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天魔煞星孫廣威,韓林兒,東方飛鷹饒有興趣的聽船家談論起徐達,常遇春與王保保的對決,倒不如是在觀朱元璋和王保保之間的對決。
在心理上大家當然都希望朱元璋能贏,他代表的不僅是明教,而是整個華夏。
在情感上大家還是希望王保保能贏,他代表的的是元順帝,代表的是蒙古韃子,侵略者。
與其在這邊聽船家講,天魔煞星孫廣威建議把船使向應天城。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朱元璋怎麽也不可能想得到韓林兒還活著,就算他知道韓林兒還活著,可怎麽樣也不會想到韓林兒竟然敢到應天城裏來。
應天城是朱元璋的大本營。
韓林兒不僅來了,還帶著天魔煞星孫廣威和東方飛鷹來了,甚至連一點喬裝打扮都沒有。
天魔煞星孫廣威知道茶館裏的談資是最多的也是最實際的,酒館裏大多都是吹噓之輩。
孫廣威這是第二次來應天了,第一次是陪同孫二和葉全真來的。
這一次是陪同韓林兒和東方飛鷹來的。
他從來都沒有為自己來過一次應天。
很快,三人就找到了一座茶館坐下。
無論是茶館酒樓都好,在這種地方銀子是最好說話的。
韓林兒,昔日的明教教主最不差的就是錢。
就算是落魄逃難,韓林兒的腰也比別人粗上一點。
韓林兒掏出了一錠銀子,說道:“這是半個月的茶水和住宿錢。我們隻住半個月,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也不行。”
掌櫃的見到銀子總是開心的,說道:“三位客官,莫說住上半個月,就憑著這錠銀子住上半年都沒問題。”
韓林兒笑笑不再答話。
應天城裏過往的高官富商有的是,掌櫃的也是見怪不怪。
就算他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地方,看在銀子的麵子上也會閉上嘴巴的。
應天最大的茶樓,南來北往形形色色的人果然是多如牛毛。
天魔煞星孫廣威很快就得到他們想要的。
樓下有一說書的,拍起醒目就開講。
說得正是當下最熱議的話題。
“將軍徐達如何克製王保保的蒙古騎兵。”
韓林兒不方便下樓,天魔煞星孫廣威可管不了那麽多,隻要他不帶著玄鐵神刀,江湖上就沒能有幾個人能認出他來。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玄鐵神刀成就了孫廣威,殊不知寶刀贈英雄。
沒有孫廣威這等英雄,徒然有玄鐵神刀這般絕世神兵也是徒然。
茶館裏最多的就是說書的,沒有說書的茶館這茶喝起來反而少了幾分意思。
說書人講道:“蒙古韃子,以騎兵起家的蒙古軍把騎兵戰術發展到了極致,並依仗這一戰術橫掃天下。他們驕傲地認為,隻要自己有馬,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統治被推翻。
元順帝這樣認為,王保保也這樣認為。
自古以來,騎兵都是最具威力的兵種之一,在馬的幫助下,原本柔弱的步兵成為了具有高度突擊性和機動性的部隊。
而不幸的是,在華夏曆史上,除了少數幾個王朝外,其軍事力量都是以步兵為主的,這就使得他們在麵對騎兵時吃了大虧。”
天魔煞星孫廣威坐在說書人的跟前,饒有興趣的聽著。
“說書的,那你說蒙古騎兵到底能不能戰勝?”
說書人看了孫廣威一眼,折扇一開嗬嗬笑說道:“騎兵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我倒是有個辦法那就是用重步兵全身都穿上鎧甲是可以用長矛陣克製騎兵的。
可是華夏人向來沒有穿幾十公斤盔甲的習慣,所以這個辦法卻很少有人去用。”
天魔煞星孫廣威嗬嗬笑說道:“若是克製蒙古騎兵像先生說得這麽簡單,那麽天下說書的不都成了大將軍了。”
孫廣威說完,惹得那些聽書的哄堂大笑。
有人說:“先生,您也別在這裏說書了,說書才能掙幾個錢,幹脆您也穿上幾十斤的鎧甲去前線,說不定朱大帥還給您一個將軍當當~”
本就大笑的茶館此時笑的更加熱鬧了,熱鬧到對麵酒樓裏的人也來這裏喝茶醒酒聽書。
說書先生嗬嗬笑說道:“你可別說,三國諸葛孔明就曾經想過克製騎兵的方法。”
孫廣威有些好奇,三國的諸葛亮都知道如何克製騎兵,犯不著大宋皇庭反而敗在了騎兵之下。
孫廣威問說道:“您說這諸葛亮他用的是什麽辦法?諸葛亮都是死了幾千年的人了,竟然能夠克製蒙古騎兵,我不信。”
“我們也不信!!”
