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進來的士子一字排行,看向屋內的眾人,皆是茫然之色,獨有一人例外。


    便是最後進來的孫哲,他抬頭一望,臉上浮現出震驚,在這震驚過後,很快低下了頭。


    因屋內太陽西斜,孫哲等人處於陰暗之麵,細微的表情到也沒人察覺。


    “那旁邊站著的,是興武王?我沒看錯吧!”孫哲仔細迴想了方才的驚鴻一瞥,再和記憶中那年他於興武城外見過的青澀模樣一一對照。


    他頓時有了計較,腦中轉動個不停:“錯不了,連興武王都如此恭敬站著,隻能說明旁邊之人,其之地位遠在武王之上。進來時,縣寺外巡視的武卒也非普通士卒。


    那麽,今次召集我們的,莫不是那位!”


    想到此處,孫哲心中已是被激動淹沒。也就是說,此番是皇帝召集他們的。


    於他孫哲而言,這是天賜的機會。若能把握好了,可不正是烏鴉便鳳凰,一飛衝天?


    “各位青年才俊勿要擔心,這才把諸位叫了過來,是貴人有話問詢。隻要大家盡心迴話,後麵免不了好處。”長陵縣令得王莽授意後,臉上麵前浮現除了幾分笑容。


    貴人?


    士子中有些膽大的,再將前方的中年人大量了一番。


    隻見此人麵色和藹的同時,周身有種說不出的氣息。這種氣息,絕非常人所有,很多人看了眼後,也如最初的孫哲一樣低下了頭。


    身處此處,王莽到沒有多少架子。


    長陵縣令後,他笑著看向了最前麵的士子:“方才我觀你答謝書卷時,對於新和匈奴之戰,持的乃是讚成意見,答述中,頗有論調,共有三計?”


    ……


    王匡作為旁觀者,算是看明白了,這次邀請來的士子,幾乎每位都是主戰派。


    可謂是和皇帝的想法不謀而合。


    其中有的人說的確實在理,所獻之計算是合乎常識,尤其最後那位叫孫哲的少年,王匡印象最為深刻。


    “興武士子孫哲。”


    那少年的話語猶在耳畔看,王匡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位孫哲,是所有人中唯一一個報了所在之地的人。


    其之迴答,亦是滴水不漏,能看出說的每句話都是經過悉心琢磨的,很可能,已經是認出了他們的身份。


    從先前皇帝的撫須及大笑看,皇帝對於此人也是極為滿意的。若是少年能在此番科考中謀得名次,再有了皇帝的好印象,加上本身的能力,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他之封地興武,總算是出了個像樣點的人才。


    “有點意思。”


    隨著皇帝離開時,王匡著重看了此人一眼,想來這位士子也早就認出了他。


    五日後。


    到了放榜之時,所謂“榜”,分為“上榜”,“中榜”,“下榜”共三處。


    今歲由於參與科考的人數略微有些增加,故而榜單上的人數略微有些變化。依照大司徒府的律令,從明年開始,科考三榜的人數將變為固定。


    榜首為“科首”,也是科考的第一名。


    前五十是一個檔次,朝廷會著重培養,多去三司為吏。前一百,五百又各是一個檔次,且皆有在郡府之地任職的機會。


    五百之後,便不會張貼,也就說明科考者,並未中榜。


    放榜之日,為防止參與考試的士子找不到地方,即在每處考點的縣寺門口張貼告示,好叫眾人知曉。


    三輔之地,即是在那五處考點外。


    時間到了正午時,也是到了約定的放榜之時。


    參加科考的士子們,有的一大早就在放榜的石碑下站好了位置。所有人都探頭探腦的望著縣寺的大門看去。


    可見長陵縣令親自出來,他身後的隨從們,每人都拿著一張大大的紙張。其中一張,麵積最大,想來是那“下榜”。


    孫哲由於個子不算多高,幸虧他視力不錯。見著湍急的人流,他隻好站在最末的一塊大石頭上,伸長了脖子向內張望。


    張貼的第一張,乃是下榜,榜上共有四百多個密密麻麻的名字,也虧得紙張巨大,遠在後麵的孫哲瞄了後,繼而勉強能看的清楚。


    耳邊有中了下榜的士子,蹦跳起來,歡唿不止。


    “張小凡,白守人……”


    上麵沒有他的名字,孫哲又望向了中榜,還是沒有!


    當他看向上榜時,整個人的精神已是緊繃。


    “第五十名,潮州葉順……”一直把名字在心中默念到了第十一位,孫哲的額頭汗滴早已如雨下。


    這要是不中,那就意味著這幾年的時間白費了,連帶著今次入常安趕考的花費,也是沒了。


    “第十名,興武孫哲!”


    見到自己的名字,孫哲長出了一口氣。


    名次第十,也就意味著他能留在常安,謀得一個小吏了。要是運氣不錯,再過上十數年,又能再次升遷。


    數日前,與那些貴人的見麵,孫哲經過一晚冷靜,決定暫時忘卻此事。他很清楚自己的現狀,說出姓名,也隻是讓貴人留下了個影響而已。腳下的路,還是要他一步一走。


    能得前五十的名次,還是第十,過兩日就要去大司徒府報到。然後會有一月的迴家處理事務時間,孫哲想著他聽聞來的那些規定,一邊準備向房舍走去。


    可在他尚未離開,即見從縣寺中出來了幾名小吏,又往旁邊的空白石碑張貼了一則告示。


    “中央錢行招聘令?”有人疑惑著讀出。


    “得知天下莘莘學子匯聚於常安,一路波折,實屬不易。


    現請的陛下之令,特向為中榜之學子,安排另一條出路。滿足一下條件者,可在各考點之地的分行,投遞個人簡介文書,得錢行考核通過後,即可成為錢行小吏。


    ……”


    這則招聘令中,不僅說明了招聘人員應具備的能力,如品格誠實,同算術之類。還說明了每年的薪酬,及每月可有幾日休沐雲雲。


    於全大新而言,可謂是頭一遭。


    且上麵寫著,本次招聘三百人!


    於那些落榜,生計無所著落者,可謂是一大機會。報酬之豐厚,同樣牽住了不少的心。


    “錢行之吏,也是吏!”有人小聲議論。


    就在出榜幾日內,不少落榜者紛紛遞交了所謂的“簡曆”。得各種考核者,留下來的人紛紛派往了各地,以補充錢行裏中層管理人員不足的現狀。


    中央錢行由此步入了正規,之後的數年內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項“傳統”。人員的增添,讓很多人,包括王匡在內的壓力隨之小了一大截。


    而那名叫孫哲的少年士子,亦是第一次步入了大司徒府,開始了他的從吏人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新並收藏大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