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坤傑訪問到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就是自己幺妹李坤泰的小姑子時,接著打聽到幺李坤泰的愛人陳達邦現在在北京國家機關工作。
尤其值得慶幸的是照片上李坤泰妹妹懷裏抱著的小娃娃已經長成了20多歲的小夥子了,現在已經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了,他的名字叫做陳掖賢。
幾經波折,終於知道了妹妹李坤泰懷中小孩的消息。李坤傑徹夜難眠。又經過多方的努力,李坤傑終於和陳掖賢通上了信,但對於自己的媽媽是不是趙一曼,陳掖賢和他的家人不敢肯定,他就給李坤傑迴信說——
姨媽:
在我十二三歲時就知道媽媽叫李一超,當時我還在養父家裏,我和家裏其他人合不來,曾隱隱約約聽人說我是個野孩子,後來他們才不得不把真實情況告訴我,說我是八叔(陳達邦)的孩子過繼給他們(養父母)的,我媽媽早就死了。
他們告訴我的媽媽是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7年,四姐陳誌賢從北方到南京(我當時在南京)來告訴我說,媽媽叫趙大姐,是做過很多革命工作的(是她在一個地下黨員盧大姐處聽來的)……
八叔和媽媽分手後就到了法國去了,慈姑(陳琮英)後來和媽媽也失去了聯係(我到養父家還是慈姑跟媽媽一起送去的)。
他們也隻知道李一超同誌曾化名姓趙(趙大姐),是在東北犧牲的。雖然也想到李一超同誌可能就是趙一曼同誌,但找不到任何證據。
1951年我見到文世禎同誌(和八叔一起去法國工作的,後來又在東北工作過),他告訴我說,李一超的事跡和電影上趙一曼的事有很相似,猜測趙一曼這個電影就是寫的趙大姐(李一超)的故事。
但文世禎也僅僅是認識我媽媽,並沒有和她在一起工作,他說李即是趙亦不過出於猜測……
是啊,大家都隻是猜測,又有誰能對李坤泰的身份進行證實呢?李坤傑有些灰心,有些失望。
8月的時候,李坤傑終於收到了何成湘同誌的來信。手捧著這封信,李坤傑激動不已,這是自己最後的希望了。好一會兒,李坤傑才把信拆開:
坤傑同誌:
……逸(一)超同誌在哈爾濱工作時我同她見麵較多(我當時在中共滿洲省委工作),派她到遊擊區工作時,還是我和她談話後派去的,以後她在遊擊區的英勇鬥爭,引起了日寇的嚴重注意,她的活動曾轟動一時,“趙一曼”的聲名大震……
你寄來的照片很好,來信也好,但我希望你將一曼的情形再詳詳細細地告我,以便介紹和宣傳……
原來何成湘收到李坤傑寄去的照片後,又進行了周密的調查和了解,接著又帶著照片親自到趙一曼曾經戰鬥過的哈爾濱市的東北烈士紀念館去印證,還與一些當事人進行了尋訪,最後才給李坤傑迴了信。
李坤傑讀完信,喜悅湧上心頭。日夜思念尋覓的幺妹啊,終於與抗日聯軍中的趙一曼聯係起來了。同時,她的心裏也隱隱著痛,有絲絲的難過……
李坤傑遵照何成湘同誌的要求,她很快就把幺妹李坤泰青少年的經曆做了詳細的整理,寄給了何成湘同誌。
1956年,《工人日報》的記者受命拿著這張珍貴的照片來到了趙一曼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黑龍江省進行采訪、核證。
記者首先找到了董老漢,當年就是董老漢駕著馬車送趙一曼進山的。
此時的董老漢身體還算硬朗,眼睛明亮,接過照片一看,當即喊道:“是她,是趙一曼,沒錯!肯定沒錯!”
