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直到此刻,準提才感受到這種時時勤拂拭的感覺。
走一步,心底便澄澈一分,清淨大道也增強一分,再走一步,再澄澈一分,同時大道也再強一分。
以身作菩提,準提一步一步地走著,在這份安心下,在勤快的拂拭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靈台的幹淨和純粹。
靈台是大道根基,是修行立身之本,隻要是修行者,便不可能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靈台,因此靈台幹淨與否,修行者感受不到。
甚至他們連這種想法都沒有,但此刻,準提感受到了靈台幹淨。
這是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就像本來蒙塵的靈台,在此刻的準提一步一步的步伐中,『露』出了本來清淨的麵貌,清淨的幹淨。
受靈台幹淨的影響,在紫府深處的本源長河開始了翻騰,每翻騰一次,便增長一分,同時也清澈一分。
本來看不清河底的本源長河,漸漸清晰可見,連本來渾濁的『色』彩,也恢複了純白,白的透明,如鏡如玉。
這不是菩提本源第一次蛻變,每次突破,本源長河都會增長一些,久而久之,本來隻有一條小溪的本源,變成了如今不知來處,也不知流向何處的巨大河流。
但卻是菩提本源第一次變澄澈,這也是準提第一次明白,自身本源的真實麵貌。
由七寶到清淨,和上一世相比,他的根本大道發生了變化,雖說這一世主修本源大道,但一直以來,他都沒有真正地了解自身本源。
或者說了解了,但不透徹,不然他也不會修行時間刹那和永恆了,不過落子無悔,準提也不遺憾,一飲一啄,此刻他的菩提大道包容萬象,未嚐不是另類的機緣。
雖說在清淨之外另有修行大道,但最終的菩提大道仍舊以清淨為本,因此這次本源澄澈,帶給準提的機緣不比明悟自身本源來的少。
一直以來,時間刹那和永恆大道雖然修行艱難,但有跡可循,因為時間恆古長存,本是天地規則之一,隨處可見,隨處可借鑒。
但清淨大道不同,因為在準提之前,連清淨大道都沒有,說是清淨大道,準確來說,應該是清淨道韻,此刻的清淨,並不成大道。
因此準提的修行,其實無法可依,所以他才會在最初選擇輔修時間大道,而正好因為清淨本源緣故,他有遨遊時間長河的機緣。
因此才會有菩提大道的誕生,不過雖成功創造出了大道,菩提大道也完善到了一定層次,但他一直以來都沒有深究清淨本源的用處。
雖然至尊九重之時把清淨大道提升到了至尊巔峰,不過相比之前,清淨本源並沒有大的變化,似乎連上一世最後時刻化道的領悟,他消失了。
準提有過努力,不過徒勞無功,清淨本源雖為他所有,但他並不了解本源的作用,而且他隱隱約約有感,清淨的力量不止如此。
上一世沒有修行的清淨本源,都能壓製天魔之力,提升天境大能的心境,讓他們的戰力提升三成,這一世卻絲毫沒有發掘。
似乎兩者並不相同,不過準提也不糾結,隨著修為的提高,他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玄妙,但直到實力和境界超越前世,他都沒有發現其中的關鍵。
甚至他都開始懷疑,清淨本源真的有如此威力嗎?上一世最後的場景,到底是因為清淨本源,還是他化道的獻祭?
