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都城,洛陽。
太尉暴鳶求救的消息如十級狂風,直接讓韓國陷入風雨飄搖的地。韓國君臣從來沒想過,固若金湯的河東防線居然如此不堪一擊。是暴鳶的能力不行嗎?是也不是!怪隻怪,白起的戰術太過天馬行空!中規中矩的暴鳶完全不是白起的對手!
得知秦國十萬大軍攻入河東,韓王心裏震驚的同時,也有一絲罔然。如果是蒙驁代替暴鳶鎮守河東,也許就是另外一番結局。隻是,如果沒有暴鳶牽製廉頗率領的二十萬趙軍,也許,河內的戰局會如同河東郡一般糜爛吧!所以,韓王從來沒有後悔。
在更早之前,遲遲沒有蹤跡的趙國十萬大軍終於在上黨郡閼與現身。至此,趙國的目的已經十分明顯,廉頗將兵二十萬圖謀河內,趙奢將兵十萬謀取上黨。韓王不禁慶幸,如果不是自己下旨命令閼與戒備,也許,趙奢命中注定地在閼與收獲一場大勝吧!但現在,趙奢發現閼與戒備森嚴,大軍林立,偷襲無果,隻能在城北三十裏外一座山頭上紮營安寨。
河東自然是要救援的,但如何救,怎麽救,派誰去救,這裏麵的道道就多了!如今韓軍每在一處用兵都稱得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得不慎重!
丞相張平提議道:“執金吾衛大人麾下尚有十萬大軍,臣以為,可借道野王,從皮牢城南下支援河東!”
韓王聽後暗自搖頭,十萬大軍是自己手頭上唯一可用的機動兵力了。調其去河東自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也意味著其他地方再出現什麽狀況,韓王隻能再征召大軍了!
“三川郡尚有三萬大軍,如今秦軍死守渡口,渡河不易。臣以為,可調派舟師。載這三萬人過河,重新打通三川和河東之間的通道。”司寇司馬德獻策道。
這條計策可行,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需要暴鳶派出大軍南北夾擊在渡口的秦軍方能減小傷亡。而且,如今舟師在潁水上協助汝南郡的守軍拒敵。若是調集舟師,首先會造成汝南郡的防備空虛,另一方麵耗時也會比較久!另外就是單單三萬韓軍,對河東戰況雖有補益,但卻有限!
所以禦史大夫範睢搖了搖頭,長歎道:“如今齊國大軍雖然在陶郡逡巡不前,楚國也因越國發兵而驚慌失措,但都不過是一時也!調集舟師溯水而上。很有可能會給楚國機會,冒險不說,也耽誤時間!”
“可從洛陽發兵借道上黨的話,我們韓國將無可用之兵應對突發情況!趙奢的十萬大軍在閼與虎視眈眈,上黨的兵馬不可抽調!楚國以臣來看已經不足為慮,我們韓國隻需在巴郡和南陽佯動,楚軍勢必迴師郢都!”司寇司馬德解釋了自己為何獻上此計。
“越國出兵後,楚國可有什麽異動?”韓王望向禦史大夫範睢。
範睢恭敬地迴複道:“楚國從泗水調集了兩萬大軍,從郢都派出了三萬大軍,合兵無處。前往九江郡!”
韓王點了點頭,說道:“這兩萬楚軍一走,按照汝南前些日子遞過來的戰報。那潁水對岸的楚軍應該隻剩下二十一萬了吧?!”
丞相張平點頭承認,說道:“的確如王上所言,楚國二十五萬大軍,戰死者兩萬,抽調兩萬,確實隻有二十一萬!這二十一萬,景陽又分出了七萬大軍防備李(牧)將軍,楚國真正可以用來進攻汝南的,不過是十四萬而已!”
韓王不動聲色地追問道:“齊國後勝那邊可有新的動靜?”
