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並不知道韓道子在想什麽,也不知道他這個複雜眼神的意思,因此他隻是針對於韓道子的問題迴答。
“邊城鎮繁華依舊,但我們終究失去了當初了心境,雖也可繼續觀賞,但這終究是走馬觀花,既然緣分已盡,便不再多留,我們就此離開,道友同行嗎?”準提遺憾地說道。
韓道子一愣,下意識地想說同行,但想到剛才的猜測,還是搖了搖頭:“我便不和前輩同行了,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恐怕宗門中並不寧靜,我想迴宗門看看。”
準提也不強求,道別一聲之後,便和龍淵一起朝著玄明界中部走去,因為洪荒閣所在的小拙峰,正處於玄明界的中心。
韓道子靜靜地看著兩人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見了,仍舊沒有移開視線,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準提同樣不知道,他雖然可以感受到韓道子的目光,但來此界的時間太短,而且和九大勢力接觸的也很短暫,難以推測出真相。
不過他也沒必要懂,不管此界發生了什麽,他終究是個過客,雖然因為洪荒閣的緣故,他對這個世界有了興趣,但未來誰又說得清。
這次趕路不像以前,這次有了目標,也有了目的,因此兩人心底的急迫感也少了許多,也有了多餘的心力欣賞此方世界的風景。
玄明界有著諸天萬界沒有的風霜之感,這種曆史留下的痕跡為整片天地增添了一抹遼闊之意,遼闊而蒼茫。
挺過五次無量量劫的世界果然不同凡響,外麵聖元界雖然挺過了一次歸墟大劫,但歸墟大劫是否是無量量劫還未可知,這便是兩者的差距。
因此這裏雖然草地枯黃,風中帶著一股冷冽之意,但整方世界卻比聖元界厚重許多,和此方世界相比,聖元界猶如幻境一樣。
正是因為這種凝實和厚重,修行者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放眼望去,所有的一切都真實無比,其中蘊涵的本源同樣雄厚無比。
在這種的環境中,看山是山,看水還是水,因為遠眺這片世界,隻要有遮擋,不管是山水還是樹木,兩人都看不透。
以普通眼光看,看到的是景『色』,以看到混沌大道投影的眼光看,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黑線,同樣是另一種景『色』,這些景『色』是真正的不參雜任何其他『色』彩的景『色』。
自從能看到混沌大道投影後,準提已經許久沒有看到如此純粹的景『色』的,修為越高,看的越深,也看的越遠,但不知不覺間,最開始的感動也已經離我們而去了。
第一次聽到風是什麽感覺?第一次看到雲是什麽感覺?第一次唿吸又是什麽感覺?雖然隱隱約約有所感,但準提記不清了。
就像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他身後抹掉了這些記憶,他隻能透過指縫找到一點熟悉感,除此之外,隻有一種不受控製的心虛。
大道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修行是一步一步積累蛻變而來的,這些積累,才成就了今天的準提,但準提似乎不知不覺間,忘記了曾經的積累。
看著遠處灰蒙蒙的荒草原和朦朧的山影輪廓,準提慢慢地安靜了下來,有風在吹,有蟲在鳴,靜下來的瞬間,世界似乎再次鮮活了許多,也近了許多。
深秋時節的蟲鳴聲,是老秋蟬嗎?準提不知道,他亦步亦趨地向前走著,在這個世界中留下了一排排淺淺的腳印,淺的看不見,但終究是留下了。
風聲依舊,風其實很淺,比腳印更淺,但在這種久違的寧靜中,他聽到了,不僅如此,他還聽到了陽光灑在大地上的聲音,低沉又婉轉。
天地的遼闊和浩瀚超出了所有人想象,每一處景象都是大自然精雕玉琢出的精品,每一處美景都有其意義,也有其韻味。
隻是來往的行人太匆忙,匆忙地想不到停歇,匆忙地忘記了欲速則不達,忘記了修行張弛有度,這些經常掛在嘴邊教育人的道理。
世間是苦海,所有人都想到達超脫的彼岸,但卻被自己困居於一隅之地,反而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苦海沉浮時,有多少人的方向一直在向前?
