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不停,陳觀終於趕在太陽完全落山前走出了深山老林的範圍,隻要再翻過前麵的這座小山頭就能看到自個家了。
陳觀有些喘氣,離家已經不遠了,他準備放慢腳步緩一緩。
這種長達數個小時在山林地帶持續、高速的移動奔跑,真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即使長期接受訓練的士兵這麽搞下來也得精疲力盡。
也就陳觀這不斷接受空間改善的體質特殊,再加上時不時灌一口空間靈液緩解疲勞,陳觀這才能有些非人的趕在天黑前迴到村子範圍,但也是累得不輕。
站在村子後方的山頭上,可以看到各家稀稀散散亮起的燈火,黃昏中山間的村落顯得寧靜又安詳。
陳觀也看到了自家的燈光,畢竟這座山頭正對著的就是陳觀家那一片。
稍緩過氣來的陳觀不經意的就加快了步伐,快速下山向著自家的屋子行去,明明離家不過三天,卻意外地想念。
家裏的後門從裏邊鎖著,陳觀也進不去,隻能再繞到屋前的正門。
陳觀剛剛推開門,還沒來得及喊媽,就聽到幾聲還比較稚嫩的狗叫聲,隨即就看到兩隻狗子歡快的搖晃著尾巴朝著自己衝了過來。
陳觀蹲下身,烏雲和踏雪前足扒在陳觀小腿上望著自家主人,那小尾巴搖的快成風扇了。
“你兩現在竟然已經能聽出我的腳步聲了?成長的挺快嘛!以後老陳家看家護院的大事可就交給你們了。”陳觀撫摸著自家狗子,半個多月前帶迴來時還是那麽小一點,現在已經有那時三倍近四倍大小了,正常情況下小狗長到這麽大需要近兩個月時間。
狗子這麽大正好是最可愛的階段,毛茸茸還有點奶唿唿的。
雖然正常成年細犬肩高60厘米左右,但綜合體重等方麵其實算不上大型犬,隻能算作中型犬,不過陳觀家的這兩隻如果用靈液繼續培養下去很有可能會超過這個水平。
“最近得少給你們喂點靈液了,長得太快了也不行啊……”陳觀看著手下溫順的蹭著自己的狗子想到。
“迴來啦!之前不是說要一周嘛?”卻是陳文清和陶翠萍聽到狗的叫聲來到了門前查看情況。
“這突然迴來沒出什麽事吧!”陶翠萍擔心兒子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趕忙走上前仔細看起來。
陳觀見老媽擔心的在自個身上到處摸,趕忙解釋到“媽,我好著呢,沒出事。就是感覺沒什麽意思了就提前迴來了”。
“真沒什麽事?”
“沒事,媽你看嘛,我這好得很。”陳觀平舉雙手在老媽麵前轉了一圈示意。
陶翠萍見兒子沒什麽事,立馬態度就變了,一巴掌打在陳觀背上。
“之前準備那麽多東西,又信誓旦旦的說什麽要在山裏呆一個星期,我還以為你小子能成個什麽精呢!這怎麽三天就迴來了?之前走的時候說什麽衛星通話,能隨時聯係,出去三天怎麽沒見你打個電話迴來!”陶翠萍一開始還在挪諭,後麵越說越氣。
“媽,我這不是忙著趕路給忘了,那個,我給你們帶了好東西迴來!”陳觀心裏暗暗叫苦,他在山裏過的太悠哉了,完全把打電話報平安的事給忘得一幹二淨,於是趕緊轉移話題。
“走走走,爸媽,咱們先進屋,到屋裏給你們看,我可是找到了大寶貝!”陳觀雙手攬著父母朝屋裏走去,兩隻狗子也歡快的跟在身後。
屋內,老爺子坐在那看到孫子進來也是笑嗬嗬的問道“迴來啦,還順利吧?”,他剛才雖然沒有迎出去,但見到狗的反應也知道是孫子迴來了。孫子進山,他其實也是有點擔心的。
“爺,迴來了,我這次可是順利的不得了,我在山上找到了一個大寶貝呢!”陳觀當然不會說自己是沒了解清情況,預估錯誤下虎頭蛇尾的跑了迴來,報喜不報憂嘛。
讓爸媽都先坐下,陳觀從包裏掏出了用布包和青苔包裹的老山參。他在出山時就把飽和裝備都從空間裏拿了出來,老山參那也是提前放好的。