眾臣隨即意識到。韓王是要判斷齊、楚聯軍對韓國的威脅有多少,才好決定派出多少援軍!趙軍對韓國的威脅顯而易見。但看如今的形勢,廉頗麾下的二十萬。不,說錯了,經過這些時日的戰鬥,廉頗隻剩下十八萬大軍,暫時還拿蒙驁堅守的朝歌城沒有太多的辦法。趙奢的十萬大軍偷襲不成,如果不強攻的話,隻能是等著秦軍在河東打破局麵,韓軍不得已從上黨抽調大軍的時候,趁虛而入,落井下石。
“啟稟王上,後勝已經接受了王上賜予的珍寶,如今確實按兵不動!”熟悉情況的典客陳筮迴道。
韓王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此,齊軍暫時構不成威脅,趙軍和己方目前處於僵持局麵。那最為擔心的方向是楚國和秦國了,隻是派兵救援河東的話不過是見招拆招,韓王想要的是破局。如此一番對話也是希望群臣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來權衡利弊。
“越國已然出兵,臣以為,匈奴出兵在即,援救河東之事倒是可以緩一緩。楚國如今伐我最為急迫,若是聽聞秦國攻入河東,楚國上下必然彈冠相慶,放鬆警惕!王上何不暗中集結大軍從南陽順流而下,奔襲郢都,郢都若破,楚國則束手就擒!楚敗則齊恐,到時派遣使者威逼利誘之,可解東麵之危!”宗正韓澤提出一個大膽的計劃。
韓王則是微微一笑,說道:“以河東為餌,這棋是不是有些太大?”
韓澤正色迴道:“列國莫不以天下為棋局,王上乃天下少有的明君,這棋,真合適!餌若不足,魚兒又如何上鉤呢?!”
韓王哈哈大笑,不置可否。心裏麵卻是暗暗讚許韓澤的建議!這也是韓王心中諸多的設想其一,跟眼下的情形倒也頗為符合。
在四國伐韓的伊始,韓王就清楚地明白,想要破局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穩妥的,剪除齊、楚兩個較為弱小的國家,讓秦、趙兩國彼此忌憚,擔心己方的傷亡過大成全了對方,韓國再割讓三五城邑,讓兩國退兵休戰。另外一種則是集中主力,打殘秦、趙兩國中的任何一個後,虛張聲勢,將本就是打醬油角色的齊、楚兩國嚇迴去。
事情的發展既在韓王的意料之內,也在意料之外。韓王沒想到,齊國居然派出毫不知曉軍事的丞相後勝擔任主將。擺明了不過是想視時局分得一杯羹!在陶郡的齊軍與其說是在攻打韓國,倒不如說是在舉行盛大的秋遊。如果不是雙方的斥候們每天都在交戰,很難讓人相信兩國在爆發一場決定國運的戰爭。當然。也許是後勝用兵太過謹慎,也許是齊國輸不起。才有這麽多的大戰前奏。但至少目前來看,韓國還沒受到多少來自齊國的壓力。這讓韓王喜出望外!
趙國方麵,蒙驁也果真沒有辜負韓王的信任,沒讓趙國占多少便宜!這算是韓王的意料之內,包括東越國出兵也是。唯一讓韓王憤恨的是楚國不知道收到了多少好處,居然將全國過半的軍隊調到泗水郡,甚至東越國的五萬大軍在九江郡肆虐,也絲毫動搖不了楚國謀取汝南郡的決心!
韓澤此話一開。眾臣們也不再拘泥於單單派遣援軍前往河東,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趁勢破局。其中比較獲得認可的是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個是韓澤的舍河東而滅楚。既然秦國的十萬大軍源源不斷地進入河東郡,那幹脆就把大半個河東郡讓給秦國,韓國隻保留安邑以東的區域。當然,韓國可不是拱手相讓,而是以這七八個城邑來爭取足夠的時間,讓韓國可以借此經略楚國。
一方麵,韓國在泗水郡、郢都散播韓軍在河東大敗的消息,鬆懈楚軍的戒備。同時集結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南陽,一路從巴郡,奔襲郢都。哪怕不能俘虜楚王。可以圍困郢都的話,也足以動搖楚國的意誌。到時,可以逼迫景陽從泗水郡退兵。楚國對韓國的威脅就不在了!
