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父,師兄快迴來了嗎?”


    山洞裏咚咚的泉水聲與男子的聲音融在了一起。


    語句中的急切與不安蔓延向各處。


    洞中還有另外一位盤坐著的年長男子,並未迴答他的問題,而是專心閉目念咒。


    繼續等。


    義父說過要等著。


    等一千朵泡桐花落進洞中山泉,轉轉悠悠地漂下山,到山腳停下後。


    他的師兄才會歸來。


    花朵和殘落的樹葉依舊不停歇地飄落,落往山下的池水中,四下靜的可怕。


    “以慕,真的考慮好了嗎?”


    忽然間,義父喚他名,與之最後確認。


    會以慕深情地望向泡桐樹幹,苦笑道:“義父,年過十一載,如若心中有變,自然中途而棄。而且,區區這五日,也該是我還他的。”


    年長的男子點了點頭,燃起了地上早已布好的符文。


    火光四濺,大泡桐樹前點點光火中,映著會以慕那發亮的眼眸。


    十一年,春夏秋冬,風花雪月。


    火光中,隱隱瞧見一位青衣少年腰間閃著銀光的玉石。


    緊接著是熟悉的藏青色衣角。


    “成了,成了。”


    年長的男子語畢,隨即消失在洞中。


    義父早與他說過事成之後,他會自行離開。


    會以慕對著空位行了禮,送別義父。


    一送完畢,他便著急地轉頭看師兄。


    泡桐處,那副軀體忽現忽隱,隨之,緩緩站起,穿過樹幹,於火星中踏步走出。


    會以慕卻意外地避開了,避進了側邊的小洞裏。


    他不想邀功,也不想招搖。


    將師兄複生,會以慕隻願能靜靜地瞧著他。


    “不知,他念中可還有你,有與你的特別情誼。”


    義父帶他來山洞前就告知過他。


    也是,十一年前,他不過是十六七歲的少年。


    如今他已然二十多了,這麽久了。


    站在師兄麵前該如何啟齒,會以慕其實沒想好。


    十餘年未見。


    還能笑著喚他,師兄嗎?


