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力基因鎖?人神之限?”蕭抱石喃喃自語,他雖然已經從零所說的那些話裏麵,多少聽出氪星文明對於精神力基因鎖絕不是如他先前所想象的那般一無所知,但也沒有想到在氪星人的眼中,精神力基因鎖居然被抬高到了這樣的地位。天才一秒記住三五第一
不過細想想,他現在能夠進入到這種奇異的天地的狀態,明顯就是跟解開精神力基因鎖的第三階是直接關聯的,以零對蕭抱石眼前這種所謂生命進化不同方向的了解程度,也可以想見當年的氪星文明對於他這種狀態絕不陌生。
“在基因鎖方向的探索上,氪星文明經曆了漫長時間的探索”,零也沒有賣關子,繼續向蕭抱石解釋道“現在在宇宙文明當中所流傳的這套基因鎖訓練係統,確實是氪星文明基因鎖係統的弱化版,在保持了最大的適應性,盡可能降低危險性的同時,也自然削弱了絕大程度的威力。”
“在當年真正將基因鎖的解鎖係統探索到極致的氪星強者,雖然因為生命進化的路線不同,並不能夠做到如軒轅族人那樣適應宇宙間絕大多數的極端環境”,不過零接下來的話卻是讓蕭抱石嚇了一跳“但氪星人中最頂尖的強者,如果隻論及個人的戰鬥能力,其實卻也已經不在軒轅族人之下了。”
“不在氪星人之下?”蕭抱石有點不敢相信地問道“你是說,氪星文明探索出來的基因鎖的解鎖方式,能夠讓氪星強者擁有你所說的軒轅族人什麽肉身橫渡星空、單人破滅星球的能力?”
這種能力已經超出了蕭抱石對於個體戰鬥力理解的極限,哪怕原先蕭抱石對於氪星人所掌握的不同於現有宇宙文明這種大眾版的基因鎖解鎖係統有著再多的期待,也不敢想像氪星文明的基因鎖訓練係統居然可以讓生靈個體擁有這種程度的戰鬥能力。
不過如果零所說的是真的話,那麽氪星文明當時在肉身基因鎖上所取得的成就即便不說超越,也已經明顯達到了軒轅文明的同等高度,又怎麽會直到接觸到這所謂的精神力基因鎖,才把精神力基因鎖當成人神之限?
雖然現在看起來,蕭抱石在h291星係,甚至在雙頭星人當中,都擁有了一定的勢力,一定的平台,這一次遠征軍直接被打成叛軍的經曆,已經讓蕭抱石很清醒地明白了這一切都隻不過是沙積城堡,而所謂的雙頭星人戰區大使,更是因人成事,隨時都可能因為如路西法等權力人物的一句話部失去。
在宇宙中流浪這麽些時間以來,一直在生死之間掙紮的蕭抱石,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在這星辰大海之間,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自己能夠保護著自己想保護的人一直活下去,甚至或許能夠有一天一起迴到想迴去的那個故鄉地球的唯一憑藉。
也正因此,他才會在剛才就希望能夠獲得零所知的氪星人秘藏的基因鎖訓練係統,而現在聽到零對於氪星強者的描述之後,不由得有了更多的期待,即便在加緊了對那股奇異能量的解析的同時,也自對與零的對話多了幾分關注。
“蕭,你也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零似乎也大致知道了蕭抱石所想,卻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之所以氪星人還是沒能夠憑借基因鎖的技術觸摸到人神之限,就是因為他們的這一套基因鎖訓練方式與軒轅族人係統修行方式相比,還是有著致命的缺陷。”
“致命的缺陷?”蕭抱石皺起眉頭,問道“什麽意思?”