也或者,表麵上調集舟師前往吳縣,製造汝南郡兵力空虛的假象,實際上令李牧率軍十萬,包抄景陽大軍的後路,一戰而亡楚國二十萬精銳!少了二十萬大軍,楚國也就失去了和韓國作對的勇氣!到時。隻需派出一名使者,即可讓楚國派遣重臣請罪!
無論采取哪條計策。接下來就是騰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齊國,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可以讓楚國調過頭來討伐齊國,或者聯係燕國製衡齊國。做到了這一點,韓國就可以專心專意地對付秦、趙兩國。這才是韓國真正的敵人!而隻要沒有齊、楚兩國牽製,威脅韓國的後方,韓國其實並不害怕秦、趙兩國。
第二個是範睢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成語出自劉邦、項羽爭霸之時)之計,表麵上,韓國調集十萬大軍,從上黨借道前往河東,營造韓國寸土必爭的假象。實際上,韓國暗中調集大軍,攻打秦國的內史郡。
至於出兵的路線,無論是潼關也好,嶢關也好,甚至於子午道,都可以。韓軍的攻勢一定要強,隻有強硬的攻勢才能讓秦國緊張、顧此失彼。要知道,在南鄭一線,韓國可是集結了超過六萬大軍。隻要韓國願意,完全可以在韓王的一聲令下,從長近千裏的漢中和武關、函穀關方向給秦國製造足夠的壓力。
到時候,即使白起不願意放棄得之不易的河東郡,也要分兵迴師鹹陽。韓國無非付出半個河東郡而已,秦軍將止步不前。而這個時候,匈奴再出兵的話,秦國應接不暇的程度將不下於四國伐韓時韓國的境遇!
第三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馳援河東的計策則是中規中矩,和這兩個計策相比,有些野心太小了,是的,就是野心。韓國明明有百萬以上的大軍,卻隻能被動地挨打,任由敵國在自己的土地上肆虐,這絕不是韓國喜歡的作風!既然齊國攻打自己的態度不是那麽積極,趙國一時之間又威脅不到自己,那何不趁著這個時間解決掉秦國或者楚國呢?!
這四國聯盟本來就是鬆散的,隻要有一個國家因為傷亡過大而退縮,那麽,將會產生連鎖反應。這次的伐韓聯盟也就宣告解散!當然,也許以後的某個時間,還會有其他國家聯合起來針對韓國,但那個時候,韓國完全可以拉攏盟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孤軍奮戰。
說到底,韓國是不該削弱魏國到名存實亡的。這讓天下諸侯忌憚不已,才有了聯合起來伐韓一事。好在這一次韓國準備倉促,但秦、趙、齊、楚四國更加倉促。才能讓韓國遊刃有餘地應對這次危機!
也或許,韓國的仁義讓各國以為韓國好欺負!一個強大卻好欺負的國家在其他諸侯眼裏。隻能是一塊肥肉!韓國必須讓其他國家意識到,犯韓者,雖遠必誅!這也是韓王從這次事件中學到的東西。
伐楚還是伐秦成了擺在韓國君臣麵前的選擇題。秦國固然難啃,但隻要啃下了,趙國將獨木難支,韓國完全可以攜大勝之威,孤立趙國!以後,誰若是敢援救趙國。韓國就先攻打誰!這樣的戲碼多上演幾次,趙國想不孤立都難!
