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沒本事了,我聽茂原說他今年冬天要成親了,我這裏還給留了些好布料,你來看看,等你們迴去的時候帶上,給晨晨做衣服用。我真是太喜歡這孩子了。」
王氏不顧李氏的推辭挽著她的胳膊往庫房走去。
「今天人怎麽這麽多啊?」陳有全聽著馬車外鬧哄哄的,問著旁邊的兒子。
「對啊!這是在擺花燈呢,明天就是元宵節了,連擺三天花燈呢,爹娘,我們等天黑了來看花燈吧,就在這條主街上,熱鬧的很。」為傑這才想起來,因為要來府城辦正事,他們出發的比往年早了兩天,明天都是元宵節了啊。
陳有全和李氏真是大開了眼界,他們可是第一次見識這麽熱鬧的場景呢,在寧縣,趕個廟會已經是最熱鬧的了,沒想到這看花燈是這樣的,整座城市都因為這些懸掛的燈籠亮了起來。
「大晚上的都這麽亮,這要是每年都做花燈也得不少功夫吧。」李氏提出自己的疑問。
「不用每年都做新的,大部分沒損壞的都會收好,能用好幾年呢。」茂原解釋道。
「對對,就像我們那裏的大戶人家,逢年過節大門上也會掛兩個大紅燈籠。」陳有全點頭。
「那邊來的是扛燈、關刀燈和兔子燈,要繞城一圈的,保護全城人們平安的意思。」為傑指著路上走來的三盞高大的燈說道。
「這家是做酒的,所以他家鋪子前的花燈是個酒壇子。」
「這家是個飯館,紮了個鯉魚燈。」
「這個是茶壺,肯定是個茶館。」
。。。。。。
總會有些店家是別出心裁的,還真是吸引了不少顧客逛累了來歇歇腳。
「咚咚咚~」鼓聲想起來了。
「快快,舞龍的來了。」旁邊有人喊著往前跑去。
鑼鼓隊在前麵開路,幾個漢子舞者一條彩龍走了過來。後麵跟著些半大小子湊熱鬧。
「這些舞龍的人一晚上下來肯定累壞了!」李氏看著那龍歡快的舞動著,說了句大實話。
「爹,娘,你們看,這就是府城的中心,每年都是這個大蓮花燈擺在這裏。」為傑指著前麵隻比房子矮了一點的大花燈,粉紅色的蓮花,燈火通亮,照著周圍黑壓壓的人群。
「那邊太擠了,就別進去了,離遠點看吧,這要擠散了我和你娘可就找不到路了。」陳有全看著人多有點怵的慌。
「好的,那我帶你們去看看旁邊的花燈吧。」為傑答應著領他們到了另一邊。
「這邊上是十二生肖吧,還有仙女的燈。」李氏挨著看著,可真是好看啊,夠自己迴去和人顯擺一年了。
「府城真熱鬧啊,讓咱女兒來住兩年開開眼界也不錯。」晚上臨睡前陳有全和妻子說道。
沈學正在何山書院任教十五年了,大兒子五年前中了進士,現在帶著妻兒外放當縣令呢,家裏隻有個小女兒陪在身邊,現在也到了適婚年齡,這兩年就開始打聽周圍合適的人選,去年年初聽說了為傑婚事退了的消息,自己尋思了幾個月,就有點意動,妻子也有幾個人選,夫妻倆各種權衡比較,還是為傑最得他的心意。
最大的問題就是離家遠,家境嘛他倒是會看的,能送到府城書院來讀書,那也不是一般人家負擔的起的,為傑家雖然是個小縣城,可看他吃穿用度,雖然節儉,卻不摳搜,很是坦然自己農家身份,不虛榮,在人品和學識方麵壓過別人太多,最後和妻子商量了下,讓為傑帶信迴去問問他們父母的意思。
陳有全夫婦帶著兒子一起登門拜訪,他們在家裏聽為傑講過先生家裏的一些事情,先生為人很是公正,師娘對他們這些弟子也都很關心,經常會做好吃的給他們,所以他們對這門婚事也慢慢有了期許。
沈先生對他們的到來很是歡迎,看到了為傑帶著父母登門拜訪就明白這婚事差不多有譜了,自是欣喜的招待他們。