“軒轅文明裏的生命進化方式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隻要沿著他們探索出來的修行方式不斷進化,雖然最後能夠達成的成就還是有高有低,但每一步的進化都是路線明確、有跡可循,隻看自身能不能夠達到要求”,零向蕭抱石解釋道“但氪星人的基因鎖解鎖方式,在前麵兩階的時候還好,從第三階以上開始,卻就完沒有固定的成規可循,每個生靈解開三階基因鎖時的條件幾乎是各各不同,哪怕是集齊了無數經驗的氪星人,也隻能夠憑借過往的經驗,總結出最可能開啟基因鎖的一些模型條件,並通過這些模型來引導基因鎖的進化,可以說每一次的嚐試,都是一場豪賭。因為第三階以上基因鎖的解鎖過程,從來都是要拿命去拚,一旦不成功,生還率還不足萬分之一。”
“而且什麽樣的生靈有可能解開高階基因鎖,當時氪星文明的頂尖研究者們探索建立了許多不同的模型,但每一次又總是會被推翻掉,直到氪星文明滅亡之時,都還沒有一個能讓所有研究者接受的模式”,零接著說道“而且,雖然按氪星人的進化方式,隻要解開了第四階的基因鎖,就可以達到軒轅文明中頂尖強者的戰力,但隻解開第三階基因鎖的,卻還遠不能達到軒轅文明中普通強者的水準,而能夠解開第四階基因鎖的,在氪星文明最巔峰的時候,影響力橫跨宇宙中絕大部分星係,網羅了無數種族最天才的生靈,能夠解開四階基因鎖的,也從來不超過十個,而至於所謂的第五階基因鎖,則從來就隻是一個傳說而已,沒有生靈曾經達到過。”
“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氪星人即便是解開了基因鎖第四階的強者,在生命上雖然比起正常的生靈大大地延長,但與當年軒轅族人中頂尖強者幾乎達到與天地同壽的境界卻還是完不能相比”,零繼續說道“我們剛剛已經說過了,盡可能長久地保留自身的烙印才是生命進化的終極目的,是以即便氪星人中的最強者同樣可以在戰鬥力上達到軒轅族人的最高水準,但始終也還是不能夠真正觸碰到人神之限。”
“所以,在將肉身的潛能已經幾近發掘到極致,但還是觸碰不到人神之限的時候,氪星生命隻好開始探索另外一種進化方式”,零對著蕭抱石說道“那就是舍棄外在的形體,嚐試以精神力的方式存在。”
。
不過細想想,他現在能夠進入到這種奇異的天地的狀態,明顯就是跟解開精神力基因鎖的第三階是直接關聯的,以零對蕭抱石眼前這種所謂生命進化不同方向的了解程度,也可以想見當年的氪星文明對於他這種狀態絕不陌生。
“在基因鎖方向的探索上,氪星文明經曆了漫長時間的探索”,零也沒有賣關子,繼續向蕭抱石解釋道“現在在宇宙文明當中所流傳的這套基因鎖訓練係統,確實是氪星文明基因鎖係統的弱化版,在保持了最大的適應性,盡可能降低危險性的同時,也自然削弱了絕大程度的威力。”
“在當年真正將基因鎖的解鎖係統探索到極致的氪星強者,雖然因為生命進化的路線不同,並不能夠做到如軒轅族人那樣適應宇宙間絕大多數的極端環境”,不過零接下來的話卻是讓蕭抱石嚇了一跳“但氪星人中最頂尖的強者,如果隻論及個人的戰鬥能力,其實卻也已經不在軒轅族人之下了。”
“不在氪星人之下?”蕭抱石有點不敢相信地問道“你是說,氪星文明探索出來的基因鎖的解鎖方式,能夠讓氪星強者擁有你所說的軒轅族人什麽肉身橫渡星空、單人破滅星球的能力?”
這種能力已經超出了蕭抱石對於個體戰鬥力理解的極限,哪怕原先蕭抱石對於氪星人所掌握的不同於現有宇宙文明這種大眾版的基因鎖解鎖係統有著再多的期待,也不敢想像氪星文明的基因鎖訓練係統居然可以讓生靈個體擁有這種程度的戰鬥能力。
不過如果零所說的是真的話,那麽氪星文明當時在肉身基因鎖上所取得的成就即便不說超越,也已經明顯達到了軒轅文明的同等高度,又怎麽會直到接觸到這所謂的精神力基因鎖,才把精神力基因鎖當成人神之限?