準提本以為自己在向前,但此刻迴頭一望,他和其他人又有什麽兩樣?不過他走的更遠一點,看的更遠一點,但始終沒有走出一隅之地。
這樣看來,還是天地看的更透徹,至少它安安靜靜地在一隅之地中,並且始終如一地擴張著這一隅之地,未嚐沒有機緣達到苦海的大小,超脫苦海的封鎖。
這或許便是天地中生靈突破不了天地桎梏的原因?
方寸之間,也有大學問,準提突然想到了上一世的靈台方寸山,他是不是在上一世便誤打誤撞找到了其中真意,這是否便是他能夠修至聖境巔峰的原因?
方寸之間,須彌芥子,大如虛彌空間,小如芥子,大小轉換中,又有誰能夠發現隱藏其中的真實?
就像修行一樣,修為提升或者停滯,又有誰能知道自己是否修行的是真,提升的是真,堅守的大道是真,看到的前路是真?
在今天之前,準提相信這些對於自己來說是真的,但在今天之後,他突然有了懷疑,真的是真嗎?不超脫,又有誰能下這個結論?
前前後後,來來往往,到頭來才發現,一直以為的往前走,不過是在繞圈圈,隻是這個算算太大了,大的以為在走直線,一位直線的另一端是超脫的彼岸。
此刻一想,這種信心又是從何而來?是因為此刻能夠壓製天境的實力?是因為來自同道的恭維敬佩?當此時清醒時,準提才意識到,他不過是個正在重修的聖境後期修行者罷了。
重修是大機緣,準提一直以來都深信不疑,隻是這份機緣遠比他想象中的更大,重修不是在完善大道,而是真正的以一種更加清醒的態度修行。
大道路上皆『迷』霧,創道者『摸』著石頭過河,即使機緣再怎麽逆天,又豈能步步走對?一葉障目不自知,恐怕是創道者共同的通病。
這一點洪荒中其他的道友是否有所察覺,準提透過前方的山脈向東望,似乎看見了無窮遠處生機勃勃的洪荒世界。
洪荒中肯定有道友發現了端倪,他們的天資舉世無雙,並不比自己差,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落後啊。
準提看著仍舊看不透的山脈,感受著周圍廣闊的天地,在心底真正堅定了道心,機緣重修,這一次他要居一隅之地,窺無邊苦海。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洪荒之準提重生》,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
“邊城鎮繁華依舊,但我們終究失去了當初了心境,雖也可繼續觀賞,但這終究是走馬觀花,既然緣分已盡,便不再多留,我們就此離開,道友同行嗎?”準提遺憾地說道。
韓道子一愣,下意識地想說同行,但想到剛才的猜測,還是搖了搖頭:“我便不和前輩同行了,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恐怕宗門中並不寧靜,我想迴宗門看看。”
準提也不強求,道別一聲之後,便和龍淵一起朝著玄明界中部走去,因為洪荒閣所在的小拙峰,正處於玄明界的中心。
韓道子靜靜地看著兩人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見了,仍舊沒有移開視線,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麽。
準提同樣不知道,他雖然可以感受到韓道子的目光,但來此界的時間太短,而且和九大勢力接觸的也很短暫,難以推測出真相。
不過他也沒必要懂,不管此界發生了什麽,他終究是個過客,雖然因為洪荒閣的緣故,他對這個世界有了興趣,但未來誰又說得清。
這次趕路不像以前,這次有了目標,也有了目的,因此兩人心底的急迫感也少了許多,也有了多餘的心力欣賞此方世界的風景。
玄明界有著諸天萬界沒有的風霜之感,這種曆史留下的痕跡為整片天地增添了一抹遼闊之意,遼闊而蒼茫。
挺過五次無量量劫的世界果然不同凡響,外麵聖元界雖然挺過了一次歸墟大劫,但歸墟大劫是否是無量量劫還未可知,這便是兩者的差距。
因此這裏雖然草地枯黃,風中帶著一股冷冽之意,但整方世界卻比聖元界厚重許多,和此方世界相比,聖元界猶如幻境一樣。
正是因為這種凝實和厚重,修行者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放眼望去,所有的一切都真實無比,其中蘊涵的本源同樣雄厚無比。
在這種的環境中,看山是山,看水還是水,因為遠眺這片世界,隻要有遮擋,不管是山水還是樹木,兩人都看不透。
