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藝人協會是由香港音樂、電影、電視、廣播、曲藝、舞台及幕後等不同界別的演藝人共同組成的非牟利組織,也是大中華兩岸三地中第一個成立的演藝人工會。
今年是協會成立十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香港演藝人協會特意舉辦了一場慈善晚會,先森在貝拉.瑪索的安排下,也很榮幸的以嘉賓身份受邀參加。
“聽說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會長是個女人?”
從半島酒店走出來,先森穿著一套米色的hugoboss春季新款西服,臉上始終保持著一抹不是很自然的微笑,在他身邊,陳法拉也罕見的梳了一個公主頭,搭配身上那條青綠色的連衣裙,看起來出塵脫俗,楚楚可人。
“是啊,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可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人呢,她曾經一口氣拿到了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後,而且還刷新過香港個人專輯銷量紀錄,你知道嗎,她是我最欽佩的女人了,沒有之一!”
說起這個協會會長,陳法拉的臉上寫滿了崇拜,就像一個狂熱的追星族一樣喋喋不休在先森耳邊普及起她的成就來。
“她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辦人之一,而且還是首位女會長,她第一次開個人演唱會就一口氣連開了十五場,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記錄。然後她還在紅館創下連開二十八場演唱會的紀錄,獲得了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金針獎。”
聽著陳法拉的介紹,先森不由得對這個女人產生了幾分興趣。說實話,由於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娛樂業極其發達的國家,對於香港演藝圈的明星知道的並不是很多,再加上這是他第一次來香港,所以他能夠說出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成龍和李連傑,他所知道的也就隻有一些香港導演了。至於女明星,能完整叫出名字並有所了解的大概隻有鄧麗君了。
“你說了這麽多。還沒跟我說她叫什麽名字呢?”
走到酒店停車場那輛黑色的賓利旁,先森主動拉開了後車門,伸手替陳法拉擋了一下頭頂,待其挽著裙擺坐進去後。下意識的看了眼車子的後視鏡,然後臭美的理了理打了好幾層發蠟的頭發,彎下身子坐進了車裏。
“你真的不知道她叫什麽?”
等到先森坐進車內,陳法拉立刻偏過腦袋,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身邊這個男人的眼睛,幾秒鍾後,她重重的低下了頭,有氣無力的說道:“你居然是真的不知道她,好吧。她叫梅豔芳...”
陳法拉將這個女人的名字說出來後,先森覺得有些熟悉,於是努力的在腦中思索了一番後小聲問道:“梅豔芳?她是不是叫anitamui?唱了一首歌叫做女人花?”
“你知道她?”
陳法拉很興奮。作為一名粉絲,偶像如果不被人知道的話會讓她有種深深的挫敗感。
“我聽過那首歌,我老爸很喜歡她的歌。”
先森笑了笑,他記得這首歌是父親所有的連鎖餐館裏必備的歌曲之一。
“我就知道,我就說她是一個傳奇的女人,你看。伯父就很有欣賞眼光,不像你。太年輕了,所以才不知道她,哼!”
陳法拉朝著先森皺了皺鼻子,然後一臉崇拜的自言自語道:“你說待會我要是見到她,該不該問她要個簽名呢?你說我要是問她要簽名,她會給我嗎?”
“不知道,我隻知道你這小屁孩越來越沒規矩了。”
先森伸出手,做了一個打屁股的動作,然而看到陳法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頓時無趣的嘟了嘟嘴,身子往背椅上一靠,閉上眼,不再說話了。
......
