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王貴妃控朝堂


    蘭琪兒被王貴妃陷害出了朝堂,樓蘭古國的朝堂之上就剩一個女人了,而且是一個博得皇上同情憐憫的女人。


    樓蘭古國的朝會不會因缺少了誰而不開,而停止,所有大臣們當然都知道了情況,知道了王貴妃這個來自漢王朝女人的過人之處,狠毒之處。


    不同派係的朝臣們都是有心之人,在朝堂之上開始小心謹慎了,上奏之奏折當然更是慎之又慎了,一些大事情上,皇太後派係的大臣們甚至先通氣在上奏,以達到奏折政見的效果。


    王貴妃將蘭琪兒驅逐出了朝堂,隻是自己完成了漢昭帝聖旨的第一步,其是不能止步的,幾天下來在朝堂之上也發現了皇太後派係大臣們的團結,自己將蘭琪兒驅逐出朝堂的目的就是要控權於朝堂,這樣下去可是不行的,必須想出辦法分裂之,施壓個別大臣,使其為自己所用。


    王貴妃通過了深思熟慮,自己得付出行動的,一方麵在朝堂之上全麵否定大臣們的政見,一方麵選擇性的軟硬兼施於皇太後派係的大臣,使之達到中立即可。


    新的一天開始了,朝會又開始了,朝堂上的所有朝臣都上了早朝,蘭琪兒的座位上是沒有人了,可誰也不知在其座位上是有靈魂在坐著,那就是龍魂敖佳在關注著朝堂動向,蘭琪兒被陷害了,入不了朝堂了,龍魂敖佳是蘭琪兒之生命的共同體,所以敖佳要時刻關注著樓蘭朝堂的動向,雖然其不能任意施法,但能為自己的輪迴轉世而努力,而爭取。


    朝會開始了,大臣們在上奏著,奏折隨之到了皇上安善的手中,皇上安善是一麵在看奏折,一麵在聽大臣的敘述。


    皇上安善在平時是有兩方麵行動的,能直接批複的奏折,就在朝堂之上直接下聖旨了,不能直接批複的,就將奏折拿到禦書房內,經過思索後明日再給予大臣批複。


    今日朝堂之上可不按以前的步驟進行了,大臣們遞上了奏折後,在朝堂上開始說明奏折的內容了,皇上一麵在聽,一麵在看,隨著大臣述說的結束,安善剛想迴複之,王貴妃瞬間站了起來,開口搶話了。


    當然話是不能亂說的,也是要根據大臣所上奏的奏折內容情況進行說話的,王貴妃是一個睿智的女人,是能找出內容情況切入點的,有了切入點,就有反駁的話語了,就能使奏折政議方向發生改變,加之有其派係大臣們的隨聲符合,一時間朝堂上就出現了兩個陣營,大部分朝臣一個陣營,王貴妃及控製的大臣們一個,可謂是你一言我一語,朝堂上爭得一片混亂。


    皇上安善在龍椅之上已經沒有了聖意,沒有了下聖旨的信心,原來是很清楚的事情,通過朝堂大臣們的爭辯已經變得複雜了,變得各有利弊了,似乎奏折是不全麵的了,是需要提政議奏折的大臣再加以完善的了。


    王貴妃看出了皇上安善的猶豫不決,於是又大聲做出了總結性的說講,當然在說講的同時,眼睛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安善,以求得安善的支持。


    皇上安善一麵在聽著王貴妃的說講,一麵在看著王貴妃的眼睛及表情,情感讓其心下了決議,下了聖旨。


    當然是否了上奏大臣的政見,向不同的方向批複了,下了聖旨,還好的是,雖然偏向於王貴妃的政見,可對樓蘭古國的國民還是有些好處的,是沒有危害的。


    王貴妃一時間成了朝堂上的控政者,大臣們所上奏的政議幾乎都被王貴妃給反駁了,因為皇上安善的盲從與傾向,皇太後派係的大臣們雖然團結,可已經失去了優勢,失去了朝堂上的話語權。


    王貴妃及其黨羽在皇上的偏袒下,漸漸的左右了朝政,左右了樓蘭古國政議方向。


    皇太後通過大臣們的控訴,知道了朝堂上的情況,在平時皇太後是經常告知皇上安善的,在朝堂上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獨立思維,要有皇上的獨斷與尊嚴,現在看皇上安善是沒有獨斷能力的,已經成了王貴妃的傀儡。


    皇太後是後宮女主,一時是無法直入朝堂的,沒有皇上的特許是不能上朝堂議政的,所以隻能在觀察一段時間了。


    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皇太後派係大臣們盡職盡責的心有些懈怠了,因為所上奏折都會遭到王貴妃的非議,個別的大臣已經不在主動上奏了,靜觀朝堂之情況了。


    皇太後及蘭琪兒雖然沒有什麽聯係,但是都在關注著朝堂之情況。


    朝會在進行著,突然間樓蘭古國的空中傳來了長長的牛角號聲,整個樓蘭古國的國人都在辮聽著牛角號聲,朝堂之上所有人也是的,都在辮聽著,是戰事號角,城門這時已經大開了,城門外的挖礦之國民,放牧之民,遊民連同牲畜一時間湧入了樓蘭城。


    朝堂之上當然是相對安定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雖然是戰事號角,這種號角是經常性的,在加之匈奴國騎兵已經沒有攻城能力了,一定是匈奴騎兵進入了樓蘭古國的疆域內,不知又要襲擾那裏了,是沙漠遊民啊,還是漢王朝的邊民啊!