《工人日報》的記者又來到趙一曼當年領導過遊擊戰的珠河地區。當年和趙一曼朝夕相處的遊擊隊員和父老鄉親們,看了照片都驚喜地喊道:“瘦李!她就是瘦李!瘦李就是抗聯英雄趙一曼!”他們拉著記者,詳細地向記者描述趙一曼是如何的精明能幹。平時說話嗓門極大,有時露點四川口音,能文能武,槍法極好,經常給大家出謀劃策。
還講了趙一曼是如何的不怕困難,和敵人做鬥爭。鄉親們都舍不得一曼走啊。那淳樸的鄉情,那血濃於水的聯係,讓人對趙一曼欽佩不已。
最後,調查人員來到了黑龍江省的檔案館。翻開了一個個日偽檔案卷袋,終於發現了趙一曼被捕後的全部情況記載。真實而又詳細地記載了趙一曼與日寇進行的不屈不撓鬥爭的英雄事跡。
尤其是那一份又一份的審訊記錄,日、漢兩種文字,清晰而又真實,記載了敵人的殘忍和無情,趙一曼渾身摧不到的鋼鐵一般的革命正氣。
在這些檔案資料中,發現了一張泛黃的照片:趙一曼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被日本鬼子拍照下來。肉體的創傷使她看上去有點疲憊和痛苦,但她是安詳的、自然的。那緊閉的雙唇、那閃亮的眼睛、那漂亮的模樣,和原來的照片上一模一樣。
終於,趙一曼的身世得到證實。她就是可敬的“瘦李”,她就是李坤傑的幺妹李坤泰,那個自小就不滿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一步一步從川南偏僻的山村走進敘府城讀書學習,然後去了武漢,讀了軍校,在革命最危險的時候,毅然決然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的李淑寧啊。
對於李坤泰身份的證實,李坤傑激動不已。
解放後,李坤傑足足用了6年多的時間來打聽、來詢問,有勞了黨和國家各級的領導人關心幫助,還有那些淳樸可敬的鄉親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趙一曼之謎終於求解,水落石出。
當宜賓人民得知了趙一曼的身世之後,都感到無比的激動、驕傲和自豪。
1960年,文化部批準在趙一曼的故鄉宜賓建立趙一曼紀念館,當地政府便將在宜賓城西麵的翠屏山半山腰的翠屏書院的遺址規劃為紀念館的館址。
座落在翠屏山腰的趙一曼紀念館,環境優美,建築古樸,紅磚合圍的長方形四合院,一進三幢,前後唿應,中間為花草樹木,側翼為廊房,院前一對日月亭。整個建築富麗堂皇,莊嚴典雅。
1986年3月,適逢趙一曼犧牲50周年之際,由當時宜賓地區婦聯、總工會、共青團共同發出為趙一曼烈士重新塑像的倡議。
趙一曼這位巾幗英雄的漢白玉塑像屹立在山清水秀的宜賓市翠屏山中。
她屹立在紀念館前的廣場中央。塑像的兩邊挺立著34棵銀樺樹,似34個衛士護衛著趙一曼。塑像的身後左右屹立著兩座二層六角日月亭(亦稱晚鍾亭)。
趙一曼紀念館館內有一個秀美的院落。院落的東邊有兩棵生機勃發的廣玉蘭和兩盆茂盛的棕樹;西邊除了讓人陶醉的白玉蘭外,好有兩棵70多年樹齡的鐵樹;北邊和南邊各有4棵水杉樹,每棵樹身高約二十幾米,似8柄梭鏢,威嚴整齊地排列在兩邊。
趙一曼紀念館建成以後,成了宜賓市許多單位作為固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宜賓市團委和宜賓二中(趙一曼母校,原女子中學)每年的新團員宣誓都在這裏舉行,每年新生入校都要去趙一曼紀念館上第一堂課。
每年的清明節、五四、七一、十一等節假日都要來這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駐宜部隊每年的八一節和新兵入伍都要組織到趙一曼紀念館進行一次革命傳統教育,同時舉辦談心得體會的牆報專欄。
趙一曼紀念館自建館以來,特別是趙一曼犧牲50周年以來,不斷有五湖四海的遊客來瞻仰趙一曼,許多國家、省、市的領導來宜賓視察後,也會到趙一曼紀念館瞻仰革命烈士。
如今趙一曼紀念館實際上已成為人們自我教育的基地,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
1994年,趙一曼紀念館成為宜賓市翠屏區的愛教基地;
1995年8月,趙一曼紀念館成為宜賓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5年10月,趙一曼紀念館成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6月,趙一曼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趙一曼永遠活在家鄉人民的心目中!
趙一曼紀念館永遠立在人民的心中!
