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曼迴到了上海,就立即向黨組織匯報了在宜昌開展聯絡工作的情況,並向黨組織要求接受新的任務。
這時,好友鄭秀石姐妹也來到上海。一曼的住處和好友鄭秀石離得很近。幾乎每天上午,趙一曼都要提著菜籃子,抱著孩子,借買菜的機會,常來打個轉身。
每次一來,一曼就打開她的“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
一曼總是提到周恩來的名字,總是恩來長,恩來短的說個不停。這弄得聽者很緊張,忙伸手去蒙住她的嘴巴,叫她小聲一點。可是,一曼仍然還是原來爽朗的性格,笑一笑,又大聲地說起話來。
當然,一曼和鄭秀石、鄭煥如在一起的時候,也談談離別以後的生活,談談彼此的感情生活,談談家中的親人朋友。
一曼談得最多的是丈夫陳達邦。在鄭秀石眼裏,能夠讓一曼接受的男子簡直就是一道謎。
為了能夠離開封建家庭讀書,一曼在家族發誓終生不嫁。而短短的幾年,一曼不僅結了婚,而且還生了孩子。其間的變化,真的很大,真是說也說不清楚。
夏天的一個早上,趙一曼抱著孩子,突然闖進了鄭秀石兩姐妹的家。她滿頭大汗,神色慌張地說:“我患了虎列拉,馬上住醫院去。”說完,把孩子往鄭秀石的懷裏一塞,轉身就走了。
自此以後,幾天都見不著一曼。果然出了問題。
按照當時地下工作者隱語翻譯,得病住醫院的意思,表明機關出了問題,不能再住了,要轉移到醫院去。住在醫院裏,一來可以掩護,二來便於接頭。
寧兒才半歲光景,身體雖然瘦弱,卻很精神,有點認生。一見沒了媽媽,就大聲地哭了起來。這可忙壞了兩個阿姨。特別是孩子的飲食問題。
鄭家兩姐妹都沒有帶過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喂養孩子。在喂養寧兒的問題上,可煞費苦心。
過了半個多月,一曼“病愈出院”來接孩子。一曼看見小孩長胖了,異常高興。把孩子抱著坐在身上,捧起他一雙小手兒說:“你這個小家夥喲!把兩個娘娘整惱火了!等著會說話的時候,記著不要叫娘娘,要叫幹媽呀!”
寧兒漸漸的大了,越發的乖巧懂事,跟著大人還能牙牙學語,逗得大人開心不已。在艱苦的革命環境中,寧兒成了一曼生活中的陽光。
1929年9月,黨組織派一曼和一姓王的同誌到南昌江西省委機關工作。
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一曼和王同誌假扮成夫妻。
一曼白天操持家務、教養寧兒,晚上抄寫或油印文件。
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一個普通人家。就這樣,秘密地過了三個月。
有一天夜裏,小王去省委機關開會。半夜已過,小王突然跑迴家,抱起熟睡的寧兒,塞到還在處理文件的一曼手中:“快走!出了叛徒,省委機關已被破壞。敵人已經追來了。”不等一曼說話,他把一曼推出後門,轉身迴到屋裏燒毀文件。
一曼在門外停留了一會兒,想等一等小王,結果敵人已經砸開了前門,接著一陣槍響……
一曼不敢迴頭,抱起寧兒在漆黑的夜裏拚命地往前跑。此時的天空飄著小雪,無盡的黑暗,根本辨不出方向,看不清道路。
路很滑,一曼不時摔倒,一隻鞋也掉進水田裏,她根本顧不得去撿。她的心中充滿了恐懼,擔心敵人追來。她必須擺脫敵人的追捕,火速趕迴上海向黨組織匯報江西省委機關遭破壞,營求被捕的同誌。