    會以慕心中還沒有答案。


    那泡桐樹的千年樹靈,助師兄更好的複生。


    走出來的人容光煥發,鳳眼又加了幾絲溫柔。


    他白皙的臉頰配上似笑非笑的嘴角。


    會以慕看他都看癡了。


    瞧著他步步踏出山洞,腳下踩著幾朵色澤如白雪的泡桐花,宛若仙人。


    走過步步,少年向老成。


    會以慕模模糊糊所見,見他身段長高,影子拉長,披發中間紮在一起的兩排小辮依舊是曾經的梳法。


    清脆的敲擊與腳步聲一並,乃是左耳處銀色的大小耳飾隨風碰撞。


    想再湊近看細些,會以慕卻驚覺胸口微涼,微微皺眉。


    果然魂靈殘損,他心道。


    藏青色衣衫的複生之人,沒有停步,亦然未發現洞中,早已有一人看他許久。


    一直走到洞口,看到頂上寫著幾個大字:“鬱桐洞”。


    師兄轉過身來,瞥見旁邊草叢裏紮著的束束已點過的廢香,眼中滿溢著疑惑。


    “莫涵煦...你....終於迴來了....”一句哽咽的話語傳入了耳中。


    複生之人,頓住了腳。


    迴頭,無人。恍若幻世。


    待得十一年,見君卻不認。


    會以慕說罷,無力地捂著發涼的胸口,一寸一寸貼著牆壁滑倒在地上。


    山洞的岩石硌著他的蝴蝶骨,越覺得心疼。


    分明朝思暮想,可重見的那一瞬,當年的自責全全湧上心頭。


    即便他將部分生魂贈予他,莫涵煦也不必一定感激他。


    別傻了。


    會以慕勸自己。


    涼意鑽入了骨頭,把會以慕疲憊的身軀包裹。


    他睜著眼見花落,複生作法的五日宛如五年。


    歡喜和憂傷的情絲,侵入他胡思亂想的腦袋,那打架不止的眼皮終於忍不住閉上了。


    夢裏,他迴到了自己九歲的那年。


    那年一天夜裏,空中傳來陣陣雕群哀鳴,盤旋於會國都城勍城。


    雕非群居動物,相傳隻有在危險,或是遇事後才會鳴叫。


    連續鳴叫非同小可,不到三日,多城的官員均向會王上奏。


    眾多鳥雀襲擊雕祠,各地塌毀的雕祠不下百座。


    會國百姓向來敬雕,以雕為神旨。


    雕祠損毀,乃是神明被侵之意。


    寓意有重大災禍。


    這些日子,會以慕在後庭終日不見父王來找母後。


    母後也是日夜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忽而有一日,哀鳴停下了。


    安靜到大家都有些不適應。


    那天,烈日似火。


    太陽光灼燒著所照耀之處,不論是稻田裏的稻子,還是宮中的殿庭,皆是熾熱。


    離正午還差一個時辰。


    福脂山上兩位被世人稱為“仙人女修”的蒙麵女子運著輕功,落在了會國大殿的殿庭內。


    仙修乃是雕王親自挑選親衛,是雕王身旁最為親近的人,跟隨雕王一生,且信任之人。


    仙修下山,定是有要事要報。


    隻見,女修身著白色喪服,頭蓋素色麻布。


    二人手捧紅白靈囊,眉目悲愴。


    會大王會沅祥放下政事,從內殿快步趕來。


    “有幸見過兩位仙修。”


    瞧見女修們眼神空洞,會沅祥除了行禮一時不知如何接話。


    仙修先道:“姐妹兩位,有事要勞煩大王。”


    “仙修下山,自然是有重要的事相說。在下在所不辭。”


    會大王趕忙接話。


    兩方都謙遜著,互相鞠躬行禮。


    在場的大臣和侍衛都清楚。


    要事一來是喜報,二來便是噩耗了。


    “前日辰時,現世雕王二十八代逝世。還請各位節哀。”


    仙修中眼角帶痣的姐姐璿雅,開啟了手中血紅色的靈囊。


    接著妹妹璿懿,打開另一個白色靈囊。


    兩股混合色彩的細煙,被清風吹散。


    沒人敢發聲。


    璿雅紮起靈囊的口子,遞給了會大王。


    會王會沅祥接過血紅色靈囊,麵色凝重,看了一會過後,他輕聲問道:“這靈囊,是.....”


    璿雅見他露出為難的神色,緩緩迴答道:“奉上天之命,望大王能幫上忙找到雕王後嗣。”


    “可惜的是,我們並不知新代雕王身在何處。”


    “仙修,你們都找不得,我們這些凡人如何找得啊?況且隻憑一個靈囊,這實在是困難。”一位嘴快的大臣問出了後頭多人的心聲。


    從第一代雕王平息天地大亂開始,雕王一代又一代皆是子嗣相傳。


    之前,仙修下山也隻是帶雕王的訊息。


    可現在命人去尋新雕王此為何意。


    “諸位有所不知,此非我們為難各位。十五年前的四國災荒,二十八代雕王為了蒼生與上神約定下凡化人,用靈渡靈,護得四方平安。”


    “就是因為如此,雕王的子嗣才以人形留在人間。昨日靈囊躁動,靈囊繩指向南方,我們隻是照著指示托付於諸位。”


    “靈囊護靈,望會王能順利找到,得天下平安。”妹妹璿懿開口解釋道。


    兩人又行了三次大禮。


    “小女感激不盡。”


    會沅祥心中甚是不解,他握著這個靈囊,手舉無措。


    他問:“仙修,凡人之力畢竟甚微。可否仙修們亦是參與,有所助力?”


    璿雅撥了撥鼻前的麵紗,微微搖頭,又微微點頭。


    思考許久後,道:“還有一法,會王可與其餘三國商議,送得二三徒兒來助,以尋雕王貴嗣。挑選之人,小女定當悉心教誨。”


    她語氣多是誠懇,旁人見不得她神情,卻終究有個說法。


    年輕的仙修踏雲告辭,留下珍貴的靈囊在會沄祥手心微弱的晃動。


    靈囊上像極了火焰的花朵繡得格外精致,會大王小心翼翼的,將其放入懷中。


    雕王逝世,無子嗣所接。


    北邊的小薌國更是有亡靈血洗城池之災禍。


    四方不平,群龍無首。


    “大王,此事非同小可,不知後麵操縱之人心向何邪處!”


    阮垣方在第二日早朝上書,意指出兵相助小薌鎮壓亡靈。


    “阮將軍此言差矣,靜觀這幾日是天降災禍,怎是凡人操縱。凡人若是有如此陣勢,那神雕靈與各處神靈豈不是笑話?”丞相方起莘起身指責阮垣方。


    “孤昨日與小薌國飛鴿傳書,過幾日,莫國主如何解此事便也可知。”


    “愛卿為國憂心,孤甚是歡喜。諸位廣上書,不負雕王托於我們的期望!”


