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城守府。這一日的城守府甲士環立,戒備森嚴。往來逡巡的侍衛不敢高聲,生怕驚擾了裏麵大人物。
與府外如臨大敵小心謹慎的氛圍不同,府內卻是載歌載舞,歌舞升平。魏國大將晉鄙親自前往齊國丞相田單處,商議共抗趙國大軍一事。田單以美酒美姬相待,共賀兩國各取趙國兩百裏之地。
趙國大軍自從抵達聊城後,遲遲沒有動兵的意向。晉鄙和田單都是知兵之人,他們可不認為趙國大軍是怕了。如今齊魏聯軍數量僅比趙軍多一萬,但卻處於守勢。如此明顯的示弱行為,一方麵是打定主意消耗趙軍,另一方麵未嚐不是對趙軍戰力的深深忌憚。依托堅固的營寨和城防,田單和晉鄙自認為立於不敗之地。若是野戰,勝負不過四六開,甚至三七開。
將歌姬屏退,田單再無在眾人麵前談笑風生的形象,轉而有些憂心忡忡地說道:“晉將軍,趙奢大軍抵達聊城已經十餘日,卻遲遲未動,莫非在醞釀什麽陰謀?單心中甚是不安啊!”
晉鄙微微頷首,開口道:“趙國已失四百裏之地,韓國依約屯兵涉邑,邯鄲流言四起,太子丹更是遇刺,值此內憂外患之際,趙奢理應迫不及待地和我們決戰然後迴援邯鄲。但他卻按兵不動,鄙也是不解。”
“莫非趙奢以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應該清楚,強攻安陽傷亡必大。想借此迷惑我們,待我們鬆懈後,再行偷襲?”田單不太確定地說道。
晉鄙搖頭道:“應該不是!邯鄲人心不穩。趙國急需一場勝利穩定局勢。隻要我們嚴陣以待,趙軍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一點趙奢很清楚。鄙倒是聽說趙國不少大臣紛紛上書,要監國的太子丹頒旨,令廉頗率軍南下。保衛邯鄲。平原君往來於武安、邯鄲之間,說服太子丹令廉頗未奉詔不得入邯鄲。”
田單若有所思地沉默不語。如今趙王受太子丹遇刺的刺激,加之流言四起,說其是害死主父(即趙武靈王)的真兇,趙王猝然病倒,將大權交給太子丹。令平原君趙勝輔佐。趙奢身為平原君一係的將領,肯定要以一場大勝來鞏固平原君一係的勢力。如晉鄙所說,趙奢想要等自己一方犯錯太過愚蠢。既然如此,趙奢按兵不動愈發顯得怪異。
“晉將軍,不知為何。單心中甚是不安。莫如我們派少量兵力誘趙軍出營,一探虛實?”
晉鄙眉頭下意識地一皺,在戰場上,比拚的就是耐心。趙軍遲遲不動,說不定就是想要借此迷惑自己。自己一方若是按捺不住,落進趙軍的圈套反而不妙。但用兵也講求知己知彼,趙軍大營守備森嚴,自己派出的斥候不得近趙軍大營十裏之內。對趙軍的動向可謂一無所知。趙軍真的在耍什麽陰謀詭計的話,自己無法察覺就會落在下風。
罷了!反正是田單提出的用少量兵力試探,就讓齊軍前去探路。試試趙軍的深淺罷了!想到這點,晉鄙擺出一臉笑意,言道:“田丞相所言甚是,鄙願派三千精騎做貴軍後援!”