一曼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跑到了什麽地方。她已經跑到了郊外了,在路邊找了一塊蓋積雪的石頭,坐下來稍微休息一下。
雪花仍不斷地飄落,而且越下越大。現在,一曼才覺得風雪撲麵,刺骨般疼痛難忍;腿腳已由劇痛變得麻木起來。一曼清楚,自己再不起來活動,自己也會變成雪人了。
於是,一曼站了起來,蹣跚地朝著前麵一簇黑森森的樹叢走過去。
走近了,才看見前麵是一個村莊。一曼在場地邊一堆草垛旁蹲下來。用力拔出一把稻草,鋪平,把孩子放在穀草上,舒展一下酸痛的胳膊,把皺成一團的床毯折成四疊,重新把孩子包好。
原來熟睡的孩子凍醒了,哇哇地哭起來。她趕緊把孩子偎在懷裏,又扯床單蓋住孩子的頭,以防哭聲驚擾附近人家,便一頭鑽進草垛。
拂曉前,雪漸漸小了,四處不斷傳來雄雞啼鳴的叫聲。
一曼從草堆裏爬出來,抱著孩子向村裏走去。
寧兒因為餓了,拚命地啼哭,一邊哭,還一邊咂嘴巴。
一曼走到村頭,一個兩鬢斑白的老大娘正在清掃門前的積雪,一曼急忙向老大娘求救,想討口水喂喂饑渴的孩子:“我進城去找孩子他爸,在半路上遇到了土匪,把錢和衣物都搶光了。”隨後,她低聲補充道:“好狠心呀!連孩子身上的新棉襖都給脫去了。”
農婦心地善良,見一曼的相貌,不象是個壞人,頓生惻隱之心,將他們讓進家裏,燒火給母子倆烤衣服,鍋裏稀飯煮熟了,給一曼盛了滿滿一大碗。
老大娘還找來一根繩子,幫她把孩子背在背上;送給一曼一截竹竿撐路,以免滑倒,還給一曼找了一雙舊鞋。一曼向老大娘道了謝又上路了。傍晚到了贛江邊,正好有運糧的船到九江。
一曼將懷表交給船老板,懇請搭乘他們的船到九江找丈夫。老板同情和可憐這個弱女子,拿了一床破被子給她和寧兒禦寒。
到了九江,一曼已身無分文,但她必須趕迴上海向黨組織匯報江西省委機關遭破壞的消息,以免給黨組織和同誌帶來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煩和犧牲。
在一曼的再三要求下,幾個青年船員用小船將一曼送到開往上海的大船旁。
一曼抱著寧兒趁著人多擁擠時鑽進了客艙,躲過了買票這一關。
在船上,一個到上海尋找丈夫的中年婦女和一曼拉家常,見一曼孤兒寡母的,和自己在家鄉的情景相類似,就同情一曼,不時將自己攜帶的烤餅、饅頭等食物分一部分給一曼,才使一曼母子倆勉強度過了兩天的航行生活。
船靠岸的時候,船上的人開始驗票下船,一曼既沒票又沒錢,被扣了下來。
一曼謊稱到岸上找到家人給錢,船老板派了一個茶房跟著。一曼帶著茶房穿街走巷,想尋機擺脫茶房。但茶房卻很老道,緊緊地跟著一曼。
這時,一曼急了,既不能暴露身份和地址,又要給茶房一個交代。
一曼計上心來,她走到馬路邊,學著小時侯曾聽說過的江湖上擺“扯謊壩”要錢的法子,決定賣兒籌款還船錢。
於是,她學著窮人家賣小孩的樣子,揀了一根稻草,挽了一個草圈,插在寧兒的脖頸上。
坐在街沿上,叫賣孩子,引來一大群看熱鬧的群眾。她哭訴著說:“我因投親不遇,又遭土匪搶劫,沒法子活了,隻好賣掉這唯一的親兒子。願買的,請給大洋一百元。”
茶房見一曼母子倆實在拿不出錢,見人家賣兒子還船錢,隻好轉身離去了。一曼等茶房走了,才抱起孩子向聯絡站走去……
在革命的過程中,寧兒起到了很好的掩護作用,很多時候,眾人都可憐一個孤身女子帶著一個小孩,紛紛向母女倆伸出了援助之手,母子倆從一個個的險境中化險為夷。
