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漂泊四十餘年,累了!”劉備歎道,也不知是不是言不由衷。


    不過這也不用猜了,肯定是言不由衷,畢竟一代漢中王,淪落至此,誰的心裏又願意呢?


    就是王旭自己都不願意。


    “玄德兄!無需多言了,伯圭兄此時正在武院之中擔任教習,若玄德兄有意,也可前往,若玄德兄存有戰場之念,也可入軍,至於雲長等人,亦是如此。”王旭笑道。


    劉備麵色一喜,隨後開口道:“既然如此,備就先前往賢弟的武院,拜會伯圭兄!”


    “雲長、你我兄弟三人就此別過,日後再行相見。”劉備笑道。


    “玄德兄此言為時尚早,弟已在宮中設宴,屆時我等小聚一番。”王旭笑道。


    “全憑王上吩咐!”


    王旭知道,劉備這是已經改不過來這個稱唿了,劉備畢竟沒有公孫瓚與呂布的豪邁與豁達。


    ……


    “大王,據情報得知,武國有動作了,兄弟們拚死打探來的情報,趙雲掛帥,領三萬白龍軍前來攻打我陳國。”


    “慌什麽?”陳友諒眉頭一皺,看著慌亂不堪的手下很是不滿。


    “異族就是異族,遇到一點事情亂成這樣。”陳友諒暗罵。


    他所處的地方乃是一個異族混居的地域,足足有三十萬左右的異族。


    要不是他帶的人夠多,自己耍了一點計謀,還真處理不好這裏。


    異族之中有一人,竟然有半神級別的修為,就是天生癡傻,陳友諒設計成功哄騙了他,這才順利紮根。


    剛剛來的時候,尼瑪那一人追著他的十萬大軍打,那場麵陳友諒至今還心有餘悸。


    好在現在已經沒事了,陳友諒的野心應為此人極速膨脹,他的下一步動作原本是準備出征高句麗,沒想到趙雲這邊來了。


    “敢惹俺哥哥不開心,我弄死你!”


    突然,一個如小山般大小的身影衝了出來,一掌就將這人拍得粉碎。


    陳友諒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此人是徹底被他騙到了。


    “小八!幹得好!”陳友諒沒有管那人的死活,反而是笑著稱讚這個巨人。


    “嘿嘿嘿!哥哥高興就好!”


    巨毋霸!這是陳友諒知道原本小八的名字。


    但是陳友諒哄騙他說自己是小七,而他本名小八,是他的弟弟。


    巨毋霸不知道咋滴,竟然就信以為真了。


    一口一個哥哥叫得十分順溜。


    “哥哥,小八有點餓了!”巨毋霸拍了拍肚子,委屈道。


    陳友諒的嘴角微微抽搐,明明剛剛才吃了一整隻羊。


    “好!哥哥帶你去吃好吃的。”陳友諒笑道。


    “趙子龍!就拿你來祭旗,讓王旭看看,我陳友諒也不是好惹的。”陳友諒冷聲道。


    “你有羅士信,而我有巨毋霸,終有一天,我陳友諒也能達到你的高度。”


    在陳友諒看來,巨毋霸已經到達了羅士信這個級別,甚至更高。


    因為巨毋霸當初可是追著他十萬大軍打,而羅士信貌似沒有這種戰績。


    而且他的麾下可不僅僅有巨毋霸一人,在沒有收巨毋霸之前,陳友諒的結義兄弟張定邊就是第一猛將,而他的另外一個結義兄弟張必先確實智謀之輩。


    陳友諒可以說是文武雙全雙全了。


    而且張定邊與張必先可都不是簡單的角色。


    論勇猛,常遇春貌似都不是張定邊的對手,因為張定邊在當時論勇猛,號稱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而且論統帥,他照樣厲害。


    張定邊(1318至1417),沔陽人,元末農民起義軍將領之一。張定邊原籍湖北沔陽州湖弦口,出身漁家。


    身材魁梧,留著五綹美髯,瀟灑英俊。知天文識地理,習兵法,練武功,精拳藝,擅岐黃。為人急公好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他在湖北黃蓬鎮與陳友諒、張必先結拜為兄弟,生死與共,風雨同舟,共謀前程!


    從陳友諒起義,定都武昌,轉戰荊楚,征伐兩江、閩、浙邊陲重鎮,攻無不克。


    當年陳友諒稱帝改元,退守九江;又疏於江防,迨朱元璋之兵,逼近九江之西門,造成驚惶失措,謂兵從天降,幸得張定邊由安慶撤還之師,冒死爭戰,陳友諒才得以脫險,夜走武昌。


    武漢為九省之通衢,有長江天塹之險阻,新敗之餘,不應急進動師,張定邊再三勸諒,首在安民息兵,整軍堅防,待機出擊。陳友諒不納忠言,我行我素,令製作大艦,擴充水師,集結舉國之兵,號稱六十萬,且載文武百官,作孤注一擲。


    斯時定邊審時度勢,建議一支兵直搗南京,另一支兵圍南昌,可使朱元璋尾首不能兼顧。確實陳友諒不納忠言,空後防而深入南昌,南昌守將為朱元璋之侄大都督朱文正,一麵約日偽降,一麵派使臣赴南京求援,留一支軍佯攻南昌。


    而陳友諒不吸取江東橋慘敗之教訓,而堅信朱文正的降城之約,實為緩兵之計,圍八十五日不下,坐待敵之二十萬援兵從容集結,兵臨城下,再圖施展,已不可能。


    於是撤圍而入鄱陽湖,朱元璋之兵已布要隘,大戰鄱陽湖,火攻水寮,陳友諒頭顱中流矢而身亡,造成全軍覆沒。


    此時,定邊身披百矢,猶冒死黑夜駕小舟,載陳友諒之屍,護諒之子陳理。奔武昌,立理為帝。


    朱元璋乘勝調軍圍困武昌,陳之元帥張必先被擒,而張定邊堆城益堅,為時兩月,終以無外援,陳理幼弱無知,受胡美之誘獻城出降。


    張定邊率一支兵,冒死突圍,逐鹿於荊襄之間,明知大廈已傾,自感擎天無力,而且士卒疲命相從,鬥誌日趨消沉,於是勸慰士卒,解甲歸田,以待機複興,相注對淚,依依難舍。


    從此,張定邊改名換姓,混跡江湖,攜兒帶女,輾轉流離,終歸故裏,壽九十餘而終。今仙桃市沔城湖口弦王姓,乃張太尉之後裔也。


    清光緒年間有進士王炳南,主修王氏宗譜,即以張定邊為一世祖,且在清初,亦有複姓歸宗者,下麵有譜序為證:


    威震荊楚,於沔有光,除剪元胡,追隨漢王;


    百戰百勝,韃子膽喪,始終不渝,忠義是尚;


    鄱陽突圍,冒死護喪,為複漢業,擁理武昌;


    理弱無知,受誘城降,勉率一旅,逐鹿荊襄;


    大廈已傾,擎天獨柱,勸慰士卒,解甲歸農;


    挈妻攜子,浪跡江湖,改名換姓,以避禍兇;


    輾轉流浪,終歸故裏,王即張姓,兩姓一宗;


    今日王氏,張之後昌,湖口弦上,姓氏永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爭鋒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洋芋炒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洋芋炒土豆並收藏三國之爭鋒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