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涵煦為母親在院子裏立碑,以靈流寫下碑字。跪在母親的墓碑前,叩拜整整三次。
“謝母親養育之恩,無以為報。”他暗暗祈願,母親的亡靈能安息,不再受苦。
禮節完畢,莫涵煦隱隱覺得有何事還未完成。定神想了一會,對,會以慕。
會以慕怎麽還未順靈迴來?
他趕忙再一次順靈:師弟,你還在旖萱派嗎?師弟。
斷訊。順靈掐斷,意味著順靈根本達不到會以慕那兒,會以慕接不到順靈。
順靈直通胸腔裏的生魂,若非受傷,不可能掐斷。
師弟出事了。
恢複對師弟愛戀的莫涵煦,宛如遭受重重一擊,他剛失去母親,轉而師弟便無法聯絡。
來不及用物件飛頁,他劃破指尖以血寫下飛頁,發向弭邇山。
莫涵煦不能再失去會以慕了。
他生命中最重要之人,世間隻剩下會以慕。
弭邇山的飛頁迴的很快,掌門姨母告知莫涵煦,會以慕前刻離開了弭邇山,去小薌國燕玄山找尋安落瓊確認妹妹的下落。
掌門姨母的飛頁一落,隨即又飛來一張紙質飛頁。莫涵煦以為是掌門還有事未說完,結果打開一看,竟是大哥的字跡。
莫瑾瑜寫道小薌國與會國一月後便大戰,速迴小薌備軍出征。
飛頁上的意思是要讓莫涵煦做小薌與會國大戰的將軍,統帥軍隊。一切都太過巧合,莫涵煦想起母親在遺言中所寫,要他多加提防大哥。
如此一來,各宗事宜,迴了小薌便能明白了。
月下的小薌狂風大作,草原的夜晚冷得厲害,和莫涵煦心中的冰涼之感有的一比,他耗費了大半靈流禦劍,為了能快些到燕玄山,尋他的師弟。
他失去親人,本就神情不穩,便迷迷糊糊地將劍帶上了神山。燕玄山的霧氣經久不散,即便狂風刮的厲害,還是能遮人視線。
火折子點起,瞬間被吹滅,莫涵煦隻得再點。
爬到半山腰,還是沒瞧見任何人影,這樣傻找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
術法一開,瞬天一動,靈流顯!
莫涵煦將更大範圍的顯靈術施在土地裏,探過山上萬靈。東北方,有個燒的厲害的火係術法,再走過幾百米就能到。
但,東南方,也有一個匯集水流的陣法。顯靈術再深一些,忽的什麽都瞧不見了。莫涵煦想要重新操控,再試一次,仍是一樣的,那兩個陣法都無法顯現。
“涵煦,你怎麽半夜在神山上施法術?”
過於專注的莫涵煦都未覺察,背後多出了一個人。說話之人是他大哥,莫瑾瑜。
莫瑾瑜一副自得之樣:“不過也好理解,畢竟弟弟身隕十一年,忘卻了燕玄山不能施法術的規定,實屬正常。”
“姨母離世了,我想找尋辦法。當初有人能複生我,說不準姨母也可以...”莫涵煦停頓一會後,才意識到自己忘記了山上規定,隨即編了個謊言,也可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是找尋會以慕。
“噢,原來如此。失去至親自然是悲痛萬分,可此乃神山,哪怕我們是小薌王族也不可隨意篡改天之守則呀。”莫瑾瑜說罷伸手拉他起身,將紙燈放的低些,方便莫涵煦起身。
莫涵煦如今對大哥甚是防備,卻又不能顯示,特地表演了一番虛弱之樣。他緩緩問道:“大哥向來覺得燕玄山寒氣逼人,怎麽今日有興致來此地散心。”
“這些年經曆之事甚多,此地雖寒氣甚重,可待在此處最讓人心靜。自父王走後,我無法睡眠之時,便會來此,平心靜氣。”
莫瑾瑜說的倒不是假話,他無法睡眠之時,來山上是為了滅他火術中的暴躁之氣。早年莫涵煦還未去小山村時,兩人便一起學過武,莫也汗希望大兒子能繼承王位,便找尋師父教他火係之術。