    “不負雕王期望!”臣子們紛紛迴應,響徹宮廷。


    半月後,小薌國主莫也汗平定亡靈之災,自科沁大草原遠赴會國相議災禍後續,包括挑選尋嗣修士的大選之事。


    於是,這次膳房接到的禦令嚴苛至極,王婆婆不得不讓房裏最小的幹活小丫頭也來幫忙。


    “雨新,你可聽好了。今天來的是大賓客,在盤中一顆葡萄都不能掉。桃酥上一粒芝麻也不能少!”


    王婆婆把一盤盤果盤小心放在小丫頭的竹篩裏麵,再三叮囑。


    膳房離大殿有些許路途,侍女端著各類奇珍異果,小步向前。


    雨新小丫頭走在最後頭,她頭一迴去大殿,一路四處張望。


    “知道嗎?今天三皇子也要來,聽人說他雖不及他大哥,但俏皮可愛.....”前頭就是舞幽殿,侍女們小聲議論著。


    李王後攜會以慕緩緩走出,三皇子的容貌讓好奇的侍女們紛紛探頭去望。


    三皇子臉頰附著絲絲紅暈,眉眼鋒利,骨中透著陣陣英氣,黑發上銀簪旁的發巾隨風晃了又晃。


    嘴角揚起的笑容映著陽光地灑落,他似散著金燦燦的光,在行道上那麽出眾。


    侍女們一臉花癡的樣子,雨新也不例外。


    莫國主要來,會王會沅祥準備的陣勢自然是要大氣。


    大殿內外被要求掛上金色的彩條,連宴席的桌與蒲團都是勍城最巧手的工匠親手製作。


    吃的更不用說了,除了本地的特色的糖醋雞塊,三蝦豆腐,銀魚蛋羹。


    還配了陳國的紅油抄手,小薌最有名的烤羊肉也塊塊切好放於每一個桌上。


    宮中一行人站在大殿門口迎接遠客,會沄祥滿麵憂愁,三皇子會以慕呆在一旁,心中湧著激動。


    會以慕的小手摩挲著腰邊的白玉,他在期待他的夥伴出現。


    母後昨日告訴他,這次不僅莫大王一個人來,和他差不多年紀的莫二皇子也會光臨。


    “哈哈哈哈哈,會兄有禮了,還這般辛苦在門口迎接,小弟謝過會兄了。”豪放的笑聲傳來,正是莫也汗的話語。


    後麵的棕馬上坐著,眨著鳳眼的莫二皇子,濃濃的眉毛往下是泛著漣漪的雙瞳。


    即使未笑,卻透出點點柔和,甚是乖巧之樣。


    “客氣客氣,莫弟和莫皇子快快請進。”


    會沅祥命人安頓了他們的行頭,小薌一行人就在宴賓廳入席坐下。


    兩位皇子年歲相仿,如此一起坐在最右側的位置。


    會以慕向來不認生,他咧開嘴對一言不發的莫二皇子介紹自己:“莫公子,我是會以慕。”


    “會皇子問安。”


    這位莫二皇子好像沒有理解他的意思一樣,依然尊稱對方是皇子。


    語氣的平淡毫無波瀾,會以慕一時吃了閉門羹,不知該如何接下去。


    “這是上好的桃酥。”一個稚嫩的女音突然出現在尷尬的問候時刻。


    “啪嗒”。


    上好的桃酥還沒放到桌上,已經被打翻在了地板上。


    傻眼的是個身格小小的女孩,穿著不合身的膳房侍女的麻服。


    她呆子一般盯著碎了一地的麻酥,眼中全是無助。


    “雨新.....真是到處闖禍......”


    王婆婆低罵一句,上前拉住雨新,把她按著下跪。


    “快向大王認罪。”王婆婆齜牙咧嘴,輕聲又兇惡地推搡著她。


    小丫頭手中緊抓著一個簪子,暗紅色的流蘇簪子因為俯身放桃酥,從內襯中掉下來。


    她緊緊握著,低著頭許久不語。


    “不必逼她,小侍女你過來。”會沅祥向來慈祥。


    雖說她在大殿內倒了珍貴的食材,但這個小姑娘看著不過七歲,不至於為難她。


    大王有禮地笑著繼續道:“你手中可是什麽絕世珍寶,讓你不等桃酥上桌,便俯身去撿?”


    雨新本是站起向會大王走去,聽他一講,女孩向後退了幾步。


    “你可知道這是什麽場合,大王叫你來居然還後退!”王後李近櫻性子急躁,忍不住教訓道。


    哪知小丫頭的脾氣也倔,她抬起一直低著的頭想要辯解。


    擔憂的神情,像是護著性命的囚者,那簪子在她手上越握越緊。


    會大王和李王後見到她的臉蛋後,全全愣住了。


    她其實早有知錯,一會又自行跪了下來。


    “女婢惶恐。簪子是逝去母親贈予婢的。懇求大王賜罪,千不該萬不該.....”