田單暗罵晉鄙狡猾,想要試探趙軍,至少也該有一個萬人隊的規模。魏軍隻肯派出三千人,還是見勢不妙可以後撤的騎兵。其心可誅。但自己的擔憂日甚,趙軍除了前五天廣散斥候探聽消息外。已經有五六日沒有動靜。事物反常必有妖,直覺告訴田單一個巨大的陰謀漸漸成型。
“那就多謝晉將軍美意了!我齊國願意出一萬精兵佯攻趙軍大營!”田單遙指著趙軍大營方向,意氣風發地說道。
“一切當小心為上!”晉鄙雖然希望趙軍殺殺齊軍的威風,但也不願意齊軍和占據上風的趙軍發生鏖戰。畢竟,到頭來,齊軍的損失越大,自己一方的壓力越大。
次日,一萬齊國大軍整裝待發,緩緩向二十裏外的趙軍大營襲去。趙軍斥候在第一時間將齊軍的異動報之副將燕周。燕周不以為意地一笑,齊軍終於按捺不住了。可惜,現在晚了一些。五日前,趙奢已經領十萬大軍突襲臨淄,想來現在已經攻到了昌國一帶。臨淄現在怕是雞飛狗跳,一片慌亂吧!
雖然自己隻有五萬大軍,但依照田單的謹慎和晉鄙的中規中矩,就算要試探自己的虛實,出兵也不會多。果不其然,稍後,趙軍斥候探明了更詳細的敵情---敵軍是以一萬齊軍為主力,三千魏國精騎為側翼,放棄固守的策略,主動發動了雙方對峙以來的第一次攻勢!
環顧四周,燕周沉聲問道:“何人願領兵為我軍斬將奪旗?”
話音未落,校尉趙茄立即搶道:“末將願往!”趙奢領軍奇襲臨淄並沒有帶上軍中第一猛將趙茄,這已經讓趙茄大為不滿。如今齊魏聯軍來犯,趙茄說什麽也要斬獲首功。因此趙茄說完後就百般委屈似地環視同僚,生怕別人搶了自己的功勞。
但這樣的苦肉計其他校尉是不會上當的,功勞麵前人人自謙互讓絕不是趙軍的作風。這隻是敵軍試探性的攻勢,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投入絕對的主力。哪一方不惜命,哪一方的勝算就高上三分。而且,一旦分出勝負,處於下風的往往會撤退。首戰更多的是激勵士氣,引誘敵軍犯錯。相比全軍混戰反而安全三分。趙軍將領自認為以一萬精銳對一萬三千齊魏聯軍勝算頗高,尤其是對留守的騎兵校尉趙勇來說。
趙國騎兵的驍勇名揚天下,騎射之精,天下諸國少有能敵。隨著馬鞍馬鐙的普及,騎兵的威力更是厲害三分。若不是糧草不足,趙國完全能做到控弦之士數十萬。趙勇當仁不讓地搶道:“末將願帶麾下五千精銳,為將軍取齊軍校尉首級!”眼下之意卻是暗諷趙茄需要帶領麾下的一萬車步卒方敢迎戰敵軍,自己隻需五千精騎就可堂而皇之地擊敗敵軍,孰優孰劣,一目了然。趙茄如果識趣,自當主動放棄與自己爭功。
趙茄自然知曉,若論衝陣,自然是趙勇麾下的騎兵占優。但論持久,還屬自己麾下的車步卒。斥候報曰,齊軍方陣厚實,四麵皆有大盾,又有弓箭手壓住陣腳,加之三千齊軍騎兵幫忙牽製,自己以一萬車步卒破齊軍方陣,需要不短的時間。但一旦破陣,趙軍單兵更強的戰鬥力就可以發揮出來。一旦陷入混戰,魏國騎兵隊自己的威脅近乎於零,勝利就是囊中之物。趙勇倒是可以輕易地破陣,破陣後齊軍倘若變陣,令趙軍騎兵失去速度,嗬嗬,那就有熱鬧瞧了。騎兵失去了速度還有什麽?一無是處!居然還說五千騎兵破陣,當真是三千魏國騎兵的泥捏的嗎?!
趙茄當即譏諷道:“五千鐵騎破陣?!不知道趙校尉到時候打算帶多少人迴來!”
趙勇麵色一紅,強辯道:“齊軍怯懦,一旦失勢,自然望風而降。三千魏軍,不足為慮!”
燕周不悅地瞥了眼趙勇,也不點破兩人的置氣,隨口說道:“本將也不以多欺少,齊魏聯軍既然以一萬三千人馬攻打我們,本將自然也還以一萬三千人馬!趙茄,趙勇聽令!”
