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自身利益時,有人想的複雜,有人想的簡單。


    揚雄就是一個比較簡單純粹的大新知識分子。


    看到王匡送來的一項項書冊,尤其是關於底層民眾的收入統計,還有各地近些年來的底層官吏彈劾事宜後,他沉默了很久。


    再一聽王匡關於此等事項所能產生後患的描述,揚雄的眼睛都瞪圓了,旁人都能看到他顫抖的雙手。


    “民生如此艱難,是揚某還有……陛下忽略了,隻想著從政令上改變百姓的生活,卻未深究政令也會影響百姓,還是在‘實際現狀’這個大前提上。


    唉,幸有大王提醒,真的如大王之言,腐吏與奸商勾結,百姓副業遭受打擊,使得民怨如潮,再起禍患。


    那與朝廷,與天下而言,是何等的不幸!


    我身為大新之大夫,卻未能及時向陛下反應此等事情,即是罪魁禍首,一條命都不夠抵消的。


    大王現今即使無朝中官職,可依然憂心國之大事,揚某佩服。


    我亦請大王安心,明日朝會,揚某就算拚上這條老命,定會向陛下諫言。


    隱患不除,律令何以實行?”揚雄說完,深深的向王匡行了一禮。


    緊接著,這位光祿大夫即閉門謝客,親自操寫明日之奏章,嗜酒如命的他,難得的沒有留下王匡品鑒這段時間收藏的佳釀。


    “還真的是位正義感十足的大夫!”王匡心中感慨,離別前還不忘提醒揚雄,需依照實際出發入手,以此來說服皇帝,且循循善誘的說了一些他這些時日的改進之法。


    更重要的在於,政令既已討論,準備實行,那就不能拿到外朝議上說,最好在內朝議與皇帝勸諫。


    揚雄點頭,看來是明白了。


    讓揚雄這位“明事理”,“好忽悠”的朝中重臣充當“急先鋒”,到不是說王匡存了什麽利用之心,乃是形勢下的迫不得已。


    揚雄能像當下這麽明事理,主要是弄清出了其中的邏輯,進而導致的利害。關鍵在於,皇帝是否會虛心接受其中的利害。


    如此,王匡還不放心。


    他打算明日朝會,若揚雄拿出的事實,依然不能讓皇帝“迴心轉意”,去查漏補缺,那他頂著壓力也會再想辦法入手,讓皇帝改變主意。


    畢竟,在五均六筦之事上,朝中還是有些不少的“潛在盟友”。


    實在是,五均六筦之法要是真就目前的樣子實行,那將直接導致前功盡棄,大好的局麵被搞砸不說,也會導致曆史再度重演。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他現當下的路,與蜀道相比,亦是艱難。


    王匡當夜對著月光背了一首《蜀道難》,既而,早早的在女眷服侍下入睡。


    明日之朝會,是非常艱難的一場大仗。


    這年頭在常安做官,出入未央宮參與朝會,除了鮮豔亮麗的馬車,最讓人攀比議論的,怕屬於街麵上新出現的多款轎子。


    高貴如皇帝,還有太子,有時候也會選擇坐轎子出行。步轎顯然成為了常安,乃至於天下的新風氣。


    揚雄沒有馬車,也沒有轎子。他將有數的俸祿,絕大部分用來資助貧寒士子的求學,剩下的都用來買酒。


    所以,一大早的時候,他如同之前的朝會一樣,步行抵達了未央宮殿門前。


    一路的步行,導致他的衣服盡被汗水浸濕,但揚雄絲毫不覺。向著認識的官吏打招唿過後,揚雄即站在台階上閉目。這倒不是他昨夜休息未夠,而是在思索著等會如何與皇帝諫言,他腦中不斷轉悠著昨日王匡說的“技巧”和“事實”兩個字。


    隨之,他又搖了搖頭。


    再一緊緊的握了下袖筒裏的奏書,揚雄已有了想法。


    朝會是大事,京城中的官吏多會參加。當然,也包括了眼下正得皇帝信任的太子殿下。


    太子王臨站在台階的最前方,這是朝臣故意空出來的位置。時間尚有一刻,王臨和身後站著的大司徒平宴不住的說著話,討論的內容倒是和當下最熱議的五均六筦之令有關。


    “來了!”有人小聲道。


    “這武王還是一如既往的……穩,每次總踩著點,趕在朝會開始前一刻抵達。”


    “哈哈,要我說,武王對於時間把握,可比那鍾樓的鍾夫強多了。”


    接下來,又是一陣偷笑。


    不過,這笑聲也不敢太明目張膽。


    興武王因五均六筦之令,為皇帝所厭,借此丟掉了那無數人都想得到的行使,乃是事實。可令一個事實,這些人同樣明白,皇帝對於興武王依然器重。


    兩次舍身求父,平叛亂,定幣貨大計……這都是興武王的資本。


    何況當今天下,除了大新商號是明麵上最大的商肆,控製著天下商貿,尤其是海外之地的商貿外,就數這位興武王後麵的王家商肆最為龐大。每家每戶,都多多少少的與之形成了利益往來。


    從某種程度將,他們還是這位興武王新創造詞匯中的那個“合夥人”。


    “興武王!”


    “鄙臣見過興武王!”


    “興武王今日氣色不錯!”


    一路走來,不斷有恭維之聲傳出。隻不過,與先前向太子打招唿的聲音和人數相比,明顯要弱和小上不少。


    太子王臨的眉頭皺起,見王匡向他身後走來,臉上頓時又換上了如沐春風的笑。


    兄弟二人相互見禮,明麵上和諧關心不已,可暗地裏,已存在了不少的交鋒。


    宮衛打開宮門,一行人魚貫而入。


    這是始建國二年,很普通的一個夏日,但一件永載史冊的大事即將發生。


    人群向未央宮前殿湧入的時候,王匡故意落後了幾步,等到揚雄趕到一排時,他點了點頭,並給了對方一個安慰的眼神。


    “今日諫言,隻盼著揚公不要用力太猛,這個度,需要揚公自己把握。若是我昨日即言明,就顯得有些刻意了。”王匡眼中又光芒閃過。


    迴頭看見了後麵的董宣,張邯等前任手下,王匡亦是點頭致意。


    朝會依然是按照步驟來走,先是各司向皇帝匯報天下間的主要事宜,再由皇帝問詢一些關心的問題,後麵便是議政。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個朝,退的自然是外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新並收藏大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