雖然現在看起來,蕭抱石在h291星係,甚至在雙頭星人當中,都擁有了一定的勢力,一定的平台,這一次遠征軍直接被打成叛軍的經曆,已經讓蕭抱石很清醒地明白了這一切都隻不過是沙積城堡,而所謂的雙頭星人戰區大使,更是因人成事,隨時都可能因為如路西法等權力人物的一句話部失去。
在宇宙中流浪這麽些時間以來,一直在生死之間掙紮的蕭抱石,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在這星辰大海之間,隻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才是自己能夠保護著自己想保護的人一直活下去,甚至或許能夠有一天一起迴到想迴去的那個故鄉地球的唯一憑藉。
也正因此,他才會在剛才就希望能夠獲得零所知的氪星人秘藏的基因鎖訓練係統,而現在聽到零對於氪星強者的描述之後,不由得有了更多的期待,即便在加緊了對那股奇異能量的解析的同時,也自對與零的對話多了幾分關注。
“蕭,你也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零似乎也大致知道了蕭抱石所想,卻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之所以氪星人還是沒能夠憑借基因鎖的技術觸摸到人神之限,就是因為他們的這一套基因鎖訓練方式與軒轅族人係統修行方式相比,還是有著致命的缺陷。”
“致命的缺陷?”蕭抱石皺起眉頭,問道“什麽意思?”
“軒轅文明裏的生命進化方式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隻要沿著他們探索出來的修行方式不斷進化,雖然最後能夠達成的成就還是有高有低,但每一步的進化都是路線明確、有跡可循,隻看自身能不能夠達到要求”,零向蕭抱石解釋道“但氪星人的基因鎖解鎖方式,在前麵兩階的時候還好,從第三階以上開始,卻就完沒有固定的成規可循,每個生靈解開三階基因鎖時的條件幾乎是各各不同,哪怕是集齊了無數經驗的氪星人,也隻能夠憑借過往的經驗,總結出最可能開啟基因鎖的一些模型條件,並通過這些模型來引導基因鎖的進化,可以說每一次的嚐試,都是一場豪賭。因為第三階以上基因鎖的解鎖過程,從來都是要拿命去拚,一旦不成功,生還率還不足萬分之一。”
“而且什麽樣的生靈有可能解開高階基因鎖,當時氪星文明的頂尖研究者們探索建立了許多不同的模型,但每一次又總是會被推翻掉,直到氪星文明滅亡之時,都還沒有一個能讓所有研究者接受的模式”,零接著說道“而且,雖然按氪星人的進化方式,隻要解開了第四階的基因鎖,就可以達到軒轅文明中頂尖強者的戰力,但隻解開第三階基因鎖的,卻還遠不能達到軒轅文明中普通強者的水準,而能夠解開第四階基因鎖的,在氪星文明最巔峰的時候,影響力橫跨宇宙中絕大部分星係,網羅了無數種族最天才的生靈,能夠解開四階基因鎖的,也從來不超過十個,而至於所謂的第五階基因鎖,則從來就隻是一個傳說而已,沒有生靈曾經達到過。”
“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氪星人即便是解開了基因鎖第四階的強者,在生命上雖然比起正常的生靈大大地延長,但與當年軒轅族人中頂尖強者幾乎達到與天地同壽的境界卻還是完不能相比”,零繼續說道“我們剛剛已經說過了,盡可能長久地保留自身的烙印才是生命進化的終極目的,是以即便氪星人中的最強者同樣可以在戰鬥力上達到軒轅族人的最高水準,但始終也還是不能夠真正觸碰到人神之限。”
“所以,在將肉身的潛能已經幾近發掘到極致,但還是觸碰不到人神之限的時候,氪星生命隻好開始探索另外一種進化方式”,零對著蕭抱石說道“那就是舍棄外在的形體,嚐試以精神力的方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