因有火則有生,作為王儲,有火種傍身能佑一方安寧。
可莫瑾瑜是王儲,他不是江湖之人,無需變成修士,更無需把術法練到多少高度。所以,學了三四年後,莫也汗便將他的師父送出了小薌國,自那以後,莫瑾瑜再未見過他師父。
後來的火係法術,皆是他自行修習的。不過,他修習術法並不是因為喜歡,純粹是覺得有些時候單用權謀無法使國強盛,在江湖上認識一些功法蓋世的修士,能為小薌國增加江湖士氣。
“辛苦大哥了。”莫涵煦作揖道。
莫瑾瑜擺擺手表示無事,就要帶著莫涵煦下山。
“大哥,我們從東北方下山吧,那兒離王帳最近,下山最是方便。”已被大哥撞到在用顯靈術,繼續進行自然是不妥。
大哥多用火係之術,前麵忽閃而過的陣法,就在東北方。說不準,莫瑾瑜已把會以慕擒住,困在燕玄山上。
沒等莫瑾瑜迴答,莫涵煦已往那邊走去,他大步朝東北方走著,礙於大哥在後邊得注意著腳步。
“這兒,還真是比前麵的路寬闊許多哈。”莫涵煦故意將聲音說的響一些,若是會以慕困在陣法中,也可以給予迴應。
會以慕的確在火係陣法中,但他的魂靈殘損之痛,仍在不停歇地折磨著他。他動一步都疼的要暈死過去。
似乎聽到了莫涵煦的聲音,他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爬過去,卻是又來了一股翻湧而上的撕裂之痛。
“靠近王帳,開闊路徑是平常之事。賢弟是太久未迴燕玄山,才會有這般感受。”莫瑾瑜迴應的淡定萬分,就跟在莫瑾瑜身後,也沒有製止他往牢籠之處走去。
陣法早就有所防備,設下多層,莫瑾瑜深知莫涵煦會礙於燕玄山上無法用靈流和內力,而放棄探索。
會以慕與莫涵煦隔著陣法,互相看不見彼此,感知不到彼此。
“莫涵煦...”會以慕疼到落淚,微弱地唿喊心愛之人的名字。這般近的距離,外頭的莫涵煦卻是什麽也聽不見。
邊走邊留意的莫涵煦,根本察覺不到什麽異常,即便多次高聲說話,嚐試得到迴應。
果然光是盲找,是未能尋找到會以慕的氣息的。
心中多是擔憂,卻無計可施。莫涵煦準備先和大哥迴了王帳,看形勢再定之後行事。
王帳和上次迴來所見到的多有不同,偌大的格日僅剩下擺書的架子與一張攤著圖紙的書案,連國主專座的蒲團都用最為簡單的。
“我召你迴來,正是為了與會國之戰。你也看到了,王帳中的東西都收拾的差不多,隻待軍隊準備好行囊了。”莫瑾瑜說的嚴肅,與山上的口氣天差地別。
莫涵煦和大哥向來都是不近不遠的兄弟關係,當然,也是君臣關係。現在,大哥為小薌國主,是君王,居於自己之上。
按律法,他無從拒絕君王的安排。
“大哥乃是一國之主,所做之事定是思慮周全。隻是,因我身隕多年,還來不及了解三國之間這些年的異變,還需大哥指點。”莫涵煦行禮,道出心聲。
大哥想要戰爭,到底是他的一己私利還是真的為民所做。莫涵煦選擇聽他的言辭後,再行判斷。
如果必須要出征,莫涵煦也會盡力而為。
莫瑾瑜在蒲團上坐下來,道:“十一年前的盛典,分明我們與會國是兩敗俱傷,可會國甩手不幹,甚至下了威脅的假軍書,為的就是壓小薌的勢頭。父王當時在世,忍氣吞聲,並未多做計較,可會王得寸進尺,硬是斷去了會國本身資助我們的銀兩。”
“新張道,一度沒錢經銷,從牧轉商的百姓活的苦不堪言。而你也清楚,雕王失蹤不在世間,災禍不斷。這些年,我靠著與江湖之人密切聯絡,才到如今看似安然的局麵。”
會國和小薌國的交好,自莫涵煦出生便是如此。難道說真的是會王不顧往日大局,先行不義之事?