李氏被沈夫人接到內宅,沈嘉也出來見禮,坐在旁邊陪著說話。李氏雖然是鄉下來的,可這些年見識的人也多了,臨來的時候閨女又給她把衣服搭配好,囑咐她首飾也要佩戴好,自然也表現的很大方,沒有一點拘謹的樣子。
沈夫人對這門婚事不是很熱衷的,這離家太遠了,以後見麵的次數就少了,女兒受了委屈自己不知道可咋辦?奈何當家的看好為傑,問過女兒的意思,也點頭願意的,隻能勉強自己看看再說。
一番寒暄客套後,李氏把自家的情況大致說了下,今天隻是來拜訪,讓女方了解一下自家的情況,她是男方,自然表現的要有誠意,也讓女孩的父母放心自家不會虧待他們女兒。
「兩兒一女,以後打算讓小兒子繼承家業。」
「家裏一百多畝地,還有個小果園和油茶樹園子。」
「院子蓋好了,不知為傑以後科考怎麽樣,想讓他成親先在家裏住,等科舉有望就看情況給他買宅院,如果今年科舉不順就在這邊附近買個宅院,以後還得跟著沈先生繼續苦讀。」
確實是這個理啊,村子裏的房子蓋好了不住人也很快就破舊了,為傑如果科考順利,不管是外放還是留京,家裏肯定暫時也住不著的。如果今年沒考中,自家老爺肯定還是要繼續教他的,到時在自家裏不是更方便。
沈夫人聽懂了她話裏的意思後,這心裏就有些肯了,畢竟為傑這孩子她也熟悉了,是個好孩子,學識也不錯,隻是擔心這鄉下婆婆是個沒見識的,成親後還想擺婆婆譜,怕女兒受委屈罷了,現在這李氏通情達理的,她就放心多了。
李氏還仔細觀察了沈嘉這個小姑娘,看起來比較文靜,安靜的坐在沈夫人身邊,眉眼清秀,有著和自家女兒完全不同的婉約,是讀書人家教出來的孩子啊!
沈先生留了他們一家吃了午飯,大家都明白這是同意的意思。
「隻要兒子喜歡,這門親事真是頂頂好了。」李氏迴去後很是滿意的和陳有全說道。
這邊沈先生也和妻子在說他們呢,
王氏不顧李氏的推辭挽著她的胳膊往庫房走去。
「今天人怎麽這麽多啊?」陳有全聽著馬車外鬧哄哄的,問著旁邊的兒子。
「對啊!這是在擺花燈呢,明天就是元宵節了,連擺三天花燈呢,爹娘,我們等天黑了來看花燈吧,就在這條主街上,熱鬧的很。」為傑這才想起來,因為要來府城辦正事,他們出發的比往年早了兩天,明天都是元宵節了啊。
陳有全和李氏真是大開了眼界,他們可是第一次見識這麽熱鬧的場景呢,在寧縣,趕個廟會已經是最熱鬧的了,沒想到這看花燈是這樣的,整座城市都因為這些懸掛的燈籠亮了起來。
「大晚上的都這麽亮,這要是每年都做花燈也得不少功夫吧。」李氏提出自己的疑問。
「不用每年都做新的,大部分沒損壞的都會收好,能用好幾年呢。」茂原解釋道。
「對對,就像我們那裏的大戶人家,逢年過節大門上也會掛兩個大紅燈籠。」陳有全點頭。
「那邊來的是扛燈、關刀燈和兔子燈,要繞城一圈的,保護全城人們平安的意思。」為傑指著路上走來的三盞高大的燈說道。
「這家是做酒的,所以他家鋪子前的花燈是個酒壇子。」
「這家是個飯館,紮了個鯉魚燈。」
「這個是茶壺,肯定是個茶館。」
。。。。。。
總會有些店家是別出心裁的,還真是吸引了不少顧客逛累了來歇歇腳。
「咚咚咚~」鼓聲想起來了。
「快快,舞龍的來了。」旁邊有人喊著往前跑去。
鑼鼓隊在前麵開路,幾個漢子舞者一條彩龍走了過來。後麵跟著些半大小子湊熱鬧。
「這些舞龍的人一晚上下來肯定累壞了!」李氏看著那龍歡快的舞動著,說了句大實話。
「爹,娘,你們看,這就是府城的中心,每年都是這個大蓮花燈擺在這裏。」為傑指著前麵隻比房子矮了一點的大花燈,粉紅色的蓮花,燈火通亮,照著周圍黑壓壓的人群。