“末將在!”趙茄、趙勇神色一凜,正色迴道。
“趙茄,本將命你率麾下一萬大軍迎擊齊軍,務必破陣,揚我大趙聲威!”
“喏!”趙茄大聲迴道。
“趙勇,本將命你率麾下三千騎兵,截擊魏軍騎兵。務必令齊魏兩軍不能相互聲援!”燕周又吩咐道。
“喏!”
兩人奉了燕周的軍令,各點兵馬,一時之間,趙軍大營中軍令旗揮舞,喊聲不斷,人馬攢動,好不熱鬧。
田單與晉鄙一起站在一個小山坡上,遙望趙軍大營,但見其營壘分明,守備森嚴,旗幟林立,不知掩多少精兵在內。擔任先鋒的一萬齊軍行進到距離趙軍大營不過十裏的地方,趙軍營寨大門就被人打開,與齊軍相當數量的趙軍魚貫而出,列陣在前。
齊軍愈發謹慎,放緩了前進的速度。三千魏軍則手執長槍,蓄勢待發,嚴防趙軍衝陣。畢竟誰都清楚,趙國有數萬鐵騎,不容小噓。但趙軍似乎打定了主意不以多欺少,僅僅派出了三千鐵騎和一萬車步卒後就徑直關閉了營寨,示意己方不會再追加兵力,大有一副等派出的趙軍擊敗齊魏聯軍後再收兵的架勢。
“田丞相”,晉鄙指著遠處的趙軍,故作坦然地笑道:“趙奢還真是和我們針鋒相對!我們出一萬步卒三千騎兵,他也出一萬步卒三千騎兵!我們若是全軍壓上,他豈不是也會主力盡出?!”
田單大有深意地望了眼趙軍的方向,長歎道:“兵對兵,將對將,針尖對麥芒。趙奢這是想用同等的兵力擊敗我們,讓我們知難而退啊!單還以為他會固守營寨,畢竟這樣的損失會小上很多。我們且看看勝負如何吧!邯鄲人心不穩,趙軍的戰力可未必最佳!”(未完待續)
與府外如臨大敵小心謹慎的氛圍不同,府內卻是載歌載舞,歌舞升平。魏國大將晉鄙親自前往齊國丞相田單處,商議共抗趙國大軍一事。田單以美酒美姬相待,共賀兩國各取趙國兩百裏之地。
趙國大軍自從抵達聊城後,遲遲沒有動兵的意向。晉鄙和田單都是知兵之人,他們可不認為趙國大軍是怕了。如今齊魏聯軍數量僅比趙軍多一萬,但卻處於守勢。如此明顯的示弱行為,一方麵是打定主意消耗趙軍,另一方麵未嚐不是對趙軍戰力的深深忌憚。依托堅固的營寨和城防,田單和晉鄙自認為立於不敗之地。若是野戰,勝負不過四六開,甚至三七開。
將歌姬屏退,田單再無在眾人麵前談笑風生的形象,轉而有些憂心忡忡地說道:“晉將軍,趙奢大軍抵達聊城已經十餘日,卻遲遲未動,莫非在醞釀什麽陰謀?單心中甚是不安啊!”
晉鄙微微頷首,開口道:“趙國已失四百裏之地,韓國依約屯兵涉邑,邯鄲流言四起,太子丹更是遇刺,值此內憂外患之際,趙奢理應迫不及待地和我們決戰然後迴援邯鄲。但他卻按兵不動,鄙也是不解。”
“莫非趙奢以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應該清楚,強攻安陽傷亡必大。想借此迷惑我們,待我們鬆懈後,再行偷襲?”田單不太確定地說道。
晉鄙搖頭道:“應該不是!邯鄲人心不穩。趙國急需一場勝利穩定局勢。隻要我們嚴陣以待,趙軍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一點趙奢很清楚。鄙倒是聽說趙國不少大臣紛紛上書,要監國的太子丹頒旨,令廉頗率軍南下。保衛邯鄲。平原君往來於武安、邯鄲之間,說服太子丹令廉頗未奉詔不得入邯鄲。”
田單若有所思地沉默不語。如今趙王受太子丹遇刺的刺激,加之流言四起,說其是害死主父(即趙武靈王)的真兇,趙王猝然病倒,將大權交給太子丹。令平原君趙勝輔佐。趙奢身為平原君一係的將領,肯定要以一場大勝來鞏固平原君一係的勢力。如晉鄙所說,趙奢想要等自己一方犯錯太過愚蠢。既然如此,趙奢按兵不動愈發顯得怪異。
“晉將軍,不知為何。單心中甚是不安。莫如我們派少量兵力誘趙軍出營,一探虛實?”