算是給自己提前迴來找了個借口,挖到了好東西可不得提前迴來,帶著在山裏晃悠搞壞了怎麽辦。
將包裹在青苔包裹放在茶幾上慢慢攤開,一株根須完整的老山參展現在幾人眼前,那參葉已經被陳觀提前去除了。
看到這東西,陳文清和陶翠萍都瞪大了雙眼,老爺子也拿出了自己的老花鏡戴上。
“我滴個乖乖!這人參你從哪裏搞來的?看著可不像養殖的,這年份可不低?”陶翠萍驚訝的向兒子問道,自家就是種植黨參的,相關的知識她好歹是懂一些的。
陳文清雖然沒說話,但看眼神就知道和陶翠萍是一個意思。
老爺子則戴著眼鏡,附身仔細觀察了起來。
“老媽你這不是問廢話嘛,我從山裏迴來,你說這從哪來的?這次運氣不錯,進山不久就發現了,所以才提前下山了。”陳觀磕著瓜子,漫不經心的解釋到。
陶翠萍看他這樣子氣的兩眼直瞪。
“不錯,看年份已經超60了,蘆、艼、須都很完整,體態也不錯,是棵成色上好的野山參。”仔細觀察了一會的老爺子收起了自個的老花鏡總結道。
“爺爺,您還懂這個啊?”陳觀好奇了,老爺子這還能認出野山參?
“你爸上次不是說了嘛,老頭子我年輕的時候進山打過獵,看時候也跟著人抬過幾次參。”老爺子摸摸胡子有些自得,隨即繼續解釋道“看這東西也是有口訣的,‘蘆碗緊密相互生,圓膀圓蘆棗核艼,緊皮細紋疙瘩體,須似皮條長又清,珍珠點點綴須上’,記好這幾點再多見幾次真貨,有經驗了分辨這東西不難”。
“不過這東西老頭子也有幾十年沒見過了,更別說是這種品相的,這棵參鮮重差不多有三兩多了。”對這種品相的老山參,老爺子也很是感歎。
陳觀知道,老爺子所說的三兩多重不是現在的三兩,而是16兩秤的三兩。
不同於現在國內所用的一斤合十兩,1兩等於50克的計算方式。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1兩等於31.25克,至今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還在沿用這種計算方式。
這棵參接近有100克重,所以老爺子估的三兩多也是很準的了。
以前參行裏常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而且這個重量指的還是幹重,像陳觀手裏這株參,淨製陰幹後幹重能有40克就不錯了。
要知道野山參的重量不是隨著年份的增長就一定增長的,之前提到過野山參受到損傷後會自我保護進入休眠,當野山參進入休眠期後沒有枝葉也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為維持自身就會消耗之前積攢的養分,這時野山參就會產生負增長發生減重。
有些拍賣會上出現的上百年的野山參幹重才20多克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能夠長到七兩(現在的218.75克)的野山參至少都需要百年以上甚至數百年。
像是1981年在長白山發現的一株鮮重505克,淨製陰幹後285克,折合舊稱9兩1錢2分的野山參號稱‘人參王’,經鑒定有這棵參王有160年生長周期,堪稱稀世珍寶,至今被珍藏在大會堂吉省廳中。
到了現在不說八兩的‘寶’,能找到七兩的參都算得上是是奇跡了……
“爺爺還真是好眼力,我之前用帶的電子秤稱了,鮮重有98克。”陳觀向著老爺子豎了豎大拇指道。
老爺子頗為自得的摸摸胡子,笑而不語。
“那這人參怎麽伱打算怎麽處理?”一旁聽了一陣的陳文清問道。
“刷幹淨陰幹後留著吧,這種好東西可不好找,關鍵時候有大用。”陳觀想了想說道。
