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當天下午,福慶得意洋洋地帶著冰來了,太後出手,鄭香兒一個照麵都不到就敗退了下去。但是對上自己的兒子,太後也沒轍,隻能慢慢磨。可是任憑她磨破了嘴皮子,朱翊鈞打定了主意要按沈皇貴妃的禮下葬,如果真要那樣可不就打了朱常洛的臉?


    一想到王恭妃的屍身還停在景陽宮遲遲未定下下葬日期,李太後急得恨不得跳蹦子,可是朱翊鈞就是老神在在,仿佛宮裏停了個死人是件很正常的事似的。


    “等香氣散了再提此事。”朱翊鈞仍然認定異香是朱常洛搞得鬼,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如今害怕屍身腐爛的可不是他。


    李太後一口氣提不上來差點暈過去。


    “我這是造得什麽孽啊!”李太後哭道。


    王皇後在旁慌忙勸著,“皇上隻是一時想不開,等等就好了。”


    李太後眼淚直淌,說,“我知道他這是嫌棄我,嫌棄我出生低啊!”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李太後牢牢記住了朱翊鈞的那句宮女之子身份低賤。此時不免想到這上頭,王皇後頓時一窒,不知道該如何勸了。


    說起來王皇後對李太後的感情頗為複雜,二人是婆媳,一入宮王皇後就看準了丈夫的性子不是個能靠得住的,因而沒少在李太後身上下心思。一直以來二人關係也是極好的,哪怕她入宮幾年遲遲沒有身孕,李太後也不曾怪過她,反而說是她年齡小的緣故。


    那時她覺得天下最好的婆婆也不過如此,然而王恭妃的出現給了她當頭一棒。


    王恭妃那時還是慈寧宮的宮女,不知何時被皇上寵幸過一次便有了身孕,顯懷後揪出了這麽一段公案。李太後十分熱心的逼著朱翊鈞立了王恭妃為妃,不但如此,還準備等孩子出生後立她為貴妃。


    那是王皇後覺得最為黑暗的一段時間,沒兩天,她也懷孕了,李太後卻將此歸功於王恭妃腹中的孩子,讓王皇後恨得咬牙切齒。


    索性不知為何皇上十分不喜王恭妃,即便她生出了皇長子也咬死不立她為貴妃,讓王皇後長長鬆了一口氣。然而她放心的太早,天不從人願,十月懷胎,她生下了一名公主。


    王皇後垂下眼簾,看著手上握著的帕子,她已年過三十,前陣子又流掉了一個孩子,是該考慮考慮支持誰當太子的事了。


    李太後宮女出生,天生就偏向同為宮女出生的王恭妃,且不說別的,王恭妃身上始終打著慈寧宮的烙印呢。


    可是她真的要支持鄭香兒所出的皇三子嗎?


    王皇後有些遊移不定,近來皇上對她也冷了不少,若是她支持皇三子想必能換來皇上的一些寵愛。況且,皇三子可比皇長子好哄多了,別看皇長子看著可憐,可一個孩子愣是把自己的住所把持著滴水不漏,她用盡手段插進去幾個人也都陸續叛變傳不出消息來。王皇後覺得就算朱常洛有一日登基了,她也成不了手握大權的皇太後。


    李太後哭得傷心,王皇後心不在焉的勸著,好在李太後隻哭了一小會兒就收起了眼淚,拍著王皇後的手說,“我兒這段時間辛苦了,後宮不能一日無主,你且迴去主持宮務,莫要讓鄭氏上躥下跳看著人頭暈。”


    王皇後微微低下頭,說,“母後身體不適臣妾怎能不侍奉左右?讓外人看了不像。”


    “滿內廷就你最孝順,媖兒也是極好的孩子,友愛兄弟,有大公主的風範,你可要好好給她挑門親,莫要步了永寧的後塵。”


    說著,李太後不禁又抹淚哭了起來,她共生了兩兒三女,長子朱翊鈞當今皇帝不用多說。次子潞王小小年紀就去了藩地難得一見。大女兒年紀輕輕去了,二女兒被人蒙騙定下的駙馬是個病秧子大婚當日就吐了血,導致二女兒也鬱鬱寡歡英年早逝。三女兒瑞昌公主日子倒還行,不過也因為大公主去世時鄭氏擺宴慶祝和鄭氏鬧翻了,連帶埋怨上了朱翊鈞。


    如今這母不母,子不子,兄不兄,妹不妹的,李太後夾在中間,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提起來尤為難受。


    王皇後聽了這話卻是不太高興,她和朱翊鈞有一個觀點是一致的,王恭妃身份低下,生的孩子自然也低賤。哪裏能夠和她所出的女兒相比?