晉鄙眉頭下意識地一皺,在戰場上,比拚的就是耐心。趙軍遲遲不動,說不定就是想要借此迷惑自己。自己一方若是按捺不住,落進趙軍的圈套反而不妙。但用兵也講求知己知彼,趙軍大營守備森嚴,自己派出的斥候不得近趙軍大營十裏之內。對趙軍的動向可謂一無所知。趙軍真的在耍什麽陰謀詭計的話,自己無法察覺就會落在下風。
罷了!反正是田單提出的用少量兵力試探,就讓齊軍前去探路。試試趙軍的深淺罷了!想到這點,晉鄙擺出一臉笑意,言道:“田丞相所言甚是,鄙願派三千精騎做貴軍後援!”
田單暗罵晉鄙狡猾,想要試探趙軍,至少也該有一個萬人隊的規模。魏軍隻肯派出三千人,還是見勢不妙可以後撤的騎兵。其心可誅。但自己的擔憂日甚,趙軍除了前五天廣散斥候探聽消息外。已經有五六日沒有動靜。事物反常必有妖,直覺告訴田單一個巨大的陰謀漸漸成型。
“那就多謝晉將軍美意了!我齊國願意出一萬精兵佯攻趙軍大營!”田單遙指著趙軍大營方向,意氣風發地說道。
“一切當小心為上!”晉鄙雖然希望趙軍殺殺齊軍的威風,但也不願意齊軍和占據上風的趙軍發生鏖戰。畢竟,到頭來,齊軍的損失越大,自己一方的壓力越大。
次日,一萬齊國大軍整裝待發,緩緩向二十裏外的趙軍大營襲去。趙軍斥候在第一時間將齊軍的異動報之副將燕周。燕周不以為意地一笑,齊軍終於按捺不住了。可惜,現在晚了一些。五日前,趙奢已經領十萬大軍突襲臨淄,想來現在已經攻到了昌國一帶。臨淄現在怕是雞飛狗跳,一片慌亂吧!
雖然自己隻有五萬大軍,但依照田單的謹慎和晉鄙的中規中矩,就算要試探自己的虛實,出兵也不會多。果不其然,稍後,趙軍斥候探明了更詳細的敵情---敵軍是以一萬齊軍為主力,三千魏國精騎為側翼,放棄固守的策略,主動發動了雙方對峙以來的第一次攻勢!
環顧四周,燕周沉聲問道:“何人願領兵為我軍斬將奪旗?”