“處理人參我會,完了我幫你把這東西處理了。不過留著就不必了,咱家裏用不上,你不如拿出去賣了換錢。你現在要弄果園、修路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過段時間買果苗又是一大筆,這東西還是賣了吧。”陳文清聽了陳觀的想法後建議到。
“對啊,還是賣了換錢吧,放著也用不到,況且放在家要是被人知道了那麻煩事就來了!你都不知道今天中午……”陶翠萍也讚同的說道,之後還想說什麽卻被陳文清打斷了“那些事之後再說,現在先說眼前的事。”
“賣了吧,咱家人身體都不錯用不到這玩意,留在手裏確實容易招惹麻煩”老爺子也說道。
既然家裏人都覺得賣了換錢比較好,陳觀也是同意道“行吧,那爸你就幫忙處理一下,我完了聯係人找個買家”。
如果手裏隻有這一株野山參,陳觀肯定不會這麽輕易同意賣了換錢的,這種東西現在想賣錢容易,想買就難了,有些病這東西是真可以救命的。
但陳觀空間在手,完全不缺這種野山參,需要的時候找個借口進山一趟直接從空間裏拿就好,所以他才會同意家裏人的建議。
陳文清將人參重新用青苔卷起後收了起來,準備洗刷幹淨後陰幹處理。
見人參的事說完,陶翠萍按奈不住了,就想把自己之前沒說完的話全吐出來。
“兒子你都不知道,今天中午開全村大會,說是村裏的補助款下來了,要把村裏修路的事定下。你一下子捐了三十萬給村裏修路的事村委可沒少替你宣傳,估計到了明天十裏八鄉的都會知道陳家壩出了個發財的,捐三十萬眼睛都不眨!”
陶翠萍有些抱怨的說著,“你都不知道今天村裏那些人有多熱情,我和你爸被一群人團團包圍,等過幾天消息傳開了,家裏估計都不得安寧……你都不知道……”。
連著幾個‘你都不知道’充分表達了陶翠萍想要訴苦的心情。
“這麽久了才定下來啊,我都快把這事給忘了……上麵給村裏批了多少錢?”陳觀一聽頭都大了,但還是好奇問到。
“批了5萬塊,再加上你捐的30萬,目前修路還有5萬左右的缺口,希望每家都能出點錢,籌款把路給修起來。”
“說是希望每家1000塊,如果願意多出點也不介意,到時候有剩下的就過年買糧油發給村裏老人,明天開始村委裏有人會在那邊登記,全部款項都會公示。”說起這些事陶翠萍很是起勁。
“這樣啊,既然風頭都出了,那咱家再出2000塊,這事以後就不管了。至於後邊要是家裏來人,咱好吃好喝的招待就行,如果有開口借錢的直接拒絕,問就是我錢都投在果園裏了!”陳觀思考一番後說道,對於出名後的這種事他也比較頭疼。
“救急不救窮,要是哪個關係好的親戚朋友真有事急需用錢,能幫還是要幫一幫的”陳文清聞言插了句。
“你們放心,要真有那種死皮賴臉跑到家裏借錢的,你們處理不了還有我這個老頭子在呢,老頭子我直接拿拐棍抽他丫的!”老爺子在一旁也是舉舉手中的拐杖笑著說。
陳觀聞言也樂了,以老爺子的年紀輩分,真要拿拐棍抽幾個人,那被抽的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哪能讓您出麵,這種事我和翠萍就解決了,讓您出麵那還得了。再說,咱們認識的人裏感覺也沒有那樣的……”陳文清說著將人參拿著向後院走去。
“那是因為之前都知道你沒錢……”陶翠萍嘀咕道,卻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好了,正事算是說完了”陳觀靠著沙發伸伸懶腰,“媽,還有吃的麽,我下山一直趕路,晚飯還沒吃呢!”。
“晚飯沒吃?你這臭小子不早說!還有菜,我去給你扯點拉條子去”陶翠萍轉身前往夥房中忙活去了。
一說起拉條子,許多人往往會想起疆省。
其實拉條子不僅流行於疆省,整個西北地區都可以都是拉條子的輻射圈,堪稱拉條子經濟帶。
拉條子算得上是甘省大多數人家的日常主食之一,陳觀也是從小吃到大。可以說西北孩子吃口拉條子,就有迴到家的感覺。
