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天。


    今天上午的最後一場戲是鄒末和肖聲之間頗為激烈的對手戲。


    梁佑以為玉媚在接近陳理澍的過程中喜歡上了他,她在對李昇克匯報時不小心表現出了對陳理澍的維護。


    這個行為,激發了梁佑內心的痛苦和矛盾,讓他藏在深處的憤怒徹底爆發,對玉媚進行聲討和責備.......


    以肖聲的能力,這樣的情緒表達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喜歡對主演主球精益求精的導演,不是很滿意肖聲過於學院派的表現,


    “你的表情有些過了,不用這樣的猙獰。這裏描述的是角色隱忍後的憤怒,這種激烈不僅體現在麵部表情,還有眼神,眉毛,甚至手指尖這些小動作上.......肖聲你再嚐試一下。”


    肖聲按照導演的指示又重新進行了嚐試,但表現出來的效果,還是不太符合導演所想要的。


    對此,導演搖搖頭歎了口氣,


    “就這樣吧!過吧~”


    上午的戲份那就因此結束了,大家開始收拾東西。


    劉曉棗習慣性站在導演身後,悄咪咪地透過攝影機去觀察鄒末的表現。


    所以結束了上午任務的鄒末,抬腳就往導演方向走了過去,聽到了導演自言自語在嘀咕,


    “現在的小年輕啊,已經越來越多人不知道什麽是體驗派式表演咯。演技派表演,唉,也不是不好,就是過於遵循標準,缺乏最真實的情感.......”


    無意中聽到這幾句話的鄒末,腳步頓住了。


    所謂的體驗式表演,就是屬於沉浸式的。在扮演角色時會把角色融入自身達到忘我的境界,這樣來說如果演員能夠充分了解角色並且如果演技過硬,出來的效果會極為驚豔,讓觀眾分不清是真實的還是演的。


    而學院派表演,一笑一哭是有著標準的。學院派在表演時會把自身割裂成兩個部分,有點像精神分裂,但兩個人格互不影響。


    學院派的表演方式作品不容易演砸,就是喜怒哀樂沒有太大觸動性,說白了,就是觀看的人覺得這些情緒不真實,覺得假。


    而體驗式表演,雖然呈現真實,但對於演員來說,會長時間受到角色的影響而分不清現實,很難出戲。


    她第一次聽到這麽專業的名詞是14歲那年飾演了一部懸疑片,戲結束以後,她還經常沉浸在角色裏,時常做出角色的動作........後來在新進的劇組裏,遇到了戲劇學院的林老師,她才知道自己這樣的表現,是體驗式表演還沒出戲.......


    其實對於年紀小的演員來說,所呈現的多數是體驗式表演,因為學院派表演要經過技能的調教,小孩子還沒條件去學習,所以演戲時的進入狀態依靠的便是對角色的切身“感同身受”。


    過於那幾年,每拍完一場戲,鄒末都要去做一些刻意的改變,有時候是轉換發型,有時候去條件跟戲裏全然不同的地方旅遊,有時候去參加極限運動.......努力迴歸現實,掙脫入戲的束縛。


    體驗式表演和演技派表演,沒有孰對孰錯,適合自己便好。


    鄒末一直堅持體驗式表演,是自己多年來的習慣,她也從來沒有看不起學院派表演的念頭。


    但今天,從導演嘴裏聽著這幾句抱怨,把她對於剛剛肖聲不算盡心的表演的煩躁放大到了極點.......


    在她看法,肖聲的確還可以表現得更好,但他卻有投機取巧的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被分手後,男頂流天天糾纏求複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顆大頭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顆大頭菜並收藏被分手後,男頂流天天糾纏求複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