伐楚也有道理,楚國如今孤注一擲,在泗水郡雲集了二十五萬大軍,五萬大軍分散各地,十萬大軍在郢都附近,這些就是楚國的全部兵力了。韓國在這段時間的被動防守已經可以給楚國製造很大的錯覺,而河東郡秦軍的所向披靡也可以讓楚國相信,韓國如今是自身難保,又哪裏有可用的兵力來攻打郢都呢?!所以。隻要韓國敢用兵攻打郢都,必定出其不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秦國。鹹陽。
自從出兵開始就提心吊膽的鹹陽百姓終於放下心來,秦王有意讓鹹陽百姓知道,一次大捷離秦國不遠了!秦國的殺神白起會把河東郡作為今年的大禮,獻給秦國!
有多久了,秦國沒有品嚐到勝利的滋味?從退守函穀關開始,秦國一直無法插足中原。這還跟實力沒有決然的關係,隻因為秦國進入中原的道路全都被韓國堵住,所以,不可避免的。秦國的影響力一下子降到最低點。
因為地緣的關係,此次四國伐韓。秦國明顯占據劣勢。原因很簡單,可供秦國選擇發起進攻的地方實在太少了些。當趙、齊、楚麵對眾多的選擇。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進攻的時候,秦國在發愁從哪個方向攻打,為的就是可以稍微出其不意,可以稍微減小傷亡些。但戰爭半個月過去了,唯一取得突破,率先取得突破的反而是大家都不看好的秦國!
趙國陷入僵局,齊國尺寸未得,楚國則是望著潁水興歎,幽怨的望著在楚國腹心到處折騰的越國。這似乎很能說明,在四國當中,秦國的戰力依然最強!秦國有足夠的信心可以驕傲,誰小覷了秦國,誰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些年,秦國勝少敗多!對於屢戰屢敗的現實近乎麻木!丟三川、丟南陽,丟漢中、丟河東,丟巴蜀,兵敗函穀,兵敗洛陽,折戟武關,每戰敗一次,百姓對國家的前程就蒙上一層陰影!
去年秦國收複趙國所置的河西郡終究是地少民寡,不能填補秦國這些年的創傷。而且,在韓、魏的聯合下,秦國不得不退出占據的太原郡,真要計較起來,秦國在這一戰最多是旗鼓相當。
但此次隨著秦軍以不可阻擋的態勢殺入河東,情形有了變化。若是真的收複河東,秦國的聲威大振!河東有民八萬戶,與三川毗鄰,緊靠中原!首先秦國的實力會暴漲,還可以預料的是,秦國在收複河東後,可以插手中原,讓韓國如鯁在喉,對天下的影響力將上升一個很大的層次。
對秦國更為重要的乃是一場大勝,這對士氣低迷的秦國無疑是一劑強心劑!隻要可以占據河東,秦王的權威就可以樹立起來,對秦王政策頗有怨言的宗貴大臣們隻能閉緊怨恨、失望的嘴巴,恭維秦王!關中的老秦人也能重新燃起信心,憧憬軍功!這一係列積極向上的影響才是秦王真正重視的。
同時,白起在河東取得的突破深刻證明,韓國不是不可戰勝的!有心人士渲染的恐韓根本就不存在!隻要運作得當,一鼓作氣獲取幾次勝利,自信心起來的秦國將不可阻擋!許多人意識到,這也許是秦國重新崛起的一個契機!
所以,秦王在得知白起已經率領十萬大軍攻入河東,第一反應就是調派援軍渡河支援白起。如果不是經過丞相魏冉提醒,和白起對峙的韓軍不過六七萬人,秦軍已經完全占據主動,秦王的這個念頭將不可阻攔。畢竟,秦王把河東看得太過重要,絕對不允許有失!
王翦率領的十萬大軍在陳倉一帶廣樹旌旗,完全讓漢中的韓軍不得要領。如今,漢中如臨大敵,秦國完全遊刃有餘。當然,擔心狗急跳牆的韓國派兵攻打雍地,秦國也一直沒有放鬆對漢中的防禦。所以,如今的情形就是兩軍對峙,小規模摩擦不斷,但從來沒有大的戰事!(未完待續)
ps:破局了破局了,大家覺得哪個方向好
太尉暴鳶求救的消息如十級狂風,直接讓韓國陷入風雨飄搖的地。韓國君臣從來沒想過,固若金湯的河東防線居然如此不堪一擊。是暴鳶的能力不行嗎?是也不是!怪隻怪,白起的戰術太過天馬行空!中規中矩的暴鳶完全不是白起的對手!