「那邊太擠了,就別進去了,離遠點看吧,這要擠散了我和你娘可就找不到路了。」陳有全看著人多有點怵的慌。
「好的,那我帶你們去看看旁邊的花燈吧。」為傑答應著領他們到了另一邊。
「這邊上是十二生肖吧,還有仙女的燈。」李氏挨著看著,可真是好看啊,夠自己迴去和人顯擺一年了。
「府城真熱鬧啊,讓咱女兒來住兩年開開眼界也不錯。」晚上臨睡前陳有全和妻子說道。
沈學正在何山書院任教十五年了,大兒子五年前中了進士,現在帶著妻兒外放當縣令呢,家裏隻有個小女兒陪在身邊,現在也到了適婚年齡,這兩年就開始打聽周圍合適的人選,去年年初聽說了為傑婚事退了的消息,自己尋思了幾個月,就有點意動,妻子也有幾個人選,夫妻倆各種權衡比較,還是為傑最得他的心意。
最大的問題就是離家遠,家境嘛他倒是會看的,能送到府城書院來讀書,那也不是一般人家負擔的起的,為傑家雖然是個小縣城,可看他吃穿用度,雖然節儉,卻不摳搜,很是坦然自己農家身份,不虛榮,在人品和學識方麵壓過別人太多,最後和妻子商量了下,讓為傑帶信迴去問問他們父母的意思。
陳有全夫婦帶著兒子一起登門拜訪,他們在家裏聽為傑講過先生家裏的一些事情,先生為人很是公正,師娘對他們這些弟子也都很關心,經常會做好吃的給他們,所以他們對這門婚事也慢慢有了期許。
沈先生對他們的到來很是歡迎,看到了為傑帶著父母登門拜訪就明白這婚事差不多有譜了,自是欣喜的招待他們。
李氏被沈夫人接到內宅,沈嘉也出來見禮,坐在旁邊陪著說話。李氏雖然是鄉下來的,可這些年見識的人也多了,臨來的時候閨女又給她把衣服搭配好,囑咐她首飾也要佩戴好,自然也表現的很大方,沒有一點拘謹的樣子。
沈夫人對這門婚事不是很熱衷的,這離家太遠了,以後見麵的次數就少了,女兒受了委屈自己不知道可咋辦?奈何當家的看好為傑,問過女兒的意思,也點頭願意的,隻能勉強自己看看再說。
一番寒暄客套後,李氏把自家的情況大致說了下,今天隻是來拜訪,讓女方了解一下自家的情況,她是男方,自然表現的要有誠意,也讓女孩的父母放心自家不會虧待他們女兒。
「兩兒一女,以後打算讓小兒子繼承家業。」
「家裏一百多畝地,還有個小果園和油茶樹園子。」
「院子蓋好了,不知為傑以後科考怎麽樣,想讓他成親先在家裏住,等科舉有望就看情況給他買宅院,如果今年科舉不順就在這邊附近買個宅院,以後還得跟著沈先生繼續苦讀。」
確實是這個理啊,村子裏的房子蓋好了不住人也很快就破舊了,為傑如果科考順利,不管是外放還是留京,家裏肯定暫時也住不著的。如果今年沒考中,自家老爺肯定還是要繼續教他的,到時在自家裏不是更方便。
沈夫人聽懂了她話裏的意思後,這心裏就有些肯了,畢竟為傑這孩子她也熟悉了,是個好孩子,學識也不錯,隻是擔心這鄉下婆婆是個沒見識的,成親後還想擺婆婆譜,怕女兒受委屈罷了,現在這李氏通情達理的,她就放心多了。
李氏還仔細觀察了沈嘉這個小姑娘,看起來比較文靜,安靜的坐在沈夫人身邊,眉眼清秀,有著和自家女兒完全不同的婉約,是讀書人家教出來的孩子啊!
沈先生留了他們一家吃了午飯,大家都明白這是同意的意思。
「隻要兒子喜歡,這門親事真是頂頂好了。」李氏迴去後很是滿意的和陳有全說道。
這邊沈先生也和妻子在說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