笑著說道。
“做啥針線活?”
“我們廠現在有一批外包的活,做電風扇罩,做一個兩毛,我媽在家幹這個呢,說上慣了班,閑不住。”
“你們廠,還做電風扇罩啊?”
劉金鳳有些意外地問道。
“廠裏工人提的合理化建議,說南方的一些電風扇廠就是這樣,為了拓寬市場,廠裏就采納了,剛開始。”
“這個活好,在家裏幹,什麽也不耽誤。”
“是呢,我媽在家不緊不慢,一天也能做個十個二十個的,劉姨,您想做嗎?您要是想做,我下次領活的時候,給您也領一份。”
王琴說道。
“這能行?你媽她是家屬,我這……”
劉金鳳既興奮又有些猶豫。
“都一樣,沒事。”
“那……那是咋個做法?”
“光用縫紉機車起來就行,廠裏有專人負責剪裁。”
“那好,王琴,我這就讓國慶把家裏的縫紉機收拾收拾。”
“劉姨,不用急,等過完年,現在廠裏還沒上班呢。”
王琴笑著說道。
……
楊雪花家的大年初一,娘倆照例睡到中午才起床。
楊雪花做好飯端上來,火腿燜米飯,鄭向東一看就皺起了眉頭。
“怎麽又吃這個?就不會換換花樣?”
“你還想吃啥?這火腿在咱這是個稀罕物,你還挑三揀四的!”
楊雪花說道。
“稀罕個屁!一股子怪味。”
“那你想吃啥?”
“……我想吃麵條,荷包蛋。”
鄭向東想了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