話音未落,校尉趙茄立即搶道:“末將願往!”趙奢領軍奇襲臨淄並沒有帶上軍中第一猛將趙茄,這已經讓趙茄大為不滿。如今齊魏聯軍來犯,趙茄說什麽也要斬獲首功。因此趙茄說完後就百般委屈似地環視同僚,生怕別人搶了自己的功勞。
但這樣的苦肉計其他校尉是不會上當的,功勞麵前人人自謙互讓絕不是趙軍的作風。這隻是敵軍試探性的攻勢,敵情不明的情況下,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投入絕對的主力。哪一方不惜命,哪一方的勝算就高上三分。而且,一旦分出勝負,處於下風的往往會撤退。首戰更多的是激勵士氣,引誘敵軍犯錯。相比全軍混戰反而安全三分。趙軍將領自認為以一萬精銳對一萬三千齊魏聯軍勝算頗高,尤其是對留守的騎兵校尉趙勇來說。
趙國騎兵的驍勇名揚天下,騎射之精,天下諸國少有能敵。隨著馬鞍馬鐙的普及,騎兵的威力更是厲害三分。若不是糧草不足,趙國完全能做到控弦之士數十萬。趙勇當仁不讓地搶道:“末將願帶麾下五千精銳,為將軍取齊軍校尉首級!”眼下之意卻是暗諷趙茄需要帶領麾下的一萬車步卒方敢迎戰敵軍,自己隻需五千精騎就可堂而皇之地擊敗敵軍,孰優孰劣,一目了然。趙茄如果識趣,自當主動放棄與自己爭功。
趙茄自然知曉,若論衝陣,自然是趙勇麾下的騎兵占優。但論持久,還屬自己麾下的車步卒。斥候報曰,齊軍方陣厚實,四麵皆有大盾,又有弓箭手壓住陣腳,加之三千齊軍騎兵幫忙牽製,自己以一萬車步卒破齊軍方陣,需要不短的時間。但一旦破陣,趙軍單兵更強的戰鬥力就可以發揮出來。一旦陷入混戰,魏國騎兵隊自己的威脅近乎於零,勝利就是囊中之物。趙勇倒是可以輕易地破陣,破陣後齊軍倘若變陣,令趙軍騎兵失去速度,嗬嗬,那就有熱鬧瞧了。騎兵失去了速度還有什麽?一無是處!居然還說五千騎兵破陣,當真是三千魏國騎兵的泥捏的嗎?!
趙茄當即譏諷道:“五千鐵騎破陣?!不知道趙校尉到時候打算帶多少人迴來!”
趙勇麵色一紅,強辯道:“齊軍怯懦,一旦失勢,自然望風而降。三千魏軍,不足為慮!”
燕周不悅地瞥了眼趙勇,也不點破兩人的置氣,隨口說道:“本將也不以多欺少,齊魏聯軍既然以一萬三千人馬攻打我們,本將自然也還以一萬三千人馬!趙茄,趙勇聽令!”
“末將在!”趙茄、趙勇神色一凜,正色迴道。
“趙茄,本將命你率麾下一萬大軍迎擊齊軍,務必破陣,揚我大趙聲威!”
“喏!”趙茄大聲迴道。
“趙勇,本將命你率麾下三千騎兵,截擊魏軍騎兵。務必令齊魏兩軍不能相互聲援!”燕周又吩咐道。
“喏!”
兩人奉了燕周的軍令,各點兵馬,一時之間,趙軍大營中軍令旗揮舞,喊聲不斷,人馬攢動,好不熱鬧。
田單與晉鄙一起站在一個小山坡上,遙望趙軍大營,但見其營壘分明,守備森嚴,旗幟林立,不知掩多少精兵在內。擔任先鋒的一萬齊軍行進到距離趙軍大營不過十裏的地方,趙軍營寨大門就被人打開,與齊軍相當數量的趙軍魚貫而出,列陣在前。
齊軍愈發謹慎,放緩了前進的速度。三千魏軍則手執長槍,蓄勢待發,嚴防趙軍衝陣。畢竟誰都清楚,趙國有數萬鐵騎,不容小噓。但趙軍似乎打定了主意不以多欺少,僅僅派出了三千鐵騎和一萬車步卒後就徑直關閉了營寨,示意己方不會再追加兵力,大有一副等派出的趙軍擊敗齊魏聯軍後再收兵的架勢。
“田丞相”,晉鄙指著遠處的趙軍,故作坦然地笑道:“趙奢還真是和我們針鋒相對!我們出一萬步卒三千騎兵,他也出一萬步卒三千騎兵!我們若是全軍壓上,他豈不是也會主力盡出?!”
田單大有深意地望了眼趙軍的方向,長歎道:“兵對兵,將對將,針尖對麥芒。趙奢這是想用同等的兵力擊敗我們,讓我們知難而退啊!單還以為他會固守營寨,畢竟這樣的損失會小上很多。我們且看看勝負如何吧!邯鄲人心不穩,趙軍的戰力可未必最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