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崇禎即使麵臨如此糟糕的困境,卻依然沒有減少皇族內部的供給用度,分出一部分來賑濟百姓。


    甚至連文官武將的基本生計都成了問題,他們不利用職權去貪腐,不去吃空餉喝兵血,不去欺負逆來順受的老百姓,那又有什麽辦法去繼續吃吃喝喝?


    這也直接導致了天下民心離散,有權有勢之人紛紛效仿朱家的行為方式,剝削壓榨百姓的同時,卻又對朱家的貪婪行徑深感鄙夷。


    許多文官武將寧可背叛自己的國家,投靠他人,成為“三姓家奴”,也不願掏出一點家財來拯救大明王朝。


    原因很簡單:“既然你老朱家不能給我們榮華富貴,那我們又何必為你們出生入死?”


    朱家薄情寡義,大肆殺戮功臣良將,對內實行殘酷的專製統治,對外卻好高騖遠,濫施恩惠,妄圖樹立起一個虛偽的光輝形象。


    可這種虛偽的做派,卻最終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多少忠臣義士為了朱明王朝拋頭顱灑熱血,卻隻落得個千刀萬剮、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那些開國元勳暫且不提,光是於謙、夏言、曾銑、楊漣和袁崇煥等人的遭遇,無一不是令人感覺唏噓不已。


    朱棣殘殺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方孝孺,僅僅隻是因為對方指責他造反無禮。竟然一怒之下誅連方孝孺十族,卻還舔著臉為自己辯解。


    朱元璋僅憑一個藍玉案,便殘忍的處死了十幾萬人。翻開華夏幾千年來的史冊,試問還有哪個朝代如明朝這般齷齪與黑暗?


    他老朱家君臨天下時大殺四方、風光無限,遭遇厄運時還想找到忠貞義士力挽狂瀾,那不是在癡人說夢嗎?


    三百年後的曆史討論中,馬超否定了所有關於明朝滅亡原因的論調,包括天災說、土地說、武力說、瘟疫說、文人誤國說等等。


    因為馬超對明朝的曆史很了解,也對明朝的覆滅有著自己的認知,所以也得出了一個自己的結論:


    “明朝亡於特權專製,亡於官僚腐敗,亡於人心背離。”


    人民軍在進入內長城後,沿著運兵官道急速前進,每天的行軍速度竟然高達八十裏,隻是沿途看到的景象卻都是一片殘垣斷壁,少有人畜興旺的熱鬧村鎮。


    “看來這天下之人,苦明國苛政久矣!”


    “校長,您說得對,華夏之地絕不能再被君主專製思想所統治了。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國家將會永遠這樣動蕩不安,民族也會在一次次的浩劫中走向最終的毀滅。


    我在馬家村裏吃了幾天飽飯,居然忘記了曾經身為苦力時的悲慘遭遇。”


    楊致遠在這一路上,看到了太多的路邊餓殍,還有數之不清的殘破村鎮。


    此時此刻,當他迴想起當初在馬家村內,大家一起商量是否要接受崇禎招安時的情景。


    他痛恨自己當時沒有勇氣支持伊寶忠,反而幻想能趁機飛黃騰達,逼迫著校長不得不接受招安。


    可校長卻執意拒絕接受明國朝廷的糧餉和物資,使校長與明朝特權階層公開決裂,連一點後路都沒有給自己留。


    馬超聽聞楊致遠的感慨,心裏知道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淡然一笑道:


    “楊致遠,咱們都是吃五穀雜糧的凡人,隻要有七情六欲存在,就一定會有私心雜念。


    既然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那就努力向前看吧!隻要不迷失方向,我們終究會有一天再次踏上正確的道路。”


    “校長,您這番話,令學生感到慚愧啊!”


    楊致遠深感慚愧的低頭迴答道,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後悔不已。


    孔令久站在一旁,默默的聽著馬超和楊致遠的對話,心中也不禁湧起一股自責之情。


    他暗自歎息,自己何嚐不是犯了同樣的錯誤呢!也忍不住開口說道:


    “校長,當初的那個決定是我們錯了,我們都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忘記了您一直以來的諄諄教誨。”


    馬超環顧四周,見身邊那些曾經參與投票的人,臉上都流露出一副沮喪的神情。


    尤其是王先生,此刻他那張老臉漲得通紅,低著頭默默的趕路,似乎想要將自己隱藏起來。


    而沒有參加會議的母賢君和徐小虎,則顯得格外嚴肅,他們麵無表情的直視前方,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重要的問題。


    為了緩解這種事後諸葛亮般的尷尬氣氛,馬超強作笑顏,故作輕鬆的笑道:


    “過去的事情無論是對還是錯,都已經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


    現在再迴過頭去討論那些陳年舊事,實在是沒有什麽意義!


    我看這個話題還是暫且擱置吧!咱們未來的革命征途還長著呢。”


    他希望通過這番話,能讓大家都放下心中的包袱,重新振作起來。


    “校長,楊師長和孔副師長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評,對人民軍政治環境的肅清大有裨益。


    在這個君主專製思想肆虐的國度裏,若想將您的三個主義進行到底,建立起一個五權分置的大同理想國度。


    沒有統一的思想、統一的信仰、統一的領導,就隻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空想。”


    母賢君見馬超為了緩和氣氛,竟然當起了和事佬,他就毫不掩飾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期望馬超能借這件事情,在人民軍中掀起一場整肅運動,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的狀況。


    母賢君原想再次講評一下伊寶忠當時的發言,並表達出自己堅決推翻君主專製統治,絕不願意與大明朝廷同流合汙的堅定立場。


    然而,他又考慮到王先生和趙大龍,都是馬超創業初期的核心成員,而趙二虎更是馬強的姻親二哥。


    於是,他就向馬超表達出整肅建議,放棄了繼續追究在那場會議中,投票讚同接受招安人員的過失。


    馬超又何嚐不明白母賢君話語背後的深意,隻是人民軍籌軍北上,即將要與遼東建奴展開一場激戰。


    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絕不敢輕易的發起任何形式的整肅運動。


    畢竟,他來到大明朝已經有數年之久,並且深知這個時代的人們,從小就受到君主專製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個個都是頑固不化的保守派。


    如果此時貿然開展一場整肅運動,那無疑是在自毀長城,把人民軍帶往萬劫不複的境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盲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盲杖並收藏歡喜鴛鴦,決戰大明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