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安,未央宮。


    王臨怎麽也沒想到,他所做的一切安排,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而其手下的繡衣使首領,侍禦史鞠平後幾日於交州的指認,更讓王臨跪在了大義之下。


    “這條惡狗,辦事不利不說,竟然沒死,還咬起朕來了!”


    驚聞此事,皇帝王臨的咆哮聲,傳遍了宣室殿內外。


    站在殿外,聽到裏麵的聲音,新冊立的皇後劉氏,默默歎息了一聲,端著她親自熬的粥走了進去。


    劉氏名叫劉忻,乃劉歆之女。


    皇帝王臨尚是太子時,其前任太子妃在天鳳二年突發急症去世,到了今年年初,在先皇王莽的商議下,又為王臨重新接納了一位太子妃,正是劉忻。


    說起來,劉忻之父劉歆素來賞識先皇之子王匡,兩人也頗有些私交,原本有意將女兒下嫁給王匡的。奈何王匡早已成親,他劉歆既然為漢高祖劉邦四弟楚王劉交的後裔劉向之子,也屬於前漢皇室,哪有將女兒下嫁為他人妾的說法。


    所以,在先皇王莽與劉歆商議,劉歆再一看女兒不小了,也就應允下來。可令劉歆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女兒劉忻與太子王臨成親後,兩人的夫妻生活並不算多麽愉快,漸漸演變成了一起孽緣。


    導致這樣的緣故,一方麵有王臨懷念前太子妃的緣故,另一方麵,則是因嶽翁劉歆與其弟王匡的關係而心生芥蒂,順道把這種情緒發泄到了妻子劉忻的身上。


    且自其坐上帝位,劉忻順理成章的成為皇後,王臨也是很少踏入劉忻所在的宮室,兩人的關係逐漸變得冷淡起來。


    但劉忻既生為一國之母,外有家中的教誨,也知曉自身的責任,當以服侍皇帝、為其排憂解難為重任,便依著性子忍受下來,每日還會為在宣室殿處理政務的王臨送些吃食。


    盡管王臨每次都遣人使之倒掉,但劉忻還是沒有放棄這種做法,孜孜不倦的做著這些小事,企圖贏得王臨的心意,但總歸是徒勞的。


    “你來做什麽?滾出去?”


    宣室殿內,再次發出了一陣大吼。


    可以看到,正中央束手而立、憤怒的如同獅子般的王臨,發現有人闖入了他的領地,全身的毛發都炸了起來。那種吃人的目光惡狠狠的定在劉忻身上,看得劉忻打了個寒顫。


    連周圍的宮人都感覺空氣快要凝固了。


    麵對頭頂的壓力,劉忻忍著對王臨這些時日來養成的懼怕,她努力的平複了心情,將手裏做好的粥放在前方的桌子上,然後躬身行禮道:“妾身聽陛下一日未曾進食,特意熬了些清粥送來。國事雖重,但陛下的身子更重要。”


    “朕不要你假惺惺作態!”王臨一頓,目光望向了那冒著熱氣的清粥,在附近宮人驚恐的目光中,直接端起來,一下子扔到了劉忻的衣衫上。


    哢嚓!


    粥水浸出,瞬間即把劉歆的衣衫打濕。


    清粥尚有高溫,可惜清晰的看到,劉歆那雙裸露在外的手臂很快泛紅。而這位瘦弱的皇後依舊站在原地,咬著牙默默忍受著。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


    麵對眼前少女楚楚可憐的模樣,王臨對此卻視而不見,反而激起了他的兇性。他一個螺旋踢,又將落在腳下的瓷碗,一腳踢到了門口,發出了哐當的一聲脆響。


    這樣還不滿意,邁開雙腳走近劉忻後,他的眼睛直盯著劉忻那張蒼白的臉,冷冷的警告道:“還有,以後沒有朕的允許,不許你踏入宣室殿,也不許隨意在宮中阻擋。若是有犯,你知道後果的……來福,送皇後迴去!”


    王臨的這句話語,相當於是將劉忻這位皇後變相的打入了冷宮。


    見旁邊的宮人走向自己,劉忻再也忍不住了,她紅著眼睛,忍著眼淚發出了一直以來的疑問:“妾身可是做錯了什麽?陛下何至於此?”


    “朕做事,不需要理由。”王臨背著手迴到了前方的禦桌前,再也不看劉歆一眼。


    隻有王臨自己知道,他心中對於王匡,乃至於天下那些以劉漢為幌子而起兵造反之人而壓抑的怒意,幾乎都發泄在了皇後劉歆的身上。


    誰讓劉歆是前漢劉皇氏之後,且劉歆之父劉歆和興武王府交好?


    身為皇帝,理應保持理智,但麵臨天下的亂局,王臨已慢慢丟失了理智,猶如陷入了魔怔一般。


    當宮人來福與其他幾個宮人一同將皇後劉忻“送”迴去的時候,正走入宮向皇帝王臨稟報軍情的大司空王邑正巧看到了這一幕。


    皇宮裏的事根本瞞不住外人,王邑甚至有些懷疑,當日他和大司徒王尋力排眾議,扶著有“弑父”罪名的太子王臨上位,會不會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更讓王邑有些無奈的是,王臨硬是落下他作為皇帝的臉麵,明目張膽的誣陷聲勢正旺的興武王王匡。與之徹底交惡不說,還令其抓住了把柄,那明晃晃的證據亦是為天下人所知,使得常安陷入了尷尬與被動的局麵裏。


    “何至於此啊!真是胡鬧!”王邑看著未央宮的宮牆,搖了搖頭,在宮人的帶領下,往宣室殿走去。


    皇帝這種私下裏的小動作,令他及滿朝文武非常的不滿意。


    王邑今次入宮除了匯報近段時間的軍情,還存了敲打這位侄子的意思。要明著告訴他,他王臨不是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的。


    凡事,當以大局為重。否則,包括他王邑在內的王氏皇族及滿朝文武,不介意換上另一個皇帝。


    先皇王莽生前留下的兒子不止一個……


    一個不行,再換上另一個不就成了,反正這位侄子王臨的名聲已經臭了,於大新朝廷而言,由正統性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累贅。


    王邑不是沒想過廢掉王臨,轉而迎接另一個侄子,興武王王匡繼承大統。但就算他王邑原因,朝中一些利益想幹,並逐漸崛起的豪族權貴也不會願意。


    很簡單,從這兩月來,關中之地開始廢儲先皇王莽所定下的各項律令就能看出原因。


    王臨可以成為他們手中把持朝政,並為家族謀利的棋子。


    王匡則不同,從其性格和處事之法看,若是其登上了皇位,絕不會容他人幹擾,或將成為先皇王莽的繼任者!


    這是常安許多權貴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新並收藏大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