得知秦國十萬大軍攻入河東,韓王心裏震驚的同時,也有一絲罔然。如果是蒙驁代替暴鳶鎮守河東,也許就是另外一番結局。隻是,如果沒有暴鳶牽製廉頗率領的二十萬趙軍,也許,河內的戰局會如同河東郡一般糜爛吧!所以,韓王從來沒有後悔。
在更早之前,遲遲沒有蹤跡的趙國十萬大軍終於在上黨郡閼與現身。至此,趙國的目的已經十分明顯,廉頗將兵二十萬圖謀河內,趙奢將兵十萬謀取上黨。韓王不禁慶幸,如果不是自己下旨命令閼與戒備,也許,趙奢命中注定地在閼與收獲一場大勝吧!但現在,趙奢發現閼與戒備森嚴,大軍林立,偷襲無果,隻能在城北三十裏外一座山頭上紮營安寨。
河東自然是要救援的,但如何救,怎麽救,派誰去救,這裏麵的道道就多了!如今韓軍每在一處用兵都稱得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得不慎重!
丞相張平提議道:“執金吾衛大人麾下尚有十萬大軍,臣以為,可借道野王,從皮牢城南下支援河東!”
韓王聽後暗自搖頭,十萬大軍是自己手頭上唯一可用的機動兵力了。調其去河東自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也意味著其他地方再出現什麽狀況,韓王隻能再征召大軍了!
“三川郡尚有三萬大軍,如今秦軍死守渡口,渡河不易。臣以為,可調派舟師。載這三萬人過河,重新打通三川和河東之間的通道。”司寇司馬德獻策道。
這條計策可行,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需要暴鳶派出大軍南北夾擊在渡口的秦軍方能減小傷亡。而且,如今舟師在潁水上協助汝南郡的守軍拒敵。若是調集舟師,首先會造成汝南郡的防備空虛,另一方麵耗時也會比較久!另外就是單單三萬韓軍,對河東戰況雖有補益,但卻有限!
所以禦史大夫範睢搖了搖頭,長歎道:“如今齊國大軍雖然在陶郡逡巡不前,楚國也因越國發兵而驚慌失措,但都不過是一時也!調集舟師溯水而上。很有可能會給楚國機會,冒險不說,也耽誤時間!”
“可從洛陽發兵借道上黨的話,我們韓國將無可用之兵應對突發情況!趙奢的十萬大軍在閼與虎視眈眈,上黨的兵馬不可抽調!楚國以臣來看已經不足為慮,我們韓國隻需在巴郡和南陽佯動,楚軍勢必迴師郢都!”司寇司馬德解釋了自己為何獻上此計。
“越國出兵後,楚國可有什麽異動?”韓王望向禦史大夫範睢。
範睢恭敬地迴複道:“楚國從泗水調集了兩萬大軍,從郢都派出了三萬大軍,合兵無處。前往九江郡!”
韓王點了點頭,說道:“這兩萬楚軍一走,按照汝南前些日子遞過來的戰報。那潁水對岸的楚軍應該隻剩下二十一萬了吧?!”
丞相張平點頭承認,說道:“的確如王上所言,楚國二十五萬大軍,戰死者兩萬,抽調兩萬,確實隻有二十一萬!這二十一萬,景陽又分出了七萬大軍防備李(牧)將軍,楚國真正可以用來進攻汝南的,不過是十四萬而已!”
韓王不動聲色地追問道:“齊國後勝那邊可有新的動靜?”