底下被孫廣威這麽一攪和,可算是炸開了鍋。
說書先生差點控製不住局麵。
直到樓上韓林兒的出現。
韓林兒說道:“諸葛孔明發明了若幹武器來克製騎兵。
首先是絆馬釘。這個玩意兒設計獨特,不管你怎麽扔到地上,總有一麵鐵釘朝上。
打仗前就撒在騎兵即將衝擊的地帶,騎兵到來時,馬蹄就會被紮爛。
第二招是木車。諸葛亮的軍隊都配備有木車,當發現騎兵時,就將木車擋在步兵前麵,用來阻擋騎兵衝擊。
最狠的是第三招,也是諸葛亮最神奇的發明——連弩。這絕對是當年的機關槍,據史料記載,這種連弩是一擊十發,殺傷力極大,所以當年的魏軍騎兵很畏懼與蜀軍交鋒。
在他指揮下的蜀軍,是曹魏軍團的噩夢。”
天魔煞星孫廣威一見是韓林兒下來了,沒有口舌反擊。
慌忙的走上樓來說道:“這裏魚龍混雜,您是萬金之軀,倘若有閃失,明教幾十萬教徒是不會放過我的。”
韓林兒沒有迴答孫廣威,而是徑直的走了下來。
底下有人不服說道:“我聽說在我們大宋朝,在與西夏和遼的戰鬥中,由於步兵長期打不過騎兵,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麵,不知是哪位天才一拍腦袋,想出了以幾千名步兵組成大方陣的方法,還取了個學名,所謂“以步製騎”。上陣交鋒,其結果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
底下人聽完是哈哈大笑。
說書先生有些汗顏,自己的飯碗生吞吞的被韓林兒給奪走了。
似乎每一個大人物都是一位說書人,隻不過他們說的書似乎更有感染力。
說書的說得總是自己道聽途說的,而韓林兒說得卻是親身經曆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
韓林兒說道:“蒙古騎兵威風凜凜地在官道上唿嘯而過、我大宋百姓隻能俯首躲避時,那些低垂下的頭所思考的並不隻是往哪裏躲避,他們中間的很多人都堅信,一定有辦法打敗這些騎兵,一定有辦法的。
其實方法很簡單,隻是實行起來很困難。
衝擊!騎兵對騎兵!”
在心理上大家當然都希望朱元璋能贏,他代表的不僅是明教,而是整個華夏。
在情感上大家還是希望王保保能贏,他代表的的是元順帝,代表的是蒙古韃子,侵略者。
與其在這邊聽船家講,天魔煞星孫廣威建議把船使向應天城。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最安全,朱元璋怎麽也不可能想得到韓林兒還活著,就算他知道韓林兒還活著,可怎麽樣也不會想到韓林兒竟然敢到應天城裏來。
應天城是朱元璋的大本營。
韓林兒不僅來了,還帶著天魔煞星孫廣威和東方飛鷹來了,甚至連一點喬裝打扮都沒有。
天魔煞星孫廣威知道茶館裏的談資是最多的也是最實際的,酒館裏大多都是吹噓之輩。
孫廣威這是第二次來應天了,第一次是陪同孫二和葉全真來的。
這一次是陪同韓林兒和東方飛鷹來的。
他從來都沒有為自己來過一次應天。
很快,三人就找到了一座茶館坐下。
無論是茶館酒樓都好,在這種地方銀子是最好說話的。
韓林兒,昔日的明教教主最不差的就是錢。
就算是落魄逃難,韓林兒的腰也比別人粗上一點。
韓林兒掏出了一錠銀子,說道:“這是半個月的茶水和住宿錢。我們隻住半個月,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也不行。”
掌櫃的見到銀子總是開心的,說道:“三位客官,莫說住上半個月,就憑著這錠銀子住上半年都沒問題。”
韓林兒笑笑不再答話。
應天城裏過往的高官富商有的是,掌櫃的也是見怪不怪。
就算他覺得有什麽奇怪的地方,看在銀子的麵子上也會閉上嘴巴的。
應天最大的茶樓,南來北往形形色色的人果然是多如牛毛。
天魔煞星孫廣威很快就得到他們想要的。
樓下有一說書的,拍起醒目就開講。
說得正是當下最熱議的話題。
“將軍徐達如何克製王保保的蒙古騎兵。”
韓林兒不方便下樓,天魔煞星孫廣威可管不了那麽多,隻要他不帶著玄鐵神刀,江湖上就沒能有幾個人能認出他來。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玄鐵神刀成就了孫廣威,殊不知寶刀贈英雄。
沒有孫廣威這等英雄,徒然有玄鐵神刀這般絕世神兵也是徒然。
茶館裏最多的就是說書的,沒有說書的茶館這茶喝起來反而少了幾分意思。
說書人講道:“蒙古韃子,以騎兵起家的蒙古軍把騎兵戰術發展到了極致,並依仗這一戰術橫掃天下。他們驕傲地認為,隻要自己有馬,就不用擔心自己的統治被推翻。
元順帝這樣認為,王保保也這樣認為。
自古以來,騎兵都是最具威力的兵種之一,在馬的幫助下,原本柔弱的步兵成為了具有高度突擊性和機動性的部隊。
而不幸的是,在華夏曆史上,除了少數幾個王朝外,其軍事力量都是以步兵為主的,這就使得他們在麵對騎兵時吃了大虧。”
天魔煞星孫廣威坐在說書人的跟前,饒有興趣的聽著。
“說書的,那你說蒙古騎兵到底能不能戰勝?”