不到十分鍾,一碗炒白菜土豆片拌拉條子就好了,陳觀唿唿的大口吃起麵來。感受著充足的碳水進入腹中,仿佛一天的疲勞都消失不見,媽媽做的麵香極了……
陳觀有些喘氣,離家已經不遠了,他準備放慢腳步緩一緩。
這種長達數個小時在山林地帶持續、高速的移動奔跑,真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即使長期接受訓練的士兵這麽搞下來也得精疲力盡。
也就陳觀這不斷接受空間改善的體質特殊,再加上時不時灌一口空間靈液緩解疲勞,陳觀這才能有些非人的趕在天黑前迴到村子範圍,但也是累得不輕。
站在村子後方的山頭上,可以看到各家稀稀散散亮起的燈火,黃昏中山間的村落顯得寧靜又安詳。
陳觀也看到了自家的燈光,畢竟這座山頭正對著的就是陳觀家那一片。
稍緩過氣來的陳觀不經意的就加快了步伐,快速下山向著自家的屋子行去,明明離家不過三天,卻意外地想念。
家裏的後門從裏邊鎖著,陳觀也進不去,隻能再繞到屋前的正門。
陳觀剛剛推開門,還沒來得及喊媽,就聽到幾聲還比較稚嫩的狗叫聲,隨即就看到兩隻狗子歡快的搖晃著尾巴朝著自己衝了過來。
陳觀蹲下身,烏雲和踏雪前足扒在陳觀小腿上望著自家主人,那小尾巴搖的快成風扇了。
“你兩現在竟然已經能聽出我的腳步聲了?成長的挺快嘛!以後老陳家看家護院的大事可就交給你們了。”陳觀撫摸著自家狗子,半個多月前帶迴來時還是那麽小一點,現在已經有那時三倍近四倍大小了,正常情況下小狗長到這麽大需要近兩個月時間。
狗子這麽大正好是最可愛的階段,毛茸茸還有點奶唿唿的。
雖然正常成年細犬肩高60厘米左右,但綜合體重等方麵其實算不上大型犬,隻能算作中型犬,不過陳觀家的這兩隻如果用靈液繼續培養下去很有可能會超過這個水平。
“最近得少給你們喂點靈液了,長得太快了也不行啊……”陳觀看著手下溫順的蹭著自己的狗子想到。
“迴來啦!之前不是說要一周嘛?”卻是陳文清和陶翠萍聽到狗的叫聲來到了門前查看情況。
“這突然迴來沒出什麽事吧!”陶翠萍擔心兒子是不是出了什麽問題,趕忙走上前仔細看起來。
陳觀見老媽擔心的在自個身上到處摸,趕忙解釋到“媽,我好著呢,沒出事。就是感覺沒什麽意思了就提前迴來了”。
“真沒什麽事?”
“沒事,媽你看嘛,我這好得很。”陳觀平舉雙手在老媽麵前轉了一圈示意。
陶翠萍見兒子沒什麽事,立馬態度就變了,一巴掌打在陳觀背上。
“之前準備那麽多東西,又信誓旦旦的說什麽要在山裏呆一個星期,我還以為你小子能成個什麽精呢!這怎麽三天就迴來了?之前走的時候說什麽衛星通話,能隨時聯係,出去三天怎麽沒見你打個電話迴來!”陶翠萍一開始還在挪諭,後麵越說越氣。
“媽,我這不是忙著趕路給忘了,那個,我給你們帶了好東西迴來!”陳觀心裏暗暗叫苦,他在山裏過的太悠哉了,完全把打電話報平安的事給忘得一幹二淨,於是趕緊轉移話題。
“走走走,爸媽,咱們先進屋,到屋裏給你們看,我可是找到了大寶貝!”陳觀雙手攬著父母朝屋裏走去,兩隻狗子也歡快的跟在身後。
屋內,老爺子坐在那看到孫子進來也是笑嗬嗬的問道“迴來啦,還順利吧?”,他剛才雖然沒有迎出去,但見到狗的反應也知道是孫子迴來了。孫子進山,他其實也是有點擔心的。
“爺,迴來了,我這次可是順利的不得了,我在山上找到了一個大寶貝呢!”陳觀當然不會說自己是沒了解清情況,預估錯誤下虎頭蛇尾的跑了迴來,報喜不報憂嘛。
讓爸媽都先坐下,陳觀從包裏掏出了用布包和青苔包裹的老山參。他在出山時就把飽和裝備都從空間裏拿了出來,老山參那也是提前放好的。
算是給自己提前迴來找了個借口,挖到了好東西可不得提前迴來,帶著在山裏晃悠搞壞了怎麽辦。
將包裹在青苔包裹放在茶幾上慢慢攤開,一株根須完整的老山參展現在幾人眼前,那參葉已經被陳觀提前去除了。
