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日思夜想,終於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辦法!既然各國都擔心其他三國事前突然反悔,那何不合兵一處,互相監視彼此?!當然,各國的目標不同,肯定不可能把主力大軍放在一起。但抽調出數千人的軍隊參與對方的行動還是可行的。本來最好的辦法是各國互相派遣質子,但如今時間緊迫,加上像齊國王室人口凋零,也無質子可派,信陵君也隻能變著法子促成此事。


    這數千人自然起不到質子的作用,也不可能讓各國完全放心。但他們打著各自國家的旗號,可以明白無誤地告訴其他國家,自己國家是鐵了心和韓國對抗了!你們不用顧慮,大膽地進攻韓國吧!就這樣,秦、趙、齊、楚四國約定,各派五千人到對方大軍。對方一旦和韓國開戰,五千大軍則返迴各自國家。


    八月份的時候,天下的氣氛越來越緊張。原本小心翼翼的各國這個時候也不再隱瞞自己的想法,即使想隱瞞,征召百萬大軍的聲響也隱瞞不住。再傻的人也知道,天下要爆發大戰了!就是不知道,這次大戰將會是孰勝孰敗!


    北疆的氣氛受此影響,也變得有些撲朔迷離,燕國雖然在一開始受迫於形勢,表明了中立的立場。但齊、趙兩國不可能不妨。趙國在代郡方向留守了八萬大軍,意圖很明顯,那就是燕國隻要敢妄動,趙國大軍肯定會攻打薊城。


    齊國則在臨淄以北兩百裏設下營寨,駐軍五萬,以策萬全。當然,燕國若是出動二十萬以上的大軍,齊、趙兩國在邊境上的大軍自然不足為慮。但兩國對此早有提防,無數的細作潛入燕國。查探燕國的消息。一旦燕王下令征兵或者調集大軍,兩國可以在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從邯鄲、臨淄出發的後續援軍可以很快抵達!在邊境上的大軍更多的是遲滯燕軍的行動!


    對於這一切。韓國暗中看在眼裏。燕國如今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在遼西郡按兵不動。明顯是存著其他的想法。


    按照往常的經驗,中原國家依托長城據守邊塞的成功率還是極大的。曆來中原國家對遊牧民族獲得大勝,靠的就是誘敵深入,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包圍遊牧民族的大軍!畢竟,遊牧民族俱是來去如風的騎兵,中原國家步兵居多!想要獲得大勝,就必須是殲滅戰,而不是追逐戰!


    燕國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守株待兔對燕國來說是最好的辦法!而這個時候是秋天,離東胡南下打草穀的時間還有兩三個月。燕國若是真的抽調二十萬大軍北上塞外,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占據的情況下,能夠活著迴來多少,真的難說!


    秦開大敗東胡,拓土千裏那是準備了十多年。像燕國這樣,什麽準備都沒有,就倉促地北上出塞,討伐東胡,實在是以卵擊石。這恐怕也是燕國發兵二十萬卻遲遲未動的原因!


    很有可能的是。燕國想要借此表明,燕國的主力都在邊塞上,不會插手中原的混戰。但在韓王看來。燕國的心思絕不止於此。


    爭名逐利是這個時代的特色,爾虞我詐是這個時代的習俗。燕國難道就真的無心插手中原嗎?絕非如此!燕國之所以不願意現在出手,是因為沒有瞅準哪一方會占據上風。


    如果這個時候燕國就跳出來伐韓,韓國若是大敗,燕國能夠獲得的利益也會比較少。因為這是錦上添花的行為,可有可無。可一旦韓國出人意料地獲勝,那燕國就要承受韓國的怒火。這不是燕國樂於見到的!


    而且,在燕國君臣看來,雖然即便在四國的圍攻下不能久撐。也可以熬過一段時間!甚至在某一段時間,韓國還能和四國打得平分秋色。這個時候。戰局最膠著的時候,才是凸顯燕國重要性的時候。因為燕國無論站在哪一方。都能影響原本勢均力敵的態勢。如此一來,燕國可以謀取的好處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韓王寫給燕王的書信也透漏出了這一點,韓王在信中告訴燕王,北疆苦寒,遠離中原。燕王若想重複燕昭王的榮光,就必須南下中原。而齊、趙兩國嚴嚴實實地擋住了燕國踏入中原的道路。此次若韓國大敗,齊、趙兩國將不可阻擋,燕國隻能依附齊、趙兩國其中的一個生存,但若是如此,另外一個國家將與燕國難堪!相反,若是韓國獲勝,齊、趙必然衰弱,燕國交好韓國,則可在韓國的支持下,瓜分代郡、雁門,甚至飲馬河水(黃河)。


    這次大戰對燕國來說,誠所謂一個天賜良機。韓王相信燕國會做出一個正確的選擇。因為和燕國利害衝突最大的不是韓國,而是齊、趙兩國。韓國失敗了,燕國一定會受到最直接的影響。而韓國若勝了,燕國不但不會損失什麽,還能獲利!


    當然,韓王不可能把獲勝的希望寄托在燕國身上。從一開始,韓國就是以最糟糕的形勢來準備籌劃這場大戰!如果燕國敢出兵討伐自己,那自己一定給燕國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


    時間終於進入到九月份,隨著越來越多的情報匯集到洛陽,韓國君臣已經可以確定,大戰即將來臨。如今,邊境上的形勢可謂一觸即發。雖然尚未開戰,但細作的活動達到頂點。敵國的道路、糧草、兵力部署,這些都是各國關心的地方。


    最先發難的是秦國,九月初三,韓王接到河東郡急報,大約五萬人左右的軍隊出現在風陵渡對岸,看旗號,領軍的乃是秦國大將白起。河東郡不確定是否有更多的軍隊隱藏在更遠處,因為秦軍在對岸嚴防死守,完全切斷了韓軍探聽一絲風聲的可能。


    五萬大軍自然不可能是秦軍的全部,洛陽現在還不知道,在斜褒道,一支人數在五萬左右的秦軍也打著武安君白起的旗號,開始逼近漢中郡。洛陽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秦國似乎有意從河東進軍,至於是真的還是假的,有待韓國分辨!(未完待續)


    ps:怕大家等久了,先上傳兩千,還有七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蚱不吃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蚱不吃魚並收藏戰國風雲之韓國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