如果不是菩提大道潛力依舊,不是菩提大道和他契合無比,恐怕準提會試著放棄清淨的修行,甚至他真的嚐試過,但清淨大道和時間大道的聯係太緊密,對於菩提大道來說缺一不可。
努力過,也探索過,但最終均沒有結果,準提也漸漸認命了,反正此時的平靜的大道對心境的幫助巨大,也不算雞肋。
直到此刻,直到現在他不準備追究的時候,清淨本源的玄妙不請自來,陡然出現在了他的心頭。
本源長河翻滾得更劇烈了,準提的也更加安心,由心境和修為差距帶來的漂浮感徹底消失,準提感受著此刻的本源,笑了笑。
其實清淨玄妙一直以來都存在,隻是他沒有注意罷了,當初清淨淨土落星帝等人一層境界,突破之時,因清淨本源讓眾位大能看的清其中的玄妙。
此中種種,多不勝數,這都是不自覺間,他掌握的清淨玄妙,隻是不成係統罷了,而此時拂拭靈台,看清本源河流,準提才徹底明白何為清淨。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雖為菩提大道根基,但絲毫不顯,雖籠罩靈台,卻絲毫不顯,清淨雖在,卻看不清也感受不到,但一旦爆發,其中的威能和存在感,將震驚世人。
這十六字,深刻地說出了何為清淨玄妙,但不領悟,終究如空中樓閣,準提突然想到了上一世。
這兩段揭語本是上一世世尊成道問答,一段有跡可循,一段潤物細無聲,前者不夠出塵,後者深得佛門奧義。
他本也同意其中的觀念,但卻忽略了其整體『性』,既然是兩段話,那麽肯定合起來才能讀通最終的意境。
就像此刻,如果沒有前麵的時時勤拂拭,他又怎能本來無一物?如果沒有最開始對於清淨的懵懂運用,他又怎麽可能明悟此時的玄妙?
佛意不是花哨的七寶,而是心底的清淨菩提意,這是他最開始的感悟,但修行至此才發現,佛意也不是心底的清淨,因為這一世他不是佛。
但一朝明悟,他才真正明悟此中關鍵,菩提大道也好,佛意也好,能夠修行至此,始終都在清淨本源中。
清淨本源的意境,遠遠比想象的更加深遠,清淨不僅是心底的感受,也不僅僅是修行的狀態,更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境界。
這是一種可以貫穿修行始終的境界,也是一種處事方式,更是一份修行本質,因此它可以包容大道,因此它可以清晰靈台。
一直以來,他的修行都在清淨之下,隻是因為沒有明悟,所以沒注意罷了,此刻一朝明悟,境界自然調整。
本源長河翻滾地越發洶湧,準提體內的清淨大道提升地越發快速,準提卻沒有關注這些變化,因為他此刻很清醒。
從沒有哪一刻,他像現在這樣清醒,這樣充實,突然間,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笑意玄妙無比,跟在他身後的三位生靈頓時呆住了。
這種笑不該出現在人間。
走一步,心底便澄澈一分,清淨大道也增強一分,再走一步,再澄澈一分,同時大道也再強一分。
以身作菩提,準提一步一步地走著,在這份安心下,在勤快的拂拭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靈台的幹淨和純粹。
靈台是大道根基,是修行立身之本,隻要是修行者,便不可能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靈台,因此靈台幹淨與否,修行者感受不到。
甚至他們連這種想法都沒有,但此刻,準提感受到了靈台幹淨。
這是一種很真實的感覺,就像本來蒙塵的靈台,在此刻的準提一步一步的步伐中,『露』出了本來清淨的麵貌,清淨的幹淨。
受靈台幹淨的影響,在紫府深處的本源長河開始了翻騰,每翻騰一次,便增長一分,同時也清澈一分。
本來看不清河底的本源長河,漸漸清晰可見,連本來渾濁的『色』彩,也恢複了純白,白的透明,如鏡如玉。
這不是菩提本源第一次蛻變,每次突破,本源長河都會增長一些,久而久之,本來隻有一條小溪的本源,變成了如今不知來處,也不知流向何處的巨大河流。
但卻是菩提本源第一次變澄澈,這也是準提第一次明白,自身本源的真實麵貌。
由七寶到清淨,和上一世相比,他的根本大道發生了變化,雖說這一世主修本源大道,但一直以來,他都沒有真正地了解自身本源。
或者說了解了,但不透徹,不然他也不會修行時間刹那和永恆了,不過落子無悔,準提也不遺憾,一飲一啄,此刻他的菩提大道包容萬象,未嚐不是另類的機緣。
雖說在清淨之外另有修行大道,但最終的菩提大道仍舊以清淨為本,因此這次本源澄澈,帶給準提的機緣不比明悟自身本源來的少。
一直以來,時間刹那和永恆大道雖然修行艱難,但有跡可循,因為時間恆古長存,本是天地規則之一,隨處可見,隨處可借鑒。
但清淨大道不同,因為在準提之前,連清淨大道都沒有,說是清淨大道,準確來說,應該是清淨道韻,此刻的清淨,並不成大道。
因此準提的修行,其實無法可依,所以他才會在最初選擇輔修時間大道,而正好因為清淨本源緣故,他有遨遊時間長河的機緣。
因此才會有菩提大道的誕生,不過雖成功創造出了大道,菩提大道也完善到了一定層次,但他一直以來都沒有深究清淨本源的用處。
雖然至尊九重之時把清淨大道提升到了至尊巔峰,不過相比之前,清淨本源並沒有大的變化,似乎連上一世最後時刻化道的領悟,他消失了。
準提有過努力,不過徒勞無功,清淨本源雖為他所有,但他並不了解本源的作用,而且他隱隱約約有感,清淨的力量不止如此。
上一世沒有修行的清淨本源,都能壓製天魔之力,提升天境大能的心境,讓他們的戰力提升三成,這一世卻絲毫沒有發掘。
似乎兩者並不相同,不過準提也不糾結,隨著修為的提高,他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玄妙,但直到實力和境界超越前世,他都沒有發現其中的關鍵。
甚至他都開始懷疑,清淨本源真的有如此威力嗎?上一世最後的場景,到底是因為清淨本源,還是他化道的獻祭?