二零零三年三月九日,十八點三十分。位於香港中環幹諾道中5號的文華東方酒店門前聚集了一批苦苦等候的記者,他們收到消息,香港演藝人協會今晚將在這家酒店舉辦一場慈善晚宴。
參加慈善晚宴需要邀請函,一些大型媒體的記者早已經進入了館內,留在外麵的,大多都是沒人脈沒關係小報記者,李博賢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星周刊》的記者兼創辦人,他憑借當初在《禁閉島》上映之後對米斯特.森的專訪一舉成為了大陸影迷眼中的權威記者(詳情可見本書第八十七章),然而,由於雜誌社的規模不大,在一段時間的熱潮之後,《星周刊》漸漸的趨於平靜。
李博賢很清楚國內讀者對什麽感興趣,時隔一年多了,他很想再次采訪米斯特.森,然而幾次采訪請求都被一個叫貝拉.瑪索的女人給迴絕了,他很不甘心,不過好在上天會眷顧勤奮固執的人,幾天前,在國內的一個娛樂論壇上,他偶然間看到了一條消息。
“勁爆!先森在港籌備新作!”
國內的媒體和觀眾對米斯特.森的稱唿一直是用的中文名,當然有些粉絲還會故意錯讀成先生,上一次專訪時,先森幽默的表示在知道自己名字的中文意思後,他的女朋友瑞切爾都吃醋了,因為他平白無故的多了好多太太。
這樣的一段采訪內容讓先森的粉絲紛紛改名叫太太團,李博賢曾經在一個論壇裏看到了好幾個人數朝過千人的太太團。
看到這條消息後,李博賢起初是不相信的,他知道《逍遙法外》剛剛在美國上映,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一個導演都不可能在這個時間跑到亞洲,但緊接著,他卻突然想到在首映禮上先森說的一段話,他覺得自己仿佛抓住了什麽,按照先森以往的風格,他還真的有可能偷偷跑去香港。
“也許這是一次機會!”
李博賢趕緊查了一下香港娛樂圈近期的活動,一個演藝人協會十周年的慈善晚宴頓時吸引了他的注意。
“演藝人協會十周年慈善晚宴?看起來香港知名演員應該都會參加的,如果我找不到先森,還可以去報道一下這次晚宴,想必讀者應該也很有興趣的。”
說做就做,當天下午,李博賢就訂好了機票,拉著行李箱坐上了飛往香港的飛機。(未完待續)
今年是協會成立十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香港演藝人協會特意舉辦了一場慈善晚會,先森在貝拉.瑪索的安排下,也很榮幸的以嘉賓身份受邀參加。
“聽說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會長是個女人?”
從半島酒店走出來,先森穿著一套米色的hugoboss春季新款西服,臉上始終保持著一抹不是很自然的微笑,在他身邊,陳法拉也罕見的梳了一個公主頭,搭配身上那條青綠色的連衣裙,看起來出塵脫俗,楚楚可人。
“是啊,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可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人呢,她曾經一口氣拿到了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後,而且還刷新過香港個人專輯銷量紀錄,你知道嗎,她是我最欽佩的女人了,沒有之一!”
說起這個協會會長,陳法拉的臉上寫滿了崇拜,就像一個狂熱的追星族一樣喋喋不休在先森耳邊普及起她的成就來。
“她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創辦人之一,而且還是首位女會長,她第一次開個人演唱會就一口氣連開了十五場,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記錄。然後她還在紅館創下連開二十八場演唱會的紀錄,獲得了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金針獎。”
聽著陳法拉的介紹,先森不由得對這個女人產生了幾分興趣。說實話,由於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娛樂業極其發達的國家,對於香港演藝圈的明星知道的並不是很多,再加上這是他第一次來香港,所以他能夠說出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成龍和李連傑,他所知道的也就隻有一些香港導演了。至於女明星,能完整叫出名字並有所了解的大概隻有鄧麗君了。
“你說了這麽多。還沒跟我說她叫什麽名字呢?”
走到酒店停車場那輛黑色的賓利旁,先森主動拉開了後車門,伸手替陳法拉擋了一下頭頂,待其挽著裙擺坐進去後。下意識的看了眼車子的後視鏡,然後臭美的理了理打了好幾層發蠟的頭發,彎下身子坐進了車裏。
“你真的不知道她叫什麽?”
