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趙一曼經過了黃埔軍校嚴格的考試,一舉通過,幸運地被錄取了。

    1926年12月,一曼與被錄取的300名男女生從重慶朝天門碼頭登上了開往武漢的“其春號”客輪。

    從重慶到武漢的水路風景,特別是三峽的風景是瑰麗和神奇的。

    在船上,一曼接觸了許多和自己一樣的熱血青年朋友。

    一路上,他們一邊飽覽祖國的壯美河山,一邊暢談著自己的革命理想和政治抱負。

    在陳德芸的介紹下,一曼認識了一個叫羅瑞卿的男同學,兩人一見如故,有許多共同的話題。

    客輪在萬縣碼頭停下。第一次出遠門的四川學子們格外的興奮,再加上年齡不大,並且相仿,都或多或少接受了新學的思想和教育。而且不少人都是進步團體,如中國共產黨、青年團、中國國民黨中的一員。

    那天晚上,第一次出遠門的學子們有組織地在甲板上唱歌跳舞,開了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聯誼會,場麵十分熱鬧。

    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們仿佛已經聽到了戰鬥的號角,明白自己馬上就會投入到火熱的革命生活中去。

    第二天,他們盼望著能夠早早起程,暢遊三峽,他們盼望著能象詩人一樣“朝發夕至”,結果船左等右等,遲遲不見起錨。卻見不少的腳夫扛著一個個箱子上到船上的貨艙裏。

    折騰了半天,一曼他們才得知,這些人運的都是鴉片。

    一曼知道了很是憤怒,號召船上的同學抗運。

    作為革命青年,他們清楚鴉片戰爭以來,恥辱得讓帝國主義打開中國的大門,不斷掠奪中國的物產和白銀,讓中國人越來越羸弱的就是這個叫鴉片的東西。

    而這些學生中很多的親人都是天天抽著大煙,消磨著自己的意誌和時光的,坐吃山空,好好的家當和祖業就這樣完了。中國人由此被恥辱得稱為“東亞病夫”。

    這種東西,革命的青年人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以羅瑞卿為首的男生首先響應一曼的號召。幾百名學生組成人牆,禁止鴉片上船。同時他們還把已經運上船的鴉片箱扔了下來。

    最後,一曼他們組織了一個談判隊,和船長交涉,要求立即啟航離開了萬縣碼頭。

    船過萬縣,在雲陽靠岸。男女同學便相約登岸遊覽著名的張飛廟。在廟中,羅瑞卿同學向大家介紹了相傳乃嶽飛手筆的石刻《出師表》。胸懷壯誌的熱血青年,不約而同地吟誦了這篇名垂千古的好文章。為了民族複興,為了北伐勝利,同學們都表示要發揚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精神。

    船到宜昌,換乘招商局的“快利”號輪船。1926年年底,終於到達國民革命所在地武漢。趙一曼、遊曦、陳德芸等住在軍校包下的武昌鬥級營街一帶的旅館裏。食宿費由學校負責。為了迎接五湖四海的有誌青年雲集武漢,武漢軍事委員會參謀處作戰科副科長劉騫專門為四川女同鄉在黃鶴樓設宴接風。

    複試是在武昌兩湖書院進行,包括體格檢查和文化考試(外加口試)。複試形式與初試相仿,不過試題要更刁難生僻些。

    複試發榜後,一曼和全國其它200多名女生編進了政治女中隊。

    1926年12月25日,一曼去的是一區隊。

    一曼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一天。

    這一天,廣東黃埔陸軍政治軍事學校武漢分校正式開學的日子。宋慶齡、何香凝、孫科、譚平山、蘇兆征、鄧演達(軍校代校長,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惲代英、施存統等都出席了典禮。

    這一天,他們集合在操場壩裏,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莊嚴和神聖。

    一個威武的軍官,站在隊列前講話,富有感情的話語讓每一個學員都如沐春風:“同誌們,從現在起,你們都是革命戰士。就是說要洗掉臉上的脂粉,剪掉辮子,脫下長袍,穿上軍裝,學會軍禮,遵守軍隊的紀律。你們都是我們從全國各地精選出來的學員,對於你們的到來我們感到萬分的高興。在你們的身上肩負著許多光榮的使命。中國的勝利取決於你們的素質和水平。因此,要求你們刻苦學習,不辱使命!”

    掌聲如雷,經久不息。

    在這次開學典禮上,許多來賓都講了話。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孫夫人宋慶齡。孫夫人身著花格子旗袍,穿高跟鞋,儀態大方,風采動人。她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

    根據學校的要求和部署,一曼和其他女學員脫掉了旗袍和短襖,換上了挺括的軍裝;剪掉了如絲的秀發,變成了英俊的“假小子”。而且,她們也如男學員一樣,打上了綁腿,穿上了布鞋,紮上了皮帶,戴上了軍帽,正規化的軍事著裝。

    每個人的自豪感、榮耀感、責任感由然而升。

    一曼高興得不知怎麽辦才好。最後,相約著遊曦和陳德芸等學員,不管是昔日的同窗還是新結識的朋友,到黃鶴樓照相館照了一張紀念照。她們談笑風生——

    “想不到我們穿上軍裝也一樣的英姿颯爽!”

    “想不到我們今天開始就是一名軍人了!”“我們千萬不要怕這怕那,不好好訓練,丟女學員的臉啊!”

    從此以後,一曼他們開始了緊張地軍事化的訓練和學習。

    起床——吃飯——上課——就寢——軍號指揮;

    出操——演習——站崗——放哨——男女一樣。

    這一切都讓初出家門的學員們新奇不已,畢竟和過去的舊生活是完全不一樣了。

    武漢分校校址設在武昌蘭陵街兩湖書院,學生包括從廣州調來的黃埔第五期政治、炮兵、工兵大隊,以及第六期入伍生總隊等共計六千多人,革命勢力雄厚。名義上蔣介石是校長,但領導權實際上掌握在中國共產黨手裏。惲代英是政治部總教官,陳毅在政治部負責處理黨團內部事務,並繼李鳴玉之後擔任黨的聯絡工作。聶榮臻、周恩來亦曾參與軍校工作。女生大隊有兩個女指導員,一為彭漪蘭,一為施存統的夫人鍾複光。施存統任軍校政治教官,後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最初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的是周佛海,四一二反革命事變後,周從武漢跑到南京,投靠蔣介石,最終叛逃了革命。

    如此多的名人、英雄,為武漢軍校添色不少,使學員們倍感榮幸。在新的天空下,學員們都努力尋找自己的位置,努力來適應現在的軍事生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民族女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紀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紀赭並收藏抗日民族女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