眾臣隨即意識到。韓王是要判斷齊、楚聯軍對韓國的威脅有多少,才好決定派出多少援軍!趙軍對韓國的威脅顯而易見。但看如今的形勢,廉頗麾下的二十萬。不,說錯了,經過這些時日的戰鬥,廉頗隻剩下十八萬大軍,暫時還拿蒙驁堅守的朝歌城沒有太多的辦法。趙奢的十萬大軍偷襲不成,如果不強攻的話,隻能是等著秦軍在河東打破局麵,韓軍不得已從上黨抽調大軍的時候,趁虛而入,落井下石。
“啟稟王上,後勝已經接受了王上賜予的珍寶,如今確實按兵不動!”熟悉情況的典客陳筮迴道。
韓王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如此,齊軍暫時構不成威脅,趙軍和己方目前處於僵持局麵。那最為擔心的方向是楚國和秦國了,隻是派兵救援河東的話不過是見招拆招,韓王想要的是破局。如此一番對話也是希望群臣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來權衡利弊。
“越國已然出兵,臣以為,匈奴出兵在即,援救河東之事倒是可以緩一緩。楚國如今伐我最為急迫,若是聽聞秦國攻入河東,楚國上下必然彈冠相慶,放鬆警惕!王上何不暗中集結大軍從南陽順流而下,奔襲郢都,郢都若破,楚國則束手就擒!楚敗則齊恐,到時派遣使者威逼利誘之,可解東麵之危!”宗正韓澤提出一個大膽的計劃。
韓王則是微微一笑,說道:“以河東為餌,這棋是不是有些太大?”
韓澤正色迴道:“列國莫不以天下為棋局,王上乃天下少有的明君,這棋,真合適!餌若不足,魚兒又如何上鉤呢?!”
韓王哈哈大笑,不置可否。心裏麵卻是暗暗讚許韓澤的建議!這也是韓王心中諸多的設想其一,跟眼下的情形倒也頗為符合。
在四國伐韓的伊始,韓王就清楚地明白,想要破局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穩妥的,剪除齊、楚兩個較為弱小的國家,讓秦、趙兩國彼此忌憚,擔心己方的傷亡過大成全了對方,韓國再割讓三五城邑,讓兩國退兵休戰。另外一種則是集中主力,打殘秦、趙兩國中的任何一個後,虛張聲勢,將本就是打醬油角色的齊、楚兩國嚇迴去。
事情的發展既在韓王的意料之內,也在意料之外。韓王沒想到,齊國居然派出毫不知曉軍事的丞相後勝擔任主將。擺明了不過是想視時局分得一杯羹!在陶郡的齊軍與其說是在攻打韓國,倒不如說是在舉行盛大的秋遊。如果不是雙方的斥候們每天都在交戰,很難讓人相信兩國在爆發一場決定國運的戰爭。當然。也許是後勝用兵太過謹慎,也許是齊國輸不起。才有這麽多的大戰前奏。但至少目前來看,韓國還沒受到多少來自齊國的壓力。這讓韓王喜出望外!
趙國方麵,蒙驁也果真沒有辜負韓王的信任,沒讓趙國占多少便宜!這算是韓王的意料之內,包括東越國出兵也是。唯一讓韓王憤恨的是楚國不知道收到了多少好處,居然將全國過半的軍隊調到泗水郡,甚至東越國的五萬大軍在九江郡肆虐,也絲毫動搖不了楚國謀取汝南郡的決心!
韓澤此話一開。眾臣們也不再拘泥於單單派遣援軍前往河東,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趁勢破局。其中比較獲得認可的是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個是韓澤的舍河東而滅楚。既然秦國的十萬大軍源源不斷地進入河東郡,那幹脆就把大半個河東郡讓給秦國,韓國隻保留安邑以東的區域。當然,韓國可不是拱手相讓,而是以這七八個城邑來爭取足夠的時間,讓韓國可以借此經略楚國。
一方麵,韓國在泗水郡、郢都散播韓軍在河東大敗的消息,鬆懈楚軍的戒備。同時集結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從南陽,一路從巴郡,奔襲郢都。哪怕不能俘虜楚王。可以圍困郢都的話,也足以動搖楚國的意誌。到時,可以逼迫景陽從泗水郡退兵。楚國對韓國的威脅就不在了!