    可恨世人重男輕女,她女兒處處都好,偏偏因為一個女兒身而不被人所重。


    然而縱是有千般話,她也說不出來,隻能咬緊了牙,聽李太後誇讚朱常洛。


    真是見鬼了,她家媖兒日日來請安的情分還比不過一個不常見的孫子。


    慈寧宮的婆媳倆說著話,外廷已經鬧開了。


    次輔張位之前就因鄭貴妃‘毒害’皇長子一事帶頭鬧騰,這下又聽聞恭妃去了,連番上疏和皇上討價還價,最後朱翊鈞都煩了,幹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若是一般人也就罷了,可張位這老小子天生就愛折騰,朝中沒事他尚且不安分的排擠吏部,力圖恢複內閣權力。等到朝鮮發生壬辰倭亂後立刻跳出來主張將朝鮮王接到京城好好養著,設官朝鮮八道屯田駐紮,遭到反對後幹脆將目光盯上了皇上。


    “既然在您手下做不了那等開疆擴土名垂千古的名臣,就做個直言敢諫的功臣吧!”張位心想著,“皇上您也休息夠了,咱們接著爭國本吧!”


    第一個就是恭妃下葬禮儀,定要按世宗皇上的王皇貴妃的規格走,不然怎麽能夠體現出皇長子的地位來呢?再一個,按照這個規格走,除非鄭氏當上皇後,皇三子不管在身份還是長幼上都越不過皇長子了。


    張位每天上疏一份,等了許久不見迴應,知道皇上定然又是看都沒看,心下也火了。


    “聯名上疏,必須的,內閣聯名。”


    第二日首輔趙誌皋一到文華殿就覺得渾身豎起了雞皮疙瘩,不禁打了個冷顫,定睛一看張位早就等在那了。


    “首輔大人勞煩簽名吧!”張位陰陽怪氣地說。


    趙誌皋當然不肯,甩袖說,“上迴你冒充我簽名之事還沒說。”


    張位冷笑著扣了頂大帽子,“您貴為首輔卻一味順應皇上,莫非不知道社稷為重君為輕嗎?”


    趙誌皋深吸一口氣,讓自己不生氣,緩緩說道,“既然你知道社稷為重的道理,當下就該關注對日和談,不管是戰還是和,內閣都該拿出方略來。”


    張位繼續冷笑,“日本打朝鮮和大明有什麽關係,咱們出錢出兵,嗬,幫朝鮮打仗還要在朝鮮花錢買軍糧。一點好處都沒有,傻子才幹。人朝鮮王李昖都要來京城,就讓他帶著文武來啊!你們倒是會做好人,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占城不就是個例子?我的意見就一個,朝鮮隻要成為大明的國土怎麽打倭寇都無所謂,成不了,哼,憑什麽打?憑什麽談?”


    趙誌皋搖搖頭,說,“一把年紀的人莫說這種話,老成謀國。”


    張位定定看了一眼趙誌皋,撂下了折子,“大明遲早亡於你們這群老成謀國人之手,某不屑和你同事。”


    說完竟然抬腳走了,隔日送上了一封辭呈,原因讓趙誌皋哭笑不得——天下大旱,他張位身為內閣次輔負有責任,因此請辭。簡曰:久旱乞罷。


    “老夫還想請辭呢。”趙誌皋不愧是公認的好脾氣,還能笑著和三輔陳於陛說話。


    陳於陛歎息一聲,搖頭不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係統之全能太子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婉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婉婷並收藏係統之全能太子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