說書人看了孫廣威一眼,折扇一開嗬嗬笑說道:“騎兵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我倒是有個辦法那就是用重步兵全身都穿上鎧甲是可以用長矛陣克製騎兵的。
可是華夏人向來沒有穿幾十公斤盔甲的習慣,所以這個辦法卻很少有人去用。”
天魔煞星孫廣威嗬嗬笑說道:“若是克製蒙古騎兵像先生說得這麽簡單,那麽天下說書的不都成了大將軍了。”
孫廣威說完,惹得那些聽書的哄堂大笑。
有人說:“先生,您也別在這裏說書了,說書才能掙幾個錢,幹脆您也穿上幾十斤的鎧甲去前線,說不定朱大帥還給您一個將軍當當~”
本就大笑的茶館此時笑的更加熱鬧了,熱鬧到對麵酒樓裏的人也來這裏喝茶醒酒聽書。
說書先生嗬嗬笑說道:“你可別說,三國諸葛孔明就曾經想過克製騎兵的方法。”
孫廣威有些好奇,三國的諸葛亮都知道如何克製騎兵,犯不著大宋皇庭反而敗在了騎兵之下。
孫廣威問說道:“您說這諸葛亮他用的是什麽辦法?諸葛亮都是死了幾千年的人了,竟然能夠克製蒙古騎兵,我不信。”
“我們也不信!!”
底下被孫廣威這麽一攪和,可算是炸開了鍋。
說書先生差點控製不住局麵。
直到樓上韓林兒的出現。
韓林兒說道:“諸葛孔明發明了若幹武器來克製騎兵。
首先是絆馬釘。這個玩意兒設計獨特,不管你怎麽扔到地上,總有一麵鐵釘朝上。
打仗前就撒在騎兵即將衝擊的地帶,騎兵到來時,馬蹄就會被紮爛。
第二招是木車。諸葛亮的軍隊都配備有木車,當發現騎兵時,就將木車擋在步兵前麵,用來阻擋騎兵衝擊。
最狠的是第三招,也是諸葛亮最神奇的發明——連弩。這絕對是當年的機關槍,據史料記載,這種連弩是一擊十發,殺傷力極大,所以當年的魏軍騎兵很畏懼與蜀軍交鋒。
在他指揮下的蜀軍,是曹魏軍團的噩夢。”
天魔煞星孫廣威一見是韓林兒下來了,沒有口舌反擊。
慌忙的走上樓來說道:“這裏魚龍混雜,您是萬金之軀,倘若有閃失,明教幾十萬教徒是不會放過我的。”
韓林兒沒有迴答孫廣威,而是徑直的走了下來。
底下有人不服說道:“我聽說在我們大宋朝,在與西夏和遼的戰鬥中,由於步兵長期打不過騎兵,為改變這種被動局麵,不知是哪位天才一拍腦袋,想出了以幾千名步兵組成大方陣的方法,還取了個學名,所謂“以步製騎”。上陣交鋒,其結果是,打也打不了,跑也跑不掉。”
底下人聽完是哈哈大笑。
說書先生有些汗顏,自己的飯碗生吞吞的被韓林兒給奪走了。
似乎每一個大人物都是一位說書人,隻不過他們說的書似乎更有感染力。
說書的說得總是自己道聽途說的,而韓林兒說得卻是親身經曆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樣的。
韓林兒說道:“蒙古騎兵威風凜凜地在官道上唿嘯而過、我大宋百姓隻能俯首躲避時,那些低垂下的頭所思考的並不隻是往哪裏躲避,他們中間的很多人都堅信,一定有辦法打敗這些騎兵,一定有辦法的。
其實方法很簡單,隻是實行起來很困難。
衝擊!騎兵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