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皆在紅塵苦海中遣渡,有幾人能悟?有幾人能醒?人人口喊舍得舍得,誰能舍得?個個嘴說放下放下,誰能放下?


    梁山伯與祝英台“生不同床,死亦同穴。”最後,雙雙殉情,落得個男不能為國效力,女不能床前侍奉雙親。


    楊玉環“馬嵬坡前香魂斷”,唐明皇便“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整天在宮內,看落花、睹秋草。一個“情”字,把錦繡繁華的大好河山,弄得個風雨漂搖。


    宋詩人柳永放下了功名利祿,卻很難放下繁紅嫩紫、婀娜多姿的粉黛佳人。他狎戲人生,整天混跡於煙花柳巷之中。過著“少年時,怎忍把韶光輕棄。況有紅妝,楚腰飄雪,歌響行雲止”的生活。


    西漢大將軍韓信能放下胯下之辱,卻很難放下紅塵權位,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伍子胥能放下權力地位,卻放不下仇恨。攻克楚國後,他怒撻楚王屍三百餘鞭,以泄私忿。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也隻是悟透了人生的點滴。他一生除董卓、滅袁紹、征孫權打下曹氏天下,到頭來也隻能屍埋荒塚!


    難道世界上真的沒人悟透嗎?有!孔子就悟透了,才有了一本教育後人的《論語》,被人尊為儒聖;老子就悟透了,騎牛西出函穀關,留下一本《道德經》,被人尊為道祖;釋迦摩尼佛就悟透了,他棄國捐王,出家為僧,傳法四十九年,被尊為覺者!


    聖人們知道人生苦短,卻不悲憫人生,而是不戀凡塵,出家修道,逍遙自在,樂在其中,完善自我。


    晉代的大詩人陶源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寫出了人生的自由和曠達。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掛印辭官,放下了官位,卻得到了恬靜的生活。


    據說有一修道的小沙彌,不知啥是放下,就去問禪師:“禪師啥是放下?”禪師拿起一個杯,用熱水往杯裏倒。當水滿杯時,禪師手一鬆,杯子掉到地上打碎了。禪師說:“這就是放下,你明白了嗎!”水杯熱,手拿不住掉到地上,就是放下。


    看開,悟透,放下,就是一切以平常心對待,心無雜念。不管是好事、壞事都應本著“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的原則。


    俗話說:人生不一定活得漂亮,但一定要活得精彩。大詩人李白不畏權臣,在朝堂上讓高力士脫靴,完全不把權臣放在眼裏。他仗劍遊俠,詩酒天下。所謂“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裏,贈飲天下人”。他把酒與天下人一起分享,足以看出他能與民眾同甘共苦的生活態度,他的人生能不精彩嗎?


    其實,“名、權、錢、色”都是不長久的虛幻,都應把它看淡了。如果人們能把這些看淡了,做什麽事情都沒有羈絆了,人生才會淡泊從容,寧靜致遠。


    看開,悟透,放下,就是不困於情,不蠱於色,不累於名,不好於功,不役於財,把它們視為身外之物,看作是浮雲流水,等同於秋草冬雪,皆不長久。


    是啊!看開了,人生才能更從容;悟透了,人生才能更完善;放下了,人生才會更精彩。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悠然隨心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此心無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此心無悔並收藏悠然隨心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