大哥還未說完:“父親離世,我養精蓄銳到現今,定是上天眷我們小薌一族,在我準備大戰前夕便複生歸來。這將軍之位,自當是賢弟的。”
江湖之人。莫涵煦想起了在圓沏殿阿玫姑娘說的,近期在小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主公,與紫尾一樣,無人真正見過。
但卻很有勢力,甚至能夠掌控法器和一些江湖之人的行動。
這麽一看,與莫瑾瑜所說和江湖之人聯絡密切能對上大半。若他做得這個主公,江湖上的事,也和他脫不了幹係。
說不定,有許多事,大哥都有參設其中。
“好,涵煦輔佐大哥,定不負大哥所托。”莫涵煦滿口答應下來,選擇先加入,更好判斷行事。得到莫瑾瑜的信任,能爭取時間確認師弟的去向。
時候不早了,莫涵煦迴到自己的格日裏住下。躺在溫暖的被褥裏,卻遲遲合不上眼。前麵因為國事強製調動理智壓過感性,現在安定下來,情感重新鑽了出來。
對於母親離去的悲傷,莫涵煦仍是未緩迴來,為明了真相答應出兵大戰,母親應當不會怪罪吧。他胡亂地想著,內心悲痛,但哭不出來。
人以成土,念著母親的好,痛快的活著,才是正確之選。
除了母親,還有一人,讓他意亂情迷。
會以慕。
少年時,會以慕總是粘著他,天天都喚他師兄。從前的莫涵煦,想的許多,總怕世人會不支持他倆,同樣擔心會以慕對自己隻是兄弟之間的友誼之情。
莫涵煦記起了,之前怎麽都想不起的那日醉酒。獨自坐在案前,舉著碧香清對著明月,說出對會以慕愛戀的真心之語。他是那般小心翼翼,隱忍且執拗地愛著師弟。
年少所伴,日久生情。師弟和他是完全不一樣的人,莫涵煦自幼就學著要自主堅韌,對於規則和律法皆是遵從。
會以慕對於規則均是不屑,他想的是要活自己,可他對於莫涵煦卻很是依戀,因為會以慕所想的自己裏頭,希望有人能支持他。
一個是身在王族而苦其心智,另一個也是身在王族卻不按所安排之路,苦出另一條路來。
師兄向外是慢熱講理,師弟向外是熱情隨性。
兩人縱使萬般不同,內心卻都是包容世間,勇敢且真誠的。
莫涵煦細細想著曾經的一點一滴,對照到他複生後,會以慕看向自己的神情,包括,在客棧裏的表白。
師弟說,已經喜歡他很久很久了,喜歡十一年。盛典時兩人並未表達心意,難道,在他身隕後,師弟後知後覺,才明了對自己所愛。
而自己呢,居然在第一次見到他,就懷疑他作為會國人對小薌有圖謀。
那他又是何時有的舊疾,這十一年,會以慕都是怎麽過來的。
莫涵煦不斷想著迴憶每一部分,心疼至極。是啊,現在的會以慕不再和以前一般莽撞,想事情都會思考多時,還會詢問師兄的意見。
會以慕還保留的開朗天真,隻是對著莫涵煦這樣罷了。
胸腔的魂魄忽閃忽閃的,連同著心跳聲,震的莫涵煦從床上坐了起來。一陣風刮過格日的門簾,狂風似是被施法,床上之人重新倒了下去,困意襲來,沉入夢境之中。
“這是哪兒?”夢境裏的房屋,莫涵煦從未見過。好像是仙師住的地方,到處都擺著曬幹的草藥。
走過來一人,透過莫涵煦的身體,急匆匆地到房裏找仙師。莫涵煦跟了上去。
“仙師,我上個月便訂了固魂草,錢都湊齊了。”麵前的人,戴著亮銀色發冠,發簪上有兩個掛著的流蘇,柔順的長發垂在身後,將銀兩交到仙師的手中。