可寧兒一天一天地長大了,不可能永遠跟著一曼東奔西走,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因此,她打算給孩子找一個相對安寧的生活環境……
這時,好友鄭秀石姐妹也來到上海。一曼的住處和好友鄭秀石離得很近。幾乎每天上午,趙一曼都要提著菜籃子,抱著孩子,借買菜的機會,常來打個轉身。
每次一來,一曼就打開她的“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
一曼總是提到周恩來的名字,總是恩來長,恩來短的說個不停。這弄得聽者很緊張,忙伸手去蒙住她的嘴巴,叫她小聲一點。可是,一曼仍然還是原來爽朗的性格,笑一笑,又大聲地說起話來。
當然,一曼和鄭秀石、鄭煥如在一起的時候,也談談離別以後的生活,談談彼此的感情生活,談談家中的親人朋友。
一曼談得最多的是丈夫陳達邦。在鄭秀石眼裏,能夠讓一曼接受的男子簡直就是一道謎。
為了能夠離開封建家庭讀書,一曼在家族發誓終生不嫁。而短短的幾年,一曼不僅結了婚,而且還生了孩子。其間的變化,真的很大,真是說也說不清楚。
夏天的一個早上,趙一曼抱著孩子,突然闖進了鄭秀石兩姐妹的家。她滿頭大汗,神色慌張地說:“我患了虎列拉,馬上住醫院去。”說完,把孩子往鄭秀石的懷裏一塞,轉身就走了。
自此以後,幾天都見不著一曼。果然出了問題。
按照當時地下工作者隱語翻譯,得病住醫院的意思,表明機關出了問題,不能再住了,要轉移到醫院去。住在醫院裏,一來可以掩護,二來便於接頭。
寧兒才半歲光景,身體雖然瘦弱,卻很精神,有點認生。一見沒了媽媽,就大聲地哭了起來。這可忙壞了兩個阿姨。特別是孩子的飲食問題。
鄭家兩姐妹都沒有帶過孩子,都不知道如何喂養孩子。在喂養寧兒的問題上,可煞費苦心。
過了半個多月,一曼“病愈出院”來接孩子。一曼看見小孩長胖了,異常高興。把孩子抱著坐在身上,捧起他一雙小手兒說:“你這個小家夥喲!把兩個娘娘整惱火了!等著會說話的時候,記著不要叫娘娘,要叫幹媽呀!”
寧兒漸漸的大了,越發的乖巧懂事,跟著大人還能牙牙學語,逗得大人開心不已。在艱苦的革命環境中,寧兒成了一曼生活中的陽光。
1929年9月,黨組織派一曼和一姓王的同誌到南昌江西省委機關工作。
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一曼和王同誌假扮成夫妻。
一曼白天操持家務、教養寧兒,晚上抄寫或油印文件。
在外人看來,他們是一個普通人家。就這樣,秘密地過了三個月。
有一天夜裏,小王去省委機關開會。半夜已過,小王突然跑迴家,抱起熟睡的寧兒,塞到還在處理文件的一曼手中:“快走!出了叛徒,省委機關已被破壞。敵人已經追來了。”不等一曼說話,他把一曼推出後門,轉身迴到屋裏燒毀文件。
一曼在門外停留了一會兒,想等一等小王,結果敵人已經砸開了前門,接著一陣槍響……
一曼不敢迴頭,抱起寧兒在漆黑的夜裏拚命地往前跑。此時的天空飄著小雪,無盡的黑暗,根本辨不出方向,看不清道路。
路很滑,一曼不時摔倒,一隻鞋也掉進水田裏,她根本顧不得去撿。她的心中充滿了恐懼,擔心敵人追來。她必須擺脫敵人的追捕,火速趕迴上海向黨組織匯報江西省委機關遭破壞,營求被捕的同誌。
一曼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跑到了什麽地方。她已經跑到了郊外了,在路邊找了一塊蓋積雪的石頭,坐下來稍微休息一下。
