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這座城和漢時很多城池都不一樣。


    在這個時期,大多數的城池與河道之間的距離雖然都不算太遠,不過基本上是屬於靠河而建的。


    而廬江這座城卻尤為特殊,因為他是建在河上的。


    廬江城內有一條河,這條河的兩周有著明顯的人工建造的痕跡,但這條河確實不是人力開挖的河渠。


    春秋時期,也就是廬江剛建城那個時期,當時首任的“廬江太守”屬於那種研究易經比較透徹的人物,觀風化水不在話下。


    徐人打敗舒國之後,他被派到了楚地,並且一眼就看中了這個地方,並匯報給個那個時候的大王。


    大王同意了他的奏疏,讓他在此處建城。


    於是,廬江就這麽建立起來了。


    這條河有一個名字叫做潛川,由北向南流動,河水多是出自於長江的支流。


    之所以有潛川這個名字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條河被改造過的,這條河道被人為規劃整改,兩岸打樁築石修建岸堤,原來的河道消失不見,百姓們隨即喊出了這個名字。


    喝水從廬江郡中一分而過,路過的這個地方正是東三街。


    到了東三街以後,朱業等人下車步行,沒走多遠,就見到了河岸旁聚齊了一大群身影,定睛一看,正是姚玉等人。


    發現了目標,朱業快步上前,朱自、時修等人則是緊隨其後。


    負責在周圍守衛的巡查司人員一眼就發現了這裏的動靜,當即本上前來,敬禮道:“巡查司xxx等參見主公。”


    朱業跟著迴了一禮:“不用多禮,你們做自己的事吧。”


    “諾!”


    巡查司的人員退去。


    這裏發生的動靜自然也讓研究河道的姚玉發現了,她抬頭一看,眼中頓時就浮現出了喜意,笑著迎了上來:“主公。”


    “三叔母。”


    朱業迴了一句,然後勸解道:“三叔母還是要多注意些身體,不用那麽勞碌的。”


    “沒事。”


    姚玉毫不在意的搖了搖頭,答道:“若不是主公您,我們女子哪能達到這種地位?”


    末了,姚玉又靠近了些,眨了眨眼睛,偷偷的看了一旁的朱自一眼,悄聲道:“我知道,其實很多男子從心底對女子擔任高職都是有些不痛快的,我當然要拚盡全力做出功績,給他們看看,讓他們知道,女子並不比男子差!”


    “三叔母......”


    朱業張了張嘴,無奈的一笑:“誰會對你有意見啊,大家對你、對商務司、對製衣廠的所有女工可都是佩服的緊。”


    “若是沒有製衣廠,哪有我們的今天,製衣廠的效益可是在最初的時候,支撐了我們整個明地所有的一切。”


    說著,朱業眼神一定,皺起了眉頭:“莫不是那個人私下在嚼什麽口舌不成?”


    “沒有!沒有!”


    姚玉連連擺手,急忙解釋道:“主公您千萬不要誤會了,我不是這個意思,不管是二叔也好,還是時大人他們都沒這個意思。”


    “那三叔母為何提起這種話?既然提起,那必有出處!”


    朱業十分肯定,緊跟著就追問道:“此事關係,對我們未來發展至關重要,還請三叔母不要隱瞞,將你所知道的盡皆告訴與我。”


    “這......”


    三叔母聞言一頓,她也不知道自己突然冒出的一句話被上升到了這種程度,猶豫了一會,還是講了出來:“這,這也是我聽以前底下的女工說的,她們在製衣廠掙的多,歸家之後時常會被家長老人念叨,說什麽女子就該在家相夫教子之類。”


    “還有就是,製衣廠效益高,很多男子的收入比不上女工,因此也會辯些口舌......”


    姚玉一五一十的說了原因,對此朱業也沒了話語。


    這個東西怎麽說呢,哪怕是放在現代,政治清明,社會如此發達的兔家,依然還是有這些問題的存在。


    想要具體驅逐幹淨,還真的不太可能,傳統影響真的太大了。


    朱業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我知道了,慢慢來吧。”


    “新政實施過後,必定會與老舊觀念發生碰撞,我也沒什麽好的處理辦法,隻能讓時間來解決了。”


    “是啊。”


    姚玉感慨了一句,補充道:“我家那位還不是一個樣,在家時也經常念叨我,不過因為這是咱朱家的事,他也算懂的,不會大聲嚷嚷出去。”


    “呃......”


    朱業一愣,笑著說道:“三叔母放心,我下次一定在三叔麵前給您討迴公道,他如何說你的,我就如何說他!”


    姚玉對此早就習以為常,毫不客氣的說道:“那就謝謝主公了,您可要好好收拾一下你那三叔。”


    “是是是。”


    朱業笑著迴了一句,然後好奇道:“二叔說三叔母要先來考察地方,現在在這裏看河道,莫不是打算先建製衣廠?”


    “確實如此。”


    說到正事,姚玉也嚴肅了起來,望著河道解釋道:“我聽說廬江郡城有一條河渠從城中劃過,想來看看情況,若是可以,製衣廠修建在城內在安全上也好很多。”


    “更何況,若是在廬江建廠,就可以通過廬江直接供應九江、廣陵等郡,不必再從南昌運出,平白耗費了那麽多的人力時間。”


    “嗯。”


    朱業聽到這裏,附和了一句:“不僅如此,目前我明地百姓已過百萬,一個製衣廠的供應也不足了,多建幾個還是好的。”


    “隻要確定好地址,這樣一來,還可以節省很多的原料成本,同時也可以在當地大量招收剛脫離奴籍的百姓,維持治安穩定等等......”


    末了,朱業跟著誇讚了一句:“三叔母果然非尋常人,所考慮的很多東西連我一開始也沒想到。”


    姚玉被誇的臉頰微紅,不好意思的說道:“我到沒想那麽多,隻是覺得運輸太慢,有些麻煩。”


    朱業卻不在意,直接說道:“不管怎樣,結果就是如此。”


    跟著,沒等姚玉繼續說話,又問道:“三叔母來這裏多久了,可是已經考察好了建廠的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漢末舉明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檔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檔燈並收藏我在漢末舉明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