“謝謝啊,仙師。對了,下個月我還是要預訂的,辛苦仙師幫我留好。”那人轉過身來,著急忙慌地把草藥放到囊袋裏。
莫涵煦看清了那人的臉,那人卻沒看到他,又穿過了他的身子欣喜地離開院子。
“太好了,師兄的魂靈這個月有保障了。”
那人是會以慕。
原來會以慕一直一直都在找他。還護著他在盛典之時殘存的魂靈。
莫涵煦皺著眉,頭仰向天,他好想好想哭。分明是夢境,感受為何會如此真實,自己也真實相信了,那就是真的會以慕。
就在他疑惑之際,眼前的房屋已變幻成為陽光明媚的草原,有個小男孩正拿著紙做的風箏,高興地繞圈跑著。遠處坐著的男子,也是,也是會以慕。
他正朝這邊淺笑著,但更多的是慈愛,並非是會以慕自己的喜悅。莫涵煦走了過去,想看清楚一些。“覺遠,快過來,要給你爹祈願了。”會以慕招唿道。
“要祭奠爹爹嘍,我拿木棒來!”小男孩跑了迴來,卻被會以慕打了一屁股。“別瞎說,你爹沒死,魂魄都在這呢,是祈願,保佑,知道嗎?”
莫涵煦湊近一看,草地上鋪著自己的畫像,小男孩對著畫像,誇讚著自己的爹爹真好看之類的話語。
“這小孩子,是以慕偶然遇到的,本來沒有名字,因為會以慕思念你,就取名為覺遠。”突然,莫涵煦的身旁,多站了一個中年男子,男子說話穩重,鄭重地給莫涵煦解釋眼前情況。
男子揚過廣袖,道:“他曾和我說過,意為覺知心悅,卻遠在天際。”
草原頃刻化為清澈見底的池塘,他們正站在池塘中央的石頭之上。
“謝母親養育之恩,無以為報。”他暗暗祈願,母親的亡靈能安息,不再受苦。
禮節完畢,莫涵煦隱隱覺得有何事還未完成。定神想了一會,對,會以慕。
會以慕怎麽還未順靈迴來?
他趕忙再一次順靈:師弟,你還在旖萱派嗎?師弟。
斷訊。順靈掐斷,意味著順靈根本達不到會以慕那兒,會以慕接不到順靈。
順靈直通胸腔裏的生魂,若非受傷,不可能掐斷。
師弟出事了。
恢複對師弟愛戀的莫涵煦,宛如遭受重重一擊,他剛失去母親,轉而師弟便無法聯絡。
來不及用物件飛頁,他劃破指尖以血寫下飛頁,發向弭邇山。
莫涵煦不能再失去會以慕了。
他生命中最重要之人,世間隻剩下會以慕。
弭邇山的飛頁迴的很快,掌門姨母告知莫涵煦,會以慕前刻離開了弭邇山,去小薌國燕玄山找尋安落瓊確認妹妹的下落。
掌門姨母的飛頁一落,隨即又飛來一張紙質飛頁。莫涵煦以為是掌門還有事未說完,結果打開一看,竟是大哥的字跡。
莫瑾瑜寫道小薌國與會國一月後便大戰,速迴小薌備軍出征。
飛頁上的意思是要讓莫涵煦做小薌與會國大戰的將軍,統帥軍隊。一切都太過巧合,莫涵煦想起母親在遺言中所寫,要他多加提防大哥。
如此一來,各宗事宜,迴了小薌便能明白了。
月下的小薌狂風大作,草原的夜晚冷得厲害,和莫涵煦心中的冰涼之感有的一比,他耗費了大半靈流禦劍,為了能快些到燕玄山,尋他的師弟。
他失去親人,本就神情不穩,便迷迷糊糊地將劍帶上了神山。燕玄山的霧氣經久不散,即便狂風刮的厲害,還是能遮人視線。
火折子點起,瞬間被吹滅,莫涵煦隻得再點。
爬到半山腰,還是沒瞧見任何人影,這樣傻找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
術法一開,瞬天一動,靈流顯!