看到這東西,陳文清和陶翠萍都瞪大了雙眼,老爺子也拿出了自己的老花鏡戴上。
“我滴個乖乖!這人參你從哪裏搞來的?看著可不像養殖的,這年份可不低?”陶翠萍驚訝的向兒子問道,自家就是種植黨參的,相關的知識她好歹是懂一些的。
陳文清雖然沒說話,但看眼神就知道和陶翠萍是一個意思。
老爺子則戴著眼鏡,附身仔細觀察了起來。
“老媽你這不是問廢話嘛,我從山裏迴來,你說這從哪來的?這次運氣不錯,進山不久就發現了,所以才提前下山了。”陳觀磕著瓜子,漫不經心的解釋到。
陶翠萍看他這樣子氣的兩眼直瞪。
“不錯,看年份已經超60了,蘆、艼、須都很完整,體態也不錯,是棵成色上好的野山參。”仔細觀察了一會的老爺子收起了自個的老花鏡總結道。
“爺爺,您還懂這個啊?”陳觀好奇了,老爺子這還能認出野山參?
“你爸上次不是說了嘛,老頭子我年輕的時候進山打過獵,看時候也跟著人抬過幾次參。”老爺子摸摸胡子有些自得,隨即繼續解釋道“看這東西也是有口訣的,‘蘆碗緊密相互生,圓膀圓蘆棗核艼,緊皮細紋疙瘩體,須似皮條長又清,珍珠點點綴須上’,記好這幾點再多見幾次真貨,有經驗了分辨這東西不難”。
“不過這東西老頭子也有幾十年沒見過了,更別說是這種品相的,這棵參鮮重差不多有三兩多了。”對這種品相的老山參,老爺子也很是感歎。
陳觀知道,老爺子所說的三兩多重不是現在的三兩,而是16兩秤的三兩。
不同於現在國內所用的一斤合十兩,1兩等於50克的計算方式。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1兩等於31.25克,至今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還在沿用這種計算方式。
這棵參接近有100克重,所以老爺子估的三兩多也是很準的了。
以前參行裏常說“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而且這個重量指的還是幹重,像陳觀手裏這株參,淨製陰幹後幹重能有40克就不錯了。
要知道野山參的重量不是隨著年份的增長就一定增長的,之前提到過野山參受到損傷後會自我保護進入休眠,當野山參進入休眠期後沒有枝葉也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為維持自身就會消耗之前積攢的養分,這時野山參就會產生負增長發生減重。
有些拍賣會上出現的上百年的野山參幹重才20多克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能夠長到七兩(現在的218.75克)的野山參至少都需要百年以上甚至數百年。
像是1981年在長白山發現的一株鮮重505克,淨製陰幹後285克,折合舊稱9兩1錢2分的野山參號稱‘人參王’,經鑒定有這棵參王有160年生長周期,堪稱稀世珍寶,至今被珍藏在大會堂吉省廳中。
到了現在不說八兩的‘寶’,能找到七兩的參都算得上是是奇跡了……
“爺爺還真是好眼力,我之前用帶的電子秤稱了,鮮重有98克。”陳觀向著老爺子豎了豎大拇指道。
老爺子頗為自得的摸摸胡子,笑而不語。
“那這人參怎麽伱打算怎麽處理?”一旁聽了一陣的陳文清問道。
“刷幹淨陰幹後留著吧,這種好東西可不好找,關鍵時候有大用。”陳觀想了想說道。
“處理人參我會,完了我幫你把這東西處理了。不過留著就不必了,咱家裏用不上,你不如拿出去賣了換錢。你現在要弄果園、修路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過段時間買果苗又是一大筆,這東西還是賣了吧。”陳文清聽了陳觀的想法後建議到。