    朝堂外已經有傳令兵到了,經宦官的宣入,傳令兵跪於了朝堂之上,報之了城外的情況,樓蘭與匈奴邊境一時間出現了三五十騎兵,正在向樓蘭古國的疆域內進發。


    敵情出現了,要是放在以前的樓蘭古國,當然是閉緊國門,軍兵上城牆,嚴密防禦之,不管不問城外的情況了,以求自保,今日的情況是不同了,匈奴國已經早以受到了漢之軍隊的重創,王貴妃已經可以左右朝堂的政權了,她十分的清楚,出現在樓蘭疆域內的匈奴騎兵目的地是那裏,一定是漢之邊民,要是自己不做以行動,自己的國人一定會遭襲,遭害的。


    王貴妃對待匈奴騎兵之事,其實心裏早有了打算,雖然上次在朝堂上提議建附城以失敗而告終,目地之一就是讓樓蘭古國成為漢王朝防禦匈奴騎兵襲擾邊民前哨,自己現在已經有了實力,有了能力,是能先實現這一點的,是能不讓漢之邊民受襲擾的。


    於是時間緊急,王貴妃馬上站起了身。開口上奏了,發表政議了,皇上臣妾有話要說,有政議要提?


    皇上安善看到了王貴妃的站起,聽到了王貴妃的請話,於是王貴妃請講?


    王貴妃道,臣妾所提政議就是今日的匈奴國已經不在強大,今非昔比了,為什麽騎兵還那麽的囂張,進我國境如入無人之地,難道我樓蘭古國就不能扞衛自己國的主權嗎?領土完整嗎?維護樓蘭古國的尊嚴嗎?


    大臣們當然有隨之附和的,支持王貴妃的政議,樓蘭古國有軍隊,有將軍,國力在強大,而匈奴國在萎靡,是該有國之尊嚴了,是該主動扞衛國土完整了?


    皇太後派係的大臣們,特別是武將們也隨之反對了,觀點是國家剛剛解決匈奴國對國之威脅,雖匈奴國國力遭到了漢軍隊的重創,但是其國主力騎兵的戰鬥力依然很強悍,明明國能平安發展之,為什麽非要一時求國之尊嚴那,領土完整哪。


    樓蘭軍隊如果與匈奴騎兵相交鋒,必定會死傷國人的,為什麽非要圖一時的尊嚴,去拿百姓軍兵的生命做代價哪,國之疆域主權其實隻是大方麵的概念,戈壁大漠中,其實並沒有嚴謹的疆域之分,隻要匈奴騎兵不損毀孔雀河及河兩岸的植被即可,因為孔雀河疆域,才是我樓蘭古國必須要扞衛的,要保護的。


    王貴妃道,匈奴騎兵能橫掃沙漠戈壁,能欺之沙漠小國,是因為其國軍力的強大,現在已經不同以往了,我樓蘭古國為什麽現在不能驅逐匈奴騎兵哪,在沙漠中樹立國之威信哪,如果國有了尊嚴,有了威信,國之疆域主權就能安定,各國商隊會不再有擔憂,會越來越多的行走於樓蘭古國的疆域內,會給樓蘭古國帶來源源不斷的物資,加速國之強大,繁榮與發展,正能量是大大的,請皇上三思,國之發展,強大是需要行動的,不是在最好的機會來臨時,而求一時之安穩。


    王貴妃的眼睛當然一麵請求皇上的支持,一麵掃著堂下的大臣們。


    皇太後派係的大臣們看見了王貴妃眼睛,是帶有狠意的眼神,寓意誰在開口上奏,就不客氣了,一時間大臣們就都沉默了,不言語了。


    皇上安善看王貴妃提的政見沒有大臣在反對了,安善自己當然也在想,國是應該有國之尊嚴,何況現在的樓蘭古國已經有了些實力,為什麽還要忍讓哪?


    於是道,好了,朕決定了,派軍隊迎擊,驅逐匈奴進犯我疆域之騎兵,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帶兵出迎,驅逐匈奴騎兵啊?


    樓蘭古國朝堂上的將軍及副將有五六名之多,雖然都是有些武功及能力的,可真正的生死拚殺隻有上次跟隨漢軍有了那麽一迴而已,那可是有漢軍幾大節度使當前鋒的,方能安好無事,這次可沒有了依靠,雖然這次匈奴騎兵隻有五十之多,朝堂上上次隨漢軍出戰的將軍是知道匈奴騎兵能力的,是善戰的,是不好對付的,自己如果帶兵出戰,能不能大勝而歸是不好說的,所以一時間沒有自薦的,都在相互對看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樓蘭女皇長生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忠山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忠山石並收藏樓蘭女皇長生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