    雨新顫抖著,在場所有人都能見她發抖的肩膀。


    她重新低下頭,猶豫一會,把簪子塞迴了胸口。


    “噢,那你倒是說說,這個簪子和你的性命相比哪個更為重要?”莫也汗國主也格外好奇。


    小丫頭這次想也沒想,開口道:“簪子。”


    座上的賓客都笑將起來,隻有會以慕和他邊上的莫皇子麵無表情。


    坐在中間的會大王神色越變越差。


    小姑娘迴答完就把頭埋進烏黑的頭發裏,聽著旁人的笑聲。


    她仿佛街頭的乞兒,分明如此傷心與難堪之事,儼然成為了一個笑話。


    會以慕一直盯著小丫頭顫抖的身子。


    他的直覺告訴他,她在哭。


    不知何處生出的憐憫心,促使會以慕從蒲團上站起,道:“父王,她既然是一時失職,桃酥才未上桌,正好這是我和莫皇子的位置。那便罰她服侍我們一天,以此抵過,可好?”


    一句響亮的話蓋過了接連不斷的笑聲。


    此句過後,座席靜了許多。


    “可否給孤瞧瞧你娘的簪子?”會沅祥並未迴答兒子的話,反倒緊鎖眉眼,望著雨新,柔和問話道。


    “還請大王賜罪,女婢第一次進殿多有不懂。大王賜罪,大王賜罪.....”


    她依舊跪在那,見會沅祥走下來,“咚咚”地向他磕頭。


    王婆婆趕忙假笑道:“大王,老奴來迴答便是。這死丫頭是.....是那廢冷殿側妃的女兒,向來不懂禮數。要不是膳房缺人手,大王您說,老奴也是迫不得已....”


    冷殿側妃!


    會大王聞言色變,瞪著王婆婆詢問:“你說的可是然妃....多年前入宮的馨然??”


    雨新緩緩抬頭,淚眼婆娑,麵上寫滿了不解,她帶著極度壓製的哭腔,“王婆婆,你不是答應我....不會再提我娘了嗎?”


    四下沉寂。


    會以慕傻傻地站在那,突然沒了話,不知該如何幫她。


    何方沒有聽過馨然這個名號,她在天下人口中皆是傳聞。


    傳聞故事之多,以致不分哪邊為實。


    傳說她是山上的麻雀修煉成精,進宮就是為了接近會王來搶奪雕王的神靈之位。


    還有說她是個產子妖怪,天下各處都是她的孩子,這些孩童能吸人靈氣與神誌。


    另又有傳她是聖女,亦或是神女。


    她僅在城牆外跳了一支舞,旱災多年,因為她的舞姿,點點雨珠灑落。


    多年未開的花朵接到了水的甘甜,朵朵爭相開放吐出芬芳。


    穀物得了澆灌,皆結出了甚好的果實。


    之後,她便入宮成了然妃。


    那位入宮後深得會王會沅祥癡慕的女子,誰人不知,無論多少妃子在側,卻日日夜夜隻念著她。


    雨新跪在地上,終於忍不住抿嘴抽泣。


    因為她在大王麵前犯錯,又會有多少異樣的眼光會盯著她,會指責她。


    在她不在的各處,興致勃勃地討論那個她想念了好久的母親。


    要是簪子未掉,要是桃酥未撒,世人就不會注意到她,更不會再挑起當年她母親的那些事跡。


    “聽父王所言,會大王與父王有要事相談,我與會公子就此出殿。再讓這個丫頭給我們做一盤桃酥。”


    莫二皇子打破寂靜。


    “不知貴國膳房在何處,就叫小姑娘帶我們去吧。”


    說著示意會以慕去扶她,然後深鞠一躬,看向詫異中還未出竅的會沄祥。


    “請會大王答允。”


    “涵煦,你也不必。”莫也汗在前座嗬道。


    不知今日這個向來謙遜且不管閑事的兒子,為何突然幫這個身份不明的小侍女。


    會大王不是無國心之人,他深知有更重要的大事,耗在女婢身上自然是不妥當。


    “自是答允,但你倆小子可不能走遠。至於犯上之事,後日膳房老婢到正德殿來,孤再審問。”


    小丫頭知曉得救,顫抖著再磕了重重的三個響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雕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生愛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生愛愉並收藏雕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