莫涵煦將更大範圍的顯靈術施在土地裏,探過山上萬靈。東北方,有個燒的厲害的火係術法,再走過幾百米就能到。
但,東南方,也有一個匯集水流的陣法。顯靈術再深一些,忽的什麽都瞧不見了。莫涵煦想要重新操控,再試一次,仍是一樣的,那兩個陣法都無法顯現。
“涵煦,你怎麽半夜在神山上施法術?”
過於專注的莫涵煦都未覺察,背後多出了一個人。說話之人是他大哥,莫瑾瑜。
莫瑾瑜一副自得之樣:“不過也好理解,畢竟弟弟身隕十一年,忘卻了燕玄山不能施法術的規定,實屬正常。”
“姨母離世了,我想找尋辦法。當初有人能複生我,說不準姨母也可以...”莫涵煦停頓一會後,才意識到自己忘記了山上規定,隨即編了個謊言,也可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是找尋會以慕。
“噢,原來如此。失去至親自然是悲痛萬分,可此乃神山,哪怕我們是小薌王族也不可隨意篡改天之守則呀。”莫瑾瑜說罷伸手拉他起身,將紙燈放的低些,方便莫涵煦起身。
莫涵煦如今對大哥甚是防備,卻又不能顯示,特地表演了一番虛弱之樣。他緩緩問道:“大哥向來覺得燕玄山寒氣逼人,怎麽今日有興致來此地散心。”
“這些年經曆之事甚多,此地雖寒氣甚重,可待在此處最讓人心靜。自父王走後,我無法睡眠之時,便會來此,平心靜氣。”
莫瑾瑜說的倒不是假話,他無法睡眠之時,來山上是為了滅他火術中的暴躁之氣。早年莫涵煦還未去小山村時,兩人便一起學過武,莫也汗希望大兒子能繼承王位,便找尋師父教他火係之術。
因有火則有生,作為王儲,有火種傍身能佑一方安寧。
可莫瑾瑜是王儲,他不是江湖之人,無需變成修士,更無需把術法練到多少高度。所以,學了三四年後,莫也汗便將他的師父送出了小薌國,自那以後,莫瑾瑜再未見過他師父。
後來的火係法術,皆是他自行修習的。不過,他修習術法並不是因為喜歡,純粹是覺得有些時候單用權謀無法使國強盛,在江湖上認識一些功法蓋世的修士,能為小薌國增加江湖士氣。
“辛苦大哥了。”莫涵煦作揖道。
莫瑾瑜擺擺手表示無事,就要帶著莫涵煦下山。
“大哥,我們從東北方下山吧,那兒離王帳最近,下山最是方便。”已被大哥撞到在用顯靈術,繼續進行自然是不妥。
大哥多用火係之術,前麵忽閃而過的陣法,就在東北方。說不準,莫瑾瑜已把會以慕擒住,困在燕玄山上。
沒等莫瑾瑜迴答,莫涵煦已往那邊走去,他大步朝東北方走著,礙於大哥在後邊得注意著腳步。
“這兒,還真是比前麵的路寬闊許多哈。”莫涵煦故意將聲音說的響一些,若是會以慕困在陣法中,也可以給予迴應。
會以慕的確在火係陣法中,但他的魂靈殘損之痛,仍在不停歇地折磨著他。他動一步都疼的要暈死過去。
似乎聽到了莫涵煦的聲音,他往聲音傳來的方向爬過去,卻是又來了一股翻湧而上的撕裂之痛。
“靠近王帳,開闊路徑是平常之事。賢弟是太久未迴燕玄山,才會有這般感受。”莫瑾瑜迴應的淡定萬分,就跟在莫瑾瑜身後,也沒有製止他往牢籠之處走去。
陣法早就有所防備,設下多層,莫瑾瑜深知莫涵煦會礙於燕玄山上無法用靈流和內力,而放棄探索。
會以慕與莫涵煦隔著陣法,互相看不見彼此,感知不到彼此。