也或者,表麵上調集舟師前往吳縣,製造汝南郡兵力空虛的假象,實際上令李牧率軍十萬,包抄景陽大軍的後路,一戰而亡楚國二十萬精銳!少了二十萬大軍,楚國也就失去了和韓國作對的勇氣!到時。隻需派出一名使者,即可讓楚國派遣重臣請罪!
無論采取哪條計策。接下來就是騰出足夠的兵力來對付齊國,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可以讓楚國調過頭來討伐齊國,或者聯係燕國製衡齊國。做到了這一點,韓國就可以專心專意地對付秦、趙兩國。這才是韓國真正的敵人!而隻要沒有齊、楚兩國牽製,威脅韓國的後方,韓國其實並不害怕秦、趙兩國。
第二個是範睢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個成語出自劉邦、項羽爭霸之時)之計,表麵上,韓國調集十萬大軍,從上黨借道前往河東,營造韓國寸土必爭的假象。實際上,韓國暗中調集大軍,攻打秦國的內史郡。
至於出兵的路線,無論是潼關也好,嶢關也好,甚至於子午道,都可以。韓軍的攻勢一定要強,隻有強硬的攻勢才能讓秦國緊張、顧此失彼。要知道,在南鄭一線,韓國可是集結了超過六萬大軍。隻要韓國願意,完全可以在韓王的一聲令下,從長近千裏的漢中和武關、函穀關方向給秦國製造足夠的壓力。
到時候,即使白起不願意放棄得之不易的河東郡,也要分兵迴師鹹陽。韓國無非付出半個河東郡而已,秦軍將止步不前。而這個時候,匈奴再出兵的話,秦國應接不暇的程度將不下於四國伐韓時韓國的境遇!
第三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馳援河東的計策則是中規中矩,和這兩個計策相比,有些野心太小了,是的,就是野心。韓國明明有百萬以上的大軍,卻隻能被動地挨打,任由敵國在自己的土地上肆虐,這絕不是韓國喜歡的作風!既然齊國攻打自己的態度不是那麽積極,趙國一時之間又威脅不到自己,那何不趁著這個時間解決掉秦國或者楚國呢?!
這四國聯盟本來就是鬆散的,隻要有一個國家因為傷亡過大而退縮,那麽,將會產生連鎖反應。這次的伐韓聯盟也就宣告解散!當然,也許以後的某個時間,還會有其他國家聯合起來針對韓國,但那個時候,韓國完全可以拉攏盟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孤軍奮戰。
說到底,韓國是不該削弱魏國到名存實亡的。這讓天下諸侯忌憚不已,才有了聯合起來伐韓一事。好在這一次韓國準備倉促,但秦、趙、齊、楚四國更加倉促。才能讓韓國遊刃有餘地應對這次危機!
也或許,韓國的仁義讓各國以為韓國好欺負!一個強大卻好欺負的國家在其他諸侯眼裏。隻能是一塊肥肉!韓國必須讓其他國家意識到,犯韓者,雖遠必誅!這也是韓王從這次事件中學到的東西。
伐楚還是伐秦成了擺在韓國君臣麵前的選擇題。秦國固然難啃,但隻要啃下了,趙國將獨木難支,韓國完全可以攜大勝之威,孤立趙國!以後,誰若是敢援救趙國。韓國就先攻打誰!這樣的戲碼多上演幾次,趙國想不孤立都難!