雪花仍不斷地飄落,而且越下越大。現在,一曼才覺得風雪撲麵,刺骨般疼痛難忍;腿腳已由劇痛變得麻木起來。一曼清楚,自己再不起來活動,自己也會變成雪人了。
於是,一曼站了起來,蹣跚地朝著前麵一簇黑森森的樹叢走過去。
走近了,才看見前麵是一個村莊。一曼在場地邊一堆草垛旁蹲下來。用力拔出一把稻草,鋪平,把孩子放在穀草上,舒展一下酸痛的胳膊,把皺成一團的床毯折成四疊,重新把孩子包好。
原來熟睡的孩子凍醒了,哇哇地哭起來。她趕緊把孩子偎在懷裏,又扯床單蓋住孩子的頭,以防哭聲驚擾附近人家,便一頭鑽進草垛。
拂曉前,雪漸漸小了,四處不斷傳來雄雞啼鳴的叫聲。
一曼從草堆裏爬出來,抱著孩子向村裏走去。
寧兒因為餓了,拚命地啼哭,一邊哭,還一邊咂嘴巴。
一曼走到村頭,一個兩鬢斑白的老大娘正在清掃門前的積雪,一曼急忙向老大娘求救,想討口水喂喂饑渴的孩子:“我進城去找孩子他爸,在半路上遇到了土匪,把錢和衣物都搶光了。”隨後,她低聲補充道:“好狠心呀!連孩子身上的新棉襖都給脫去了。”
農婦心地善良,見一曼的相貌,不象是個壞人,頓生惻隱之心,將他們讓進家裏,燒火給母子倆烤衣服,鍋裏稀飯煮熟了,給一曼盛了滿滿一大碗。
老大娘還找來一根繩子,幫她把孩子背在背上;送給一曼一截竹竿撐路,以免滑倒,還給一曼找了一雙舊鞋。一曼向老大娘道了謝又上路了。傍晚到了贛江邊,正好有運糧的船到九江。
一曼將懷表交給船老板,懇請搭乘他們的船到九江找丈夫。老板同情和可憐這個弱女子,拿了一床破被子給她和寧兒禦寒。
到了九江,一曼已身無分文,但她必須趕迴上海向黨組織匯報江西省委機關遭破壞的消息,以免給黨組織和同誌帶來更多的不必要的麻煩和犧牲。
在一曼的再三要求下,幾個青年船員用小船將一曼送到開往上海的大船旁。
一曼抱著寧兒趁著人多擁擠時鑽進了客艙,躲過了買票這一關。
在船上,一個到上海尋找丈夫的中年婦女和一曼拉家常,見一曼孤兒寡母的,和自己在家鄉的情景相類似,就同情一曼,不時將自己攜帶的烤餅、饅頭等食物分一部分給一曼,才使一曼母子倆勉強度過了兩天的航行生活。
船靠岸的時候,船上的人開始驗票下船,一曼既沒票又沒錢,被扣了下來。
一曼謊稱到岸上找到家人給錢,船老板派了一個茶房跟著。一曼帶著茶房穿街走巷,想尋機擺脫茶房。但茶房卻很老道,緊緊地跟著一曼。
這時,一曼急了,既不能暴露身份和地址,又要給茶房一個交代。
一曼計上心來,她走到馬路邊,學著小時侯曾聽說過的江湖上擺“扯謊壩”要錢的法子,決定賣兒籌款還船錢。
於是,她學著窮人家賣小孩的樣子,揀了一根稻草,挽了一個草圈,插在寧兒的脖頸上。
坐在街沿上,叫賣孩子,引來一大群看熱鬧的群眾。她哭訴著說:“我因投親不遇,又遭土匪搶劫,沒法子活了,隻好賣掉這唯一的親兒子。願買的,請給大洋一百元。”
茶房見一曼母子倆實在拿不出錢,見人家賣兒子還船錢,隻好轉身離去了。一曼等茶房走了,才抱起孩子向聯絡站走去……
在革命的過程中,寧兒起到了很好的掩護作用,很多時候,眾人都可憐一個孤身女子帶著一個小孩,紛紛向母女倆伸出了援助之手,母子倆從一個個的險境中化險為夷。
可寧兒一天一天地長大了,不可能永遠跟著一曼東奔西走,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因此,她打算給孩子找一個相對安寧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