等到先森坐進車內,陳法拉立刻偏過腦袋,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身邊這個男人的眼睛,幾秒鍾後,她重重的低下了頭,有氣無力的說道:“你居然是真的不知道她,好吧。她叫梅豔芳...”
陳法拉將這個女人的名字說出來後,先森覺得有些熟悉,於是努力的在腦中思索了一番後小聲問道:“梅豔芳?她是不是叫anitamui?唱了一首歌叫做女人花?”
“你知道她?”
陳法拉很興奮。作為一名粉絲,偶像如果不被人知道的話會讓她有種深深的挫敗感。
“我聽過那首歌,我老爸很喜歡她的歌。”
先森笑了笑,他記得這首歌是父親所有的連鎖餐館裏必備的歌曲之一。
“我就知道,我就說她是一個傳奇的女人,你看。伯父就很有欣賞眼光,不像你。太年輕了,所以才不知道她,哼!”
陳法拉朝著先森皺了皺鼻子,然後一臉崇拜的自言自語道:“你說待會我要是見到她,該不該問她要個簽名呢?你說我要是問她要簽名,她會給我嗎?”
“不知道,我隻知道你這小屁孩越來越沒規矩了。”
先森伸出手,做了一個打屁股的動作,然而看到陳法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頓時無趣的嘟了嘟嘴,身子往背椅上一靠,閉上眼,不再說話了。
......
二零零三年三月九日,十八點三十分。位於香港中環幹諾道中5號的文華東方酒店門前聚集了一批苦苦等候的記者,他們收到消息,香港演藝人協會今晚將在這家酒店舉辦一場慈善晚宴。
參加慈善晚宴需要邀請函,一些大型媒體的記者早已經進入了館內,留在外麵的,大多都是沒人脈沒關係小報記者,李博賢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星周刊》的記者兼創辦人,他憑借當初在《禁閉島》上映之後對米斯特.森的專訪一舉成為了大陸影迷眼中的權威記者(詳情可見本書第八十七章),然而,由於雜誌社的規模不大,在一段時間的熱潮之後,《星周刊》漸漸的趨於平靜。
李博賢很清楚國內讀者對什麽感興趣,時隔一年多了,他很想再次采訪米斯特.森,然而幾次采訪請求都被一個叫貝拉.瑪索的女人給迴絕了,他很不甘心,不過好在上天會眷顧勤奮固執的人,幾天前,在國內的一個娛樂論壇上,他偶然間看到了一條消息。
“勁爆!先森在港籌備新作!”
國內的媒體和觀眾對米斯特.森的稱唿一直是用的中文名,當然有些粉絲還會故意錯讀成先生,上一次專訪時,先森幽默的表示在知道自己名字的中文意思後,他的女朋友瑞切爾都吃醋了,因為他平白無故的多了好多太太。
這樣的一段采訪內容讓先森的粉絲紛紛改名叫太太團,李博賢曾經在一個論壇裏看到了好幾個人數朝過千人的太太團。
看到這條消息後,李博賢起初是不相信的,他知道《逍遙法外》剛剛在美國上映,不管出於什麽目的,一個導演都不可能在這個時間跑到亞洲,但緊接著,他卻突然想到在首映禮上先森說的一段話,他覺得自己仿佛抓住了什麽,按照先森以往的風格,他還真的有可能偷偷跑去香港。
“也許這是一次機會!”
李博賢趕緊查了一下香港娛樂圈近期的活動,一個演藝人協會十周年的慈善晚宴頓時吸引了他的注意。
“演藝人協會十周年慈善晚宴?看起來香港知名演員應該都會參加的,如果我找不到先森,還可以去報道一下這次晚宴,想必讀者應該也很有興趣的。”
說做就做,當天下午,李博賢就訂好了機票,拉著行李箱坐上了飛往香港的飛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