如果不是菩提大道潛力依舊,不是菩提大道和他契合無比,恐怕準提會試著放棄清淨的修行,甚至他真的嚐試過,但清淨大道和時間大道的聯係太緊密,對於菩提大道來說缺一不可。
努力過,也探索過,但最終均沒有結果,準提也漸漸認命了,反正此時的平靜的大道對心境的幫助巨大,也不算雞肋。
直到此刻,直到現在他不準備追究的時候,清淨本源的玄妙不請自來,陡然出現在了他的心頭。
本源長河翻滾得更劇烈了,準提的也更加安心,由心境和修為差距帶來的漂浮感徹底消失,準提感受著此刻的本源,笑了笑。
其實清淨玄妙一直以來都存在,隻是他沒有注意罷了,當初清淨淨土落星帝等人一層境界,突破之時,因清淨本源讓眾位大能看的清其中的玄妙。
此中種種,多不勝數,這都是不自覺間,他掌握的清淨玄妙,隻是不成係統罷了,而此時拂拭靈台,看清本源河流,準提才徹底明白何為清淨。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雖為菩提大道根基,但絲毫不顯,雖籠罩靈台,卻絲毫不顯,清淨雖在,卻看不清也感受不到,但一旦爆發,其中的威能和存在感,將震驚世人。
這十六字,深刻地說出了何為清淨玄妙,但不領悟,終究如空中樓閣,準提突然想到了上一世。
這兩段揭語本是上一世世尊成道問答,一段有跡可循,一段潤物細無聲,前者不夠出塵,後者深得佛門奧義。
他本也同意其中的觀念,但卻忽略了其整體『性』,既然是兩段話,那麽肯定合起來才能讀通最終的意境。
就像此刻,如果沒有前麵的時時勤拂拭,他又怎能本來無一物?如果沒有最開始對於清淨的懵懂運用,他又怎麽可能明悟此時的玄妙?
佛意不是花哨的七寶,而是心底的清淨菩提意,這是他最開始的感悟,但修行至此才發現,佛意也不是心底的清淨,因為這一世他不是佛。
但一朝明悟,他才真正明悟此中關鍵,菩提大道也好,佛意也好,能夠修行至此,始終都在清淨本源中。
清淨本源的意境,遠遠比想象的更加深遠,清淨不僅是心底的感受,也不僅僅是修行的狀態,更是一種包羅萬象的境界。
這是一種可以貫穿修行始終的境界,也是一種處事方式,更是一份修行本質,因此它可以包容大道,因此它可以清晰靈台。
一直以來,他的修行都在清淨之下,隻是因為沒有明悟,所以沒注意罷了,此刻一朝明悟,境界自然調整。
本源長河翻滾地越發洶湧,準提體內的清淨大道提升地越發快速,準提卻沒有關注這些變化,因為他此刻很清醒。
從沒有哪一刻,他像現在這樣清醒,這樣充實,突然間,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笑意玄妙無比,跟在他身後的三位生靈頓時呆住了。
這種笑不該出現在人間。