(全文完)
尤其值得慶幸的是照片上李坤泰妹妹懷裏抱著的小娃娃已經長成了20多歲的小夥子了,現在已經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了,他的名字叫做陳掖賢。
幾經波折,終於知道了妹妹李坤泰懷中小孩的消息。李坤傑徹夜難眠。又經過多方的努力,李坤傑終於和陳掖賢通上了信,但對於自己的媽媽是不是趙一曼,陳掖賢和他的家人不敢肯定,他就給李坤傑迴信說——
姨媽:
在我十二三歲時就知道媽媽叫李一超,當時我還在養父家裏,我和家裏其他人合不來,曾隱隱約約聽人說我是個野孩子,後來他們才不得不把真實情況告訴我,說我是八叔(陳達邦)的孩子過繼給他們(養父母)的,我媽媽早就死了。
他們告訴我的媽媽是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
1947年,四姐陳誌賢從北方到南京(我當時在南京)來告訴我說,媽媽叫趙大姐,是做過很多革命工作的(是她在一個地下黨員盧大姐處聽來的)……
八叔和媽媽分手後就到了法國去了,慈姑(陳琮英)後來和媽媽也失去了聯係(我到養父家還是慈姑跟媽媽一起送去的)。
他們也隻知道李一超同誌曾化名姓趙(趙大姐),是在東北犧牲的。雖然也想到李一超同誌可能就是趙一曼同誌,但找不到任何證據。
1951年我見到文世禎同誌(和八叔一起去法國工作的,後來又在東北工作過),他告訴我說,李一超的事跡和電影上趙一曼的事有很相似,猜測趙一曼這個電影就是寫的趙大姐(李一超)的故事。
但文世禎也僅僅是認識我媽媽,並沒有和她在一起工作,他說李即是趙亦不過出於猜測……
是啊,大家都隻是猜測,又有誰能對李坤泰的身份進行證實呢?李坤傑有些灰心,有些失望。
8月的時候,李坤傑終於收到了何成湘同誌的來信。手捧著這封信,李坤傑激動不已,這是自己最後的希望了。好一會兒,李坤傑才把信拆開:
坤傑同誌:
……逸(一)超同誌在哈爾濱工作時我同她見麵較多(我當時在中共滿洲省委工作),派她到遊擊區工作時,還是我和她談話後派去的,以後她在遊擊區的英勇鬥爭,引起了日寇的嚴重注意,她的活動曾轟動一時,“趙一曼”的聲名大震……
你寄來的照片很好,來信也好,但我希望你將一曼的情形再詳詳細細地告我,以便介紹和宣傳……
原來何成湘收到李坤傑寄去的照片後,又進行了周密的調查和了解,接著又帶著照片親自到趙一曼曾經戰鬥過的哈爾濱市的東北烈士紀念館去印證,還與一些當事人進行了尋訪,最後才給李坤傑迴了信。
李坤傑讀完信,喜悅湧上心頭。日夜思念尋覓的幺妹啊,終於與抗日聯軍中的趙一曼聯係起來了。同時,她的心裏也隱隱著痛,有絲絲的難過……
李坤傑遵照何成湘同誌的要求,她很快就把幺妹李坤泰青少年的經曆做了詳細的整理,寄給了何成湘同誌。
1956年,《工人日報》的記者受命拿著這張珍貴的照片來到了趙一曼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黑龍江省進行采訪、核證。
記者首先找到了董老漢,當年就是董老漢駕著馬車送趙一曼進山的。
此時的董老漢身體還算硬朗,眼睛明亮,接過照片一看,當即喊道:“是她,是趙一曼,沒錯!肯定沒錯!”