“莫涵煦...”會以慕疼到落淚,微弱地唿喊心愛之人的名字。這般近的距離,外頭的莫涵煦卻是什麽也聽不見。
邊走邊留意的莫涵煦,根本察覺不到什麽異常,即便多次高聲說話,嚐試得到迴應。
果然光是盲找,是未能尋找到會以慕的氣息的。
心中多是擔憂,卻無計可施。莫涵煦準備先和大哥迴了王帳,看形勢再定之後行事。
王帳和上次迴來所見到的多有不同,偌大的格日僅剩下擺書的架子與一張攤著圖紙的書案,連國主專座的蒲團都用最為簡單的。
“我召你迴來,正是為了與會國之戰。你也看到了,王帳中的東西都收拾的差不多,隻待軍隊準備好行囊了。”莫瑾瑜說的嚴肅,與山上的口氣天差地別。
莫涵煦和大哥向來都是不近不遠的兄弟關係,當然,也是君臣關係。現在,大哥為小薌國主,是君王,居於自己之上。
按律法,他無從拒絕君王的安排。
“大哥乃是一國之主,所做之事定是思慮周全。隻是,因我身隕多年,還來不及了解三國之間這些年的異變,還需大哥指點。”莫涵煦行禮,道出心聲。
大哥想要戰爭,到底是他的一己私利還是真的為民所做。莫涵煦選擇聽他的言辭後,再行判斷。
如果必須要出征,莫涵煦也會盡力而為。
莫瑾瑜在蒲團上坐下來,道:“十一年前的盛典,分明我們與會國是兩敗俱傷,可會國甩手不幹,甚至下了威脅的假軍書,為的就是壓小薌的勢頭。父王當時在世,忍氣吞聲,並未多做計較,可會王得寸進尺,硬是斷去了會國本身資助我們的銀兩。”
“新張道,一度沒錢經銷,從牧轉商的百姓活的苦不堪言。而你也清楚,雕王失蹤不在世間,災禍不斷。這些年,我靠著與江湖之人密切聯絡,才到如今看似安然的局麵。”
會國和小薌國的交好,自莫涵煦出生便是如此。難道說真的是會王不顧往日大局,先行不義之事?
大哥還未說完:“父親離世,我養精蓄銳到現今,定是上天眷我們小薌一族,在我準備大戰前夕便複生歸來。這將軍之位,自當是賢弟的。”
江湖之人。莫涵煦想起了在圓沏殿阿玫姑娘說的,近期在小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主公,與紫尾一樣,無人真正見過。
但卻很有勢力,甚至能夠掌控法器和一些江湖之人的行動。
這麽一看,與莫瑾瑜所說和江湖之人聯絡密切能對上大半。若他做得這個主公,江湖上的事,也和他脫不了幹係。
說不定,有許多事,大哥都有參設其中。
“好,涵煦輔佐大哥,定不負大哥所托。”莫涵煦滿口答應下來,選擇先加入,更好判斷行事。得到莫瑾瑜的信任,能爭取時間確認師弟的去向。
時候不早了,莫涵煦迴到自己的格日裏住下。躺在溫暖的被褥裏,卻遲遲合不上眼。前麵因為國事強製調動理智壓過感性,現在安定下來,情感重新鑽了出來。
對於母親離去的悲傷,莫涵煦仍是未緩迴來,為明了真相答應出兵大戰,母親應當不會怪罪吧。他胡亂地想著,內心悲痛,但哭不出來。
人以成土,念著母親的好,痛快的活著,才是正確之選。
除了母親,還有一人,讓他意亂情迷。
會以慕。
少年時,會以慕總是粘著他,天天都喚他師兄。從前的莫涵煦,想的許多,總怕世人會不支持他倆,同樣擔心會以慕對自己隻是兄弟之間的友誼之情。
莫涵煦記起了,之前怎麽都想不起的那日醉酒。獨自坐在案前,舉著碧香清對著明月,說出對會以慕愛戀的真心之語。他是那般小心翼翼,隱忍且執拗地愛著師弟。