“對啊,還是賣了換錢吧,放著也用不到,況且放在家要是被人知道了那麻煩事就來了!你都不知道今天中午……”陶翠萍也讚同的說道,之後還想說什麽卻被陳文清打斷了“那些事之後再說,現在先說眼前的事。”
“賣了吧,咱家人身體都不錯用不到這玩意,留在手裏確實容易招惹麻煩”老爺子也說道。
既然家裏人都覺得賣了換錢比較好,陳觀也是同意道“行吧,那爸你就幫忙處理一下,我完了聯係人找個買家”。
如果手裏隻有這一株野山參,陳觀肯定不會這麽輕易同意賣了換錢的,這種東西現在想賣錢容易,想買就難了,有些病這東西是真可以救命的。
但陳觀空間在手,完全不缺這種野山參,需要的時候找個借口進山一趟直接從空間裏拿就好,所以他才會同意家裏人的建議。
陳文清將人參重新用青苔卷起後收了起來,準備洗刷幹淨後陰幹處理。
見人參的事說完,陶翠萍按奈不住了,就想把自己之前沒說完的話全吐出來。
“兒子你都不知道,今天中午開全村大會,說是村裏的補助款下來了,要把村裏修路的事定下。你一下子捐了三十萬給村裏修路的事村委可沒少替你宣傳,估計到了明天十裏八鄉的都會知道陳家壩出了個發財的,捐三十萬眼睛都不眨!”
陶翠萍有些抱怨的說著,“你都不知道今天村裏那些人有多熱情,我和你爸被一群人團團包圍,等過幾天消息傳開了,家裏估計都不得安寧……你都不知道……”。
連著幾個‘你都不知道’充分表達了陶翠萍想要訴苦的心情。
“這麽久了才定下來啊,我都快把這事給忘了……上麵給村裏批了多少錢?”陳觀一聽頭都大了,但還是好奇問到。
“批了5萬塊,再加上你捐的30萬,目前修路還有5萬左右的缺口,希望每家都能出點錢,籌款把路給修起來。”
“說是希望每家1000塊,如果願意多出點也不介意,到時候有剩下的就過年買糧油發給村裏老人,明天開始村委裏有人會在那邊登記,全部款項都會公示。”說起這些事陶翠萍很是起勁。
“這樣啊,既然風頭都出了,那咱家再出2000塊,這事以後就不管了。至於後邊要是家裏來人,咱好吃好喝的招待就行,如果有開口借錢的直接拒絕,問就是我錢都投在果園裏了!”陳觀思考一番後說道,對於出名後的這種事他也比較頭疼。
“救急不救窮,要是哪個關係好的親戚朋友真有事急需用錢,能幫還是要幫一幫的”陳文清聞言插了句。
“你們放心,要真有那種死皮賴臉跑到家裏借錢的,你們處理不了還有我這個老頭子在呢,老頭子我直接拿拐棍抽他丫的!”老爺子在一旁也是舉舉手中的拐杖笑著說。
陳觀聞言也樂了,以老爺子的年紀輩分,真要拿拐棍抽幾個人,那被抽的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找不到。
“哪能讓您出麵,這種事我和翠萍就解決了,讓您出麵那還得了。再說,咱們認識的人裏感覺也沒有那樣的……”陳文清說著將人參拿著向後院走去。
“那是因為之前都知道你沒錢……”陶翠萍嘀咕道,卻也沒有繼續說下去。
“好了,正事算是說完了”陳觀靠著沙發伸伸懶腰,“媽,還有吃的麽,我下山一直趕路,晚飯還沒吃呢!”。
“晚飯沒吃?你這臭小子不早說!還有菜,我去給你扯點拉條子去”陶翠萍轉身前往夥房中忙活去了。
一說起拉條子,許多人往往會想起疆省。
其實拉條子不僅流行於疆省,整個西北地區都可以都是拉條子的輻射圈,堪稱拉條子經濟帶。
拉條子算得上是甘省大多數人家的日常主食之一,陳觀也是從小吃到大。可以說西北孩子吃口拉條子,就有迴到家的感覺。
不到十分鍾,一碗炒白菜土豆片拌拉條子就好了,陳觀唿唿的大口吃起麵來。感受著充足的碳水進入腹中,仿佛一天的疲勞都消失不見,媽媽做的麵香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