《工人日報》的記者又來到趙一曼當年領導過遊擊戰的珠河地區。當年和趙一曼朝夕相處的遊擊隊員和父老鄉親們,看了照片都驚喜地喊道:“瘦李!她就是瘦李!瘦李就是抗聯英雄趙一曼!”他們拉著記者,詳細地向記者描述趙一曼是如何的精明能幹。平時說話嗓門極大,有時露點四川口音,能文能武,槍法極好,經常給大家出謀劃策。
還講了趙一曼是如何的不怕困難,和敵人做鬥爭。鄉親們都舍不得一曼走啊。那淳樸的鄉情,那血濃於水的聯係,讓人對趙一曼欽佩不已。
最後,調查人員來到了黑龍江省的檔案館。翻開了一個個日偽檔案卷袋,終於發現了趙一曼被捕後的全部情況記載。真實而又詳細地記載了趙一曼與日寇進行的不屈不撓鬥爭的英雄事跡。
尤其是那一份又一份的審訊記錄,日、漢兩種文字,清晰而又真實,記載了敵人的殘忍和無情,趙一曼渾身摧不到的鋼鐵一般的革命正氣。
在這些檔案資料中,發現了一張泛黃的照片:趙一曼躺在病床上不能動彈的時候,被日本鬼子拍照下來。肉體的創傷使她看上去有點疲憊和痛苦,但她是安詳的、自然的。那緊閉的雙唇、那閃亮的眼睛、那漂亮的模樣,和原來的照片上一模一樣。
終於,趙一曼的身世得到證實。她就是可敬的“瘦李”,她就是李坤傑的幺妹李坤泰,那個自小就不滿封建傳統思想的束縛,一步一步從川南偏僻的山村走進敘府城讀書學習,然後去了武漢,讀了軍校,在革命最危險的時候,毅然決然跟著中國共產黨走的李淑寧啊。
對於李坤泰身份的證實,李坤傑激動不已。
解放後,李坤傑足足用了6年多的時間來打聽、來詢問,有勞了黨和國家各級的領導人關心幫助,還有那些淳樸可敬的鄉親和人民的共同努力。趙一曼之謎終於求解,水落石出。
當宜賓人民得知了趙一曼的身世之後,都感到無比的激動、驕傲和自豪。
1960年,文化部批準在趙一曼的故鄉宜賓建立趙一曼紀念館,當地政府便將在宜賓城西麵的翠屏山半山腰的翠屏書院的遺址規劃為紀念館的館址。
座落在翠屏山腰的趙一曼紀念館,環境優美,建築古樸,紅磚合圍的長方形四合院,一進三幢,前後唿應,中間為花草樹木,側翼為廊房,院前一對日月亭。整個建築富麗堂皇,莊嚴典雅。
1986年3月,適逢趙一曼犧牲50周年之際,由當時宜賓地區婦聯、總工會、共青團共同發出為趙一曼烈士重新塑像的倡議。
趙一曼這位巾幗英雄的漢白玉塑像屹立在山清水秀的宜賓市翠屏山中。
她屹立在紀念館前的廣場中央。塑像的兩邊挺立著34棵銀樺樹,似34個衛士護衛著趙一曼。塑像的身後左右屹立著兩座二層六角日月亭(亦稱晚鍾亭)。
趙一曼紀念館館內有一個秀美的院落。院落的東邊有兩棵生機勃發的廣玉蘭和兩盆茂盛的棕樹;西邊除了讓人陶醉的白玉蘭外,好有兩棵70多年樹齡的鐵樹;北邊和南邊各有4棵水杉樹,每棵樹身高約二十幾米,似8柄梭鏢,威嚴整齊地排列在兩邊。
趙一曼紀念館建成以後,成了宜賓市許多單位作為固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宜賓市團委和宜賓二中(趙一曼母校,原女子中學)每年的新團員宣誓都在這裏舉行,每年新生入校都要去趙一曼紀念館上第一堂課。
每年的清明節、五四、七一、十一等節假日都要來這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駐宜部隊每年的八一節和新兵入伍都要組織到趙一曼紀念館進行一次革命傳統教育,同時舉辦談心得體會的牆報專欄。
趙一曼紀念館自建館以來,特別是趙一曼犧牲50周年以來,不斷有五湖四海的遊客來瞻仰趙一曼,許多國家、省、市的領導來宜賓視察後,也會到趙一曼紀念館瞻仰革命烈士。
如今趙一曼紀念館實際上已成為人們自我教育的基地,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
1994年,趙一曼紀念館成為宜賓市翠屏區的愛教基地;
1995年8月,趙一曼紀念館成為宜賓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5年10月,趙一曼紀念館成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6月,趙一曼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趙一曼永遠活在家鄉人民的心目中!
趙一曼紀念館永遠立在人民的心中!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