年少所伴,日久生情。師弟和他是完全不一樣的人,莫涵煦自幼就學著要自主堅韌,對於規則和律法皆是遵從。
會以慕對於規則均是不屑,他想的是要活自己,可他對於莫涵煦卻很是依戀,因為會以慕所想的自己裏頭,希望有人能支持他。
一個是身在王族而苦其心智,另一個也是身在王族卻不按所安排之路,苦出另一條路來。
師兄向外是慢熱講理,師弟向外是熱情隨性。
兩人縱使萬般不同,內心卻都是包容世間,勇敢且真誠的。
莫涵煦細細想著曾經的一點一滴,對照到他複生後,會以慕看向自己的神情,包括,在客棧裏的表白。
師弟說,已經喜歡他很久很久了,喜歡十一年。盛典時兩人並未表達心意,難道,在他身隕後,師弟後知後覺,才明了對自己所愛。
而自己呢,居然在第一次見到他,就懷疑他作為會國人對小薌有圖謀。
那他又是何時有的舊疾,這十一年,會以慕都是怎麽過來的。
莫涵煦不斷想著迴憶每一部分,心疼至極。是啊,現在的會以慕不再和以前一般莽撞,想事情都會思考多時,還會詢問師兄的意見。
會以慕還保留的開朗天真,隻是對著莫涵煦這樣罷了。
胸腔的魂魄忽閃忽閃的,連同著心跳聲,震的莫涵煦從床上坐了起來。一陣風刮過格日的門簾,狂風似是被施法,床上之人重新倒了下去,困意襲來,沉入夢境之中。
“這是哪兒?”夢境裏的房屋,莫涵煦從未見過。好像是仙師住的地方,到處都擺著曬幹的草藥。
走過來一人,透過莫涵煦的身體,急匆匆地到房裏找仙師。莫涵煦跟了上去。
“仙師,我上個月便訂了固魂草,錢都湊齊了。”麵前的人,戴著亮銀色發冠,發簪上有兩個掛著的流蘇,柔順的長發垂在身後,將銀兩交到仙師的手中。
“謝謝啊,仙師。對了,下個月我還是要預訂的,辛苦仙師幫我留好。”那人轉過身來,著急忙慌地把草藥放到囊袋裏。
莫涵煦看清了那人的臉,那人卻沒看到他,又穿過了他的身子欣喜地離開院子。
“太好了,師兄的魂靈這個月有保障了。”
那人是會以慕。
原來會以慕一直一直都在找他。還護著他在盛典之時殘存的魂靈。
莫涵煦皺著眉,頭仰向天,他好想好想哭。分明是夢境,感受為何會如此真實,自己也真實相信了,那就是真的會以慕。
就在他疑惑之際,眼前的房屋已變幻成為陽光明媚的草原,有個小男孩正拿著紙做的風箏,高興地繞圈跑著。遠處坐著的男子,也是,也是會以慕。
他正朝這邊淺笑著,但更多的是慈愛,並非是會以慕自己的喜悅。莫涵煦走了過去,想看清楚一些。“覺遠,快過來,要給你爹祈願了。”會以慕招唿道。
“要祭奠爹爹嘍,我拿木棒來!”小男孩跑了迴來,卻被會以慕打了一屁股。“別瞎說,你爹沒死,魂魄都在這呢,是祈願,保佑,知道嗎?”
莫涵煦湊近一看,草地上鋪著自己的畫像,小男孩對著畫像,誇讚著自己的爹爹真好看之類的話語。
“這小孩子,是以慕偶然遇到的,本來沒有名字,因為會以慕思念你,就取名為覺遠。”突然,莫涵煦的身旁,多站了一個中年男子,男子說話穩重,鄭重地給莫涵煦解釋眼前情況。
男子揚過廣袖,道:“他曾和我說過,意為覺知心悅,卻遠在天際。”
草原頃刻化為清澈見底的池塘,他們正站在池塘中央的石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