以普通眼光看,看到的是景『色』,以看到混沌大道投影的眼光看,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黑線,同樣是另一種景『色』,這些景『色』是真正的不參雜任何其他『色』彩的景『色』。
自從能看到混沌大道投影後,準提已經許久沒有看到如此純粹的景『色』的,修為越高,看的越深,也看的越遠,但不知不覺間,最開始的感動也已經離我們而去了。
第一次聽到風是什麽感覺?第一次看到雲是什麽感覺?第一次唿吸又是什麽感覺?雖然隱隱約約有所感,但準提記不清了。
就像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他身後抹掉了這些記憶,他隻能透過指縫找到一點熟悉感,除此之外,隻有一種不受控製的心虛。
大道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修行是一步一步積累蛻變而來的,這些積累,才成就了今天的準提,但準提似乎不知不覺間,忘記了曾經的積累。
看著遠處灰蒙蒙的荒草原和朦朧的山影輪廓,準提慢慢地安靜了下來,有風在吹,有蟲在鳴,靜下來的瞬間,世界似乎再次鮮活了許多,也近了許多。
深秋時節的蟲鳴聲,是老秋蟬嗎?準提不知道,他亦步亦趨地向前走著,在這個世界中留下了一排排淺淺的腳印,淺的看不見,但終究是留下了。
風聲依舊,風其實很淺,比腳印更淺,但在這種久違的寧靜中,他聽到了,不僅如此,他還聽到了陽光灑在大地上的聲音,低沉又婉轉。
天地的遼闊和浩瀚超出了所有人想象,每一處景象都是大自然精雕玉琢出的精品,每一處美景都有其意義,也有其韻味。
隻是來往的行人太匆忙,匆忙地想不到停歇,匆忙地忘記了欲速則不達,忘記了修行張弛有度,這些經常掛在嘴邊教育人的道理。
世間是苦海,所有人都想到達超脫的彼岸,但卻被自己困居於一隅之地,反而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苦海沉浮時,有多少人的方向一直在向前?
準提本以為自己在向前,但此刻迴頭一望,他和其他人又有什麽兩樣?不過他走的更遠一點,看的更遠一點,但始終沒有走出一隅之地。
這樣看來,還是天地看的更透徹,至少它安安靜靜地在一隅之地中,並且始終如一地擴張著這一隅之地,未嚐沒有機緣達到苦海的大小,超脫苦海的封鎖。
這或許便是天地中生靈突破不了天地桎梏的原因?
方寸之間,也有大學問,準提突然想到了上一世的靈台方寸山,他是不是在上一世便誤打誤撞找到了其中真意,這是否便是他能夠修至聖境巔峰的原因?
方寸之間,須彌芥子,大如虛彌空間,小如芥子,大小轉換中,又有誰能夠發現隱藏其中的真實?
就像修行一樣,修為提升或者停滯,又有誰能知道自己是否修行的是真,提升的是真,堅守的大道是真,看到的前路是真?
在今天之前,準提相信這些對於自己來說是真的,但在今天之後,他突然有了懷疑,真的是真嗎?不超脫,又有誰能下這個結論?
前前後後,來來往往,到頭來才發現,一直以為的往前走,不過是在繞圈圈,隻是這個算算太大了,大的以為在走直線,一位直線的另一端是超脫的彼岸。
此刻一想,這種信心又是從何而來?是因為此刻能夠壓製天境的實力?是因為來自同道的恭維敬佩?當此時清醒時,準提才意識到,他不過是個正在重修的聖境後期修行者罷了。
重修是大機緣,準提一直以來都深信不疑,隻是這份機緣遠比他想象中的更大,重修不是在完善大道,而是真正的以一種更加清醒的態度修行。
大道路上皆『迷』霧,創道者『摸』著石頭過河,即使機緣再怎麽逆天,又豈能步步走對?一葉障目不自知,恐怕是創道者共同的通病。
這一點洪荒中其他的道友是否有所察覺,準提透過前方的山脈向東望,似乎看見了無窮遠處生機勃勃的洪荒世界。
洪荒中肯定有道友發現了端倪,他們的天資舉世無雙,並不比自己差,既然如此,自己也不能落後啊。
準提看著仍舊看不透的山脈,感受著周圍廣闊的天地,在心底真正堅定了道心,機緣重修,這一次他要居一隅之地,窺無邊苦海。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洪荒之準提重生》,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