伐楚也有道理,楚國如今孤注一擲,在泗水郡雲集了二十五萬大軍,五萬大軍分散各地,十萬大軍在郢都附近,這些就是楚國的全部兵力了。韓國在這段時間的被動防守已經可以給楚國製造很大的錯覺,而河東郡秦軍的所向披靡也可以讓楚國相信,韓國如今是自身難保,又哪裏有可用的兵力來攻打郢都呢?!所以。隻要韓國敢用兵攻打郢都,必定出其不意,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秦國。鹹陽。
自從出兵開始就提心吊膽的鹹陽百姓終於放下心來,秦王有意讓鹹陽百姓知道,一次大捷離秦國不遠了!秦國的殺神白起會把河東郡作為今年的大禮,獻給秦國!
有多久了,秦國沒有品嚐到勝利的滋味?從退守函穀關開始,秦國一直無法插足中原。這還跟實力沒有決然的關係,隻因為秦國進入中原的道路全都被韓國堵住,所以,不可避免的。秦國的影響力一下子降到最低點。
因為地緣的關係,此次四國伐韓。秦國明顯占據劣勢。原因很簡單,可供秦國選擇發起進攻的地方實在太少了些。當趙、齊、楚麵對眾多的選擇。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進攻的時候,秦國在發愁從哪個方向攻打,為的就是可以稍微出其不意,可以稍微減小傷亡些。但戰爭半個月過去了,唯一取得突破,率先取得突破的反而是大家都不看好的秦國!
趙國陷入僵局,齊國尺寸未得,楚國則是望著潁水興歎,幽怨的望著在楚國腹心到處折騰的越國。這似乎很能說明,在四國當中,秦國的戰力依然最強!秦國有足夠的信心可以驕傲,誰小覷了秦國,誰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些年,秦國勝少敗多!對於屢戰屢敗的現實近乎麻木!丟三川、丟南陽,丟漢中、丟河東,丟巴蜀,兵敗函穀,兵敗洛陽,折戟武關,每戰敗一次,百姓對國家的前程就蒙上一層陰影!
去年秦國收複趙國所置的河西郡終究是地少民寡,不能填補秦國這些年的創傷。而且,在韓、魏的聯合下,秦國不得不退出占據的太原郡,真要計較起來,秦國在這一戰最多是旗鼓相當。
但此次隨著秦軍以不可阻擋的態勢殺入河東,情形有了變化。若是真的收複河東,秦國的聲威大振!河東有民八萬戶,與三川毗鄰,緊靠中原!首先秦國的實力會暴漲,還可以預料的是,秦國在收複河東後,可以插手中原,讓韓國如鯁在喉,對天下的影響力將上升一個很大的層次。
對秦國更為重要的乃是一場大勝,這對士氣低迷的秦國無疑是一劑強心劑!隻要可以占據河東,秦王的權威就可以樹立起來,對秦王政策頗有怨言的宗貴大臣們隻能閉緊怨恨、失望的嘴巴,恭維秦王!關中的老秦人也能重新燃起信心,憧憬軍功!這一係列積極向上的影響才是秦王真正重視的。
同時,白起在河東取得的突破深刻證明,韓國不是不可戰勝的!有心人士渲染的恐韓根本就不存在!隻要運作得當,一鼓作氣獲取幾次勝利,自信心起來的秦國將不可阻擋!許多人意識到,這也許是秦國重新崛起的一個契機!
所以,秦王在得知白起已經率領十萬大軍攻入河東,第一反應就是調派援軍渡河支援白起。如果不是經過丞相魏冉提醒,和白起對峙的韓軍不過六七萬人,秦軍已經完全占據主動,秦王的這個念頭將不可阻攔。畢竟,秦王把河東看得太過重要,絕對不允許有失!
王翦率領的十萬大軍在陳倉一帶廣樹旌旗,完全讓漢中的韓軍不得要領。如今,漢中如臨大敵,秦國完全遊刃有餘。當然,擔心狗急跳牆的韓國派兵攻打雍地,秦國也一直沒有放鬆對漢中的防禦。所以,如今的情形就是兩軍對峙,小規模摩擦不斷,但從來沒有大的戰事!(未完待續)
ps:破局了破局了,大家覺得哪個方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